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風波,王昭君出塞,漢元帝怒殺毛延壽,是真是假?

2021-01-09 真假歷史回聲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其「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歷史為她們心曠神怡長達幾千年之久,後世為她們至今仍然浮想聯翩。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當年的長安城風波真相到底是如何?其實,畫師毛延壽不該為王昭君出塞而背鍋,然而世人大多誤會他了。且聽真假歷史回聲道來:

李彩樺版王昭君

公元前54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王家生有一女,名為王嬙,字昭君,這就是後來的「落雁」。

小姑娘是在貧寒之家長大。為了改善父母生活環境,明眸皓齒的她於公元前38年以民間奇女子的身份入選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

她的命運,就這樣改寫了;她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她的風波,就這樣上演了。

此時的歷史大環境可以說是實行民族和睦政策,大漢天子刻意與匈奴交好,而和親就是其中的一項政策。很多人覺得是長安城裡的風,從來就沒有停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而把王昭君卷了進來。

其實還真是這樣,不過,就算沒有王昭君出塞,也會有下一個「王昭君」出塞,她只是正巧趕上。那麼,正史上到底是怎樣記載的?

它最早見於《漢書·元帝紀》和《匈奴傳》。

大致意思如下:

西漢竟寧元年,元帝以宮人王嬙賜呼韓耶單于為閼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韓耶死,從成帝敕令,復為後單于閼氏。

與匈奴和親,我們要知道,這並不是屈辱求和。千萬不要陷入思想誤區,就是覺得漢朝打不贏匈奴了,漢元帝只能和親了。

昭君出塞

事實上,漢元帝時期是西漢強盛時期,此時的匈奴早就被漢朝連番打擊得元氣大傷,又加上匈奴本身由於貴族勢力爭權奪利,匈奴分裂成五,形成五足鼎立局面,漢朝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然而,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這樣代價太大,所以漢朝推行民族和睦政策。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就成為了漢朝的代言人,而西域各國聞訊後無不交好於漢。

呼韓邪單于早在漢宣帝時期就投降於漢朝。後來漢元帝即位,更是幫助呼韓邪單于消滅了他的哥哥北匈奴郅支單于。呼韓邪單于曾三入長安朝貢,漢元帝最後挑選了宮女王嬙賞賜於他。

如此一看,就根本不存在漢弱以屈辱求和,也並沒有王昭君請命出塞一說,更沒有畫師毛延壽故意將其畫醜一事。

楊冪版王昭君

王昭君出塞,締結兩國情,止天下戰火,系天下和平,為維護漢匈關係穩定長達整整半個世紀之久。她只是一名驚為天人的女子,卻為中國承受了太多太多。

自漢初以來,「昭君出塞」在筆記小說和文人詩篇中讓人甚為醉心。就從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說起吧,其增加了毛延壽、陳敞、劉白等多位畫工受賄等情節。此後,更是把畫工受賄都集中到毛延壽一個人身上來。稍後一點的《後漢書》問世,卻提都沒提這事。

