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ino(蘿藦科)
第一次見到開花時的蘿藦,淡紫色的花,花團錦簇,甚是清麗淡雅。
拍攝日期:2017年6月28日
拍攝地點: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
識別特徵:
(1)多年生草質藤本,具乳汁。
(2)葉對生,卵狀心形,無毛,下麵粉綠色;葉柄長,頂端叢生腺體。
(3)總狀式聚傘花序腋生,具長總花梗;花蕾圓錐狀,頂端尖;萼片被柔毛;花冠白色,近輻狀,裂片向左覆蓋,內面被柔毛;副花冠環狀5短裂,生於合蕊冠上;柱頭頂端2裂。
(4)蓇葖果角狀,叉生,平滑;種子頂端具種毛。
(5)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西南、西北、華北、東北、東南部;亞洲東部其他地區也有。生荒地、山腳、河邊、灌叢中。
藥用價值:
根:補氣益精。用於體質虛弱,陽痿,白帶,乳汁不足,小兒疳積;外用治疔瘡,五步蛇咬傷。
果殼:補虛助陽,止咳化痰。用於體質虛弱,痰喘咳嗽,百日咳,陽痿,遺精;外用治創傷出血(用種毛貼患處)。
全草:強壯,行氣活血,消腫解毒。用於腎虛遺精,乳汁不足;外用治瘡癤腫毒,蟲、蛇咬傷。
本草集解:
《本草抬遺》:「主蜘蛛、蠶咬,折取汁,點瘡上,此汁爛絲,煮食補益。葉:主目熱赤,挼碎滴目中。」
《本草綱目》:「取汁敷丹毒赤腫及蛇蟲毒。蜘蛛傷,頻治不愈者,搗封三度,能爛絲毒,即化作膿也。」
《本草匯言》:「蘿藦,補虛勞,益精氣之藥也。此藥溫平培補,統治一切勞損力役之人,筋骨血脈久為勞力疲痺(憊)者,服此立安。然補血、生血,功過歸、地;壯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與金銀花、半枝蓮、紫花地丁,共效驗亦相等也。」
《江蘇植藥志》:「水煎服,治溫毒,解熱。」
《四川中藥志》:「能補血行氣。治虛損癆傷,下乳汁。」
《重慶草藥》:「治虛弱白帶。」
藥方集錦:
(1)治吐血虛損:蘿藦、地骨皮、柏子仁、五味子各三兩。上為細末,空心米飲下。(《不居集》蘿藦散)
(2)治陽痿:蘿藦根、淫羊藿根、仙茅根各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3)治腎炎水腫:蘿藦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4)治癆傷:奶漿藤根,燉雞服。(《四川中藥志》)
(5)治瘰癧:蘿藦根七錢至一兩。水煎服,甜酒為引,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6)下乳:奶漿藤三至五錢,水煎服;燉肉服可用一至二兩。(《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7)治小兒疳積:蘿藦莖葉適量,研末。每服一至二錢,白糖調服。(《江西草藥》)
(8)治丹火毒遍身赤腫不可忍:蘿藦草,搗絞取汁敷之,或搗敷上。(《梅師集驗方》)
(9)治諸般打撲損傷,皮破血出,痛不可忍:婆婆針袋兒,擂水化服,渣罨瘡口上。(《袖珍方》)
(10)治五步蛇咬傷:蘿藦根三錢,兔耳風根二錢,龍膽草根二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11)治白癜風:蘿藦草,煮以拭之。(《廣濟方》)
註:部分內容摘自中國在線植物志和中醫世家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