83年歷史的老字號
從廣州開來深圳了
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都是茶點時間
西關風格是它的標誌
深圳第一家
點都德,廣東話諧音「點都得」,意思就是怎麼樣都可以。第一代點都德在1933年就開了,80幾年來因為種種原因開開關關。2013年,點都德的第三代人才又把老茶樓開起來。
不同於其他早茶店,點都德用的都是小爐銅壺,功夫茶具,水慢慢煮,茶一杯杯泡,一切都好像停留在那個慢悠悠的年代。
丨蜜汁叉燒包丨
外貌協會可能會錯過這款外表普通的蜜汁叉燒包,但它卻是一個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的點心。
這裡的叉燒包是用老面發的,包子吃起來鬆軟略帶甜味而不粘牙,叉燒肥瘦適中,叉燒汁多而稠,細細吃是能吃出一些不同。
丨金牌蝦餃皇丨
這籠金牌蝦餃皇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皮薄餡多,褶子不少於12個,蝦仁也是塞得滿滿的,這就是師傅手藝的體現。
丨花旗森雞湯四色蝦餃丨
除了傳統的點心,這家早茶店也在不斷在做一些變化。蝦餃分別是用菠菜汁、南瓜汁、紫薯汁調色,底則是慢火雞湯,先喝湯再吃餃。
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在這裡一天13個小時,只有一張茶點單,沒有其他菜單。
丨金沙紅米腸丨
金沙紅米腸也是吃點都德的標配了,將紅米磨成漿,用廣式的布拉腸做法做成腸粉,裹上脆口網皮和新鮮蝦仁,可以蘸傳統的醬油,更「盞鬼」的做法則是點上花生醬。
丨雞油馬拉糕丨
雞油馬拉糕又是一個容易因為長相平凡而被錯過的點心。
這個馬拉糕看氣孔非常細密,吃起來鬆軟蓬髮,甜度適中,有種小時候吃發糕的感覺,以至於我又馬上加單一份。
丨香芋石螺淡菜粥丨
這裡的粥用的都是傳統的雞公碗,光看著就感覺有濃濃的老廣味。除了常見的艇仔粥、魚茸粥,這裡還有香芋石螺淡菜粥,淡菜不是菜,而是一種小青口。
丨金牌靚油條丨
菜單上寫著「金牌靚油條/小」實際上卻一點也不小,油條吃起來比較韌有嚼頭,唯一可惜的就是這裡沒有賣豆漿。
100多款點心,從早吃晚,吃上幾次都不會有重複的。
丨鹹水角丨
古老的鹹水角也因為變了個造型而好像年輕了很多。
丨芥末三文魚撻丨
芥末三文魚塔絕對是老式早茶裡沒有的,而這款點心卻也是點都德的一個經典點心。
芥末味的沙拉醬配上三文魚、奇異果和酥脆的塔皮,口感層次豐富。好吃是好吃的,不過沙拉醬略多,吃多有點膩。
丨豉油皇小麥泡鳳爪丨
這道豉油皇小麥泡鳳爪也是加單了兩次了,泡過的雞爪依然保持了Q彈的外皮和膠感。
丨泰式冰榴槤丨
而這個泰式冰榴槤是網上一片吐槽的,這次我們也幫大家試了一下,覺得網友是對的,吃起來比較膩。
該吃的都吃得差不多了,喜歡吃的也加點了,不好吃的也告訴你了,準備要去排隊了嗎?
這家店開業第一個周末人就很多,建議去之前在「美味不用等」上先排位。
店裡還是保持一貫的西關風格裝修。點都德名字還是點都德,但每一家分店都用不同的樓名去命名。深圳第一家就叫點都德-華強樓。
大堂敞亮,帶上標配的茶壺和爐子。包房沒有加收額外費用,只是茶位費會比大廳的貴幾塊錢。
*
吃貨來嘮嘮嗑如果外地美食來深圳,你最期待哪一家過來?
來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店名】點都德-華強樓
【電話】83222645
【人均】點評網人均70元左右
【營業時間】9:00-22:00
【地址】福田區華強南路2002號南華花園2F
【交通】地鐵7號線華強南站A出口直達,停車位緊張
【用餐貼士】周末人多,可以預先在「美味不用等」上拿號,也可以錯在早市午市高峰去吃~
戳這,看《吃了碗很敗家的面,千萬別告訴我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