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之王昭君,嫁匈奴父子三人,為大漢換來數十年的和平

2021-01-09 小龍談古論今

公元前33年正月,南匈奴首腦呼韓邪單于,借著中原春節的喜慶前來朝見漢元帝劉奭,並請求做漢家的女婿,劉奭(shì)自然不願把女兒下嫁給年過六旬的呼韓邪單于,他便召來劉家子弟討論,看看他們誰願意獻出自家的女兒。

劉家人討論來討論去,沒有一個人願意獻出自己的寶貝女兒,漢元帝只能在宮中選拔,宮女也沒有人願意。

就在劉奭為難之際,一位女子挺身而出,她願意犧牲自己,遠嫁匈奴,為大漢王朝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位就是歷史上被譽為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昭君出塞」的傳奇故事至今廣為後世之人稱讚。

王昭君畫像

王昭君長於鄉間,卻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大約在公元前54年(漢宣帝晚年)的一天,今天湖北興山縣(古南郡秭歸)的一戶平民人家誕生了一名女嬰,男主人顯得格外開心,他感謝上蒼圓了他「兒女雙全」的美夢,男子給女兒取名叫王嬙,也就是王昭君。

王昭君出生的年代是漢朝的鼎盛時期,老百姓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但是王昭君出生的地方卻很貧窮落後,她的父親帶著兩兒一女耕種一點山坡地維持生計,有時王爸爸也替人家拉賺些錢貼補家用,生活過得十分艱苦。

王昭君因是王家唯一的女兒,備受父母、兄弟的寵愛,所以家中的粗活重活都輪不到她,這樣一來她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習字,待她長大以後不僅相貌出眾,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可謂是才華過人的絕代佳人。

漸漸地王昭君的絕世才貌聞名於家鄉,傳遍了京城。

公元前38年,漢元帝下詔選秀女,王昭君上了南郡首榜,兩年後,王昭君告別父母來到長安城,做了漢元帝的掖庭待詔,掖庭是嬪妃、宮女居住的地方,掖庭待詔就是普通待詔的宮女。

王昭君劇照

王昭君剛正不阿,失去受寵的機會

王昭君雖然才貌出眾,但是她入宮後五年都沒有得到漢元帝召見。當時各地入選的秀女眾多,皇帝沒有功夫逐一面試,只能讓畫工提供宮女的肖像,供漢元帝挑選。

根據《西京雜記》記載,當時後宮美女們為了早日見到皇帝,都紛紛賄賂畫工毛延壽,讓他把自己畫的美貌些,當時很多送了錢的宮女,都得到了漢元帝的寵幸,唯獨王昭君沒有,因為她不願賄賂畫工。

本來王昭君也沒有錢,她家境貧寒,哪能拿得出那麼多的錢,再說了她也沒有必要賄賂畫工,自己長得天生麗質,還需要依靠賄賂畫工來博取寵幸嗎?

相傳毛延壽也知道王昭君是難得的絕色美女,覺得他日定能大富大貴,所以他三番五次暗示王昭君給一些辛苦費,但是為人正直的王昭君對賄賂一事不屑一顧,為此王昭君便得罪了毛延壽,毛延壽在給王昭君畫像時,在她的臉上點了一顆克夫痣。

漢元帝見了王昭君的畫像後,沒有產生好感,反而心生厭惡之情,他可不想被剋死,所以王昭君一直得不到召見。

關於克夫痣一事來自《西京雜記》,正史《漢書》沒有記載。

王昭君劇照

王昭君主動請纓,外嫁匈奴

自漢朝開國以來,北方的匈奴一直是漢朝的勁敵,由於漢初軍事不及匈奴,統治者也只能採取和親的屈辱政策來換取邊疆和平,直到漢武帝即位以後,發生了變化。

經過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對匈奴的軍事打擊,匈奴分裂成了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打不過北匈奴只能跑到漢朝來認乾爹,而北匈奴畏懼漢朝,只能遷至西域,在西域一帶橫行霸道,迫使西域諸國向他俯首稱臣。

駐守西域的漢軍在陳湯的率領下,擊敗了北匈奴,北匈奴首領郅支單于死於漢軍之手,郅支單于去世的消息傳回南匈奴以後,呼韓邪單于非常害怕,如果漢朝對他用兵,他將會是郅支單于二世。

呼韓邪單于就想跟漢朝結為兒女親家,成為甥舅之國,這樣一來才會避免被軍事打擊。

王昭君與匈奴單于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來到漢朝,表示願意向漢朝俯首稱臣,為表誠意,他希望能成為漢元帝的女婿。

