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擲彈兵」為步兵精銳代名詞:二戰中的木柄手榴彈

2020-12-12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在單兵常見裝備中,手榴彈是非常重要的單兵手投爆炸性武器,對於多數二戰相關影視作品們,我們可以看到美軍使用的是卵形手雷,而德軍比較常用的木柄手榴彈,很多認為二戰中德軍只有木柄手榴彈,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手榴彈的擲彈兵,都是步兵精銳代名詞。

二戰中的木柄手榴彈,擲彈兵曾是步兵精銳代名詞

早期火藥類裝備並不發達的時期,負責投擲手榴彈的士兵,並不是誰都能當的,擲彈兵還曾是歐洲陸軍的一個兵科,這種相當於小型炮彈威力的武器,需要臂力強大的士兵投擲,在1678年4月,英國下令在陸軍步兵八大團中增加一個連的擲彈兵,可見其重要性,甚至還有著名的《英國擲彈兵進行曲》,歐洲軍隊中將擲彈兵的稱號作為表彰軍人英勇戰鬥表現的榮譽稱號,以至於到二戰時代,德軍還有裝甲擲彈兵的單位,不過實際上他們已經是機械化步兵,只是這個稱號是在太有名氣了。

在二戰時代德軍擲彈兵雖然不在把扔手榴彈當作「主業」,不過當時德國的手榴彈確實比較「特別」,相比較於美國的馬克Ⅱ手榴彈,英國的米爾斯手榴彈,日本的需要「磕一下」才能仍初期的九七式手榴彈等等,德軍主要使用的是M24型柄式手榴彈。這種手榴彈突出的外觀特點便在於擁有一根很長的木柄,被英國陸軍稱作「馬鈴薯搗碎器」。

不過二戰中,德軍並不是指裝備了木柄手榴彈,其實也讓裝備了M39型卵形手榴彈,不過由於德國陸軍長期使用柄式手榴彈的習慣,對於這種小「甜瓜」並不感冒,很不喜歡使用,因此M39主要裝備給了傘兵等相對特殊的作戰單位,而德國陸軍主要使用的還是M24型。

木柄手榴彈的優缺點:

1、優點:威力較大、工藝簡單、便於投擲、還能用於近身搏鬥。

木柄手榴彈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廣泛使用,其工藝相對簡單,只有木柄製作加工麻煩一些,另外由於外形的原因,在缺少大威力武器的時候,木柄手榴彈可以捆在一起變為集束手榴彈,對於碉堡、坦克等都有著較好的攻擊效果。

長柄的柄式手榴彈,因為便於持握和槓桿優勢,投擲距離很遠,尤其是在臥姿狀態下,木柄的德國M24手榴彈,普通士兵投擲大約27至37米,而卵形的英國米爾斯手榴彈,普通士兵一般卻只能投擲約14米,在戰鬥中,手榴彈投擲距離的遠近,對作戰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另外,木柄手榴彈在近身搏鬥中,還有著特殊優勢,與工兵鏟一樣,都可以手持擊打敵人,在許多志願軍的戰例報導中,我們都可以看到。

2、缺點:體積大不利於攜行、不適應裝備發展趨勢

整體而言,木柄手榴彈的特點與早期擲彈兵時代有類似,比較強調投擲距離優勢,不過在現代戰爭中,對於裝備和火力完善的軍隊而言,手榴彈的重要性越來越低,而木柄手榴彈「個頭大」的缺點卻變得更加明顯。

