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外語越早學越好?人腦相關結構和「語言習得機制」了解一下

2021-01-07 育媽媽記

如今的家長焦慮感越來越強,隨著社會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增加,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之類的話,所以才會看到在大街小巷湧現出諸多的教育機構,因為市場有需求,而且需求量在持續增加。

強強的父母就為了孩子是否要提前學英語這件事情發生過多次的爭論,強強今年三歲,剛剛進入幼兒園學習階段。當知道強強的同學中有很多都在學英語時,強強的媽媽便也開始有些動心,想把孩子送去一起學。

可是爸爸就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他認為孩子的成長有它自身的規律,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應該按部就班。如果太過急於求成,反而有可能導致孩子不僅無法適應和接受,更是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牴觸心理。

究竟孩子什麼時候應該學英語,是不是越早學習越好呢?

這就要求家長對人們的大腦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因為有人會說學習語言是有關鍵期的,到底是不是如此,只有在了解孩子的大腦結構後才能得到一定的答案。

人們之所以有語言表達能力,是因為受到大腦內語言中樞的控制,大腦內有兩個主要的語言區域,一個是位於前腦的布諾卡氏區,另一個就是位於後腦的韋尼克區。

語言中樞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聽覺性語言中樞,運動性語言中樞,視覺性語言中樞和書寫中樞。他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同時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如果其中一個方面受損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

很多人認為孩子的說話時間是在一歲之後一歲半左右,其實當他們還是胎兒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辨別媽媽說話的方式。

在他們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最初的詞彙學習階段,只是並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

布諾卡氏區在孩子3~6歲的時候會最為活躍,所以這段時期被人們認為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也是敏感期。

如果家長能夠把握住孩子0~6歲,尤其是3~6歲這段時間,那麼孩子在學習語言方面就會事半功倍。

對於我們國家的孩子來說,中文自然是他們的第一語言,大部分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的學會。而英語則成為了他們的第二語言,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孩子在語言習得機制方面明顯不同於第一語言,更多時候只能用一種普通的分析方式去學習。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的"語言習得機制"核心內容便是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從他們出生後其實就已經存在,和學習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習得側重的是無意識的形成,而學習則是主要是有意識的學習。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學好外語?

1、先學母語

孩子學習外語不可以操之過急,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習自己國家的語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母語。雖說大部分的孩子在母語的學習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但是也需要父母加以引導,儘可能的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孩子母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聽說英語

當孩子三歲之後,如果父母真的想讓孩子儘早接觸外語,那麼此時便可以對孩子進行啟蒙的英語教育。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在父母看來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強,但是也要有一點耐心,先從英語的聽和說練習,對於難度比較大的閱讀和寫作部位可以適當緩一緩再接觸。

3、注意積累

和學習母語一樣,孩子在學習外語方面也應該注意詞彙量的積累,只有平時能夠每天都能夠接觸外語,比如堅持早讀的好習慣。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擁有更多的詞彙量,而且在語感方面也會有所增加,這對英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語感能夠讓孩子學起來更得心應手。

