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享受學習外語和母語的樂趣?東華文澤學校告訴你!

2020-12-11 中國網科學頻道

許多家長常常為孩子的語言學習而煩惱,然而語言的學習與運用伴隨著人的一生。無論是個人表達,還是文化溝通,語言是根基,也是橋梁。

在東莞一所IB國際學校,來自十餘個國家的高素質教師團隊利用東華文澤學校(TWIS)多層次、多元化的語言環境,開設了極具創意的語言教學法,包括英語、法語、中文等,讓孩子不再拘泥於枯燥的語言學習方法,而是學會去享受語言終身學習的樂趣。

快樂口語俱樂部:沉浸式學習氛圍

在中國任教多年,來自美國的英語老師Mr. John經常收到來自中國家長們的諮詢,「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家不說英語?」在Mr. John看來,這是孩子自信不足的表現,自信是語言表達的關鍵因素,而對於英語表達的自信則來源於老師們的指引。

Mr. John老師在東華文澤學校開設了創新性的英語學習課堂——快樂口語俱樂部。讓學生通過英語自信、快樂地表達自己,讓學習變得更為容易、簡單。

在課堂上,學生們沉浸於老師創造的教學環境。面對小學生時,老師使用較為誇張的口頭表達和肢體表達,讓學生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課堂的教學氛圍上,學生學會了用英語大膽且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Mr. John老師說:「相信我們的學生會覺得自己像他們最喜歡的電影裡的英雄一樣優秀,這是每個在我課堂上的學生都能做到的。」

能說會畫——「只有講好故事的人才能成為最好的律師」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故事,在我們與故事之間的關係中,我們往往是一位故事傾聽者。然而,東華文澤學校的另一位來自美國的資深英語老師Mr. Ben則是引導孩子創造故事——畫故事、講故事。

Mr. Ben老師提到:「美國諾克斯創意寫作項目的負責人和策劃師Robin Metz曾經告訴我,只有講好故事的人才能成為最好的律師。如果我沒記錯,他的兒子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師,而他學到了講故事這一點。」

講故事是一種普遍的技能,幾乎適用於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我們不必一定要成為作家,才能欣賞一個好故事是如何改變生命的。因此Mr. Ben老師在東華文澤學校開設了「畫畫講故事」的英語學習課程,旨在通過引導學生用英語講述他的連環畫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組織、聽力和口語能力,並用英語展示學生的創造力。

無論故事是用來啟蒙、幽默、教導或者說服他人,我們都依靠故事來理解我們的經歷、人類的經歷。這種能力始於童年,一段最鼓舞人心、最幽默、最有教育意義和最令人信服的童年階段故事。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和聆聽故事,並能學習用藝術和英語重新闡釋屬於他們版本的故事。

中學法語班走進幼兒園:從語言學習者成為語言教育者

東華文澤學校的法語老師Mr. Sebastien來自法國,他從不拘泥於課室教學,而是時常帶領學生進行語言的實踐。來自法語班的中學生們常常被邀請到了幼兒園的課堂,擔任東華文澤學校幼兒園的小老師,通過互動的方式,分享他們對於法語的熱愛,也實踐了他們的語言所學。

為了讓課堂變得更具互動性,中學生們教授幼兒園的小朋友關於地點的法語新單詞,如sur(在……之上)、dans(在……之內)、devant(在……之前)和derrière(在……之後)等。中學生讀單詞,幼兒園學生閉上眼睛做出正確的動作,整個過程趣味十足。

除此之外,大家還圍成一圈坐在一起,中學生分享了他們精心製作的法語小冊子,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耐心地講述法語的發音、語法、意義等。道別之時,其中一個九年級學生得了「A+」的分數,她提到學習收穫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多。這節課對兩邊來說是一次愉快且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中文公共演講和戲劇表演:積極溝通者的系統性語言培養

在培養學生中文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東華文澤學校的中文老師採用演講和戲劇表演的方式,旨在培養學生進行語言分析、組織、生成和使用的探究,致力於讓學生成為積極的溝通者和善於思考的人。

演講和戲劇表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文本,它可以用來清晰地進行語言表達的同時,也要求著縝密的邏輯性、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在公共場合下極強的話語感染力和表現力。

在一次戲劇表演中,七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關於文學作品《雷雨》的故事新編表演,獲得在場所有人的掌聲;在一次八年級學生的禮堂演講中,有的學生從自身學習經歷出發,闡述接受全人教育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有的學生分享了體育比賽中的反身性思考;也有的學生反思社交媒體現狀,論述如何成為一個良好的溝通者......演講的主題來自IB國際教育體系學習者的十大標準,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升華演講稿主題。

充分的準備是克服語言公共表達恐懼的關鍵。在進行演講和戲劇表演之前,學生們閱覽了大量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偉大演講和戲劇作品,觀看視頻,分析其文本的特徵,並學習了如何撰寫演講稿和劇本。學生們表示這樣的學習過程大大地提升了他們的語言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中文語言習得項目:讓語言應用於真實情境中

TWIS中文語言習得項目旨在一系列真實的情境中,培養中文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學習中文、開展工作和休閒娛樂所需要的交流和表達技能,並發展對不同的語言和文化遺產的尊重和理解。

在「我和我周圍的世界」單元評估中,我們的中文語言習得教師組織了「我是TWIS代言人」的活動,4、5年級的學生製作了《歡迎來我的學校TWIS》的宣傳海報,1、2、3年級學生製作《我和TWIS》的故事書,他們帶著他們的作品給其他學生做公開演講,獲得最多貼紙的成為最受歡迎的TWIS代言人。

想知道更多關於國際教育,

想了解TWIS為學生提供怎樣的教育?

