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為何嫁給大她幾十歲的孫中山?居然與愛情無關!

2020-12-26 騰訊網

孫中山與宋慶齡的愛情,已成為民國年間廣為流傳的佳話,也是20世紀的偉大愛情故事之一。宋慶齡衝破父母、世俗的偏見,不顧年齡的障礙,毅然與孫中山成婚,成就了一對革命伴侶。

大家都知道,年齡相差近30歲的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結合,當時是遭到宋慶齡父親激烈反對的。直到半個世紀後,宋慶齡才道出了當時兩人結婚的隱情,她說:「我當時並不是愛上他,而是出於對英雄的敬仰!」那麼,孫中山到底是有什麼巨大的個人魅力,迷倒了花容月貌的宋慶齡呢?

宋慶齡(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庭。父親宋嘉樹,字耀如,原名韓教準,早年漂泊美國,中年回國興辦實業,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支持者和親密戰友。母親倪桂珍是中國較早接受文明,反對封建的進步婦女之一。

宋慶齡家庭殷實,宋慶齡7歲時入上海中西女塾讀書,1907年,15歲時偕妹妹宋美齡赴美國留學。先在新澤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學校學習英語,次年考入喬治亞州梅肯市威斯裡安女子學院文學系。

宋慶齡聰敏好學,思想活躍,經常參加學校的活動。聽到辛亥革命勝利的消息,熱情歡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現在想想,熱愛革命熱愛政治的宋慶齡,會愛上辛亥革命締造者孫中山,也是緣分註定。

一次,著名的美國新聞記者埃德加·斯諾問起宋慶齡:「您是怎樣愛上孫中山博士的?」

宋慶齡告訴斯諾:「我當時並不是愛上他,而是出於對英雄的敬仰。」她在少女時代即崇拜愛國英雄,曾為法國聖女貞德的業跡深深打動。由於父親為同盟會會員,同情和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曾冒著生命危險,以印刷中文《聖經》為掩護,秘密為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印刷反清文章以及宣傳革命思想的小冊子,這樣,孫中山成為宋家的座上客,宋慶齡開始接觸和了解孫中山,對他和他領導的革命事業產生敬仰和嚮往。

接著,宋慶齡回憶道:「我偷著跑出去協助他工作,是出於一個少女的羅曼蒂克的念頭。我想為拯救中國出力,而孫中山是一位能夠拯救中國的人。當時,孫中山正在東京流亡,而我剛從衛斯裡學院畢業往返回國的途中,在日本,我去看望他,並主動提出要幫助他。

後來,回到上海後接到他的來信,要我去日本,我父母說什麼也不同意,把我鎖在屋子裡。我從窗戶裡爬了出來,在女傭的幫助下離家出走。」

就在宋慶齡抵達東京的第二天,便與孫中山舉行了正式婚禮。為此,她的父親也趕到日本,企圖勸阻女兒回心轉意,但努力最終還是失敗了。一氣之下,父親宣布和女兒脫離父女關係。即使如此,宋慶齡仍然認為:「從我認識孫中山博士的第一天起,到他去世,我一直忠實於他。我現在依然忠實於他。」

宋慶齡孫中山結婚禮物為何不是鑽戒而是手槍?

當年宋慶齡不顧家人反對嫁給孫中山,而孫中山送給新婚妻子宋慶齡的結婚禮物,不是鑽戒珠寶,而是一把毛瑟手槍。

據了解,宋慶齡不顧父母反對,和孫中山在東京完婚,並親筆籤下婚姻誓約書,誓約書有3份真跡,本來都因戰亂遺失,後來1份失而復得。據上海宋慶齡故居管理人員介紹,當時並不知道失而復得的這份誓約書是真品還是贗品,所以就找到宋慶齡鑑定,宋慶齡則寫下「此系真品」這4個字。

此外,宋慶齡視為珍寶的,還有孫中山送她的結婚禮物,不是鑽戒也不是珠寶,而是一把毛瑟槍。上海宋慶齡故居管理人員稱,當時手槍配有20發子彈,那時孫中山說,20發子彈中,19發留給敵人,最後1發留給自己。

