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吃的家常菜,大家好,我是放飛童心。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簡單又好吃的早餐手擀麵」的家常做法。「家常手擀麵好吃有竅門,多加一把豆面,面香濃鬱,口感勁道又爽滑」。
從記事起,大冬天的早餐和晚餐,除非燉菜貼喝餅,基本上都被那熱乎乎的家常手擀麵給包圓了。確實,一瓢面,一根香蔥,幾根青菜葉,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上令全身暖洋洋的,勁道又爽滑的那一碗手擀麵條,真的是口感好營養足,簡單又快手。
我家的早餐麵條很少下掛麵,無它,吃慣了手擀麵的那份滑溜的口感,再吃掛麵真的是味如雞肋,至少,孩子扒拉三兩口就表示吃飽了以示不喜。用手擀麵下的熱湯麵,哪怕沒有雞湯或高湯之類的陪襯,只需加一個糖心荷包蛋,再撒上少許的香菜碎,也是非常的鮮香開胃,一碗怎麼都吃不過癮。
家常手擀麵雖然好吃又簡單,但哪怕再普通的美食想要做出地道好吃的口感,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竅門的。比如手擀麵怎麼做麵條勁道爽滑不斷條?家常手擀麵怎麼和面?手擀麵煮幾分鐘能熟或者口感最佳?別看都是不起眼的小問題,但只有了解了這些方面,才能做出一鍋讓全家人都讚不絕口的美味手擀麵。具體來說,主要是掌握以下三個方面的竅門:
小竅門一:做手擀麵時多加一把豆面,會讓做出來的麵條豆香濃鬱,口感勁道爽滑超好吃
豆面,顧名思義,就是豆子磨出來的面,和面的時候,加一把豆面,可以吃到濃鬱的豆香味,而且,豆面那粘糯的特性,會讓和出來的麵條延展性更佳,這也是為什麼加了豆面後,做出來的手擀麵吃起來爽滑又勁道的原因所在。當然,豆面也不能放太多,大約放普通麵粉的六分之一左右即可,否則,太過黏軟的麵團也沒辦法擀。
小竅門二:和手擀麵的麵團時要一點點加水,面要偏硬
很多廚友認為手擀麵最難的可能就是和面這一環節了,總是軟嗒嗒的,沒辦法擀成薄麵皮,其實,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好麵粉和水的比例。這裡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我們緩緩的加水,邊加水邊抖動,或者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再揉成麵團,如果感覺麵團發硬,可以用手蘸水,這樣反覆揉搓,很輕鬆就可以揉成做手擀麵最佳的硬中偏軟的麵團。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如果加豆面的話,一定要先將豆面跟白麵粉混合均勻再加水。
小竅門三:手擀麵煮開鍋後,開蓋煮三分鐘就能熟
手擀麵非常的好熟,如果是純白面的手擀麵,基本上,下入麵條蓋上鍋蓋,沸騰後開鍋煮一分鐘即可,但如果添加了豆面,就要多煮兩分鐘,這樣,煮出來的手擀麵口感最佳。
好了,關於家常手擀麵好吃的竅門就分享到這,希望對廚友們有所幫助。當然,廚房小白如果也想做出這麼一鍋口感勁道又爽滑的麵條來,也是非常簡單的,只要接著看完下面的家常手擀麵的詳細做法教程。
食材:普通麵粉1碗、豆面一小把、荷包蛋、菠菜、薑絲、蔥花、香菜、食用油、食鹽
手擀麵的家常做法步驟:
1、舀一碗麵粉放入面盆中;
2、加入大概六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一小把的黃豆面放入麵粉中;
3、將麵粉跟豆面拌勻,邊倒清水邊攪拌成絮狀;
4、用手揉成硬中帶軟的光滑麵團,靜置五分鐘,醒面;
5、將菠菜淘洗乾淨,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
6、香菜洗淨後,切成香菜碎;
7、鍋中加入少許食用油,放入蔥薑末爆香;
8、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蓋上鍋蓋,大火煮沸;
9、燒水的時候,我們來做手擀麵,將和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反覆揉搓;
10、用擀麵杖將麵團擀成面片,薄厚依照自家的喜好;
11、撒上少許手粉,將面片對摺,再撒上少許手粉,對摺;
12、用刀將折好的面片切成麵條,寬窄也隨自家的喜好;
13、用手將切好的麵條抖開,抖散,防止黏連;
14、這時鍋中的水也沸騰了,下入麵條,蓋鍋蓋之前,要用筷子將麵條挑開;
15、蓋上鍋蓋,手擀麵條煮沸後,掀開鍋蓋,敞開蓋煮三分鐘,不需要打水,調入適量的食鹽;
16、出鍋前放入菠菜和香菜碎,稍微煮一下即可盛入碗中,加上一個荷包蛋,滴入兩滴芝麻香油,豆香濃鬱、勁道爽滑、美味好吃的手擀麵就可以開吃了。
好了,朋友們,今天關於「掌握三個竅門,麵條勁道又爽滑的手擀麵的家常做法」的美食文章就分享到這,如果您對這道家常菜的製作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處發表您的觀點,我會認真閱讀您的每一條用心的留言。
從最初的寶寶輔食食譜,到後來的零食烘焙食譜,再到現如今的家常菜譜,不知不覺在廚藝烹飪的道路上陪伴大家五年的時間了。相處的日子裡,我們一起享受製作美食的樂趣,收穫體驗美味的幸福,生活真的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