對於現代單兵攜帶的裝備而言,木柄手榴彈比較「佔地方」,因為信息化戰爭發展的需要,手榴彈實際作用也並沒有二戰時代那麼明顯,因此更加便攜的卵形手榴彈更加符合裝備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抗戰時,為何日軍使用卵形手榴彈,而中國軍隊卻裝備木柄手榴彈?
    導語:抗戰時,為何日軍使用卵形手榴彈,而中國軍隊卻裝備木柄手榴彈?我們知道,手榴彈作為一種運用廣泛的單兵火力武器,在步兵近距離的作戰中十分重要,從形制上來說,手榴彈大體分為木柄和卵形手榴彈兩種,一般來說後者在世界上算是一種主流,那麼為什麼在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使用的更多是木柄手榴彈,而不像日軍一樣,裝備爆炸威力更大的卵形手榴彈呢?
  • 橫掃戰場的裝甲擲彈兵,到底是什麼兵?開坦克扔手榴彈的士兵?
    在要塞、據點攻防戰中扮演開路先鋒或抵抗核心的角色。例如英國有一首歌曲,《不列顛擲彈兵進行曲》所述: 每當我們奉命強擊護牆, 頭頭帶著燧發槍,我們帶著手榴彈, 隊長準備好雷管,我們點起手榴彈。 爬上斜堤奮力擲,砸到敵人耳朵邊。擲彈兵是歐洲陸軍中最精銳的步兵軍種,不是所有扔「蛋蛋」的兵,都叫「擲彈兵」。
  • 二戰時期!德軍研發出新型木柄手榴彈,曾令盟軍傷亡慘重
    比如在二戰時期,大多國家使用的已經是手雷這種武器了。可是有一個國家使用的還是木柄式手榴彈,看起來特別長,它就是德國。其實按照通常的想法,德國作為戰事的主要發起國,當時他們國家的工業是相對比較先進的,接連研製出了很多優秀的新型武器裝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比較重型的武器。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工業發達,作戰能力強的國家為什麼使用的還是一戰研製的木柄式手榴彈呢?其實,這和它的具體特點有關。
  • 二戰中的奇葩手榴彈,有的靠推有的靠磕,投擲者比敵人還要害怕
    二戰期間,參戰各國為了在戰場上取得戰略優勢,紛紛會在戰場上投入大量新式武器裝備。這些在當時看起來還非常"潮"的武器,除了可以幫助己方在戰場上克敵制勝,還能側面為自己的軍工企業免費"刷"一波關注,可謂兩全其美。
  • 在技術發達的現代,我國部隊為什麼還要使用老式木柄手榴彈?
    作為當今世界的軍事強國,我國已經研製出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在我國軍隊中,仍然能看到大量的木柄手榴彈,在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為什麼我國還沒有淘汰老式木柄手榴彈呢?手榴彈作為一種戰爭武器,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隨著火藥的發明和使用,手榴彈應運而生。早在15世紀,就已經開始出現裝有火藥的手榴彈,但它的廣泛應用則是從一戰時期開始的。
  • 二戰:英國步兵武器裝備大盤點
    關於二戰步兵槍械武器盤點,之前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蘇聯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昔日的英國步兵裝備,沒有看過前幾期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步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不容錯過!
  • 單兵裝備:二戰德軍最常使用的幾種手榴彈
    M18式手榴彈M18式手榴彈,木柄手榴彈,一戰到二戰德軍都配備的武器。由拉環、拉火繩、拉火管、硫磺、雷管等零部件組成。工作原理是用一根鋼管內裝玻璃粉,將一拉毛銅絲捲成團放在玻璃粉內,銅絲一端接拉火繩、另一端通導火索和硫磺,利用銅絲與玻璃粉的摩擦發火點燃導火索和硫磺。
  • 二戰德軍步兵師有哪些精銳?德軍一個師為何戰鬥力超蘇軍三個師?
    我們不談那20來個比較精銳的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他們是靠寵愛和大量重型裝備。真正的步兵師可以擔任救火隊員,到處封堵突破口,才是真正的精銳部隊。說實話,德國步兵師當中的精銳部隊,確實不多,畢竟機動力,裝甲突擊力,運輸能力都比較差。
  • 井延坡丨細數新四軍武器:破鐵鍋造的手榴彈照樣打鬼子
