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CYC遊戲是什麼呢?藍天CYS遊戲是藍天獨創獨有獨享的專利,C 代表傳統遊戲,Y代表室外野趣遊戲,S代表室內外自主遊戲。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發展是在遊戲中實現的,如何放手遊戲,發現更好的兒童,把遊戲還給孩子,把童年還給孩子。
通過專業引領,堅持開展體能課程教研活動,不斷的探索與學習,努力將加強幼兒體能訓練落實到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
《指南》中指出: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保證幼兒每天戶外活動的時間。根據這一精神,我園在組織戶外遊戲開展時,保持每天1小時的戶外自主遊戲活動時間。
教研活動的第一項:感受竹竿舞
老師們充當孩子,自己進行小組分配合作,自行創編舞蹈,感受傳統遊戲竹竿舞的樂趣。
教研活動第二項:傳統遊戲跳皮筋
教研活動第三項:傳統遊戲跳繩
教研活動第四項:傳統遊戲鬥雞
教研活動第五項:傳統遊戲丟沙包
教研活動第六項:佔角遊戲
遊戲過後大家坐在一起「憶童年」,親身學習實踐,只有老師會玩才能帶領孩子真遊戲。
大家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進行探討和分享一上午的遊戲感受。總結了根據幼兒不同年齡段,在傳統遊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組合老遊戲、添加新元素,設計出了很多針對性強、環節新穎、興趣點豐富的遊戲玩法。相信接下來對於幼兒來說,這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活動,且容易被幼兒喜愛並接受。
傳統遊戲是舊時傳統兒童遊戲,遊戲伴著兒童發展,兒童在遊戲中成長。伴隨著第一天教研活動的結束,老師們最後也進行了完整的竹竿舞的排練。
遊戲是幼兒自主自願的自主性活動,而不是成人強加的活動,幼兒有權決定遊戲中的一切。在遊戲的過程中,為能更好了解孩子在遊戲中可能會有的情緒情感狀態,及安全問題。老師們在教研中把自己當做孩子,同孩子一樣自主尋找遊戲夥伴,自主找材料,自主設定遊戲內容。第二天進行了戶外自主遊戲。
遊戲體驗之前,先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戶外體能循環圖紙構造。
遊戲開始啦!老師們扮演著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像孩子一樣體驗遊戲,感受合作拼搭的樂趣,根據幼兒年齡段的不同,構造難易程度不同的闖關遊戲。同時,也讓小朋友來試試體驗。
建構區
建構區被譽為「塑造工程師的地方」,是幼兒進行建構遊戲的主要場所。在建構區動手動腦,發揮想像,通過不同建構材料進行觀察、操作、搭建,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我們去建構區之前,老師們通過認識建構區的材料,有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圓柱體,還有PVC管。
廢物利用建構區
構建遊戲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方式,對於幼兒的思維拓展和活動能力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幼兒園構建區中應用廢舊材料,能夠讓幼兒自主性得到鍛鍊,更能讓幼兒建立起環保意識。主要對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建構區的有效應用進行了分析,也為幼兒的構建活動開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戶外沙水區
沙和水貼近自然,深受孩子喜愛。在沙水區,孩子們自由選擇喜歡的工具結伴玩耍,能用鏟、挖等技巧進行玩沙活動,並能以沙水為基本材料進行構想與建築。
戶外塗鴉區
繪畫是一種遊戲,是兒童表達心情和思考的重要方式,是一種非常形象的語言,對手、眼、腦的協調配合,增強腦、眼對手的指揮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等都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戶外泥塑區
泥塑活動是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讓幼兒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的藝術美,受到美的薰陶、教育,而且還可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遊戲活動結束後,老師們有序回收遊戲材料,結束後進行遊戲活動的反思和總結。
為期兩天的第一期戶外遊戲,傳統遊戲教研活動即將接近尾聲,老師們聚在一起進行最後的分享交流和探討。
本次自主遊戲教研活動圓滿結束。通過這次的教研活動,有效促進了我園對幼兒戶外自主遊戲活動,民間傳統遊戲活動的探究,提高了教師們的積極性及熱情,為自主遊戲變的更富有趣味性、挑戰性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疫情過後開園後健康安全的幼兒園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