TWIS官方微信號DGTWIS

相關焦點

  • IB教師工作坊:東華文澤學校如何創造創新、全面和多元的教學框架?
    IB教師工作坊:東華文澤學校如何創造創新、全面和多元的教學框架? 小學項目工作坊:多感官JollyPhonics英語拼音法 David Calia先生主導了東華文澤學校小學課程(PYP)的工作坊,主題是關於「如何教導幼兒閱讀」。他分享了一年級老師教他的經歷,當時老師過時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培養他對閱讀的熱愛。因此,David先生介紹了JollyPhonics英語拼音法的教學方式。
  • 東華文澤學校IB國際教育工作坊:如何成為與時俱進的教師?
    東華文澤學校(TWIS)的老師重視「終生學習」,正如國際文憑組織(IB)的教育理念一直所提倡的那樣。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富創新、全面和多元的教學框架,TWIS一直致力於為教師們提供高質量的研討會和工作坊,以便來自不同國家與學科的教育工作者交流前沿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趨勢。畢竟,教師素質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
  • 東華文澤學校家長大學工作坊開放報名!
    幫助家長更深入了解優質的國際學校體系,是東華文澤學校(TWIS)對家長的承諾。因此學校誠意邀請家長們參與第二期家長大學,活動將於2020年8月8日,下午1:30- 5:30舉行。  每個工作坊參加名額有限,請確定您能參加的情況下才報名,以免剝奪其他家長參加的機會。  TWIS期待各位家長的來臨—您們都是終身學習的好榜樣。
  • 運用母語教授外語
    因為我們的學生在學校、課內學不到東西,沒辦法,所以他們只有自己花錢,犧牲身體、犧牲休息,到外面去學去練,難道這還不能讓我們反思麼?有人說:「包老師,您這不是和課改唱反調麼?」那倒不是,我跟大家說,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雖然我不是黨員,我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國家肯定是要愛的,有效學習更是要考慮的,提倡用母語學外語,一方面學生學起來容易,另一方面不忘民族語言和文化,這不是愛國主義?
  •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二十七),外語
    圍城網的搖搖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系列專輯的第二十七講——外語。 中國人對學習外語的熱愛可謂情有獨鍾,簡直達到了沉迷的程度。改革開放之初,也許誰都沒有想到,一門來自外國的語言,會以如此速度席捲中國,以至於接下來的許多年裡,「英語熱」都是不變的話題。步入20世紀以後,國人更是熱衷於學習外語,並興起了一股學外語熱潮。
  • 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父母需了解語言學習的2個規律,分享3個方法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明星家的孩子都那麼牛,學習語言都那麼輕鬆呢?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有錢能夠給他們上早教和國際學校嗎?孩子外語學習越早越好先說個我見過的例子。大寶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去一個遊樂場玩,看到兩個中國阿姨帶著4個德國小孩在玩。
  • 國外高考外語權重幾何 日本高考英語與母語等重
    那麼,國外高考中外語怎麼考?佔多大權重?日常教學中外語課又是如何進行的? 日本 分值與母語、數學等高 外語對日本學生考取大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東京大學入試事務室樺島對本報記者說,東京大學所要求的中心考試成績滿分為900分,其中母語和外語各200分佔到將近一半分值。在此基礎上,東京大學還要進行滿分為440分的第二次學力考試,其中母語和外語各120分。
  • 你聽說過「字母湯」嗎?學習外語應從幼兒園抓起
    讓孩子從小學習教育用語,而非日常用語教育、語言學和政治領域的專業人士意見空前統一:兒童應儘早接觸多種語言。儘早學習外語可為兒童帶來諸多益處。其中,促進移民家庭的孩子學習母語至關重要。用這些語言編寫的圖書和故事具有獨特的功能。「和日常用語不同,書中會使用教育語言」,漢堡教育家烏蘇拉·諾依曼(Ursula Neumann)教授說道。
  • 外語是foreign language 「母語」可不是mother languag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外語是foreign language 「母語」可不是mother language!
  • 在美國,華人孩子把中文當成外語學
    [摘要]除了去周末學校和孔子學院外,華人孩子還可以選修校內的中文課,「把中文當成外語學」。 美國的周末學校是什麼?在美國的華人小孩是怎麼學中文的?他們的中文和英文一樣棒嗎?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採訪了多位在美國生活的華裔,了解他們學習中文的途徑與方式。周末學校與孔子學院美國的華人孩子要學習中文,有多種途徑可以選擇,最常見的方式是去當地的中文學校。中文學校就是俗稱的「周末學校」,利用周末進行系統的中文教學。
  • 邊睡邊聽外語,有助於外語學習?
