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晚報記者實地調查,還原「賣鹹蛋奶奶」真相

2021-02-12 鹽城晚報

  一則網帖,讓市區華興橋上的「賣鹹蛋奶奶」突然聚焦於網絡。78歲、被兒子趕出家門、流落街頭、攢錢養老……這些關鍵詞瞬間激發了許多網友的愛心。12月6日下午,老奶奶剛帶著兩大箱鹹鴨蛋出攤,就遭遇了熱心網友的愛心大搶購。

  然而,面對忽然湧來的救助,老奶奶卻不知所措了,她子女被推上風口浪尖後更是憤怒不已。從12月7日起,10多年來一直風雨無阻出攤賣蛋的「賣鹹蛋奶奶」,有點不願出攤了。

網絡熱炒的「關注賣鹹蛋奶奶」事件

  賣鹹鴨蛋的奶奶在「寒風中吃冷飯」的鏡頭一度讓網友愛心「泛濫」。(網絡圖)

  12月5日,擁有10多萬粉絲的博主「瘋XXX店」發了一條長微博:老奶奶10多年前被兒子趕出來之後,就以賣鹹蛋為生……10多年前,老兩口傾盡畢生積蓄為小兒子買了房子結婚,並與小兒子同住,幾年以後,孫女漸漸長大,需要單獨的房間,然後老兩口流落街頭了,後遇好心人幫助,租了一間房住。

  三年前,老伴去世,老人生活更加艱難,但她生性倔強,與兒女徹底斷了聯繫,還是以賣鹹鴨蛋餬口……

  此帖一出,立即引來了大量網友的轉發,「賣鹹蛋奶奶」很快在網上被聚焦,一時間,微博、鹽城本地論壇、微信朋友圈到處充斥著「路過了,就多買她的幾個鹹鴨蛋吧」這樣的愛心呼喚。

  然而,沒過兩天,「關注賣鹹蛋奶奶」事件就出現了「大逆轉」。一位叫「嘉恆君」的網友發微博稱:我剛剛去過賣鴨蛋的奶奶那裡了!才不是微博裡說的那樣,老奶奶兒女雙全!女兒天天給送飯!……什麼叫以訛傳訛啊!

  到昨天下午15:48,「嘉恆君」的帖子已經被轉發了5753次。「賣鹹蛋奶奶」事件在網絡上進一步發酵,並引發了眾網友的各種猜想、質疑、指責。

意外被聚焦,老人既忐忑又憤怒

  昨天下午,在家躲了兩天的「賣鹹蛋奶奶」接受了鹽城晚報記者的採訪。

  「賣鹹蛋奶奶」名叫謝鑾英,77周歲,原是樓王人。大約20年前,謝奶奶舉家來到鹽城市區,在華興橋頭賣鹹鴨蛋已有10多年。

  五六天前,有一個老闆向她訂了1000個鹹鴨蛋,她非常開心地接下了這筆「大單」。「6號早上4點,我二女兒來告訴我,那個訂了1000個蛋的人把我照片傳到網上,還說我被兒子趕出來,跟子女都斷了關係……我聽了之後氣得渾身發抖。」謝奶奶說。老人當即向子女保證,最近幾天不再出攤了。

  但是,到了下午,謝奶奶按捺不住,還是偷偷到橋上賣蛋了。剛到橋頭,她就發現已經有許多人等著她來買蛋了,幾十分鐘之內,兩箱蛋就被搶購得所剩無幾。

  當一位市民硬要白給老人50元時,謝奶奶的心情由忐忑變為了憤怒。「我要你的錢幹什麼?我有兒有女有人養,我不要你們的錢!」吼完之後,她將50元扔回給了對方,並將攤位挪到了橋對面。然而,熱心的顧客又跟著她來到了橋對面。

  老人再也無心賣蛋,帶著剩餘的蛋,恍恍惚惚中回到了小屋裡。

「話到別人嘴裡一傳,就變了」

  回想起前幾天發生的一切,老人表示還是很懵。她完全弄不懂,自己怎麼會突然引起了那麼多人的關注。

  謝奶奶說,自己現在非常害怕那些網友,這幾天一直躲在家裡,有陌生人來敲門,連應個聲都不敢。「就怕人家再給我照,又傳到網上去。」她說。

  謝奶奶承認,自己平時為了讓顧客多在她那裡買鹹蛋,會把自己心裡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自己沒有退休工資、媳婦下崗等)告訴別人。因為兒子太忙,沒有時間經常來看自己,所以自己偶爾也會向別人抱怨幾句。「我這個人,有什麼就說掉了,沒想到這些話到別人嘴裡一傳,就變成了這樣。」老人有些懊悔地說,「以後再上街,我再也不說了。」

