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別大意!會發展為呼吸衰竭,學會這2種有氧運動,可有效改善病情

2020-12-26 騰訊網

作者: 龔龍(中日友好醫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有持續性發展的特點。

如果不積極治療,會發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嚴重影響人的健康。

COPD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還有一些其他特點,比如:治療效果不理想、容易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影響其他臟器等。

這些都容易導致負面的情緒問題,如精神焦慮、抑鬱等。

特別是中重度的病人,會常常出現咳嗽、咳痰、活動後呼吸困難等問題,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運動有助於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

研究表明,患有COPD的患者,除了需要使用止咳、化痰等對症治療的藥物以外,還需要進行有氧運動,鍛鍊呼吸肌,能夠改善肺功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但是大多數COPD患者都是老年人,所以在選擇有氧運動時還是有講究的,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

總體原則:應該選擇一些強度適中、對老年人關節負擔小、柔和的有氧運動。

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些安全、有效的有氧運動:

1、健走

健走是首選的運動方式,既安全又能鍛鍊身體。剛開始運動時,應當做一些準備活動。

不能剛開始就快速走,這樣對心臟、肺的負擔比較大。準備活動都有什麼呢?

主要包括一些低水平的有氧運動,比如活動全身各處大的關節10-20次,包括肩、肘、腕、髖、膝、踝關節以及腰,持續5分鐘左右,目的是放鬆和伸展肌肉、提高關節靈活性、讓心臟和肺做好準備。這樣做可以降低心臟損傷,預防摔倒。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推薦的健走速度是每分鐘80~120步,步伐過快會加重心肺負擔,而步伐過慢,運動強度不夠,則起不到鍛鍊的效果。

考慮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推薦速度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那麼,應該怎麼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呢?

可以根據身體給出的信號來判斷:不管每分鐘走了多少步,只要在快走時後背發熱、微微出汗,或者是額頭有汗、臉色微紅,這些表示目前的有氧運動處於合適的水平。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樣的感覺出現後不要馬上停止運動,否則達不到運動效果。

需要繼續保持這種狀態10-20分鐘。當然,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在30分鐘左右。

步行運動結束後,不要馬上休息,應該做5~10分鐘的緩解運動,比如簡單的擴胸、緩慢抬腿、伸展上肢等,這樣做是為了讓身體逐漸「平靜」下來,讓呼吸、心率能夠平緩、安全地恢復到運動前的狀態。

對於運動頻率和時間,建議每周運動3-5天,每天30分鐘。

對於身體不能耐受的人,可以分開進行,每天3次,每次 10分鐘左右。

2、抗阻運動

抗阻運動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運動耐力。抗阻運動,就是指能夠鍛鍊肌肉力量的運動。

外部阻力(比如重物)能造成肌肉收縮,可以增加肌肉的質量、強度等。

可以使用啞鈴、槓鈴、壺鈴、阻力帶、自身的體重、瓶裝水、沙袋等。

抗阻運動能增強COPD患者的運動耐力,這直接關係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如果運動耐力下降,而不採取任何措施的話,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那就是:運動耐力下降不運動呼吸困難加重不運動運動耐力下降。

如果能提高運動耐力,則可以中止這個惡性循環。所以,要重視抗阻訓練。

COPD患者在運動時,可能會因為肌肉力量不足,而容易摔倒,再加上骨折疏鬆,就可能發生骨折。

因此,平時多做一些抗阻運動,對COPD患者大有好處。

下面介紹抗阻運動的訓練方法。

下肢以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運動為主。

具體方法如下:鍛鍊的時候可以仰臥在床上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平放在床上,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進行大腿的肌肉緊繃,然後再放鬆,盡最大力量,緊繃5-10秒左右,然後放鬆一次,每兩三個小時做50到100次。

上肢力量訓練可以採用舉啞鈴的方式,每組5-10次,每天3-5組。

有以下兩種動作:

(1)站姿啞鈴前平舉

準備動作: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腳趾抓地,膝關節固定,臀部收緊,雙手各持啞鈴。

動作要領:雙手手持啞鈴,同時向前側及向上舉起,至啞鈴與肩同高即可,再緩慢放下,重複即可。

(2)站姿啞鈴側平舉

準備動作: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腳趾抓地,膝關節固定,臀部收緊,雙手各持啞鈴。