    不少外語愛好者習慣聽著外語電影或外語聽力試題入睡,希望可以加強鞏固外語聽力。其實筆者也一樣,曾經期待一邊睡覺一邊聽著VOA或BBC,醒來英文就變流利了。這其實是不科學的,但有沒有可能有類似的效果呢?據研究,在睡眠中複習已學過的外語詞彙有助於記憶(注意這裡說的是複習學過的外語詞彙)。這個研究項目是這樣的,找了70名年輕人參與,都是以德文為母語而不懂荷蘭語。讓他們在晚上9點左右進行詞彙學習,100個荷蘭語單詞會透過喇叭以約60分貝的音量念出,同時在螢幕上會以德文呈現該詞的字義約2秒。學習後會再次播放100個荷蘭字語音並請參與者回答出對應的德文字義。
  • 孩子外語越早學越好?人腦相關結構和「語言習得機制」了解一下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的"語言習得機制"核心內容便是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從他們出生後其實就已經存在,和學習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習得側重的是無意識的形成,而學習則是主要是有意識的學習。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學好外語?
  • 學了英文丟了中文,英語比母語重要?
    很多家長在少兒教育階段都喜歡問這一個問題——英語和母語,哪個更重要?原本他們覺得,孩子在國際學校上課都用英語,得先學好英語,否則老師說什麼他都聽不懂,還怎麼上課呀。至於中文嘛,反正在中國,就慢慢來吧。母語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 立足國際化視野 啟迪外語學習思維 京華學校舉行第一屆英語文化...
    這次文化節,進一步推動了校園英語文化建設,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使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感受英語獨特的魅力,在活動中體味英語、享受英語。此次「校園英語文化節」調動了全校師生的積極性,是對京華學校英語教學第二課堂的有效拓展,也是對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展示出京華師生學英語、用英語、愛英語的風採,同學們也從中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長和自信
  • 幼兒英語的培養指南,不要錯過孩子擁有雙母語的最佳時期
    文|文兒眾所皆知英語很重要,真的貫徹你的一生,你說你文理偏科尚有選擇的餘地,但是無論怎樣都避不開英語,學生時代升學需要,工作時候升職加薪也需要,世界這麼大想出去看看仍舊需要這門國際語言,更別說想出國留學了,我長這麼大有兩件後悔之一就是在兒時沒有好好學習英語,成年之後學習英語不管你多麼的用功
  • ——親近外語的方法論
    所以,國際上一般認為,兒童在6歲開始學習一門外語最佳,最遲不能超過12歲。很多國家的學校因此選擇8~9歲開始學習外語。在此期間,可以趕上外語的「可教學期」,同時也給予母語一定的鞏固時間。理想的做法是,在母語不會讀寫前不要教孩子們去讀寫外語。這樣,第一語言的那些基本概念通常會成為兒童外語學習的敲門磚。值得注意的是,在掌握母語能力之前,過早學習外語需要比較苛刻的條件。
  • 網友質疑母語還沒學好,就想學外語?
    網友質疑母語還沒學好,就想學外語?一時間網絡上也掀起了一番「討伐」雙語幼兒園的言論,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小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沒有學明白,就像去學習外語,這不是一種諷刺嗎?雖然說現在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英語的地方並不多,幼兒園要不要學習英語是能夠選擇的,但小學學英語卻是「強制」的。而在小學階段很多孩子可能連自己的母語、漢語拼音還沒有徹底搞清楚,現在又加上了一個英語。
  • 用數據說話:如何藉助影視節目來學習外語?
    結合編程和自然語言知識,分析並從3000部電影中找出最適合語言學習的作品。編者按:在學習外語方面,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方法。許多人都會通過外語影視作品來學習外語。然而,不同的影視作品的題材類型和詞彙語法難度都截然不同。
  • 鼎石學校:國際教育背景下,如何走出中英文雙輸的困境?
    在國際學校,母語教學面臨著提高教學效率和創新教學形式的雙重挑戰。北京鼎石學校小學部年級組長兼語文老師王世華根據本校教學實踐,分享了國際教育背景下如何培養孩子的母語表達。作者介紹:王世華,北京市鼎石學校小學部年級組長在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很多家長腦海裡的景象是孩子外語不輸國際學生,中文不差同齡孩子。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實際上學以後,很多時候是中文英文都要補課。其實,很多雙語學校或者民辦學校都可能會遇到母語學習定位比較模糊尷尬的情況。
  • 最近在央視亮相的iEnglish,是如何營造一個母語式的語言環境的?
    這幾天,央視登了一則英語品牌廣告,傳遞了一種「母語式學習」的理念。其實,小編也曾在媒體端和很多的資料中聽說過類似的教育理念,但是能夠在央視上看到還是第一次。出於好奇,查看了登廣告的這家企業,是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主打的產品就是此次登上央視的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其官網介紹說,該產品已經受到了數十萬用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