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新年併購第一案:世茂如何操盤福晟千億級項目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併購王」世茂如何操盤福晟千億級項目

1月13日,世茂集團(下稱「世茂」)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與福晟集團(下稱「福晟」)董事長潘偉明的一次握手掀開了一場千億級別的合作。

這次合作涉及兩家上市公司,合計超4000億貨值,創立了新型的合作平臺,這或許是繼萬達聯手融創之後房地產業的又一次「世紀合作」。

許世壇表示,雙方將全方位展開合作,建立世茂、福晟平臺,合作範圍囊括所有福晟旗下的房地產項目,商業項目,還包括福晟旗下優質的資產福建六建,這一新的合作平臺全部交由世茂操盤。

涉超4000億貨值由世茂操盤,世茂否認併購

設立世茂、福晟平臺,福晟會把所有項目放入這個平臺中,由世茂操盤,各自佔有股權,世茂的許世壇並未透露合作的具體股權佔比

「我們這次不是收併購,而是合作,雙方將聯合打造『世茂福晟』新平臺,各自佔有股權,福晟會把所有項目放入這個平臺中,交由世茂來操盤」。新晉「併購王」許世壇認為這次合作開創了房地產行業的新模式,但是由於雙方尚未披露公告,許世壇並未透露合作的具體股權佔比。

對於合作的初衷,許世壇稱福晟能夠彌補世茂兩大短板,「一個是舊改,福晟有三四千億元的舊改貨值,舊改是世茂所欠缺的;另一個是福建六建,世茂本身也缺少自己的建築公司。」

福晟集團董事長潘偉明表示:「福晟擁有大量優質的土地儲備,在舊改、一二級聯動開發等領域建立了核心競爭優勢,旗下地產與建築兩大板塊高度協同,與世茂雙方的優勢資源和能力具有很好的互補性。」

「目前,福晟有1000億元的可售貨值,而舊改資源這塊,未來還有三四千億元的貨值,這是世茂所看中的。」許世壇直言,這意味著,曾經的「黑馬」如今面臨著被全盤接管的局面,而福晟「飛虎隊」所併購項目也要全部交由世茂執行董事、世茂海峽發展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呂翼來操盤。

 福晟如何從買買買到項目被世茂操盤

早先福晟集團也是因「收併購」在地產圈盛名,福晟擴張最猛的是2017年,在業內人士看來,或許正是這一階段的高位拿地,導致了資金鍊方面出現危機

事實上,早先,福晟集團也是因「收併購」在地產圈盛名。2015年開始,潘偉明曾組建300名成員的拿地「飛虎隊」,奔赴全國拿地和收併購;至2017年,福晟因快速的攻城略地,在房地產界聲名鵲起,被稱為地產界又一匹「黑馬」。

在業內人士看來,或許正是這一階段的高位拿地,導致了資金鍊方面出現危機。

據了解,僅在2017-2018年間,福晟在全國的收併購項目多達107個。其中,福州、深圳、鄭州、長沙、武漢、天津和廣州等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不少於3000萬平方米。而其在深圳擁有土地儲備貨值逾3000億元;在鄭州,福晟已擁有的土地儲備面積達2萬畝。

2019年,福晟集團地產板塊本來制定了900億元的銷售目標。但是,2019年以來,市場傳出福晟集團「申請破產被駁回」「裁員50%」的信息。2019年8月6日,福晟集團發布聲明稱,公司生產經營及與各金融機構的合作完全正常。同年11月1日,福晟集團官網發布澄清公告稱,從未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破產申請,也並未裁員50%。

不過,據克而瑞公布的《2019年1-12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TOP100》,福晟集團地產板塊全口徑銷售額為630.2億元,目標完成率為70.02%,千億夢破碎。

「併購剁手王」世茂的野心和壓力

世茂房地產資產負債率已由2017年的68.54%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72.25%

「全盤接手」福晟的項目背後也凸顯出世茂近年來規模上發展的野心。

2019年,曾經跌出前十名的世茂重回前十。據其公告顯示,2019年,世茂集團累計實現合約銷售總額約為2600.7億元;合約銷售總面積為1465.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48%及37%。2019年的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17744元。

