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樂高,樂爸是一臉無奈,因為樂樂買了這一套還要買下一套,然後家中的樂高多到積灰。(不過,自從開始用自己的錢買之後,樂樂收斂了很多)
很多家長提到樂高,無奈之餘估計也很心痛。畢竟一套下來,價格不菲,而娃玩了一段時間後就把它們晾一邊了。
今天,才老師就專治大家的「心痛」來了,哈哈~給大家介紹8個樂高遊戲,讓你家的樂高煥發新生命,讓娃從中學物理,學數學、英語,背古詩詞,還有培養觀察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等等等等!
下面,就接招吧~
這個遊戲是積木搭建與實驗的結合,先是用樂高搭建出小火山的形態,接著通過實驗讓「小火山」噴湧出熔漿。
先說火山搭建部分。這部分沒有固定模板,大家可以讓娃多多發揮想像和創意,研究如何配色和搭建,才能讓樂高火山看起來像一座火山。
一般來說,會大量使用到黑色、棕色、紅色和橙色四種顏色的樂高,大家可以參考下面兩種形狀——(請儘量挑戰圖一,哈哈)
△ 圖片來源於網絡
搭建火山時,注意火山中間要留出空間放置試管或其他小容器。
火山搭建好後,就是重要的實驗環節啦~大家需要準備——
實驗步驟十分簡單——
大家就可以看到「火山」噴湧而出了!
小蘇打和醋混合後會產生大量氣體,當量杯無法容納這些氣體時,氣體便逃逸出杯子,順便將液體也帶了出來。
藉此機會,大家也可以跟娃聊一聊真正的火山噴發原理。道理其實相似——由於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其熱量不斷軟化地殼,發展到一定時候,含有大量氣體的熱熔巖就會突破重重障礙來到地表,帶出了液態的巖漿,形成了火山噴發。
為了有強烈的實驗效果,大家可以加入佔容器2/3的小蘇打。
在色素的選擇上,當然是優推紅色,不過,如果小盆友想做出黃火山、藍火山,那選其他顏色也完全沒問題~
這個遊戲需要用到樂高板。
首先需要娃用樂高積木做出一個迷宮。遵循下面三個設計原則,可以很快設計出一個樂高迷宮——
在地板邊緣框出兩個洞口,用作迷宮入口和出口,並據此留出唯一的主路通道;
在地板上分出歧路塊;
設計歧路塊,出口設計為死點。
當然,迷宮的設計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它需要娃們反覆試錯,在試錯的過程中不斷規劃和測試路線,這些都能很好地提高娃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刺激娃的大腦發育。
在設計的時候,大家也可以提示娃們注意一下配色,看看如何能搭出一個刁鑽又顏值高的迷宮~對於低齡的娃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認識顏色的好方法。
迷宮搭好後,就到了「彈珠走迷宮」環節啦。
將彈珠放在迷宮入口,娃們捧起樂高板,通過前後左右的傾斜調整,讓彈珠沿著路徑走出迷宮。注意,這個過程不能直接用手推彈珠。
這個「彈珠走迷宮」遊戲,需要娃一點點耐心~而精細的動作要求也很考驗娃的手眼協調能力。
如果家中有兩個娃,大家還可以讓娃們來一個比拼,一個娃設計迷宮,一個娃走迷宮,比比看誰能在更短時間內走出迷宮,誰能更快破解對方的迷宮!
顧名思義,就是用樂高來給家中物品稱重。這個遊戲可以讓娃摸索單位重量,培養娃的估算能力以及制表能力。
大家需要備好——
怎麼稱呢?大家可以參考這個方法——
先讓孩子預估待稱物品重量大概相當於多少塊樂高積木,並將樂高積木拼在一起;
將待稱物品和拼好的樂高用繩子綁好,分別系在衣架的兩端;
將衣架掛在門把上(或其他能平衡的地方),觀察兩者是否能達到平衡;
不斷調整積木的塊數,使積木和物品重量相等,也就是使衣架和地面平行;
在表格上記錄,該物品相當於幾塊積木。
稱重的過程,娃們需要做一個記錄表,需要記錄稱重的物品、估算的等重積木塊數以及實際等重的積木塊數。
在玩的過程中,當發現重量不相等時,大家儘量這樣引導,「樂高這邊有點輕/重,是不是要加上/減掉2塊呢?」除了估算重量,其實也可以鍛鍊娃的計數能力。
這個遊戲跟樂高稱重本質上沒大差別,只是學習的側重點由重量變為了長度。
玩法如下——
在高度相等的樂高積木上標識好阿拉伯數字;
確定好要衡量長度的物品,預估並記錄它大概等於多少塊積木的長度;
將積木從「1」開始拼,一直拼到積木長度跟物品長度相等,如下圖示 ↓
記下物品實際等於多少塊積木的長度。
除了丈量玩具,還可以用來量手臂、手指、腳等人體部位的長度,讓娃在學數學的同時,對人體部位有初步的了解。
娃記不住月份,記不住工作日順序?
