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今天(25日)凌晨,位於長沙境內的常益長動走左右線特大橋成功實現轉體,為後續鋪軌、線路開通打下基礎。湖南常益長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門到重慶、呼和浩特到南寧兩條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動走左線特大橋轉體梁長62米,重量達7000噸,需要在近40米高的墩柱上,逆時針轉體27°;右線特大橋上,長70米的轉體梁,則需要逆時針旋轉38°,不僅長度更長,角度也更大。此次轉體的橋梁縱坡達到23‰,是常益長高鐵全線最大縱坡的轉體梁。中鐵十一局常益長鐵路項目一分部總工程師袁愷告訴記者,高鐵速度快,對縱坡和半徑的要求極高,為了安全、速度和舒適度,一般儘量要求平緩。此次轉體梁的坡度是23‰。基本上接近目前高鐵規範中的極限了。此外,曲線半徑只有500米,轉體高度近40米,這三個特點融匯在一處,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動走左右線特大橋外,施工現場還有已經通車的烏山聯絡線、常益長主線等共6條鐵路線,8股道。其中,動走左線轉體梁和烏山聯絡線的最小距離不足1米,作業環境複雜,施工難度大。
為了確保精準轉體,中鐵十一局的施工人員首先進行了小角度試轉演習,採集數據後反覆分析,確定最終轉體方案,並決定分成兩次進行。經過2個天窗點的施工,今天(25日)凌晨,最後的動走右線特大橋成功轉體,轉體精度僅0.2毫米。
常益長高鐵西起常德市,經益陽市,連接長沙西站,總長度156.82公裡,設常德、漢壽南、益陽南、寧鄉西、長沙西共5個車站,設計時速350公裡,項目建成後,將實現湖南省14個市州全部通高鐵的目標。項目預計在2022年6月建成通車。
(總臺央視記者 李豔君 溫盛強)
(編輯 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