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小時候
常坐在父親肩頭
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
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
每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哼上幾句。
父愛如山,渾厚而深沉,平凡卻偉大!
我的父親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家裡人口多,負擔重。作為家裡的老大,父親自然而然的就幫家裡分擔著。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更別提讀書識字了,那時候只要能吃上一口飽飯就萬分感激了。
後來聽同村人說幫別人蓋房子掙錢,父親毅然決然的去學了這門手藝,做徒弟的可想而知有多辛苦。但父親還是堅持了下來,雖然工資很低,但家裡的條件稍微得到了改善。
後來結婚了,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活,父親帶著我們在鎮上的路邊支起了小攤,賣起了涼麵,起早貪黑的也沒掙到什麼錢。但他似乎永遠也不知道疲憊,有的只是回家後的沉默不語。雖然當時我還很小,但也很心疼父親,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和作為一家之主的無奈。
從我記事起,父親一直都是不苟言笑,似乎這個被生活壓彎了脊梁的男人已經忘了如何去笑,所以從小到大也一直沒怎麼和父親交流過。在我的認知裡,父親一直都非常嚴厲,不善於表達,有時候看著父親都覺得不知所措。
也許,他和大多數父親一樣,話到嘴邊卻不知從何說起,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父親依然決然的出走了,去到離家很遠的地方,也就從那時候起,我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留守兒童,但我知道父親只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活,他有太多的不舍卻不得不這麼做。
在那個年代,外出打工的日子是很辛苦的。白天努力的上著班,拿著微薄的工資,晚上更是飽受著思想之苦。
父親從來捨不得亂花一分錢,但卻在那年過年的時候為我花了100多塊錢買了一雙小皮鞋,看著我穿著新皮鞋,父親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似乎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的笑容,由衷的發自內心的笑容,笑的是那樣的甜。
後來我漸漸長大了,到了青春期,當然也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有一次我把父親寄給奶奶的500塊錢,悄悄的拿去買了一輛自行車。父親得知此事後卻也並沒有責罵我。雖然父親沒有責罵我,但我知道,在電話的那頭,父親有的只是無奈和失望。掛斷電話後,我沉默了很久,雖然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但是卻給家裡帶來了不小的負擔,這是自私的,要知道這500元錢在當時父親得埋頭苦幹兩個月。從那之後,我就再沒給家裡填過任何麻煩。
父親似乎一輩子都在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著,從我記事開始到現在,他就一直在為這個家操勞著,不僅蓋了房買了車,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可想而知,在父親堅強的外表下,隱藏著多大的辛酸與苦楚,卻從來沒向任何人述說過,誰也不知道他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能讓我們過上今天這樣的日子。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我們下一代的身上,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些事,自己卻從來沒享過一天的福。
慢慢的我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當了父親,才知道當時父親肩上的壓力有多大,承擔的責任有多重。才能理解父親的不易,才能更懂得父親的偉大。
在我的心裡,父親一直都像大山一樣高大,為我們遮風避雨。然而某天當我看到父親佝僂的身軀,眼角的皺紋和已然斑白的雙鬢,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父親真的老了!
正是父親寬厚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正是父親對待生活不屈的態度,讓我們有勇氣面對未來。
最後祝願天底下所有的父親,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