這顆槍雖沒有經宋慶齡發出過一發子彈,但它陪伴了她老人家一生,直至1981年去世,66年間從未離身左右,她將其視為生命,作為結婚禮物,它稱不上名貴,可是所有的珠寶、鑽石在它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十年的婚姻生活,讓她飽嘗了血雨腥風。護法、護法失敗,再次護法,及此後她與孫中山共同經歷了陳炯明叛變事件,危急關頭,孫中山請宋慶齡先行撤離,而她卻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堅持讓孫中山先安全撤離。後來,幾經危難才死裡逃生,次日於永豐艦(中山艦)會合。

的確,宋慶齡以自己的行動,實現和履行著自己的諾言。

孫中山生前,她緊隨孫中山左右,與丈夫一道攜輾手轉廣州、桂林、上海、北平等地,進行討袁、護法、北伐鬥爭,平息陳炯明叛亂,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促成國民革命高潮的到來。

孫中山逝去後,她頑強頂住蔣介石、汪精衛叛逆行徑。為堅決捍衛孫中山三大政策,她大聲疾呼:「我不忍見孫中山40年的工作被一小撮自私自利的國民黨軍閥、政客所毀壞。我更不忍見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的中國,因國民黨背棄自己的主義而亡於帝國主義。

為不給蔣介石一夥借孫中山旗號倒行逆施創造藉口,她毅然聲明與國民黨決裂,表示「在國民黨政策完全符合已故孫逸仙博士的基本原則之前,我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參加該黨的任何工作。」

為此,兄弟姐妹與她眾叛親離、分道揚鑣,她孤身一人為實現孫中山生前遺願奔走呼號,殫精竭慮。

宋慶齡對孫中山和他開創的革命事業無比忠貞,一往情深。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這時,宋慶齡年僅32歲,然而,在此後長達半個世紀的個人生活歷程中,她一直沒有再婚。她將對丈夫的一腔真情和摯愛傾注到孫中山生前盼望的中國獨立、自由、富強、民主的偉大事業中。實在是令人敬佩!

