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生存之道

2020-12-13 玖熙826

農民工雖是社會的底層沒身份沒地位,但是農民工又是社會這座金字塔的基地,沒有他們社會也不會有如今這般安穩。

我是出自於農民工家庭,同時也是在農民工這個大環境下長大。可以說每個農民工家庭都會發生種種變故,長期處在水生火熱之中。

聽父母常說二十多年前,我家是村中少數的萬元戶。父母那是在溫州打拼,父母早上賣早餐中午晚上賣滷味,每天忙的合不上眼,但是父母也靠這個賺了不少錢。前幾年幹得安安穩穩,父母原本也就憨厚老實,不貪圖小便宜,生意做的也是風調雨順。老家父母的侄兒打聽到父母在外混的不錯,也都輟學來投靠我父母,有兩個哥哥都是大嬸嬸家的,包括大嬸嬸也來了,放心不下兩個稚氣未脫的哥哥。

來到之後兩個哥哥幫父親拾柴燒鍋,嬸嬸幫母親做早餐,一切都看得如此平淡,但好景不長,兩個哥哥去拾柴時誤入了當地有名的黑社會的地盤,把哥哥拉柴的三輪車扣住了,哥哥嚇得哭著跑回家找嬸嬸,嬸嬸聽了之後二話不說就找那幫黑社會,可他一個農村婦女哪又聽說過黑社會啊,她找到黑社會直接上手給哥哥出氣,把扣下的三輪車強行拉走,看似一帆風順,可誰都不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後來黑社會帶了幾個人找到我家,撂下狠話說今晚要要了我們的命,向來老實的父親徹底慌了,看著正懷著我的媽媽,還有兩個哥哥和嬸嬸,大白天的也不是說想逃就能逃掉的,父親決定去面對,畢竟那個時代根本就沒有秩序可言。父親便急忙去找當地結識的兄弟們,帶著他們來到店裡隨時等待那幫黑社會的到來。晚上黑社會帶著小批人找到我們家,二話不說上來就打,場面一度混亂,可能是因為黑社會人手沒帶夠,最終雙方打了個平手,對面老大扔下一句話,明天我還回來,直到要了你們的命為止。黑社會走完之後我家店已經被砸的不成樣子,父親想事至如此,已經得罪人了,生意肯定是做不成了。在父親幾個兄弟護送下父母和兩個哥哥嬸嬸連夜逃走。母親的首飾和一些貴重物品都沒來得及拿。物雖不在,人平安無事就好。

避了風頭,父母帶著剛生下的我去了上海打拼。父親找了份體力活,工資也不錯,在上海俗稱扛樓,就是憑靠力氣把建材運送到建築上,那時候還沒有電梯,父親變一層層得爬,幸好父親當時年輕力壯,能抗的住這份活。扛個一年兩年可以,可時間久了父親也是滿身疲憊,整天腰酸背痛的每天靠止疼藥緩解。最後還是沒有扛住。父親帶我們離開上海回了老家,把我寄放在外婆家,安頓好後,父母便再次出發。

父母來到了浙江寧波,當時做小販很不錯,但是要每天要避開城管的追捕,只要被城管抓住,首先小販的車子要被沒收,賣的東西也要沒收,還要罰款五千,五千可是當時農民工一個月的收入,同時也會讓你在大街上狼狽不堪。父親還是頂下風險去幹這行,父親每天去賣水果,騎著電動三輪車到處跑賣,在城管的追捕下,父親一份工作收入十分不穩定,仿佛每天的工作就是躲城管,而水果原本就不能存放,水果堆積腐爛,最後成本錢也沒賺到,還虧損不少。

再後來,可能是父親想追求一份安穩,畢竟家中有老有小,父親去了家工廠做了小職員。這一幹就是十幾年,到現在父親仍在那個工廠。也許是因為年紀和家庭的需要。父親最終選擇了這份安穩。