根據克而瑞公布的2019年房企銷售額排行榜,世茂位列第9位,相比於2018年的第11位前進3名。

世茂規模擴張的背後正是源於大規模的併購。據克爾瑞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9年融創、越秀和世茂分別以432.37億、231.86億和202.14億元交易總價值成為行業前三的「併購剁手王」。據公開資料統計,世茂收併購的權益建築面積為509.52萬平方米,對應權益貨值約673億元,這其中包括對泰禾、粵泰等公司項目的收購。

大規模的併購改變了世茂的布局,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世茂房地產新增貨值區域分布中,一線城市佔比由49%降至12%,三四線城市佔比則由13%增至51%。

同時,併購背後,世茂的負債也有小幅度的攀升,目前尚未突破80%的安全線。財報數據顯示,世茂房地產資產負債率已由2017年的68.54%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72.25%。

面對福晟約1000億元的可售貨值,許世壇將今年雙方合作的目標定為300億元。其表示:「今年合作平臺的目標會超過300億,我們希望這一千多億可以分四年來賣。」

「我們不會做虧本的生意」,許世壇強調稱。

 福晟危機待解:福晟債務重組如何進行

世茂許世壇表示:福晟現在面臨的是短期流動性的問題,世茂會與金融機構合作,幫助福晟整合債務,包括將短期債務置換成長期的負債

世茂與福晟達成合作後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福晟的債務重組。

作為曾經的黑馬,由於過於激進的擴張,福晟在2019年爆發流動性危機。據福晟合併報表透露,截至2019年6月底,其短期債務443.47億元,同期貨幣資金僅為72.91億元,即將到期的短債約70億元,但非受限現金僅約57億元。

負債方面,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福晟總資產951.36億元,比年初增加16.75%,總負債741.33億元,比年初增加20.26%。

而福晟旗下的上市平臺福晟國際2019年的半年報顯示,福晟國際實現總收入2.99億元,同比增加313%;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利潤1.16億元,同比減少34.02%;福晟國際的資產負債率達到80.37%,公司淨資本負債比率為138.1%,同時,福晟國際銀行結餘及現金約為9.8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借貸金額為23.04億元,現金不足以覆蓋短債,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對此,許世壇也補充表示:「福晟現在面臨的是短期流動性的問題,世茂會與金融機構合作,幫助福晟整合債務,包括將短期債務置換成長期的負債。」

據了解,福晟曾經在全國多地併購拿下的多個項目也存在遺留的債務問題,世茂進場後,如何處理這些項目的債務糾紛也是一大考驗。

除了債務重組,作為世茂、福晟平臺未來的操盤手,呂翼表示,下一步,還將對福晟進行組織架構層面的改革,並且精簡架構和人員。對於福晟原有團隊來講,世茂的強勢進入,人員整合和團隊文化的融合也是雙方面臨的問題。

東方資產、信達進場,將扮演什麼角色?

對東方資產會否對合作平臺持股,許世壇稱,主要還是世茂和福晟進行股權合作,金融機構實際上是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的發布會現場聚集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福建海峽銀行、中信銀行等15家銀行機構和東方資產、信達資產以及招商證券、東興證券等證券公司。

其中,東方資產和信達資產在此次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令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俗稱四大AMC。

此前,有媒體報導,在世茂和福晟的合作中,東方資產也會加入,世茂、東方資產與福晟集團三方的股權比例為4:3:3。

對此,許世壇稱:「主要還是世茂和福晟進行股權合作,金融機構實際上是支持,等做完債務重組和盡調,雙方會進行公告。」

據了解,未來,在世茂和福晟的合作中,東方資產和信達等金融機構將給雙方的合作提供稅務、融資方面等金融支持。

「現階段,世茂團隊是以代建、品牌輸出來進入的,我們肯定會對這些項目做一些債權的清理或者是重組,現在也在做,東方資產和信達也都很支持這個合作。」許世壇補充稱。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相關焦點