  在兩個半小時的採訪中,謝奶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什麼時候能擺攤?」

  「我在家裡,真是要悶出病來了。做了這麼多年生意,每天精神都很足,在家悶了兩天,渾身疼。」 謝奶奶說,她不怕辛苦,就怕閒在家裡,更怕自己佔了10多年的「風水寶地」被人佔了去。

老人風雨無阻賣蛋早成兒女心病

  謝奶奶很勤勞,也很能吃苦,為了能多賣幾個蛋,無論下雨颳風都會出攤。謝奶奶打著雨傘守著攤子賣蛋的身影,總是讓一些路人同情,更讓子女難過。

  「我們希望母親永遠都不要擺攤了,因為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心病。」謝奶奶的二女兒說,這次的事情,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終於爆炸了。

  二女兒告訴鹽城晚報記者,母親享受遺屬補助和政府的基礎養老金,每月有大約450元的固定收入,兩兒兩女都願意每個月再貼老人一些生活費,讓老人在家中清閒養老。但老人從來都聽不進去,她將鹹鴨蛋生意她看得比命還重要。」

  謝奶奶的二女婿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年謝奶奶所有的子女、孫輩都在勸她不要再賣蛋了,掙不了幾個錢,還要累得全家人都背負不孝的罵名。每次勸老奶奶,老奶奶不是置若罔聞,就是發一大通脾氣,到最後都是兒女向她妥協。

  「這次的事情,我嶽母壓了一肚子火,總胡思亂想以為是別人故意坑了她。」 王先生嘆息說,謝奶奶每想到這個,就說別人不讓她賣蛋她非要去,老年人做生意又不犯法。王先生擔心,謝奶奶很快又會按捺不住,不顧阻攔重新回到橋頭賣蛋,而且脾氣還會更犟。

鄰居:女兒幾乎每天都給她送飯

  「被兒子趕了出來」、「與子女斷了聯繫」網帖中這樣的字眼,將「賣鹹蛋奶奶」的兩兒兩女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實果真如此嗎?

  前天下午3:00,記者來到了老人擺攤的華興橋。周邊的小販告訴記者,老人從早到現在還沒有出攤,而且最近一段時間都不會出攤了。

  賣烤紅薯的劉爹爹的攤子緊挨著「賣鹹蛋奶奶」,對她的生活情況知道得也最清楚。他說:老奶奶每天中午吃的飯,幾乎全都是兩個女兒給她送到小屋裡的。老奶奶的大兒子在食堂裡工作平時不放假,小兒子在外地打工也很少回來,所以總是沒有時間來看她,但兩個媳婦會經常給她送些吃食。「說她被子女遺棄,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劉爹爹說。

  昨天下午,鹽城晚報記者來到老奶奶租住的亭湖區文峰街道朝陽社區的一個小平房處。周圍的鄰居們告訴記者,老奶奶的女兒、女婿來得非常勤,兩個媳婦周末也會來。

  「老奶奶的兒女、媳婦對她很不錯的,這個小屋幾乎天天有人來送這送那的。真不知道網上怎麼會把人家說成這樣。」住在謝奶奶隔壁的孫瑞清夫婦說。

社區:老人為方便賣蛋自己搬了出來

  網帖中稱,「賣鹹蛋奶奶」是被小兒子趕出來的。為此,小兒子所在的社區主任特地實地走訪了解情況。

  「我們詢問了她小兒子家周邊的很多鄰居,大家都說不存在老人被趕走的情況,而且這個小兒子對老人還是很不錯的。」該社區的胡主任告訴鹽城晚報記者,自己看到網貼之後,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雖然老人戶籍不在他們社區、人也不住在他們社區,但還是立即展開了走訪調查。

  老人小兒子家的住宅面積很小,又在4樓。10多年前,孫女長大了,要與父母分房間住;老爺爺這時腿腳又不方便,上下樓不方便;老奶奶要賣蛋搬上搬下很困難。二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在一天晚上提出要搬出去租房子住。

  老人搬離小兒子家之後,曾經在離二兒子家很近的一個出租屋住了近10年,後來因為那個出租屋地皮被轉賣,老人才另覓住所。

  「賣鹹蛋奶奶」的房東陳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老奶奶要賣鹹鴨蛋,所以在找房子的時候指定就要在華興橋附近,而且還要求價格一定要便宜,否則就堅決不住,當時老人的子女為了幫她找房子,跑的不輕。老奶奶的房子是今年1月份租的,當時還是女兒、女婿替她交付的房租。