大部分農民工的生存之道都與我父親有幾分相似。農民工也是敢拼敢闖得,他們不會退縮,也可能是不敢退縮,因為每個農民工都毫無退路。

相關焦點

  • Catnip的生存之道
    所以我個人對這樣的故事,不是很感興趣。又擔心小說裡是否有血腥描寫,問她,她說沒有。我又問,那這個故事的意義是什麼呢?逗逗告訴我說:「這是一部反烏託邦小說,也寫出了人性。越是在這種極端的生存狀態下,越能反映出真實的人性。而且這個故事也很精彩,你不愛看,真是損失太大了!」聽她一說,我才知道小說有反烏託邦的意義。不過對孩子來說,故事內容的精彩,才是真正吸引她的地方。
  • 《生存之民工》(上)
    電視劇《生存之民工》呈現的情景太真實了,真實到你不會以為是在看一部劇,而是在和一群真正的農民工同呼吸,共患難,劇中的他們仿佛本色演出,每一個細節都那麼鮮活生動,以至於看完後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來,滿腦子都是謝老大,陸長友,王家才,薛五,薛六等人物。
  • 15年過去了豆瓣評分依舊9.5分,《生存之民工》才是管虎的代表作
    那一年黃渤還沒從北電畢業,該劇上映後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是紀錄片,然而15年過去了豆瓣評分依舊高達9.5分,它就是《生存之民工》。要說《生存之民工》為什麼是另類的存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流行的是《流星花園》《仙劍奇俠傳》,但是民工他的出現比同期的《亮劍》還能痛擊心靈,就是因為它毫不遮掩、不浮誇、講真話、拍事實,《八佰》《金剛川》算什麼?《生存之民工》才是管虎的代表作。
  • 《需》:人生飲食之道的形象化圖解
    《序卦》說:「需者,飲食之道也。」「道」者,人路也。卦辭曰「有孚」曰「貞」,其道之總則。《象傳》曰「君子以飲食宴樂」,遵總則而行其道。《彖傳》曰「需,須也」 ,行道之終極目標。理想確立,不再想入非非,朝著一個目標前進。人生路上有許多選擇,生存環境、個人天賦、時代機遇等等諸多因素制約了人生走向。《說文》:「需,也。遇雨不進,止也。」
  • 內卷禪——內卷時代的一種生存之道
    內卷禪,就是內卷時代的一種生存之道。禪非內非外,而內外無礙;非卷非舒,而卷舒自在。一個詞彙,一個陌生的幽靈般的詞彙,頻繁出現在各種媒體上——這就是「內捲化」。今天我們所談論的內捲化,不但沒有發展,連增長也幾乎沒有,所以機會更少,資源更稀缺,競爭更激烈,爭奪的主要是存量市場而不是增量市場,搶佔的主要是生存機會而不是發展機會。內卷的時代,活下來才是王道。然而,內捲化這個譯名本身卻又體現出一種中國式的智慧,老子說:「反者道之動。」
  • 《狼道》:狼之道就是人之道,用狼看懂人的生存哲學!
    一個每天渾渾噩噩、好吃等死的人,註定是一個碌碌無為之人。人也像自然界的法則一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你若是沒有野心和進取心,在事業上註定是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是被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小跟班」。一個人如果有野心,他就會不斷尋找機會、創造機會,竭盡全力地強化自己的能力,讓人看到他的才華和實力,堅持不懈總會有一天會取得成功。
  • 經典反思:面對強者,弱者的生存之道
    每個人都不願意成為弱者,因為弱會面臨生存壓力。等到讀過了《道德經》,覺悟的人會明白弱不可憐強不可怕。柔弱勝剛強。水雖柔,刀劍不能傷害它;水雖弱,匯聚成海捲起滔天巨浪擊沉龐大的輪船。人生,認清弱者與強者,看看《周易》中的《履》卦,明白遠行中與強者的相處之道。一、與危險的強者同行,謹慎小心輕裝前進,低調的人會平安無事。危險的強者,如同猛虎一樣。猛虎讓百獸畏懼,當它出行時,威風八面。
  • 湖南長沙半年多的農民工生涯,讓我有感之農民工的偉大
    文/樵夫題記——2020年春節後,一場YQ把我捲入了農民工行列,從此開啟了我半年多的農民工生活 ,讓我體會到了做農民工的艱辛。滾滾車輪駛向南方小鎮,別了農民工生涯,別了曾經一起工作過的兄弟!驀然回首,灑下的是一路心酸與汗水 ,收穫的卻是無盡的迷茫與惆悵。半年多的農民工生涯讓我身心俱疲 ,原想用辛勤的汗水換回一點點微薄的收入,無奈想像與現實相差是那麼的遙遠。
  • 農民工幹什麼能賺錢?有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行業,卻是悶聲發財的道