  • 世茂福晟全方位合作背後的生態邏輯:「將麵粉做成奶油蛋糕」
    未來,雙方將聯合打造世茂福晟新平臺,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和物業經營等領域內的戰略合作。福晟集團在房地產業內曾以「閩系黑馬」著稱。2015年,基於「新一輪收併購春天即將來臨」的判斷,福晟集團成立由董事長潘偉明親自掛帥擔任總司令的「拿地飛虎隊」,在3年多的時間裡籤下了107個項目,總佔地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總貨值達到8100億元。
  • 世茂向左、福晟向右
    員工維權、項目延期、私募基金逾期、投資人報警等事件持續上演。   而剛過去的9月,由福晟前灘項目基金投資人、基金管理人鉅派、項目業主所組成的三方陣營,還曾在派出所上演了搶奪公章的「鬧劇」。期間,還傳出了世茂停掉福晟員工工資的傳聞。   曾經,潘偉明的福晟集團搖搖欲墜,許世壇率世茂以「白衣騎士」的身姿及時伸出援手,外界對這場價值超千億的「世紀合作」普遍看好。
  • 2020年第一場大魚吃小魚的遊戲:福晟跌倒,世茂吃飽
    世茂「吃得連骨頭都不剩」這次超體量的併購,用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的話說,叫「大魚吃大魚」,而且也不叫併購,而是戰略合作、全方位的合作。然而不管名稱如何,事實是這次世茂把福晟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世茂海峽原本是世茂福建區域公司,後改成此名,2019年世茂併購泰禾、粵泰等公司項目,均由世茂海峽公司操盤,世茂海峽董事長呂翼也是世茂少帥許世壇的愛將,年僅36,在世茂集團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就在幾天前,他剛獲委任世茂集團執行董事。世茂海峽為世茂去年重回銷量前10名立下不世之功。
  • 福建福晟集團法人換人了,潘偉明出局!廣州中院稱潘「下落不明」
    2020年1月13日,世茂、福晟在福州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這場由世茂控盤,民營房企福晟接受資源整合的戰略合作,拉開了房地產行業整合大潮的序幕,也折射出時代變遷和行業變革。
  • 綠地、福晟和匯景哭著答
    王健林的眼淚或許正說明著,相較於其他行業,房地產是難上加難。樓市資本論總結來看,2019年房地產的難可概括分為目標難、發展難、上市難這三大難,難易程度依次遞增。【一】肉難吃:大房企銷售目標難達成在整個稍顯蕭條的大環境下,吃香喝辣的大房企如今也面臨著「肉難吃」的現狀。
  • 獨家:世茂補危牆,對面是一個幾百億的窟窿
    但是,6月份剛剛過完,潘偉明就發現自己錯了,存活下去的法則是大而不能倒,但是福晟還不夠大。因為,監管層此時的約談口徑已經變了,對未備案涉房信託產品全部暫停,其中對福晟最致命的一擊是地產公司併購類也算地產項目。
  • 深度|掉隊後逆勢崛起,股價5年漲近5倍,深挖世茂反轉的秘密!
    世茂房地產尚未官方公布實際交易金額。根據有關報導數據,世茂房地產對福晟集團的股權收購涉及金額或達到2000億元,規模超越萬達商業、融創中國與富力地產的「世紀大併購」,這也成為中國房地產史上一筆最大的併購交易案例。世茂房地產與福晟集團的收購交易,參與方還包括東方資產、信達資產等金融機構。
  • 誰動了福晟2.6億員工跟投款?白騎士世茂變黑天鵝?
    不久後,福晟集團迎來一個同屬「閩系房企」的「白衣騎士」。2020年1月13日,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共同宣布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上述《公開信》顯示,在福晟集團去年12月引進世茂集團進行重組後,根據約定,世茂集團按股比享有並承擔福晟集團整體負債不超過719億元(債務包括員工跟投款),世茂集團並承諾不得侵害福晟的相關權益,因世茂方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導致影響福建福晟、福建六建債務履行能力的,世茂方負責予以賠償。
  • 探源房企「超級區域」典型 近900億體量的世茂海峽手裡有哪些...
    始於2016年,伴隨著宏觀經濟的定調,和相關政策引導下的市場機遇,國內眾多二、三線城市樓市迎來了新一輪的順周期,也正是抓住了這一窗口期,世茂福建開始「起跑」。2017年,世茂福建不僅全面進入漳州、莆田等福建9大地級市,與此同時,在行業全面進入規模競爭的前夜,世茂福建在收併購市場上大膽出擊補倉,並啟動高周轉模式。