熱心網友:「對不起,我們好心卻辦了錯事」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了博主「瘋XXX店」的朋友--毛女士。

  「這幾年,『瘋胖』每年做慈善幫助弱勢群體,在粉絲圈裡有一定的名氣。他是接到8名網友的@之後,才打電話讓我去找老奶奶了解情況的。」毛女士告訴鹽城晚報記者,在他們發那條長微博之前,網上已經有一些關於「賣鹹蛋奶奶」的網帖廣為流傳,接到「瘋胖」電話後,毛女士就讓妹妹去找「賣鹹蛋奶奶」了解情況。

  毛女士的妹妹跟老人聊了一會兒,又跟橋頭上做生意的幾位小販談了談,認為老人生活得很清苦,確實需要幫助。就把所聽到的話轉告給了毛女士,再由毛女士轉告給了「瘋胖」。

  「『瘋胖』很快就把聽到的話整理成了長微博,發了出來。」毛女士說,因為每個人在陳述、轉述時或多或少會加入個人感情和判斷,這就造成了「瘋胖」帖子裡有部分失真。

  帖子發出之後,吸引了包括一位「大V」在內的數百名網友的轉發,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快,謝奶奶的孫女也看到了微博,接到了謝奶奶家人電話後,瘋胖迅速刪帖,並撰寫了澄清的長微博。無奈,澄清的微博關注度大不如上一條微博,反而是「嘉恆君」一條100多字的微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我們一開始計劃得很長遠,打算每個月向奶奶進5000隻鹹蛋,讓『瘋胖』作為贈品送給顧客。」毛女士說,他們起初就很擔心,「暴力慈善」會傷害到自尊心很強的老人,特意想了一個婉轉的方式幫助老人,但沒想到還是好心辦了錯事。

  「這件事情,也是給我們上了一課。今後,我們在幫助別人時,會更加小心、謹慎。」毛女士說,他們現在比任何人都希望事態早日平息,謝奶奶能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鹽城晚報記者 徐群群