動作要領:雙手手持啞鈴,向兩側舉起,並略微向內側轉動手腕,至啞鈴與肩同高即可,再緩慢放下,重複即可。

下面介紹一些針對肺功能的康復運動訓練:

呼吸操:立正姿勢,雙臂向上的同時向外展開,開始深吸氣,同時兩手慢慢向胸前靠攏,吸氣到底的時候將雙臂交叉抱在胸前。

然後口唇呈魚唇樣開始呼氣,同時收腹下蹲到半蹲狀態,再恢復到立正姿勢。反覆進行,5~10分鐘/次。

深慢膈腹肌呼吸訓練:躺在床上,吸氣後進行快速呼氣到底,然後在用鼻深吸氣,當吸氣到最大極限時,停止吸氣,屏息 2-3 秒,再大口呼氣。練習頻率8-10 次/分鐘,每日可多次練習。

如果有痰,要及時咳出,這對於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非常重要。

所以還要注意排痰訓練,具體法方法如下:緩慢深呼吸,同時上身微微前傾,腹部內收,連咳3聲,咳嗽後再緩慢的將體內氣體儘量呼出。

在做咳嗽練習時,可以用手輕扣胸部或背部,促進喉嚨內的分泌物排出。

此外,還有一些方法也有助於改善肺功能:

(1)通過腹部的肌肉收縮(鼓起肚子、「吸」肚子),進行規律性的深吸氣、深呼氣,鍛鍊自己的腹式呼吸,每天1次,每次20分鐘。

(2)進行吹氣球、吸管吹水泡等小活動,但要以平穩、均勻的力度吹氣球或水泡,每天1次,每次20分鐘。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最後強調一些注意事項

運動時應以感覺氣促為宜,並確保休息片刻後氣促能夠得到明顯的緩解。

在運動過程中可攜帶支氣管擴張吸入劑,以防出現氣促不能緩解的情況。

運動時如果出現頭暈、胸悶、發憋、心慌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

全身有熱感或微量出汗,運動後感到放鬆或稍有疲勞,食慾增進,睡眠良好,精神狀態良好,表示運動量適當。

如果運動後感到疲憊、胸悶、食慾減退、睡眠不佳,說明運動量過大,應該減少運動量。

參考文獻:

[1] 李紅,朱明華,劉燕,等. 肺康復運動訓練對穩定期 COPD 合併肺心病 患者的輔助治療作用觀察[J]. 中國醫刊, 2018, 53(1):29-32.

[2] Donaldson AV, Maddocks M, Martolini D, et al. Muscle function in COPD: a complex interplay[J].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2(7):523-535. DOI:10.2147/COPD.S28247.