  • 福晟國際「唇亡齒寒」
    來源: 中國房地產報選擇在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復牌,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12月31日,福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晟國際」,00627.HK)截至午間收盤下跌10.26%,報0.035港元,跌0.004港元。股價不足0.1港元的福晟國際已經跌無可跌,此次股價繼續下探,源於此前一則利空消息。
  • 獨家|7.5億私募基金逾期風波發酵 福晟上海前灘項目上演「搶章大戰」
    在尋求退出方案未果情況下,前灘項目基金管理人鉅派選擇以此方式,尋求世茂福晟方關注,由此達到與其溝通並償還基金投資人本息的目的。「我們前期與世茂福晟溝通過程中,世茂福晟對相關訴求不做回應,被逼無奈只能通過該辦法引發世茂福晟的關注。如果世茂的高層和鉅派高層願意進行溝通,各方訴求都會解決。」一位鉅派代表表示。
  • 世茂房地產,樓市逆行者的錢從哪來?
    最近,房企中屢屢放出大料的,當屬世茂了。 年初,世茂「2000億對福晟集團世紀大收購」,現在還身處福晟重組糾紛的漩渦中心(感興趣的朋友,翻財經眼君上一篇 「資本局中局:世茂、福晟,誰來給投資人一個交代?」閱讀)。
  • 大象跑出獵豹速度,世茂海峽破千億了
    在世茂集團,世茂海峽扮演的角色也是先行者以及創新模式的試驗田,對旗下這家最大規模地區公司,集團寄予了高度厚望。 12月4日,世茂海峽交出了「千億」答卷,可謂不負厚望。 數據顯示,截至4日,世茂海峽房地產業務銷售金額突破1000億元。
  • 從產品和服務,看世茂海峽如何穩健敲響千億大門
    上一期,深度梳理了世茂海峽的城市布局和深耕戰略。本期讓我們再度聚焦世茂海峽,從產品力和服務力角度,解讀世茂海峽2020年截至目前銷售業績突破千億背後的內因。· 據億翰智庫數據顯示,2020年截至12月4日,世茂海峽的銷售業績突破千億,僅在福建,世茂海峽「一騎絕塵」,實現超653億的銷售業績。銷售業績持續上升的背後,反映的是市場對世茂海峽產品力和服務力的信賴與認可。
  • 超越千億,風雨兼程17載,世茂海峽開啟新的徵程
    在第一個千億時代過去後,此後再謀求進入千億的企業,將很難複製此前的成功。世茂海峽不斷探索地區公司新的發展之路,以領先經驗成為可供全行業參考的樣本。作為一家地區公司首破千億,世茂海峽截止目前的體量已與2019年中國TOP30地產企業相當(以《2019年中國房地產行業銷售排名》為基準,數據來源:克而瑞),僅用17年走過此前千億企業需要二三十年走過的歷程,從百億到千億僅用4年,背後的關鍵既有對集團基因的堅定繼承,也有自身在發展戰略、經營理念、品質革新和組織進化等方面的突破。
  • 千億地區公司誕生,世茂海峽四大路徑演繹規模化發展新模式
    來源:智通財經網年末衝刺階段,在各大房企奮起爭先之際,一家地區公司以千億規模闖入了眾人視野。12月4日,世茂海峽發展公司當年累計銷售業績突破千億大關,在行業引發廣泛關注。深圳前海世茂大廈從2016年實現百億,到2020年突破千億規模,有著「中國第一地區公司」之稱的世茂海峽用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跑在行業的最前面,演繹著地區公司規模化發展的新樣本,用獨樹一幟的創新發展模式和難以企及的發展高度,為房地產行業地區公司的發展舞臺和增長空間帶來無限遐想。
  • Harbor House牽手世茂房地產,首推聯名限量款家具
    2018年6月,美國整體家居品牌Harbor House與 世茂房地產MORE·居項目正式達成首次聯名限量款產品的定製並投入生產。此次合作,拉開Harbor House與 世茂房地產在全國戰略合作上的序幕。  Harbor House品牌源於美國加州北部擁有百年歷史傳承的Harbor House INN,表達了一種質樸從容、自然舒適的美式休閒生活方式。
  • 神秘京基:半年鯨吞兩家A股公司,低調操盤千億舊改
    但和同時期發家的恆大、碧桂園、富力等粵系知名房企不同,過百億超千億的浪潮裡,京基地產流量金額一直在百億上下浮動,且遲遲沒有上市,影響力也僅限於深圳。《中國房地產報》曾報導稱陳華董事長厭惡高負債,堅持自有資金開發,因此擴張緩慢。但頻頻舉牌上市公司,多元化業務布局,操盤深圳舊改項目,京基集團的資金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