相關焦點

  • 宋慶齡為何要與保姆同葬,也不要與孫中山合葬中山陵?
    宋慶齡的一生做的最瘋狂的事或許就是嫁給孫中山,但是即使這場婚姻得不到祝福,即使這場婚姻只持續了十年,即使她32歲年紀輕輕就要成為一個寡婦,她也從未後悔過,因為對於宋慶齡來說,與孫中山在一起的那十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她深深地愛著孫中山。
  • 為何宋慶齡不願與孫中山合葬於中山陵?原因令人動容
    被稱為國母的宋慶齡女士和孫中山先生之間的愛情為很多人所羨慕,然而就是有著這樣美好的愛情兩人,當宋慶齡在安排自己後事的時候,卻堅決表示不和孫中山先生合葬。美好愛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身為孫中山先生的秘書,兩個本就志同道合且各方面都合適的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或附葬於中山陵?
    可宋慶齡卻未曾選擇在死後同孫中山先生合葬,或是附葬於中山陵。這一切的選擇,又是為何呢?一段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國軍政府時期,宋家三姐妹所代表的,或許便是那段最輝煌的時間,以及,當時最「權貴」的家族。管錢的、掌權的,一輩子都繞不開宋家,當然,這足以說明宋家三姐妹是被培養的如何優秀。
  • 宋慶齡與保姆同葬,卻不願和孫中山合葬中山陵,這是為何?
    從相識到相戀,從愛情到親情,兩個沒有血緣的人,卻依靠著相愛,締造了精神上的血脈。這是恩愛,既有相濡以沫的恩,也有白髮偕老的愛。 人們不止要活著的時候長相廝守,還貪心的想在死後那漫長到近乎無窮無盡的時光裡繼續相依。所以人們都希望埋葬到一起,好像身體的相觸能拉近靈魂的離。 可是宋慶齡和孫中山那麼相愛,為什麼沒有葬在一起呢?
  • 宋慶齡為何不與孫中山合葬?可以不是孫夫人,但一定是父母的女兒
    一九二四年年底,孫中山先生的身體有些不舒服,但他仍在為革命的事發愁;一九二五年三月,孫中山先生知道自己的這一次不可能成功,他握住宋慶齡的手,宋慶齡也含淚看著他,她很清楚自己丈夫的想法。而在《孫中山家事遺囑》中,也寫到:「餘因勞苦功高,不治家產,其遺衣書屋等,皆由吾妻宋慶齡代為保管。他的孩子們,已經長大,能夠自立,看著各自的愛人,來繼承他的志向。這句話。孫中山先生於三月十二日去世。根據孫中山生前的遺願,他的遺體葬於南京紫金山。
  • 孫中山要娶宋慶齡,日本友人提醒25個字,誰知10年後竟成真
    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秘密結婚,至此,二人相隔27歲,卻相親相愛,終於走到了一起。不過,孫中山與宋慶齡的聯姻並不容易,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從美國留學回國的宋慶齡,經過日本,遇到了她所敬愛的革命導師孫中山,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大姐宋靄齡要和孔祥熙結婚,不能再擔任孫中山的秘書,宋慶齡接任了宋靄齡的職務,成為孫中山的工作助手。宋慶齡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有很大貢獻。
  • 宋慶齡:一個寂寞的女人
    22歲的時候,她從窗子爬出來,嫁給了一個50歲的已婚男人,為此,父母拋棄了她。  32歲的時候,這個男人死了,只留下她一個人,孤零零的漂泊在人間。由於身份特殊,這個美麗的寡婦沒有再婚,也沒有任何男人敢跪在她的面前,送上一朵玫瑰花。
  • 宋慶齡嫁孫中山的難言之隱:其實我不愛他
    幾十年如一日的追隨,亙古不變的支持與守候。捨棄自己的小愛,只為了讓自己的丈夫能夠全力的去追求大愛與真正的天下太平。 她是平凡的女人,可卻是大寫的「人」,她就是宋慶齡。而她的丈夫,正是將整個中國解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孫中山先生。兩個人相隔27歲的年齡差,但是時光無法阻止真正的靈魂的相親相近,而這一切緣分的開始,還要追溯到那個戰火連綿的時代。
  • 【第「三」隻眼】宋慶齡:一個寂寞的女人
    她,是個寂寞的女人。  於是,她的骨灰,便埋在了上海萬國公墓,守候著她的,是她的雙親,還有,伺候了她60年的老保姆。  這個女人,姓宋,名慶齡。她的丈夫,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  當宋慶齡第一次見到孫中山時,就迷上了他,這個男人又老又矮,其時,正在東京流浪。但,崇拜英雄,是少女的天性,孫中山一米五九的身軀,在美麗的宋小姐看來,竟是異常的偉岸。