漢元帝柔仁好儒,他自然不願與匈奴刀兵相見,能和談就和談,省得勞民傷財,所以漢元帝隨即答應了呼韓邪單于的請求,但是漢元帝自己卻不願把女兒嫁給年過六十的呼韓邪單于,他希望劉姓諸侯王能夠貢獻一個出來,然而他的提議卻遭到拒絕。

劉姓諸侯王認為當年劉邦在世時,不得已與匈奴和親,而且當時還找了一位宮女冒充公主,現在匈奴都怕我們,憑什麼要給真公主,直接給山寨版的得了。

漢元帝柔弱說不過諸侯王,他只能在宮中選拔,讓有意者毛遂自薦,並給予豐厚的賞賜,但是宮女們都不願背井離鄉,去塞北苦寒之地生活。

就在此時,王昭君主動上書漢元帝,表示願意報效國家,遠嫁匈奴,如果她能讓兩國不再發生戰爭,這是對國家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王昭君劇照

王昭君嫁匈奴三代單于,換來大漢數十年和平

漢元帝得知有人願意遠嫁塞外很開心,便設宴為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送行,酒宴上漢元帝見王昭君國色天香,優雅大方,大為驚嘆,王昭君的美也把在座的賓客都驚豔到了,呼韓邪單于自呼此女真是驚為天人,他沒有想到人世間有這等美貌的女子,心裡暗想嶽父皇帝竟然這麼有誠意,送個絕世美人給他。

呼韓邪單于倒是開心,可漢元帝是傷心欲絕,這麼漂亮的女子一直在自己的身邊,自己卻從未見過,但是君無戲言,元帝既然已經答應單于,就要遵守和親的承諾。

根《西京雜記》記載,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之後,漢元帝一怒之下處死了以毛延壽為首的多名畫工。

呼韓邪單于喜得美女後,一喜之下贈送大量的玉器、珠寶、寶馬給漢朝,並提議讓漢朝撤回駐守邊疆的將士,他願意為漢朝守護邊疆。

王昭君劇照

王昭君在去往塞北的途中感嘆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漢朝,也不知何時才能見到爹娘,苦悶之餘,她彈起了琵琶曲,以表思念故鄉之情,一路隨行的人為之動容,傳說連天空中的大雁也被王昭君哀怨的琴聲和美貌所吸引,為之放慢飛翔的速度,靜靜聆聽,卻忘了展翅高飛,掉落在地。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落雁」是對王昭君的美譽,這就是「落雁」一詞的由來。

王昭君來到匈奴以後,被封為寧胡閼氏(匈奴人把皇后稱為閼氏),三年後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後封為右日逐王。

呼韓邪單于去世以後,王昭君上書漢成帝,希望回到漢朝,但是漢成帝並沒有見過王昭君,也想不起來有這樣一位美女,於是讓她遵從匈奴「繼婚制」的習俗。

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之子復株累單于,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生下兩個女兒。復株累單于去世以後,王昭君又嫁給了復株累單于的弟弟搜諧若鞮單于。

王昭君劇照

王昭君在匈奴這些年一直積極參與匈奴的政治活動,協調漢朝與匈奴之間的關係。王莽篡權以後,漢朝與匈奴人之間的友好關係破裂,匈奴人認為非劉家人怎麼可以當皇帝。王昭君眼看自己用一生的幸福換取的和平,卻被王莽毀於一旦,在絕望中鬱鬱而終。