到了唐代,敦煌的《王昭君變文》,是王昭君出塞故事在民間流傳過程中的重大發展。

但《王昭君變文》一反正史記載,把漢元帝時期民族矛盾描寫為匈強漢弱,並且把出塞看作是漢朝屈辱求和,她最後是因思念家鄉,愁腸百結,終不可解,直至香消玉損。

唐代以後,關於王昭君大多數詩詞歌劇,後世都是在此基礎上汲取百家而改編而成的,代表作有元代馬致遠的《漢宮秋》等。

昭君歌劇

以上就是關於王昭君出塞歷史故事的演變軌跡。現在看來,毛延壽是背鍋到如今,這就算了,可現在還有很多人對當時的社會環境存在著誤解,而且還挺頗深。

當時當真是漢朝打不贏匈奴了嗎?不了解其中原委,這是我們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我是真假歷史回聲,千百年來,白雲悠悠,滾滾歷史,故事何其多,所幸能夠遇見你們,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瓷的故事 —— 它訴說著中國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的故事
    然後毛延壽上場,「為人鵰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表示毛延壽是奸貪小人。然後漢元帝要選宮女,派毛延壽去各地操辦。來到王昭君家鄉,選中王昭君入漢宮,但由於入選漢宮的女子太多,而皇帝就要畫師給所有女子都畫像以供自己挑選,在這裡他寫到畫師毛延壽接受入選女子的賄賂便將其畫得美麗,如果沒有收到賄賂就會將其醜化。「昨日來到成都秭歸縣,選得一人,乃是王長者之女,名喚王嬙,字昭君。
  • 古代四大美人,為什麼唯獨王昭君,能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士的筆下?
    不但古人愛寫,現代的網絡文學中,仍然有人在寫王昭君,她作為中國傑出女性的代表,同時也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真是應驗了千古流傳這個詞語。毛延壽是宮中畫師,負責給入宮的宮女畫像。大家為了給皇帝留個好印象,都會賄賂宮中畫師,讓他把自己畫得好看一些。但是因為王昭君出身寒門,又性格清高。所以她沒有錢賄賂毛延壽,也看不起收受賄賂的毛延壽。所以畫師為了諷刺她,把她的畫像畫得極醜,王昭君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過漢元帝,更不用說得到皇帝寵幸了。從此以後,大部分青春都在冷宮荒廢了。
  • 明妃王昭君,揮別長安,在朔風獵獵的和親路上,一走就是一生!
    漢元帝已經有四十多歲了,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挨個相看選拔,於是就命令畫師毛延壽,將每個美女畫成一幅畫兒,送給自己看。美女們為了讓畫師把自己畫得漂亮一點,以便得到漢元帝的寵幸,爭先恐後地塞銀子給毛延壽。經過毛延壽的美化,很多長相遠不如王嬙的美女,都見到了漢元帝,都討到了屬於自己的封號。
  •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嫁匈奴父子三人,為大漢換來數十年的和平
    劉家人討論來討論去,沒有一個人願意獻出自己的寶貝女兒,漢元帝只能在宮中選拔,宮女也沒有人願意。就在劉奭為難之際,一位女子挺身而出,她願意犧牲自己,遠嫁匈奴,為大漢王朝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位就是歷史上被譽為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昭君出塞」的傳奇故事至今廣為後世之人稱讚。
  • 一襲紅袍立天下,任憑他人空笑我——琵琶美人王昭君
    王昭君卻不屑為之,一方面是因為她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倔強。她從不想取悅誰,也不願屈就誰,別說錢帛了,就是一個淺淺的笑臉也不肯給他們。已經習慣於潛規則的掖庭令和畫工們,對這樣一位傲慢的「冷美人」,自然要隔三差五地加以「敲打」,要她明白潛規則也是規則,違反了絕對沒好果子吃。毛延壽在她的畫像上格外用了點筆墨,王昭君的眼睛下便多了一顆「亡夫淚痣」。皇帝一見,沒了心情,王昭君自然就沒機會走出掖庭了。
  • 王昭君被計算機還原長相,拋開她的功績談顏值,有些過於狹隘!
    唯獨王昭君要求去,看到王昭君的樣子後,元帝非常後悔,這麼漂亮的女孩以前怎麼沒見過,而且她的眼角也沒有那個傷心落淚痣,無奈皇上金口玉言,說出去的話無法更改,昭君出塞後元帝越想越氣,覺得毛延壽欺君,於是就殺了他。
  • 說說你所不知道的王昭君,先後嫁父子三人,生育了不同輩分的孩子
    相對來說,履歷比較簡單,史跡斑斑可考的就是王昭君了。王昭君華容絕代,命運卻非常不好。王昭君原本是南郡(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一個普通民女,日子雖然貧寒,但完全有能力過「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但漢元帝貪財好色,廣選美女入宮。
  • 西部散文閱讀:焉支山下讀昭君《上元帝書》
    五年後,匈奴求婚,昭君主動請纓,原意出塞和親。就在王昭君即將遠嫁的時候,漢元帝發現王昭君與畫像截然不同:王昭君實在太美了。然君無戲言,不能失信於民,豈能失信於國?貴為天子的皇帝也無法挽回這個已經成事實的尷尬局面。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戶曉。昭君去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往北一帶。古長安到呼和浩特一千多公裡的路途,在畜力為行的年代,那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
