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2020-12-21 澎湃新聞

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2020-07-09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測繪學報 ,作者測繪學報

測繪學報

關注《測繪學報》公眾平臺,及時掌握測繪地理信息領域前沿信息,隨時隨地瀏覽優秀學術論文,為您提供一個高水準的學術交流平臺。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01

中國測繪

《中國測繪》

主辦:中國測繪學會

02

測繪學報

《測繪學報》

主編:楊元喜主辦:中國測繪學會

03

測繪通報

《測繪通報》

主編:陳平

主辦:中國地圖出版社

04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主編:劉經南

主辦:武漢大學

05

測繪科學

《測繪科學》

主編:程鵬飛主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06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

主編:鄭俊傑主辦: 信息工程大學

07

北京測繪

《北京測繪》

主編:楊伯鋼

主辦單位: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北京測繪學會

08

測繪工程

《測繪工程》

主編:付曉飛

主辦:黑龍江工程學院

09

遙感學報

主編:顧行發

主辦: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環境遙感學會

10

測繪學報(英文版)

《測繪學報(英文版)》

主編:龔健雅

主辦:中國測繪學會,測繪出版社

11

地理信息世界

《地理信息世界》

主編:陳軍

主辦: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12

海洋測繪

《海洋測繪》

主編:申家雙

主辦:海軍海洋測繪研究所

13

測繪地理信息

《測繪地理信息》

主編:李清泉

主辦:武漢大學

14

導航定位學報

《導航定位學報》

主編:王權

主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15

測繪標準化

《測繪標準化》

主編:武曉麗

主辦:測繪標準化研究所

16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主編:晁洪太

主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等

來源:測繪學報

原標題:《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測繪學報(英文版)》被國際著名開放獲取期刊目錄資料庫「DOAJ...
    本刊自2018年創刊以來,先後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國內三大學術文獻資料庫收錄,這是首次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這標誌DOAJ對《測繪學報(英文版)》學術質量的認可,也標誌著《測繪學報(英文版)》已成為達到國際標準的開放獲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對擴大期刊及刊載論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供了更大舞臺。
  • 《測繪學報(英文版)》被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收錄
    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是全球權威的期刊書目資料庫。目前收錄200多個國家的近30萬種學術期刊、開放存取出版物、報紙和雜誌等,幾乎涉及所有學科。《測繪學報(英文版)》自創刊以來,發表了龔健雅、楊元喜、魏子卿等多位院士及專家的高水平論文,內容涉及數字攝影測量與深度學習、基於計算機視覺的數字攝影測量、海洋大地測量基準與海洋導航技術等多個前沿研究領域,充分反映了國內外近些年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科研進展。此次被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PD)收錄,是對《測繪學報(英文版)》學術質量、辦刊理念、學術影響力的高度認可。
  •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獻引文大數據挖掘來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被引證情況,目的是為了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學術期刊如何高質量發展?專家這樣說
    此外,吳尚之稱,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要以高質量的文章和高質量學術創新成果來衡量,學術期刊要特別關注理論創新、學術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提升服務和引領科技創新能力水平,著力抓好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懷進鵬說,要不斷提升中國科技期刊的影響力、引領力,要強化與國際科技期刊界出版界的務實合作,增進開放、信任、團結,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體系,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更好支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科學公正的學術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期刊的發展質量。」吳尚之說,完善評價體系注重評價導向,有利於引導學術期刊突出科學精神、學術貢獻和學術價值。
  • 《Cell Research》榮獲2014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類...
    日前,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與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開展研究,以國際化視野,檢索了6400多種中國學術期刊被1.4萬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的引證情況,並且通過計量分析和同行專家評議,研製了2014年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引證報告
  • 中文期刊開啟學術嚴打模式,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被中文期刊撤稿
    中文期刊需經得住質疑在國家科委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破唯SCI論文的政策後,鼓勵國內的科研人員把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內的中文科技期刊上,然而國內的中文期刊卻由於存在師母頌、父子專刊等醜聞事件,以及以賺錢為目的很多中文核心期刊對論文把關不嚴
  • 《測繪學報(英文版)》被國際著名開放獲取資料庫「DOAJ」收錄
    日前,《測繪學報(英文版)》被國際著名開放獲取資料庫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收錄。這標誌著《測繪學報(英文版)》的期刊質量和開放獲取政策已達到國際標準,對擴大其傳播範圍、吸引海外作者團隊、提升學術影響力、建設國際化學術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科大CMI雜誌影響因子在國內醫學類期刊排名第一