[3] 黃子葉,韓媛,王豔玲.抗阻運動對COPD患者運動耐力、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影響的Meta分析.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9年5月16日第25卷第14期.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改善慢阻肺 記住這四點
    因為慢阻肺在症狀很輕時便開始治療,能夠充分保護肺功能、不讓病情繼續惡化。建議2:像長期服用高血壓糖尿病藥物一樣,長期對慢阻肺進行治療。鍾南山指出,慢阻肺的病人經過治療以後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難的症狀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慢性炎症始終存在,沒有堅持用藥症狀有時候會反覆,甚至會急性加重。
  • 「雖然不易,但可維持」,患有慢阻肺的人,如何提高生存質量
    他原本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還能出去走一走,現在連屋子都不敢出,因為他是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屋外寒冷的氣溫,汙染的空氣,對他來說,哪一樣都是要命的東西。 有朋友關心老崔,問他生活是不是很艱難,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老崔搖頭苦笑說,雖然不易,但可維持,現在有智慧型手機,有各種買菜送貨的APP,足不出戶也可以購到世間萬物。
  • 呼吸衰竭是怎麼回事?大多與這5種疾病有關,早知道早防範!
    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統的嚴重病症,稍有不慎就容易導致患者死亡。臨床中很多重症疾病都會引發呼吸衰竭,所以呼吸衰竭嚴格來講並不算是一種疾病,反而是一個症候群。這主要是肺通氣不足並且出現血比例失調等原因造成的。 有哪些疾病會引起呼吸衰竭?
  • 世界慢阻肺日|小心這位隱匿的呼吸「殺手」!
    世界慢阻肺日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慢阻肺日的主題是「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您這是得了慢阻肺!什麼?慢什麼阻?很多慢阻肺病人並不知道自己患病,而進行過肺功能檢查的人不足10%。肺功能檢查對於慢阻肺的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和治療方案制定都至關重要。而且與其他檢查相比,對患者沒有創傷,且結果穩定,可靠性好。對於存在慢阻肺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或者有長期咳嗽、咳痰等症狀的人,應及時進行肺功能檢查。
  • 急性呼吸衰竭的給氧方法
    作者:李賀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對於急性呼吸衰竭,第一時間內補充氧氣是首要措施,然而都有哪些給氧方法呢?本文對呼吸衰竭相關給氧措施做一總結。急性呼吸衰竭分類呼吸衰竭有很多分類方法,根據起病的緩急,呼吸衰竭可分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兩類,兩者之間無明確的時間界限。
  • 慢阻肺在中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之和及癌症,減輕疾病負擔成...
    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採用共懸浮給藥技術,聯合遞送布地奈德(吸入糖皮質激素ICS)/格隆溴銨(長效抗膽鹼能藥物LAMA)/富馬酸福莫特羅(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三種藥物成分。慢性阻塞性肺炎,習慣性簡稱為「慢阻肺」,是國內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有近1億患者。
  • 吸入激素並不適合所有人,一億慢阻肺的新選擇,雙支擴劑
    「抽菸-享受-沉溺-懶惰-消沉-易怒-生病-貧困」,這個難以迴避的慢阻肺怪圈該如何打破?,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循環之路,這是抽菸的慢阻肺患者,尤其是農村菸民難以迴避的生命怪圈。他們沒有想到,在吞雲吐霧的享受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在前方等待。
  • 有氧運動可預防腦卒中
    120急救中心醫生教大家學會運用「中風120」自測法進行早期識別:1代表一看,臉是否對稱、嘴巴是否歪斜;2代表二查,兩隻胳膊是否不能抬舉;0代表「0」(聆)聽,說話是否口齒含糊不清。發生腦梗死後,病情較輕者可表現為語言困難、口眼歪斜等,嚴重者可出現肢體偏癱、暈厥甚至昏迷。
  • 《健康輔導員》第1期:「慢阻肺」的預防和恢復訓練
    慢阻肺的全稱叫慢性阻塞性肺病,其特徵是呼吸受到限制以及持續存在的呼吸系統症狀,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促或呼吸困難。冬季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高發期,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與呼吸道感染,守護呼吸健康。患者如何進行呼吸功能鍛鍊?
  • 得了肺氣腫,2種呼吸鍛鍊,可以維護肺功能
    這樣,便減少了肺的表面積,通過毛細血管進入血流的氧氣就會減少。從而影響人的活動,甚至引起生命危險。那麼,得了肺氣腫後,是應該靜養,還是適當鍛鍊呢?咱們現在來解析。肺氣腫,是漸進式發展的慢性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或者,只是在運動的時候,感覺氣短;隨著病情的加重,呼吸受限的表現,越來越嚴重,進行輕微活動時,也會感覺無法適應。
  • 【直播預告】呼吸內科張雷:「慢阻肺」離你我有多遠——每2分鐘就...