王昭君雖為一名弱女子,她對漢朝的貢獻卻不亞於抗匈名將衛青、霍去病,她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來換取漢匈之間長達幾十年的和平,讓老百姓免於戰亂之苦,為此後世文人歌頌王昭君的詩詞多達幾百首,來讚嘆這位民族女英雄,昭君出塞的故事也千古傳頌至今。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先後嫁給父子三人,換來匈奴60多年和平
    如果要問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公主是誰,那麼很有可能大家就會第一時間想到四大美女當中哪一位女子是公主。這時候大家會發現,四大美女當中的確有一位女子真的被戴上了公主的帽子,那就是王昭君。王昭君雖然出身並不是王公貴族家的宗室女子,但是她後來因為政治關係,完成了和親的任務家給了北方的匈奴人,餘生都在草原生活。所以從這兩個方面,大家可以得出答案。那就是我國歷史上最美的公主,只有王昭君了。
  • 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先後嫁給父子3人,僅換來60年和平
    正所謂「外患不除,內憂難解」,漢武帝坐上皇位之後,曾派衛青、霍去病等人率軍驅逐匈奴,意欲消除這個來自北方的巨大隱患。經過長達10年的徵戰後,匈奴徹底服軟了,隨著王庭退出漠南,西漢終於迎來了長久的和平。後來,皇位傳到了漢宣帝劉詢手裡,他被後世史學家譽為「中興之主」,其才能可見一斑。
  • 說說你所不知道的王昭君,先後嫁父子三人,生育了不同輩分的孩子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西施和貂蟬是傳說中的人物,歷史上可能並不存在;楊玉環呢,是紅顏禍水,寵幸安祿山,致使後來有「安史之亂」,歷史名聲不好。而她是否死於馬嵬坡又是千古迷案。相對來說,履歷比較簡單,史跡斑斑可考的就是王昭君了。王昭君華容絕代,命運卻非常不好。
  • 王昭君:她為何自薦和親?又如何維持和平西漢、匈奴和平六十年?
    王昭君:她為何自薦和親?又如何維持和平西漢、匈奴和平六十年?她的哀傷雁聽了也悲鳴,提起王昭君,想來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個用柔弱的肩膀承起漢、匈六十年的和平的女子,自古以來便被無數文人墨客爭先稱讚,直至今天的影視劇中仍有她的倩影。歷經千載而不褪色。今天全齊在這裡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有著「落雁」」美名的王昭君。王昭君,又名王墻,乳名皓月。
  • 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一嫁呼韓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對應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其中,落雁指的是西漢時期的王昭君。相較於其他多多少少沾上"紅顏禍水"評價的三位美人,王昭君的評價要高上許多。"昭君出塞"不僅鞏固了邊疆的和平,讓此後的幾十年內,漢朝與匈奴一直保持著友好和睦的關係;而且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 王昭君被迫和親,嫁父子二人命運太悲慘?不,其實是匈奴人救了她
    西域單于公元前34年,入朝請求與匈奴聯姻,為了安撫匈奴,漢朝統治者答應了這一請求,就是為了讓昭君成為漢朝的犧牲品,昭君之後,無數文人騷客哀嘆昭君的無私行為,不但給漢匈兩朝帶來了長久的安寧,也為大一統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每當想起遠嫁大漠的美女,就會流露出悲嘆之情。
  • 王昭君把帶去的珍貴禮物贈給匈奴同胞,受到了人民的歡迎和愛戴
    因為王昭君在和親的時候就不是漢朝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女子了,而是代表著大漢朝的臉面,所以對於王昭君出嫁的嫁妝這方面,漢朝的漢元帝肯定是不能夠草草的糊弄這件事情, 因為做的稍稍不滿意的話,就會引起匈奴人的不滿意。所以漢元帝對和親的嫁妝也是要大方的。
  • 一個比王昭君還傳奇的女子,一生嫁三人,犧牲了自己,卻守住了一個王朝
    說起和親,大部分人應該會想起王昭君,畢竟她長得美,這萬惡的看臉的世界……要不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不過,她們都不是小編要說的人。小編要說的這個人,她出身比王昭君更高貴,人生也更富有傳奇色彩。原來,當時劉細君嫁到烏孫才發現,老奸巨猾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怕和西漢和親惹匈奴不高興,於是在贏取西漢公主的同時,也迎娶了一位匈奴公主。他還將匈奴公主封為左夫人,封劉細君為右夫人。要知道古代可是以左為貴,看到自己在匈奴公主之下,我們的細君姐姐不免倍感屈辱,每天嚶嚶嚶的哭。再加上聽不懂烏孫語,生活習慣也迥然不同,婚後的細君姐姐那是倍感悽涼。
  • 還在為「王昭君」感到惋惜嗎?也許,她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悽涼
    我們先看一下歷史資料記載公元前198年,漢高祖劉邦以「家人子」封「公主」嫁匈奴冒頓單于;公元前192年,漢惠帝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冒頓單于;公元前176年,漢文帝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冒頓單于;
  • 她因不願賄賂畫工被故意畫醜,前後嫁兩任單于,換取王朝50年和平