不著急,用樂高來搞定它。
在同一形狀的樂高上寫上你想讓娃記憶的內容,比如月份、比如工作日,接著讓娃按照時間順序給它們做排序 ↓
除了這些,還可以用來給娃記憶26個字母,甚至是古詩詞——在每塊積木上分別寫上一句詩,把有多首詩的積木混在一起,讓娃在眾多積木中找出同一首詩的詩句,並按順序拼好。
大家如果能想到其他的學習內容,可以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哦。
這個遊戲主要是鍛鍊娃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
遊戲規則如下——
親們選出30個(可以根據娃的年齡做調整)兩兩相同的積木,比如2個藍色的2*8孔的積木,2個紅色的2*4孔的積木;
把它們順序全部打亂,按5*6的規模擺放好,給一定時間讓遊戲雙方記住它們的位置,用紙杯一一蓋上;
通過猜拳或丟骰子等方式決定好玩家順序後,第一位玩家要翻開兩個紙杯,當翻出的積木孔數及顏色都相同時,玩家可以把積木收起,否則,要把紙杯重新蓋上;接著便輪到第二位玩家,規則相同;
桌子上的積木全部被收走後,一輪遊戲便結束了,此時誰手中的積木多,誰便獲得遊戲勝利。
在翻積木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通過引導娃描述積木來增強娃對顏色和數的認識,比如這樣說,「你翻到的這個是什麼顏色的呢?那它一共有多少個孔呢?」
沒錯,樂高還可以用來教娃認識26個字母。
才老師給大家找到了26字母模板,大家後臺回復關鍵字「資源」就可以拿。
把模板列印出來後,讓娃根據字母形狀,用樂高把它填滿,在填的過程中,大家要引導娃大聲念出字母。
其實,這個玩學遊戲還可以培養娃的觀察能力和圖形認知能力,像「B」這種有弧度的字母,娃們可是要思考一番,要用哪種積木拼在它的「拐彎」處,才能讓積木與字母更契合。
這套桌遊鍛鍊的是娃的加減法算術。
大家需要準備——
遊戲板大家後臺回復「資源」可以獲取。這套資源裡一共有3張遊戲板,分別是「5以內的加法」、「5以內的減法」和「5以內的加減法」。3套遊戲的玩法都一樣,不過是原始積木數和獲勝的條件有些微區別。
先跟大家說一下「5以內的加法」玩法——
遊戲開始時,玩家手中有0塊積木;
玩家投擲骰子,根據骰子顯示的數走相應的格數,將代表玩家的玩具(相當於飛行棋桌遊中的飛行棋)放在對應的格子上,根據落腳格子的數字,從積木堆中拿出相應數的積木,並拼堆;以下圖為例,第一位玩家第一次投擲時,投了一個「3」,那麼,ta將會落到第三個格子上,並獲得一塊積木;
當所有的玩家都到達終點後,手中擁有積木塊數最多的玩家獲得遊戲勝利。
玩「5以內的減法」時,遊戲開始時玩家手中就分別有高25層的積木塔,並根據落腳格子的數字減相應的塊數,而最後,誰剩餘的積木塊數最少,誰獲勝。
玩「5以內的加減法」時,遊戲開始時玩家手中分別有高10層的積木塔,並根據落腳格子的數字減或加相應的塊數,最後誰擁有的積木塊數最多,誰獲勝。
除了鍛鍊娃的算術能力,大家還可以用樂高教娃來認識數與量的關係。
玩法 real 簡單——
在卡紙上寫上「1~10」,剪出並打亂順序;
用樂高拼出塊數分別為「1~10」的組合,讓娃找出與塊數相同的數字並把它們放在一起。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小遊戲介紹啦,趕緊祭出你們的樂高吧
—End—
玩學文章薦讀
便攜桌遊(忙碌包)丨踏春怎麼玩丨高顏值數獨丨摺疊書丨財商玩學網站
兒童財商教育文章薦讀
財商教育路線丨延時滿足的重要性丨被誤讀的延時滿足丨零花錢啥時候給丨區分「想要」和「需要」丨為啥要讓娃擺攤丨如何鼓勵娃推銷丨讓娃參與家庭規劃丨鼓勵儲蓄:爸爸銀行
lebacs
樂爸,國際金融理財師,候選北美精算師,財商教育踐行者,每周推送3篇財商教育和育兒的文章,或精選,或原創。
什麼是兒童財商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學會掌控金錢,不要被金錢所控制,學習延時滿足,最後達致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