    作為一個擁有專屬節日的大咖——慢阻肺,TA可是呼吸道疾病中「最沉默的殺手」,不動聲色,殺傷力卻巨大,已成為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然而,儘管我國慢阻肺發病形勢嚴峻,但公眾對該疾病的認知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往往影響了早期診斷、治療和預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和合天醫直播間聽聽關於它的江湖傳言。顧名思義,慢阻肺,主要影響的是我們的「肺」及其呼吸功能。
  • 「老煙槍」胸悶氣喘十幾年,這會呼吸的「痛」讓他悔不當初
    這個窩在家裡都會覺得冷的時節,有一群人的日子不太好過。他們似乎得了呼吸困難症,上氣不接下氣,連呼吸都成了一種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多年煙抽下來,老李經常多痰,還伴有慢性支氣管炎,十多年前一次感冒著涼後老李反覆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氣急的症狀,被當地醫院確診為慢阻肺,醫生告訴老李他的慢阻肺和常年吸菸有很大關係,老李才悔不當初。每到秋冬交接,氣溫急劇下降的時候,老李便如同被掐住了喉嚨一般,慢阻肺急性加重,總是上氣不接下氣。這兩天杭州氣溫突降,老李最難捱的日子也來了,經常在家中發生胸悶氣急,呼吸不暢的症狀。
  • 細胞科普|幹細胞治療「慢阻肺」,擺脫令人窒息的疾病!
    COPD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目前在中國慢阻肺患者人數接近1億,4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達13.6%;每年超過100萬人因COPD死亡。現已成為第三大疾病死因。
  • 規律運動能降低中風風險 有氧運動+抗阻訓練最佳
    張玉虎告訴記者,國內外的防控經驗都證實腦卒中 " 可防可控 "。腦卒中的預防要以 " 健康四大基石 " 為主要內容,即 "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今年 " 世界卒中日 " 的主題著重提及了運動與醫學相結合防治腦卒中的重要性。廣東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李昌茂主治醫師表示,運動低水平的體力活動和久坐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效的運動不僅可通過控制腦卒中的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也可以作為獨立的保護因素,改善個體生存及生活質量。"
  • 這8種疾病根本不能完全治癒,或伴隨一生,不要再花冤枉錢!
    1、風溼性疾病 多數風溼病不能徹底根治,這算是免疫性疾病的一類,最常見的有風溼性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其主要表現是關節有紅腫疼痛以及活動受到限制,嚴重時可發生風溼性關節炎。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經過科學規範用藥後能穩定病情,減少疼痛發作次數。
  • 慢阻肺患者長期使用家用呼吸機有什麼後果?
    慢阻肺患者用的呼吸機一般為「雙水平呼吸機」,並且型號中帶有ST字樣,例如和普樂ST830,瑞思邁VPAP ST等。這種呼吸機主要以慢阻肺、肺氣腫、漸凍人患者為主。慢阻肺患者使用呼吸機有什麼作用?以慢阻肺為例,慢阻肺主要是肺部小氣道堵塞導致氣流受限,通俗來講就是肺部發生阻塞,吸氣時無法攝取足夠的氧氣。從而導致患者血氧飽和度降低,帶來一系列併發症等。慢阻肺輕度時,對生活影響不大,很多輕度患者沒有太多症狀,一般體力勞動後會出現氣短、胸悶等症狀,很多人都患有多年老慢支,也一步一步發展加重。
  •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一定得低濃度吸氧嗎?
    避免給氧濃度過高!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AECOPD的病人上了有創機械通氣,此時一個規培醫師過來查看病人,見呼吸機參數裡面FiO2設置為50%。他一臉訝異,問,不是說AECOPD的患者要低濃度給氧麼,怎麼給了這麼高的吸入氧濃度呢。 提出這樣問題的不止一個人,而且我相信很多非呼吸科的夥伴們內心也會有類似的疑問。
  • 用於治療慢阻肺的新上市的「雙支擴」劑有何特別?
    淺談目前在我國上市的「雙支擴」劑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可治療的異質性疾病,最常見的呼吸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目前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或COPD)患者約1億人,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13.7%,較10年前增長16.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27%[1]。
  • 世界慢阻肺日 | 慢阻肺患者九成是「老煙槍」,專家:預防從戒菸開始
    原來老爺子吸了40 多年的煙,有慢阻肺好多年了,前幾天受涼了,病情加重住院了,病還沒有好透了,老伴被檢查出了腫瘤,在我們醫院住院。老爺子就出院了來照顧老伴,可老爺子自己的身體也沒有好,動一動還是有氣喘,想來開點藥先治療一下。
  • 慢阻肺用呼吸機有哪些好處?
    很多病友聽說過慢阻肺要用制氧機進行家庭氧療,但是可能對呼吸機了解甚少,事實上,呼吸機在慢阻肺的居家治療過程中,也有著相當明顯的作用。一般來說,當慢阻肺病情發展至II型呼吸衰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慢阻肺二期,那麼就會出現二氧化碳瀦留的情況,導致高碳酸血症的發生。當體內二氧化碳積聚到一定程度時造成體內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嚴重的情況會導致患者昏迷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