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奠基人姬昌,為何忽略其他兒子傳位於次子周武王

2020-12-10 舟蕾佛陀

《史記》: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周文王為周朝的未來發展做了厚實的基礎,以至於後來周武王對抗商朝時,擁有足夠的實力基礎。周文王算是一代明君,但是傳位時並沒有選擇自己的長子,而是略過長子甚至連長子的子孫都沒有絲毫考慮,直接選擇次子周武王為繼承人。對於周文王這樣的選擇,後世的人紛紛表示看不懂,根據流傳下來的史書記載也很令人疑慮。人們推測周武王的繼位,可能中間有一段同唐朝一樣的「玄武門之變」。對於周武王繼位,後世之人有考慮諸多因素。

周文王

周朝時期對於繼承皇位之事非常嚴謹,要由嫡長子優先繼承,嫡長子不願繼承才可以傳給別的兒子。周文王一共有十個孩子,周武王姬發是老二。

周武王

根據史書記載,周文王活的年歲很大,知道97歲才去世,去世之後傳位給兒子。而那個時候老大伯邑考已經84高齡了,次子周武王也都82歲了。周文王這個老皇帝可真能熬啊,都把自己的兒子也熬成了老頭子。所以如此來算的話,我們可以推測在周文王傳位的時候,伯邑考已經去世了。

伯邑考

雖然周文王有很多兒子,但是並不是每個兒子都有做皇帝的資質,其中姬發和周公旦的能力比較出眾,是他的左膀右臂,已經幫他輔政了。有史書記載,邑考知道自己資質平庸,為了避免皇位爭奪使自己喪命,他直接將皇位讓賢給周武王。

周文王被囚

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周文王姬昌的皇位就是被讓賢得來的,因此主動讓賢在當時是一件很有意義,有禮儀的事情。還有的史書記載,伯邑考是因為犯了大錯被周文王剝奪了繼位的權力,所以選擇了姬發為太子。在周朝來說,繼位的制度雖然非嫡長子不可,但是可以退位讓賢。從史書記載的資料來看,伯邑考沒有依制度繼承皇位沒有明確的記載,對後世人來說依舊是個不可知的謎團,但是猜測是不好故事的人佔大多數,否則若是退位讓賢應該有明確的記載,畢竟在那個時候退位讓賢是一件讓人敬重的事情。

參考文獻:

《春秋繁露》

《尚書中候》

《大戴禮》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繫舟蕾佛陀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姬發是嫡次子,姬昌為何傳位於他,學者:或發生了唐版玄武門之變
    歷史上的周文王,與正妻太姒一共育有十個嫡子,其中伯邑考是嫡長子,姬發(周武王)是嫡次子,但為何周文王卻最終傳位於嫡次子姬發?  眾所周知,在繼承制度上,周朝有嚴格的制度,即「  嫡長子繼承制  」的宗法制度,不容打破,所謂「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說到底,不管其他嫡子、庶子賢不賢或長不長,嫡長子享有繼承優先權,除非嫡長子自己死活都不想繼承。
  • 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卻叫姬發?
    很多人看過《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對於其中的很多人物應該也是有著足夠的認知的,但是在其中大家應該也是看到了,那就是在姬昌眾多的兒子當中,這老大是叫伯邑考,但是這老二卻是叫做姬發,這樣的一個現象也是叫人不能夠理解。
  • 為何周文王姬昌的長子叫伯邑考,次子卻叫姬發?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長子,姬發是姬昌的嫡次子,那為何兄弟兩人的名字如此不同呢?其實伯邑考並不是其本名,伯邑考姓姬,名考,本名為「姬考」。但按照商周時期的風俗,人們一般不用本名稱呼貴族,而是用另外的名字來相稱。那麼伯邑考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 姬昌有18個兒子,為何除姬發外,其餘17個都不姓姬?跟誰姓?
    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姬昌有兩個挺出名的兒子,一個叫伯邑考,一個叫姬發。可是周文王姬昌並不僅僅只有這兩個兒子,他這一輩子一共有18個兒子,以上這兩位只是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罷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兒子們除了姬發姓姬,其他兒子的名字卻不以姬為姓,這是為什麼?
  • 《封神三部曲》李雪健飾姬昌 傳說中的文王百子是真的嗎?
    姜子牙成仙返回人間,助文王姬昌伐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姬伯燕山收雷震、文王百子的成語也是出自文王姬昌,那麼歷史上的文王真的有一百個兒子嗎?姬昌知道此去兇多吉少,但君命難違,於是就將大小事務悉數交於大兒子伯邑考。在前往朝歌的路上,突然大雨滂沱,「霹靂交加」,姬昌感嘆,這是將星下世。果然,眾人在古墓旁尋得一個嬰孩,「面如桃蕊,眼有光華」。文王大喜:「我該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當此之數,該得此兒,正成百子之兆,真美事也。」於是,姬昌把這個孩子認作義子,也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雷震子。
  • 周朝君主世系:三十七位天子循周禮治國,造就華夏禮儀之邦
    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久的朝代,享國791年,傳37王。周朝實行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鞏固權力,在西周時尚能夠控制地方,到了東周,天子只能成為名義上的共主,無實際權力。
  • 追尋姜子牙的前世今生,他真的只是一個周朝的軍師嗎?
    至於其他族人,有的被封在申地,便姓姜。由此可見,姜子牙的家族在部落時期還是貴族階級,並且家族龐大,擁有很多族人。但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麼,作為周文王的姬昌,這時候也是心心念念的想要求的人才。而且姬昌有一個毛病,就是幹什麼都喜歡迷信,喜歡算卦,因此這兩人相遇,並且建立君臣關係,真的是非常的神奇。而發須皆白的姜子牙,也自然靠自己的神神叨叨取得了姬昌的信任。兩個人一個為自己布置迷霧,渲染神秘的氣氛,使自己表現如世外高人,仿若神仙;另一個又偏偏就吃這一套,喜歡迷信,喜歡這種神秘感。
  • 《圖制七》周文王:周朝的一抹朝霞
    ,因此伯邑考堅定赴行,由於其知道此去兇多吉少,九死一生,臨行前,他囑咐能幹的二弟姬發要沉著冷靜,見機行事,切勿莽撞,並將國家大權交給了二弟姬發,也就是周武王。事情至此開始出現了轉折點,原本應該自我瓦解沒落的西周出乎商紂王的意料,由於姬家基因過於優秀,可以說姬昌十八子,個個都優秀,繼伯邑考之後,次子姬發,四子姬旦可以說是兄弟中的精英戰鬥機。
  • 夫妻之間的那些事為何稱為「周公之禮」,周公又是誰?
    有人認為周公是周武王的叔叔,其實是錯誤的。周公,姓姬,名旦,又名叔旦,為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姬發同母的弟弟。姬旦在周文王時期,封地在「周原」(現在陝西岐山、扶風兩縣部分區域),他就是第一代的周公,他的後裔世襲周公這個爵稱,現在來說一般「周公」指的就是姬旦。
  • 紅樓夢沒寫的舊故事:次子賈政如何成為榮國府當家人,名字是答案
    賈政字存周,是榮國公賈源之孫,榮國公賈代善次子。與長兄賈赦同為賈母所出,一奶同胞。 這可不是簡單的賈母偏心小兒子就能解釋的。 榮國公的爵位爵產有法律保障,爵產是爵位附屬。賈家任何人也不敢私下分配。否則觸犯國法要被治罪奪爵。 賈政以次子身份主理榮國府,爵產由他管理的背後,一定是他得到了合法繼承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他的名字有答案。
  • 《封神榜》封了365位正神,姬昌作為開國君主,為何榜上無名?
    而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西周的開國君主周文王姬昌,卻不在封神榜上。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封神榜上的人大多都是應劫而死,而姬昌卻是壽終正寢。之所以會出現封神榜這麼個東西,是因為闡教元始天尊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同時,昊天上帝又命十二仙首稱臣。十二仙首不樂意,元始天尊便出面幹預。
  • 周朝之所以能夠走過八百年,是因為它處在一個制度變革的時期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497字,閱讀約5分鐘我們所說的周朝八百年,大致是指從周武王五年(公元前1046年)到周畢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這段時間,因為西周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前沒有連續的明確紀年
  • 西周姬發周武王為兄報仇是如何滅掉商朝紂王的?
    姬昌聞見此事,暗暗嘆息。於是伯邑考就這樣被妲己誣陷,割去了四肢,萬刃剁屍,做成肉餅後,妲己再送給他的父親姬昌吃下。最後西伯侯終於施計回鄉,姬昌勤於政事,廣羅人才,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紂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