4、放鬆心情

孩子在最初接觸外語的時候,多少都會表現出一些不適應的感覺,有的孩子學起來會非常吃力,甚至想要打退堂鼓。這時父母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除了多給孩子一些稱讚和鼓勵之外,父母也要做到擺平心態,放鬆心情,多多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興趣,相信孩子的外語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學習本來就是辛苦的事情,學習外語當然更是如此。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朗讀背誦,相信日積月累之下,孩子的外語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父母需了解語言學習的2個規律,分享3個方法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明星家的孩子都那麼牛,學習語言都那麼輕鬆呢?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有錢能夠給他們上早教和國際學校嗎?孩子外語學習越早越好先說個我見過的例子。大寶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去一個遊樂場玩,看到兩個中國阿姨帶著4個德國小孩在玩。
  • 用了iEnglish才明白,英語是可如此輕鬆「習得」的語言
    就不能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嗎?事實上,母語習得看似無意識,卻有著在大量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語言輸入的基礎上,進行從簡單到複雜的語言輸出,最終完成語言學習的過程。學英語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構建這樣的學習閉環,我們當然不可能真的學好英語。「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以下簡稱「iEnglish」)正是通過為學生搭建類母語的語言環境,通過海量的輸入和輸出練習,讓英語學習像說話一樣,自然簡單。
  • 跨學科思路推進漢語詞認知與習得研究
    心理詞典(mental lexicon)是語言認知研究中基礎而重要的一個部門,它涉及詞的認知與習得。詞的認知與習得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要從內涵和外延來了解語言中的詞。詞的心理詞典研究涉及語言學、心理學,但這兩門學科的知識在心理詞典中的應用是不平衡的。自20世紀60年代心理詞典研究出現,心理學理論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 如何快速學英語?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看看美國專家怎麼說
    所有重視英語教育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呢?」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度有3歲、6歲、12歲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他們認為,孩子在幼年時的語言學習是「純自然」的行為。觀察發現,在相同的學習時間內,孩子能比成人更熟練地掌握和使用第二語言。他們還通過大量實驗推斷,大腦對於「語言」的自然可塑性會在9歲時關閉。他們認為,任何外語學習都應該發生在9歲之前。
  • 試論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外語教學理念
    語言獲得需要外部的變量參與,如語言環境、語言輸入,而更重要的是人腦內部的語言機制在起作用。從這樣的解釋中,我們體會到,一語習得和二語習得不僅沒有界定清楚,而且二語和外語、習得和學得的界限也非常模糊。其實,二語習得理論試圖說明一語、二語和外語都可以通過習得的方式獲得語言,但它往往忽略了外語教學情形中學習者經常沒有語言習得的環境和條件。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看看美國專家怎麼說
    所有重視英語教育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度有3歲、6歲、12歲等各種各樣的說法。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
  • 孩子天生能掌握幾種語言?研究結果令人咂舌!
    英語培養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兒,需要家長本身了解一些語言學基礎理論。我培養女兒也是如此,根據北京本土化的資源,結合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國孩子學習英語的方法。下面和大家聊聊語言學習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礎理論:大腦和語言學習的關聯。
  • 這麼學英語不如不學,99%家長在浪費孩子生命!
    「家長們強迫孩子反覆看、聽、說、寫、背英語是「愚蠢的摧殘行為」。學了10幾年英語,你自己都沒能順暢的交流,卻還在用自己對付考試的那一套方法教孩子,又怎能要求自己的孩子順暢交流。很明顯成年人和孩子學英語有很大不同。」
  •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英語外語教學之路
    英語在我國既然不是二語,為什麼還要用二語習得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顯然我們把教學類型搞錯了。有人說二語習得理論包括了外語,宏觀上可以這樣講,但微觀上外語就是外語,二語就是二語,不能用宏觀的理論解決微觀的問題。TEFL是把英語作為外語來教授,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就屬於這一類型。教學類型決定採用什麼方法,比如學得還是習得。
  • 腦科學研究:這三點做法能讓外語學習更科學有效!
