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記者 潘立超
前一段時間由於疫情影響,一些市民的運動習慣正在悄悄的發生改變,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像如羽毛球等沒有身體接觸的運動項目變得更受運動愛好者的青睞,居家健身帶動了一些小眾運動器械的熱賣,很多傳統的運動方式則是轉移到了線上進行。疫情雖然改變了人們的運動和消費習慣,但擋不住運動的熱情,相信島城的體育產業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運動更側重「零接觸」
從3月17日開始,青島市公共體育健身場所將對市民實施開放,同時鼓勵經營性運動健身場館復工,到清明節前,島城大多數運動健身場所都已投入運營。
近日,記者探訪了島城多家運動場館發現,相比兩個星期之前,人流量漸漸多了起來。在明霞路上的一家健身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復工之後,健身器械所在的區域內人流量還是較少,而像如羽毛球場當中的人數還是更多一些。黃臺路上一家羽毛球館負責人郭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去球館打羽毛球的人數已經基本恢復到了疫情之前那樣。
市民李先生平時其實最喜歡的運動其實是踢足球,但是考慮到踢足球會有身體接觸,並且很激烈,容易產生各類隱患,所以還是選擇了節奏較慢的羽毛球:「隔著球網也不會產生身體接觸,而且帶著口罩基本也不會影響效果,所以羽毛球對自己來說還是性價比最高的。」
在島城一些開放的體育場裡,在跑道上健步行的市民越來越多,不少市民在踢球,但大部分動作都不激烈,都是以傳球和跑步為主;在籃球場上也只是投籃為主,很少有主動的身體對抗。在此之前,青島市體育局就已發布相關公益指南,特別提醒足球愛好者,儘量不要組隊前來,也不要一下子進行有身體接觸的對抗和比賽,建議簡單進行傳傳球,射射門,跑跑步稍微出出汗即可,能戴口罩儘量戴口罩,等待疫情結束之後再盡情放開。
居家健身帶火小眾器械
由於疫情期間無法出門運動,青島市體育局在此期間號召廣大市民通過居家健身的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並且聯合多家健身行業的代表性企業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錄製了多種多樣的健身教學視頻。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因為疫情最嚴重的的這段時間無法出門,只好在家健身,為此還特意買了一個瑜伽墊在家練瑜伽。
不少市民為了讓自己的居家健身更有效果,為自己購置了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械,由於前一段時間實體店無法開門,島城一些體育企業開始轉型線上運行,根據相關品牌運動旗艦店的數據顯示,如瑜伽墊、啞鈴、蹦床、動感單車等小眾運動器械在疫情期間,其線上網店銷量比之前一段時間都有一定增長。而一些專業的體育俱樂部,也在此期間通過贈送專業器械(如羽毛球拍等)的方式吸收新的會員,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山東路一家超市當中,據體育器械的銷售人員王先生介紹,最近幾個月當中,握力器、跳繩以及低價的足球在最近幾個月的銷量比之前增長不少,而像如羽毛球拍和桌球拍甚至都已經賣光了,這些運動在小區樓底下或者家中就可以運動,基本不受場地的限制,也沒有身體接觸,因此這些器械都頗受歡迎。
線上交流替代聚集活動
往年春節期間,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打打牌成為居家娛樂和交流感情的方式之一,今年由於特殊情況不讓聚集打牌,反而帶火了一些棋牌類APP,在不少微信群當中,很多運動愛好者都轉型為棋牌愛好者,不出家門就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下棋打牌交流感情。在3月初,青島西海岸新區體育總會等多家機構也曾組織市民報名線上的多種棋類比賽,參賽選手只需要在指定的APP上登錄指定房間就可以參賽,更加方便快捷。
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的青島馬拉松被迫延期,加上在3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通知要求暫不舉辦馬拉松等聚集性活動,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馬拉松的正式比賽了。但是一些馬拉松賽事組織者通過自己的方式組織線下比賽,選手繳納一定的費用,即可在比賽規定的任意時間內,不限跑步地點(公園、操場、街道、跑步機等均可,疫情防控期間推薦室內跑參與)、不限跑步完成時間,參賽者使用任意手機跑步軟體(APP)單次跑步裡程達到 10公裡,從而獲得相應的獎品和獎勵。市民鄧先生作為一名馬拉松愛好者,在疫情期間每天在自己的家裡來回跑動:「之前的時候每天早晨都是從家跑到棧橋,但疫情期間只能在家跑了,現在科技都很發達,用計步器可以跑出同樣的距離來,傳到軟體上和別人交流一下經驗,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欣賞到海邊的美景,現在出來運動的人多了,我準備考慮恢復到原來的運動節奏了,而且還買了一輛自行車,春天出去騎車兜兜風也不錯。」
「後疫情時代」提前布局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局面的好轉,全民健身事業也面臨著高質量發展和服務轉型的新機遇,在復工之前,青島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就對島城體育行業相關單位進行了調研,針對相關企業面對的各種困難制定了一系列的幫扶政策,例如減免房租,平價或者低價促銷健身器械、發放運動健身券促進市民運動消費等等,幫助相關單位在保障防疫工作的同時儘快復工復產。
面對新的機遇期,青島市體育局研究出臺《2020年「後疫情」時期健康青島全民健身行動方案》。準備在「後疫情時代」,將充分發揮網絡「短頻快」教學優勢,形成線上、線下、居家、戶外四輪驅動健身消費新態勢;發揮組織作用,研究推動工會會費用於購買小型健身器械、健身裝備、並將其納入工會福利採購範圍,滿足居家健身硬體需求,加快形成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推動全民健身工作新的抓手。
面對市民疫後健身主張釋放的機遇,還將會不斷豐富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體系。以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為目標,規劃建設以籠式足球場地為主的多動能運動場地100處,在各類森林公園、口袋公園配備器材100處,更新新建健身設施400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建設社區健身吧20處,抓住全民健身的機遇期,鞏固全民健身陣地。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