    7月30日,美國湯姆森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2013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免疫學會共同主辦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CMI)雜誌的SCI影響因子達到4.185,在國內163種SCI期刊中排名第6位,其中在醫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在全球144種免疫學期刊中排名第37位,其中在非綜述類免疫學期刊中排名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日前在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上發布。以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Nano Research(《納米研究》)等為代表的175種科技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談談SCI與國內核心期刊的區別
    有些小夥伴在要發表論文的時候會不清楚自己是發表SCI好還是發表國內的核心期刊好,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SCI與國內核心期刊的區別是什麼,怎麼選擇自己要發表的期刊級別和這些期刊級別之間的區別。一、SCI和國內核心期刊的區別其實簡而言之就是SCI期刊是國際上三大檢索系統中最著名的一種,SCI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其覆蓋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化學、農業、生物、獸醫學、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綜合性檢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術水平。SCI收錄的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期刊。
  • 如何辦好國內的英文期刊?
    有人說當前學術界很大的矛盾是國內日益增長的論文發表的需求,與國內高水平國際期刊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為什麼這麼說呢?以我給國外幾個期刊做編委的經驗,經常能聽到期刊主編訴說幸福的煩惱。然而,相對於國外期刊主編幸福的煩惱,我接觸的不少國內期刊的主編,編輯卻因為期刊的稿荒而寢食難安,也免不得抱怨,中國辦期刊太難了,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約稿,哪天是個頭兒啊?!有時,我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國內辦的國際期刊發展如此舉步維艱?簡單地講,為什麼國內的學者,上至博導,下到研究生首選國外的期刊,而冷落自己的期刊呢?
  • 受疫情影響,國際運輸渠道受阻,海外優秀紙本學術期刊 難以運回國內...
    □本報記者 樊凡  中圖公司按需印刷技術保障海外出版物在國內如期發行。  資料圖片   前不久,在國內訂閱美國IGI Global出版社學術期刊的讀者如期收到訂閱期刊,他們原以為,2020年的首本期刊可能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失約」或「遲到」。
  • 「人情稿」「關係稿」充數,學術期刊「小日子」不應如此好過
    事實上,輿論沒有判斷文章寫得好不好,只是從常識上判斷這類缺乏學術性的文章就不適合在學術期刊發表。能把根本不適合的文章發在核心期刊,就更別提發表那些看上去像學術文章,但並沒有什麼水平的文章了。說白了,這就是發「人情稿」。 當前,我國國內的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在考核、評價教師和科研人員時,較多看重國際學術期刊,而且是影響因子高的國際學術期刊。
  • 《Cell Research》:2014年被引次數最多的中國期刊
    其中生物類期刊《Cell Research》獨佔鰲頭,成為國際被引用次數最多,學術影響力最高的學術期刊,排在其後的是清華大學的《Nano Research》。在前五名中,有三份生物類期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Molecular Plant》、中國藥理學會的《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此外還有中科院的《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此次統計報告制定了文獻計量標準,引進了定性分析,剔除了學術不端文獻和虛假引用的幹擾,使統計結果更加客觀、真實、準確。
  • 【中國科學報】《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
    在中國科協委託中國植物學會認定與發布的《植物科學領域高質量期刊分級目錄》中,JIPB入選T1(Top 1),在全球560種學術期刊中居於前3.8%。「JIPB正迅速進入世界一流學術期刊行列。」種康表示。
  • 《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新聞—科學網
    早在1998年,《植物學報》就被SCI資料庫收錄,是國內最早被SCI收錄的期刊之一,成為最早走出國門的中國植物學期刊。 尤其是近20年來,JIPB在國際化發展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已經成為代表中國植物學發展水平、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期刊。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期刊再次獲評「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的期刊《石油科學》(英文版)獲評「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這是《石油科學》(英文版)第五次獲評「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古地理學報》(英文版)獲評「2020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 請你吃雞~ 『庶正甄選​』7月29日 15:00
    『庶正甄選』——獨具慧眼,連結價值。-本期『庶正甄選』推薦人-,加入企業以功能性產品研發項目為主,進行原物料功效性評估,建立相關驗證平臺,並且進行多項開放性臨床試驗,主要為降尿酸、抗疲勞及延緩老化相關研究,參與多個學術研討會演講,為多家合作企業進行產品培訓交流,使學術與產業能更緊密結合。
  • 如何建設國內頂級的、世界水準的學術刊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國內期刊曾刊發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高溫鐵基超導、青蒿素結構等重大學術成果。但近年來,隨著學術評價量化傾向日益突出,我國學者逐漸看重期刊的影響因子等外部評價指標,發表重大研究成果往往首選國際英文期刊。
  • 北林大主辦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居中科院JCR一區
    北京林業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Forest Ecosystems)在全球農林科學類609種期刊中排名第41位,居農林科學大類一區(41/609),為TOP期刊;在林學類68種期刊中排名第5位,居林學小類一區(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