    幹什麼能賺錢或怎樣才能賺到錢成為人們煩惱的事,對於不少農民工來說也不例外,每年背井離鄉為的都是多賺點錢,為家人過上好一點的日子。不少農民工常常在一起討論多的是幹什麼能賺錢呢?其實有些農民工幹這樣一個行業,卻在悶聲發大財呢,你們信嗎?過去不少人都說幹工地的農民工月入過萬,其實那都是極少數的部分,大部分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
  • 看《艾米麗闖巴黎》從莉莉·柯林斯身上學會的職場生存之道!
    不過,Emily 到最後還是能夠繼續在辦公室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更漸漸跟同事們走近,到底她靠的是什麼? 生存之道 1:毋忘初心 生存之道 2:以牙還牙
  • 看上去越是卑微的人,其實越是懂得生存之道!
    我們可以完全不用為了理想、為了尊嚴或者為了其他什麼,僅僅為了生存而活著。現實中,那些看上去特別卑微的人,其實越懂得生存之道。
  • 小公司大系列 軌跡系列的生存之道
    不知不覺,軌跡系列已經誕生十周年了,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看似貌不驚人的系列居然能夠延續十年之久呢?要知道在這十年內,日式RPG不斷持續衰落,除了最終幻想系列和勇者鬥惡龍系列這樣的3A大牌作品還能延續一定的成功之外,能夠生存的二三線日式RPG屈指可數。
  • 背後是新世界的生存之道
    其實不僅僅是阿普,從阿普的行為也能看出新世界的生存之道,強者生,弱者死,僅此而已,新世界是四皇的海域,如果想著新世界活下去,要麼打敗四皇,要麼投靠四皇,阿普非常清楚和四皇的實力差距,還沒有天真到和四皇開戰,或許海迷們會不認同阿普的做法,但這也是一種活法,再說了海賊的同盟往往充斥著背叛,阿普的背叛不足為奇。
  • 衝擊之下,書店的生存之道在哪裡?
    3月16日,成立近70年的美國舊金山標誌性書店城市之光(City Lights)因疫情關閉,4月初,創始人勞倫斯·費林蓋蒂為重啟營業,發起眾籌。5月31日深夜,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永久熄燈,在同一天,廣州「24小時不打烊」獨立書店——廣州天河區中信街「1200bookshop」也永久停業。這也說明,當下的閱讀環境,導致了書店生存的艱難。
  • 2020年農民工「返鄉潮」來了,是什麼原因?
    農民工返鄉這種現象目前在中國農村十分普遍。據專家們介紹,今年外出的農民工數量大概有3個億左右,這麼龐大的工作需求都要競爭工作崗位,可以想像競爭壓力是多麼的大。與此同時,每年還有幾百萬應屆畢業生,他們都要參加工作,這更是加大了農民工的就業難度。而對於農民工來説,工資相對高一些的崗位找不到,而有些崗位因工資太低無法接受,只能暫時回家找出路。
  • 觀自媒體朋友的視頻,解讀方與圓,探人生生存之本與處世之道!
    前幾天工作之餘,閒來無事,打開手機觀看了一個自媒體朋友的短視頻,覺得朋友這一期視頻的主題新穎,思想深刻。朋友的視頻主要內容如下:在某一天裡,朋友家裡來了兩個好友,午飯後與朋友在院壩裡喝茶談人生。夏日裡難得的一絲微風拂過,三人聊得好不愜意,一陣陣歡聲笑語穿過了院落。
  • 三個信息流優化師角色的生存之道
    信息流優化師能不能長久生存?這是我最近經常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夜深人靜下地鐵的時候,加班到頭暈腦脹的時候,帳戶不起量成本波動大的時候,我都深深的感受到生存不易,遠方太遠。為什麼這麼難?只有我們行業難嗎?想當年入行時,以為廣告行業賺錢挺容易的,沒有那麼多掉頭髮,捶胸口的事情。可現實是收入不漲,天天加班。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這份工作持續穩定,但該如何實現呢?
  • 8000個農民工「造假畫」28年,卻沒有一個真正的畫家,令人心酸
    原來這個並不起眼的小村莊中聚集了 8000 多名特殊的「農民工」。村中的趙小勇說:「我敲著門,梵谷真的出來了,他和我畫的一樣的。當時梵谷問我:小勇,你現在畫我的作品怎麼樣?我說,我已經進入你的狀態了」。其實,這8000多名「農民工」實際上在做著製作高仿油畫的工作。
  • 「農民工」進書店受阻:莫讓閱讀的平等,淪為「潔癖」的症候
    從事後書店發布的致歉聲明來看,當天保安對李先生「農民工」身份的懷疑更像是一場無意的誤會。因為周邊店鋪正在裝修,書店周圍會有大量的農民工出沒,所以為了維護書店秩序而加強對這些工作人員流動的管理,這自然是書店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規則的自由。
  • 被夾在中間的「夾心餅」——生存之道是什麼?
    「夾心餅」的生存之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