  • 教你畫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簡筆畫
    對於單獨的古代四大美女簡筆畫,我發布過楊玉環和西施的簡筆畫圖文,但是還沒有單獨發布過王昭君的簡筆畫圖文,主要是因為我對之前的簡筆畫不太滿意。這次稍微滿意一些了,所以我決定單獨發布一篇圖文。對於王昭君,我們都比較熟悉昭君出塞的故事。根據民間傳說和記載,王昭君入宮以後,因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而被畫師畫得並不是十分好看,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但是後來,卻被派去和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和親了。
  • 陳世美的冤與王昭君之痛
    相比來說,王昭君的生活,換成今天的一句使用頻度很高的一句話就是:痛,並快樂著。儘管王昭君比陳世美早了八百年,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我卻在此放在一起來說他們了,那是他們都命運不及,遭人暗算。人們了解王昭君也是從一個《昭君出塞》的戲劇中得到她的。她給人們的印象一是美麗,其次就是那種以國家安定大局為重,忍辱負重的大家風範。
  • 王昭君:她為何自薦和親?又如何維持和平西漢、匈奴和平六十年?
    漢元帝時期,十六歲以美貌入宮的王昭君被選為待招,等待她的卻不是巍峨的漢宮而是囚籠般的掖庭。王昭君成為偌大後宮中諸多等待君王召幸的宮女的一位,這一等便是五年時人為爭取面見帝顏的機會爭先恐後的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以求將自己畫多美麗一朝飛躍枝頭,王昭君不肯同流合汙,她是如此的倔強、清傲又自信。
  • 王昭君:什麼樣的女人,值得我們紀念兩千年?
    然而昭君小姐卻極有個性,為了取悅君王而放棄原則,她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無論畫師如何暗示,昭君都裝成沒看見。結果,畫師惱羞成怒,在已經完成的畫像上點了一顆喪夫落淚痣。這顆痣,讓漢元帝錯過了見到昭君的機會,也直接改變了王昭君之後的命運。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馬上琵琶行萬裡,漢宮長有隔生春。
  • 王昭君三次嫁人,楊玉環背鍋
    王昭君和親塞外,為漢匈之間,贏得了和平。王昭君長得很漂亮,從民間被選拔到了宮中,成為了一名宮女。可是王昭君不願意賄賂畫師毛延壽,所以毛延壽就故意把王昭君給畫醜了,因此漢元帝便沒有將王昭君選為自己的后妃。多年深居宮中,王昭君一直沒有得到過寵幸,心裡憤憤不平。
  • 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一嫁呼韓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對應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其中,落雁指的是西漢時期的王昭君。相較於其他多多少少沾上"紅顏禍水"評價的三位美人,王昭君的評價要高上許多。"昭君出塞"不僅鞏固了邊疆的和平,讓此後的幾十年內,漢朝與匈奴一直保持著友好和睦的關係;而且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 漢元帝劉奭:真作為還是昏庸無道?
    說起中國的四大美女,想必很多人能夠脫口而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嫁塞外的故事也是人盡皆知,即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那麼昭君為何出塞?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說一說當時的皇帝漢元帝劉奭了。漢元帝畫像屢次遭人陷害,所幸無大礙漢元帝劉奭,漢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漢宣帝劉詢與皇后許平君的兒子。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王昭君(二)
    因此,呼韓邪單于向漢元帝提出了和親。昭君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主動請求去和親。無論當時的昭君是出於什麼目的,她都為王朝做出了巨大貢獻。昭君出塞之前,需要面見皇帝。漢元帝在見到昭君之後,就為之沉迷。可為時已晚,此時的昭君已經逃脫不了「出塞」的命運了。相傳昭君出塞途中,曾在坐騎之上彈奏悲壯的離別曲。
  • 昭君出塞,實現了兩國邊境60多年和平的局面,歷史至今銘記
    王昭君便是其中一個令人敬佩的愛國名人。王昭君,名嬙,西漢時人。她因為長得美麗,被選進宮中。據說當時被選的女子必須經過畫工的描畫,讓皇帝看了畫之後才決定見不見這個人。為此,很多女子送東西給畫工,希望能被畫得更漂亮一點。可是王昭君卻沒有這麼做。於是為她作畫的畫工毛延壽,便故意在她眼睛下方點了一顆痣,還告訴皇帝,這是顆不祥的痣。皇帝十分忌諱這個,便沒有召見王昭君。
  • 四版王昭君:楊冪的顏值太能打了,魏秋樺真是承包了我的童年
    小玉兒和王昭君判若兩人,但是真的都好漂亮啊~特別是後者,《母儀天下》的前期劇情,昭君拿的劇本真的不是女主劇本嗎?我單方面宣布昭君是《母儀天下》裡面最美的女人。雖然這部劇最初讓我愛上了佟麗婭。
  • 金朝女畫家宮素然:唯一真跡《明妃出塞圖》,現在卻在日本人手上
    《明妃出塞圖》講述的是明妃王昭君出塞和親的古詩。畫面上的風景十分和諧,在一個大雪飄揚的天氣下,天氣昏暗,王昭君在馬上迎風策馬疾馳。詩聖杜甫曾作詩一首:「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