  • 孫中山遺願不想土葬,仍被葬中山陵,宋慶齡為何說是蘇聯的原因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近代史中,趕跑了外來的侵略者之後,國內就開始了內戰,兩黨派鬥爭最後我黨勝利,那麼蔣介石的國民黨,就敗退臺灣,那麼國民黨的創建者孫中山先生,他提倡三民主義,結束了封建制度,為國家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孫中山宋慶齡的愛情:從彈鋼琴細節,就能看出孫中山有多愛宋慶齡
    一張照片中透露出很多信息,宋藹齡身後的這個男人就是孔祥熙,拍攝這張照片的事後他們剛剛結婚,我們都知道孔祥熙作為日後四大家族之一孔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同時也是一個剝削的資本家,可是在1914年,也是因為參加二次革命,他和孫中山一起流亡日本,可以說那個事後,他也是一個革命者
  • 不顧反對嫁給孫中山,宋慶齡死後卻不願意葬在中山陵,只因這句話
    宋慶齡,生於1893年,孫中山之妻,世人尊稱國母。兩人生辰相差了整整27歲。宋慶齡當年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毫不猶豫的跟隨在孫中山身後,伴隨孫中山度過了數十個春秋,堅定的踏上了捍衛共和制度的道路。孫中山五宋慶齡兩人感情向來交好,理論上兩人死後應葬在一處,但實際上宋慶齡死後,並沒有葬在中山陵園,而是囑託後人將其葬在了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
  • 孫中山髮妻:為夫付出46年,喪女後籤離婚書,「讓賢」宋慶齡
    盧慕貞是遵循封建禮教的傳統女性,而與之僅差一歲的孫中山卻截然不同。孫中山從小就是個「不服管教」的孩子,雖然身處封建大家庭中,但未曾沾染一次舊社會的俗氣。家裡人覺得管不住孫中山,就讓10歲的他跟隨哥哥孫眉到檀香山念書。
  • 為啥宋慶齡走後不與孫中山合葬?可以不是孫夫人,但是父母的女兒
    1924年年底,孫中山先生的身體狀況就有了些不適,但他還在操心著革命的事情,到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自知這次是挺不過去了,他握著宋慶齡的手,宋慶齡也含淚望著孫中山先生,她清楚丈夫的所思所想。
  • 宋靄齡:阻礙宋慶齡戀愛,撮合宋美齡婚姻,是宋家神話創造者
    不過,對孫中山來說,宋靄齡精明能幹,處理事務井井有條,是個得力幹將,她還是摯友的女兒,是一同奮鬥的同志,但也僅限於此,並沒有其他的情感。說白了,一個妾有情,一個郎無意。只不過,當時的宋靄齡並不那麼想。她覺得只要自己表達情感,對方就一定會回應。所以,她多次給孫中山傳遞愛情的信號。孫中山均不回應。
  • 她是孫中山的日本妻子,16歲結婚,18歲被拋棄後無奈改嫁寺院主持
    貌美可愛、行為得體的小姑娘一下子就讓孫中山動心了,愛情的種子也在此時埋下。此後,大月素堂雖遷居到橫濱市前田橋大街,但仍與溫炳臣以及孫中山保持著比較親密的交往。孫中山與大月燻愛情故事其實,孫中山當年流亡日本時,曾與一位年僅十五歲的日本女僕淺田春同居。
  • 宋慶齡沒有葬在中山陵,臨終前留下遺言,要和此人葬在一起
    宋慶齡和孫中山的愛情開始於1914年,那年剛剛從美國大學畢業的宋慶齡,替代大姐宋靄齡,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秘書。宋慶齡對孫中山仰慕已久,在從美國的回國途中,曾專程停留日本,去拜會孫中山,當時的孫中山流亡日本,正處在人生中最失意的時刻。
  • 孫中山逝世四年才被安葬於中山陵,宋慶齡說都怪蘇聯
    孫中山先生作為我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他提倡三民主義,徹底完全的結束了封建帝制社會,開啟了一個全新民國政府。孫中山先生終其一生為國家的崛起而不懈努力,他的功勞是難以用語言去表述的。因此,孫中山先生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國國父。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肝癌去世。在孫中山先生生前立的三份遺囑中,有一句話最為大家熟知,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宋慶齡:風華永存的一代奇女子
    光陰飛逝,1913年8月30日,20歲的宋慶齡從美國威斯理安女子學院畢業後抵達日本。在這裡,她見到了一生中除了父親之外對她影響最大的男人——孫中山。 作為孫中山戰友的女兒,宋慶齡從小就將孫中山視為英雄。
  • 宋慶齡罕見老照片,三姐妹珍貴合影,盡顯民國名媛風範!
    自從20出頭的宋慶齡嫁給國父孫中山,宋美齡嫁給蔣介石之後,很多人都表示,宋氏三姐妹從此分道揚鑣。 1927年宋慶齡在武漢留影,時年34歲,這時的她看上去溫柔大氣,盡顯民國名媛風範,如此有氣度的她,也難怪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