    本文轉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作者:梅磊磊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第二語言是人們在習得母語後掌握和使用的另一門語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學習和掌握一門或多門外語。
  • 在美國,華人孩子把中文當成外語學
    [摘要]除了去周末學校和孔子學院外,華人孩子還可以選修校內的中文課,「把中文當成外語學」。 在美國的華人小孩是怎麼學中文的?他們的中文和英文一樣棒嗎?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採訪了多位在美國生活的華裔,了解他們學習中文的途徑與方式。周末學校與孔子學院美國的華人孩子要學習中文,有多種途徑可以選擇,最常見的方式是去當地的中文學校。中文學校就是俗稱的「周末學校」,利用周末進行系統的中文教學。
  • 如何抓住孩子語言啟蒙期 | 父母課堂·英文啟蒙 第二期
    通過一些學習方法(繪本、音頻磨耳朵、英文環境薰陶等),給予孩子語言的刺激,培養孩子的語感,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2.在孩子英語啟蒙過程中:  第一,家長要給予孩子高質的親子陪伴時光,多和孩子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進行交流和練習;  第二,鼓勵孩子多參加各式各樣的英語比賽和考試。
  • 孩子什麼時候啟蒙英語?家長了解發音敏感期,與孩子一起學英語
    還有家長說,小孩子學那麼早幹嘛,自己的母語都說的不好,還給孩子學外語,那孩子豈不是語言混亂了麼?這些都是學習英語的誤區。什麼時候給寶寶啟蒙英語最好呢?在1歲以前,如果孩子沒有聽過某種語言的發音,在孩子1歲時他可能就喪失了分辨這種語言發音中微妙差別的能力。當然,通過後天的努力,訓練,還是可能重拾這種能力的,但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想要讓孩子的英語說的和母語一樣好,那就要讓孩子7歲以前開始學習英語。
  • 問吧精選|從3歲開始學英語的寶寶,現在英語水平怎麼樣了?
    過早接觸外語會不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語言啟蒙?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是否靠譜?我們對雙語學習的認知還有哪些誤區?關於學前兒童的雙語學習,問我吧!▍兒童學英語是不是越早越好?Q:學前兒童學英語,真的是越早越好嗎?其次,當控制了孩子初次學習英語年齡這個因素以後,去考察孩子的英語運用能力,研究就發現把英語當做外語的孩子們都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達到一定水平,與年齡早晚關係不大。因此,即使晚學英語,孩子同樣能夠學好,這取決於孩子的英語學習方式,重申一遍,孩子學好還是學不好英語,英語運用能力好不好,與學習方式和努力程度有關。
  • ELL,ESL,EFL孩子學的什麼英語你知道嗎?
    州和聯邦在法規和指導原則中規定,各個學區必須對所有母語非英語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評估。當移民學生剛到學校時,必須接受母語背景調查,如果母語為非英語的話,要接受語言發展測試,這個測試由學校語言服務協調員(LAC)負責,他會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包括聽說讀寫各方面的內容,協調員根據測試評分標準為孩子打分,事後輸入州ELD學生信息庫。
  • 用UNO幫你學外語——UNO牌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不過,有如此大影響力,UNO牌作為一款遊戲,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幫助弱勢群體,增進社會福祉,比如UNO牌曾推出盲文版本和色盲/色弱版本,讓視覺上有障礙的朋友們也能夠享受到遊戲的樂趣。除了遊戲,UNO牌還在外語教學界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很多人所不知道到。今天,我們可以一起來了解,UNO牌如何幫助學生學習外語的吧!
  • 3-6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這階段娃學英語能力極強,家長把握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人說,語言很難學,因為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學會很地道的外語,比如我們學過的英語,即使單詞量和句法都懂,但是就是不夠地道。而也有人說語言很容易學,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我們的母語,好像沒有遇到過什麼難題。學英語也有關鍵期?6歲前娃學英語簡單得很,家長們可別錯過了是外語比較難學嗎?
  • 「英語這麼簡單,自己就能教」還需要給孩子選擇英語課外班嗎?
    對於我們這一代有英文學習經驗的家長來說,孩子英語要怎樣學,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外語學習是需要多聽多讀的,這倒是沒有什麼妙招和捷徑。我們周圍也有一些外語學得很好的例子,有人靠背誦英語文章提升語感;有人花大量時間聽英語磨耳朵;還有人通過看美劇不斷反覆刷,甚至一部電影能看個20-30遍;還有的人喜歡精讀原版英文著作或者看英文報紙提升閱讀和單詞量。
  • 運用母語教授外語
    在那之前他就寫過一本書,叫《外語教學瘋了麼?》,用的是「Madness」, 說怎麼能用直接方法教外語呢? 隨後我又看到還有很多我們這行的「大腕」都主張用母語教授外語。他們指出,50年來我們的語言教學有嚴重的輸入不足,特別是不重視精的輸入和分析性輸入、忽視人的大腦記憶、忽視語言規則。
  • 對人腦而言,閱讀計算機代碼和閱讀語言有何不同?
    就某些方面而言,學習計算機編程和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過程非常類似。二者都需要學習新的符號和術語,然後以正確的方式將這些符號和術語組織起來,進而指導計算機去執行相應的任務。和語言一樣,傳達計算機代碼時也需要足夠清晰,以便其他程式設計師能夠閱讀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