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滋補的美食,法國人說是生蠔,中國人說是海參。中國人選擇海參是因為「其性溫補,足抵人參。」法國人善吃蠔的原因是它含有豐富的鋅,能提高體內荷爾蒙,迅速補充精力。有拿破崙的名言為證:「生蠔是我徵服女人和敵人的最佳食品。善吃海味的日本人則將生蠔稱為「根之源」,其中深意,不言自明。《本草綱目》也有記載:蠔肉「多食之,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並能治虛,解丹毒。」至此,東西文化融會貫通,趨於大同。
幾種主要的生蠔品種
法國銅蠔
產於法國西北部、距坎佩爾30公裡的貝隆河,也叫貝隆牡蠣,肉體豐富,口感脆,有榛果香,特別是金屬味兒明顯,所以叫銅蠔。
它獲得了法國AOC的產地認證。貝隆蠔以蠔殼的大小和重量來分等級,而不針對蠔肉分級,也就是殼越大越貴,但不一定最鮮美。
澳洲石蠔
據說澳洲蠔吃的是當地的海水味兒。澳洲海水優質,汙染小,生蠔撈上來後,還會再放入海水裡,讓其吸收海水,以保證即使冰鮮送至世界各地,也能嘗到那口海水。澳洲生蠔的個頭較小,但殼薄肉肥,入口甜,餘味略苦。
美洲太平洋蠔(奧林匹亞牡蠣)
可以說是目前100多種生蠔中個頭最大的。它吃起來前味較鹹,蠔肚部位較甜美,生吃或熟吃都可以。其實這種蠔在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都有養殖,美國華盛頓州的太平洋蠔更出眾一些。
熊本蠔
個子小小,像貓爪子一樣的Kumamoto,中文叫「熊本蠔」。產於日本熊本縣,生長速度慢,尺寸小,殼體深,後來幾近絕種,1920年傳到美國,在加州、俄勒岡、和華盛頓州飼養多年得挽救,在西海岸開始繁殖。口感鹹中帶甜,有輕微金屬餘味。
沙井蠔
產自我國著名蠔鄉寶安區沙井鎮,肥壯,蠔肚極薄,有「沙井蠔,玻璃肚」之說,肉質細嫩鮮美。
若一粒外物侵入牡蠣的殼內,牡蠣即分泌珍珠質將外物層層包起而形成珍珠。食用牡蠣產生的珍珠不光澤,價值不高。還有就是,很多牡蠣雌雄一體。
最好的吃蠔季節
牡蠣的繁殖季節在5-9月,有說這個時段不宜吃生蠔,實際上這時候吃不會影響健康,只是繁殖期肉質差,也應該給人留個傳宗接代的機會。
所以從冬至到次年清明是牡蠣肉最為肥美好吃的時候。尤其是清明之前,牡礪生殖腺高度發達而又未進行繁殖,軟體部最肥時。
國內的生蠔的主要烹製方法有哪些?
1、生吃
這是最直接享受生蠔味道的方式,但要注意清洗,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灑一下鹽水,記得要冰鎮後實用,這樣本身的甜味才會更明顯,可加一些檸檬汁去腥。不適合腸胃功能不好的人。
2、烤生蠔
直接在炭火上燒烤,哪怕路邊攤都有,是最常見的生蠔料理方法之一。在料理過程中既要掌握好火候,還要保持生蠔的鮮嫩程度,加上蒜茸、薑末、醬汁等調味,味道十分鮮美哦。
3、蒸生蠔
蒸是中國人特有的烹飪技法,保留食材原有味道又不會讓水分流失。清蒸、豉汁蒸、蒜蓉蒸生蠔等,都非常受歡迎,蒸好的生蠔肉上淋上辣椒末和蒜茸,味道更佳。還可調製醬汁在食用時蘸取。
4、爆炒生蠔
將生蠔與殼剝離洗淨,下開水焯一下盛出,將芹菜杆或其他配菜入鍋炒制,再將焯好的生蠔入鍋一起爆炒,加入鹽等調味即可。鹹鮮適中,又很親民。
5、煎生蠔
將生蠔肉取下洗淨用魚露拌勻,加入生粉、蔥花攪拌成糊狀,入鍋煎至金黃色即可,外酥裡嫩的口感一定別有味道。
6、幹燒生蠔
將生蠔洗淨備用,用生抽、薑絲、蒜茸、紅糖、米酒等加入清水拌至糖化,鍋中放橄欖油後下生蠔,加入調好的醬汁轉小火,蓋鍋蓋,生蠔縮小後醬汁收幹即可。可與西蘭花等蔬菜搭配擺盤。
7、炸生蠔
將生蠔洗淨加入胡椒粉等調料醃製,用粉類和雞蛋等調漿,生蠔裹漿入鍋炸至金黃色即可。口口酥香又十分入味,搭配椒鹽蘸取亦可。
8、潮汕蠔仔烙
在中國潮州及臺灣較為常見的做法,將青蒜、五花肉薄片與洗淨的生蠔肉放入水澱粉糊中,待鍋中油溫到達一定熱度後,全部倒下攤開,一面變金黃色後翻面,加入打散的雞蛋,等到兩面金黃即可。搭配用醋等調製的蘸汁更美味。
9、芝士焗生蠔:
國內外最常見的料理生蠔的方法就是焗,當生蠔與芝士纏裹,入口的濃香和飽和感會讓味蕾活躍起來。當然,這個芝士焗生蠔現在國內也非常普遍啦。
10、生蠔味增鍋(日本吃法):
大家熟悉不過的日式口味火鍋,用味增作調味,生蠔下鍋煮,煮好後帶著甜香,大多用甜味重的味增搭配生蠔。
11、吉列生蠔:
就像吉列豬排一樣,是一種日式料理做法,將生蠔炸得金黃酥脆,肉卻鮮嫩濃鬱,蘸取調味醬汁食用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