    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在我們古代歷史長河中,被描寫或是被他人稱讚為美女的人有很多,但說到公認的還是要屬「四大美女」。被形容為有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四人,好像自古以來就被稱作「四大美女」,並且很少有質疑。
  • 王昭君被計算機還原長相,拋開她的功績談顏值,有些過於狹隘!
    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按理說應該被皇上選中,但她為何被派去和親?和親之後幸福嗎?為何會有三嫁單于服毒自盡的說法?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揭開王昭君的神秘面紗。,同時王昭君又因為美貌得到呼韓邪的喜愛,兩個人夫妻和睦,還育有一個兒子,漢朝跟匈奴的關係也因此保持和平穩定的狀態,這段時間大概有五六十年,可見昭君出塞,不僅僅是嫁女兒那麼簡單。
  • 瓷的故事 —— 它訴說著中國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的故事
    而王昭君和胡服女子三人這一面的畫幅中,則映襯著柳樹和芭蕉,頗有女性化的背景,由此可見畫家的獨到匠心。王昭君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和貂蟬、西施、楊玉環一起為千古文人、畫家吟唱和描繪的對象,更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人物,她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元代就更加盛行。
  • 古代四大美人,為什麼唯獨王昭君,能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士的筆下?
    古代四大美人畫像作為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齊名,為什麼唯獨王昭君這麼熱門?經常會出現在文人雅士的筆下呢?漢元帝年間,大漢朝與匈奴的戰爭已經處於你疲我乏的狀態。而呼韓邪單于時期的匈奴,更有意歸順漢朝。呼韓邪曾經兩次進入漢廷求親,以表示和解的誠意。漢元帝為了鞏固邊防的和平和安寧,答應了和親之舉。
  • 長安城風波,王昭君出塞,漢元帝怒殺毛延壽,是真是假?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其「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歷史為她們心曠神怡長達幾千年之久,後世為她們至今仍然浮想聯翩。「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當年的長安城風波真相到底是如何?其實,畫師毛延壽不該為王昭君出塞而背鍋,然而世人大多誤會他了。且聽真假歷史回聲道來:
  • 呼和浩特之行:朔漠青冢憶昭君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向漢元帝請求和親,得到同意,王昭君主動請嫁出塞,經過一年多的風雨波折,到達漠北王庭,被封為"寧胡閼氏」,當了匈奴的王后。墓區的《和親》雕像記述的就是這一歷史事件。沿著曲折陡峭的石梯登上30多米高的墓頂,舉目四顧:藍天,白雲朵朵;平疇,秋色如畫。綿延其北的大青山逶迤崢嶸,流淌腳下的大黑河滔滔有聲。
  • 四大美女之所以成為四大美女
    這樣看來,作為幫助勾踐滅吳雪恥的一大功臣,西施最後的結局十分悲慘,而我們仍然要記住這位歷史上為國捐軀的美女,她的名字永遠排在四大美女之首,她的名字叫西施。民族的友好使者——王昭君在歷史上,由王昭君的事跡演繹的小說故事、詩詞歌賦、戲劇戲曲是四大美女中數量最多的,她複雜傳奇的人生經歷使她在後世的藝術形象更豐富,更豐滿。
  • 西部散文閱讀:焉支山下讀昭君《上元帝書》
    焉支山下,讀昭君《上元帝書》周 步王昭君名叫王嬙,號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四大美人有多美,後世用八個字來概括:沉魚落雁,羞花閉月。這八個字分別代指四大美人和四個典故。落雁指的就是王昭君。依照慣例,畫師為秀女畫像,呈獻皇帝,予其定奪。能得到皇帝的寵幸,那是天下女子夢寐以求的事情。但王昭君的點子有些背:一個叫毛延壽的畫師沒有得到王昭君的好處有意將她畫醜了,於是,昭君久居深宮,無緣面君。五年後,匈奴求婚,昭君主動請纓,原意出塞和親。就在王昭君即將遠嫁的時候,漢元帝發現王昭君與畫像截然不同:王昭君實在太美了。然君無戲言,不能失信於民,豈能失信於國?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選美記——誰才是最美的女神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四大美女到底誰排第一呢?首先,邀請西施出場。才藝特點:西施腳大擅舞蹈,只見西施腳著穿木屐,腰配鈴鐺,跳起舞來環佩叮咚,將自身的劣勢轉化為優勢,氣質風雅。
  • 直播回顧丨漢代和親公主:魯元、細君、解憂、王昭君......
    與張良一起,說服漢帝定都長安;在漢高帝遭遇「白登之圍」前極力勸阻卻被關入大牢,後又被漢高帝重新重用;在大漢初立國力較弱屢遭匈奴欺辱時提出和親政策以求得與匈奴的和平相處,給大漢休養生息的機會。和親由劉敬提出,是為了國家的和平。漢高帝夫人呂后不捨得嫁親生女兒,選了一位宗室女李代桃僵,和親匈奴。
  • 為什麼王昭君在四大美女可以說是最忠孝仁義的代表?
    也許我們在歷史課本上有過了解,也許只是我們看到過的電視劇,但最為貼切的是在形容女孩子的時候,人們都喜歡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那麼為什麼用這些詞語來形容,想必大家都能夠有所了解,其原因很簡單,女孩子漂亮到一定程度,可以幹擾到了一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