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草6味:diancao6w
我從山中來,開啟中藥飲片高效吸收新時代
從前有個員外,家裡僅有一個女兒,名叫小玲。員外僱了一個壯實小夥子料理家務,叫小伏,這人很勤快,員外的女兒暗暗喜歡上他了。不料員外知道後,非常不高興,認為倆人門不當戶不對,不能聯姻。便準備把小伏趕走,還把自己的女兒關起來,並託媒許配給一個富家子弟,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後,兩人便一起從家裡逃出來,住進一個小村莊。
後來小玲得了風溼病,常常臥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顧她,二人患難相依。有一天,小伏進山為小玲採藥,忽見前面有隻野兔,他用箭一射,射中兔子後腿,兔子帶著傷跑了,小伏緊迫不舍,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松林處,兔子忽然不見了。他四處尋找,發現在一棵松樹旁,一個球形的東西上插著他的那支箭。於是,小伏拔起箭,發現在棕黑色球體表皮裂口處露出裡面白色的東西。他把這種東西挖回家,做熟了給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覺得身體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興,經常挖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的風溼病也漸漸痊癒了。這種藥是小玲和小伏第—次發現的,人們就把它稱為「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茯苓藥性平和,利溼而不傷正氣,適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溼季節的調養佳品。
有「四時神藥」美譽的茯苓,可健脾可安神,是經典的補益藥食兩用品。最親民的是它性平、味甘淡,一般體質的人都可以食用。古醫籍中茯苓的服食法很多,煮粥、煎膏、蒸包、浸酒、研末、做餅酥,等等。
這裡選的都是古籍裡特別簡單的方子,也是我們自己做了拍的圖(順便過了把嘴癮),真的很簡單、很好吃。
茯苓粥(《太平聖惠方》)
茯苓30克,麥冬3克,小米50克。前二味水煎,去渣,入米煮粥,溫熱服食。
其他經典搭配法:加扁豆、米仁、山藥、大米、紅棗。
酒茯苓(《經驗後方》)
茯苓塊(一般市售茯苓就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適量,安放在可密封的容器裡,用上好黃酒浸沒,一百天後開啟。茯苓塊色如飴糖,每天吃一塊。據說吃百日後肌膚潤澤、夜可視物……
茯苓散(《本草綱目》)
茯苓、白菊花等量,研粉為散,溫水調服。可清肝明目。
御用茯苓餅
茯苓細粉200克,米粉200克,白砂糖100克。三味混勻,加水調成糊,以微火在平底鍋理攤烙成薄餅,致兩面金黃即可。
據說這是慈禧太后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