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愛喝茶的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同樣的壺,同樣的茶葉,為什麼昨天和今天泡出來的茶水顏色會有差異,今天泡出來的茶水比昨天的顏色會深那麼一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剛衝泡的茶水顏色有差異?
明明一樣的茶具,同一個茶葉罐子裡取的茶葉,連取的量都差不多,那為什麼衝泡出來的茶水顏色會有差異?其實問題可能出現在水上。大家可以試試,用家中淨水器過濾出來的純水和自來水分別燒開泡茶,就會發現用自來水泡出來的茶水顏色會比另一杯看上去深,這是什麼原因呢?
熟悉淨水器的應該知道,淨水器出來的純水是經過RO膜過濾的,所以水中鈣鎂離子等重金屬都被濾除了,而沒有過濾的自來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依舊存在,而這就是影響茶水顏色的重要原因啦!
一般情況下來說,水中鈣鎂離子較高的水被稱為硬水,水呈弱鹼性,而茶葉中富含的茶多酚,則呈弱酸性。這個時候將滾燙的水倒入放有茶葉的杯子中,茶葉中的茶多酚就很容易在弱鹼性的水中氧化,形成褐色,所以這就是導致明明泡的是一樣的茶葉,顏色卻會有差異的原因了。所以選擇泡茶水的時候,儘量選擇純水,這樣才能保證茶葉的原汁原味,同時茶水的顏色也能得到保證!
放置一段時間後茶水變深?
但是用純水衝泡的茶水在放置一段時間後也會變色,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還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是一種特別容易被氧化的物質,甚至容易和空氣中含有的各種還原劑發生反應,而且茶多酚受溫度影響較大,也就是說,當氣溫越高,茶多酚被氧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茶水顏色變化在夏天會比在冬天快。
一般情況下,茶多酚會被空氣氧化成為茶紅素,然後再氧化成為茶褐素,而這帶來的肉眼可視變化就是,茶水會先變紅,然後再變黑。茶真的是一種蠻神奇的存在,可以讓你一次領略三種顏色。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茶葉中都會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的含量是有差異的,所以它變色的速度和顏色的深淺也會有一個較大的差異。
放置一段時間顏色變深後的茶水能繼續喝嗎?
雖然之前有傳聞說「隔夜茶會致癌」,但這句話的可信性則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誠然隔夜後顏色變深的茶水中含有亞硝酸鹽,但是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不靠譜的。目前國家標準對亞硝酸鹽的含量是有一個安全標準的,生活飲用水的標準1μg/ml。而在2013年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中就曾證明過普洱茶25℃下敞口存放60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也僅為0.2511μg/ml,這遠低於生活飲用水的安全標準,所以大家也無需擔心隔夜茶中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了。
喝茶喝的是一份意境,是一份閒適愜意的好心情。所以大家只需要確保茶好,水安全,茶具是自己心愛的那一套,剩下的就讓心情和味蕾去慢慢感受吧!
End°
整理編輯 | 格美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