    (2)國民黨第二戰區在抗戰初期曾撥給新四軍部分武器彈藥。(3)繳獲日偽軍的。(4)新四軍兵工廠自製。近期,中國軍網井延坡工作室約請軍史專家徐平為您盤點新四軍使用過的武器裝備,敬請關注。破鐵鍋造的手榴彈照樣能打鬼子│細數新四軍主要武器裝備(一)■徐平木柄手榴彈手榴彈是一種用手投擲、由延時或碰炸引信起爆的小型爆炸或化學彈藥,因其最初外形象石榴,故名。是歷史最悠久、人們最熟悉的步兵近戰武器之一。手榴彈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攜行方便,使用廣泛,在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是步兵不可缺少的近戰武器。
  • 二戰各國步兵反坦克戰術,日軍的最奇葩
    步兵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步槍、火箭筒或反坦克炮——通常每排至少配備一件;這些武器可能被分發到各個排,或者也可能被編成一個單獨的小組使用。來自營或者更高級單位的一門、兩門或更多門的輕型反坦克炮(9)可能會作為增強的額外火力加入到防禦戰中,特別是在防守對坦克行進有利的地形時。「坦克通道」同時也被火炮和迫擊炮集中打擊,為的是將坦克與步兵分離。
  • 二戰德軍陸海空三軍制服,放到現在依然不過時
    德國國防軍步兵 1945年3月德國西部,第2106裝甲擲彈營,科隆aungjaiche 黨衛軍裝甲擲彈兵,裝甲擲彈兵的任務時跟隨裝甲師,保護坦克不受敵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攻擊,或者利用反坦克火箭或反坦克地雷等武器消滅敵方殘餘裝甲車輛
  • 手榴彈冒著煙掉在腳邊,就3秒鐘,你該怎麼辦?
    愛兵如子、素質過硬,一直是人民軍隊的傳統,因為當兵打仗不僅僅是為國盡忠,還要面對生死威脅。但是在作為手榴彈扔出去時,通常需要幾秒鐘的延時,這是因為如果手榴彈投擲出去後需要幾秒鐘在空中飛行,如果手榴彈引信延時過短,還沒落在敵人中,就在半空爆炸,那個殺傷力就會縮減;而如果手榴彈延時太短,直接在手裡爆炸,那麻煩就更大了。
  • 世界軍服百科:二戰德軍步兵制服
    原著:喬納森·諾思 譯者:姚軍 二戰德軍步兵的制服在納粹掌握政權後並沒有進行徹底修改進攻法國的德軍步兵通常戴著剛漆上灰色反光漆的頭盔,這種油漆取代了由工廠製造、在1939年波蘭戰場上廣泛使用的緞綠色塗層——因為在潮溼環境中,後者會讓頭盔變得很顯眼。 M1944式野戰服以英式作戰服為設計藍本,於1944年到1945年間進行了小批量裝備。它一共配有6枚紐扣,其中有2枚位於腰部;此外,這也是一種緊身衣,在使用時可以敞開衣領。
  • 二戰後期德軍單兵裝備 不輸現代化
    圖中這套裝備缺少背帶(後方部隊和後勤部隊通常都是這種情況),但包括了一隻皮帶和相應的帶扣;一個波蘭的單體彈藥包,原來是裝Wz24卡賓槍的子彈的,現在同樣也能裝Kar 98k步槍的子彈;波蘭的挖壕鏟和鏟套;S84/98刺刀和戰爭末期版本的刀套(也有完全用織物製造的);晚期版本的M1938式防毒面具罐,防毒面具袋子裹在罐子外面並用非正規的橡膠帶綁緊;戰爭末期版本的M1931式乾糧包;最後是同樣為戰爭末期款式的
  • 鋁熱劑手榴彈有多可怕?一枚手榴彈炸掉10億美元軍火庫
    美軍在二戰後期,把標準的MARK II手榴彈改進為鋁熱劑手榴彈,在彈體內加入了少量鋁粉和氧化鐵粉(鋁熱劑配方),爆炸時除了鑄鐵外殼爆裂成幾百個小碎片,鐵鋁也會反應,變成氧化鋁和沸騰的鐵水,使手榴彈威力明顯增大。能夠對付一般的爆炸物不易摧毀的東西,可用於破壞、癱瘓或摧毀車輛、武器系統、掩體或彈藥。
  • 為什麼說穿海魂衫的俄軍都是精銳?源於二戰蘇聯海軍的「不務正業」
    上圖為阿富汗戰爭中的蘇聯特種兵 )的所有海軍的制服,據說是便於識別和定位掉在海裡的海員——橫條紋在茫茫大海中很是顯眼。
  • 德國搶義大利口罩類劇情曾在二戰中上映,戰五渣瞬間暴怒痛揍德軍
    而在當年的二戰中,素以戰五渣著稱的義大利就曾在墨索裡尼垮臺後戰力爆棚,重創了侵佔其領土的德軍。口罩被德國帶頭搶走,無疑讓義大利十分憤怒近年來隨著對戰史的發掘,很多對二戰義大利軍隊的段子都被證明誇大其詞或十分片面。
  • 神槍波波沙,連志願軍都賦歌稱讚,不愧二戰名槍
    PPSh41式7.62mm衝鋒鎗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漢譯:波波沙衝鋒鎗 又名:人民衝鋒鎗、人民轉輪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PPD系列衝鋒鎗。該槍經過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隊試驗後,於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託化部隊。1942年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直到40年代末,共生產了600多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