本期微信編輯 顧善濟

還沒看過癮?更多精彩

請關注鹽城晚報微信公眾帳號

喜歡本文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二維碼掃描鹽城晚報

相關焦點

  • 一棵大白菜賣30多元的鹽城大潤發超市被查了
    揚子晚報網1月29日訊(記者 施廣權)在進價不變的情況下,鹽城大潤發解放路店超市竟將本來 2.5 元 / 斤的價格上調至 4.3 元 / 斤,一棵大白菜竟然賣到30多元。
  • 復興號撞公交是怎麼回事原因 還原事故真相(圖)
    半掛車上拉了一輛「復興號」事故發生後,揚子晚報第一時間對事件全貌進行了調查了解,還原了「被撞」詳細真相。截至昨晚9:14記者發稿時止,揚子晚報官方微博「復興號撞到公交車真相」發布6小時,在微博熱搜榜上的閱讀量已經達到1021.1萬。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  運載復興號的半掛車全責  11月7日晚,一段「復興號撞公交」的視頻在網上流傳,11月8日上午,不少媒體對此事件進行轉發。
  • 《文匯報》《新民晚報》:世界那麼大、先到鹽城去看看!
    《文匯報》 以「鹽城 布局全域旅遊, 創新打造文旅精品」為題 《新民晚報》 以 《新民晚報》 「世界那麼大, 先到鹽城去看看!」 鹽城,擁有世界級品質的溼地生態旅遊資源。
  • 男學生手工編織帽子送奶奶
    揚子晚報網3月10日訊(通訊員 顧仁凱 記者 範木曉子)「這份作業既讓我們完成教學課程,又讓我們懂得了感恩。」3月9日,鹽城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服裝172班學生黃豪森為奶奶親手戴上他製作的帽子,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 倡導傳統閱讀,「書香鹽城」第五屆書報刊「悅」讀節啟動
    揚子晚報網10月30日訊 (通訊員 陸紅林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範木曉子 鄭幼明)展示受讀者喜愛的書報刊,表彰優秀「悅」讀家庭和單位,發出「悅」讀倡議……10月30日,「書香鹽城」第五屆書報刊「悅」讀節啟動儀式在鹽城市新弄裡成功舉辦。
  • 龍城義工組織孩子們為爺爺奶奶打月餅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夢瑩)9月5日下午,在太原市杏花嶺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連心橋辦公室裡,十幾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們齊聚一堂,親手製作了一些月餅,打算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向他們表達感恩之情。
  • 鹽城八大碗 | 承美食經典,揚民族文化!
    首當其衝的便是奶奶做的飯:那是一種清香樸素,充滿溫暖的味道。奶奶的廚藝好的沒話講無論是清蒸還是紅燒外婆總能把食材做出各式美味來我讀書那會,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吃午飯每次,一到家總能看見一桌奶奶精心搭配的美味!
  • 長三角一體化|鹽城農產品公用品牌「鹽之有味」在滬發布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為深化鹽城與上海農業合作交流,擴大鹽城農產品在上海及長三角城市的知名度和佔有率,11月29日至12月5日,鹽城市委市政府在滬舉辦農業接軌上海系列活動,活動包括名特優農產品展銷、專場招商推介、鹽城農產品上海經紀人培訓、百種農產品進上海百個社區推廣促銷等。
  • 鹽城籍名模返鄉創業 變身咖啡餐飲品牌創始人
    央廣網南京7月10日消息(鹽城臺記者潘可)從一名國際名模,轉變為咖啡餐飲品牌創始人。潘燕的這段創業經歷,不僅給她自己的人生帶來了轉型機遇,還帶動了鹽城越來越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短短的幾年時間,她創立的Pancake品牌,已成為鹽城本地知名品牌咖啡店和多功能休閒聚集地。
  • 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做好「融合」文章 讓「菜園子」無縫對接「菜籃子」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重點宣傳推介鹽城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農業農村投資環境和「鹽之有味」農產品,全力打造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今天下午,鹽城在滬舉辦2020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專場招商推介會暨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主場推介活動,一批農產品深加工、農業融合發展等重大項目成功籤約
  • 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呂正龍 )突出以商引商,邀請上下遊配套企業走進鹽城,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構建完整產業發展體系,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昨天,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開幕。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出席大會致辭並表示,隨著國家加快推進新基建布局和5G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產業必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將是鹽城變中尋機、轉型致勝的戰略選擇。「我們將聚力高端引領、著力補鏈強鏈、發力創新創造、全力做強載體,不斷催生更多新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 11月,鹽城賣的最火的樓盤竟然是他!!!
    但顯然鹽城樓市推盤節奏沒有絲毫放緩,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年底將至,加速去化仍是各房企的主基調。 近期各大房企的推盤熱情並未退卻,為了搭上年終衝刺的「末班車」,很多項目都在加緊搶佔客源,比如鳳麟府、名望府、紅星海河灣、聖樺寶龍世家等等; 在火熱的開盤搶房中鹽城跨入了12月份,鹽城樓市11月的成交排行榜也揭曉了,快看看是哪些項目賣的火?
  • 鹽城有路人橫穿綠化帶踩出一條小道 市民建議進行處罰
    昨日,市民楊先生致電鹽城晚報記者反映說,不少行人過馬路時貪圖方便,不顧自身安全,跨過道路中間的綠化隔離帶橫穿馬路,很不安全。  楊先生告訴記者,昨天上午,他前去火車站購買車票,經過青年路黛安芬附近的高架橋下,在最靠近綠化帶的車道行駛時,突然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從綠化帶裡小跑著橫穿馬路,他被嚇得立即踩住剎車。而這名中年男子卻像無事人一樣,繼續小跑著過馬路。
  • 鹽城小吃地圖No.9:「小奇園」湯包 幸福是一種味道
    最愛那既能快速填飽肚子卻又滋味無窮的街邊小吃,尋尋覓覓中經常會摸不著地兒,那麼,走起——隨本報記者走訪市區街頭的路邊攤,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來繪製一幅帶有鹽城本土特色的小吃地圖
  • 降價也賣不動!鹽城一批房主真的要哭了!
    鹽城一批業主漲價失敗!全國業主都有個通病:不是在漲價,就是在蓄謀漲價的路上。伴隨著鹽城土拍市場的火熱,鹽城二手房業主更是心比天高,時不時就漲一波價,試試水。捂房不賣。據前段時間最新統計的鹽城二手房價格,共統計有431個小區,就有125個小區房價下跌。甚至,我們發現,鹽城不少小區正在面臨更尷尬的問題,不僅房子漲不動賣不動,還出現不漲反跌的情況。
  • 鹹蛋黃小圓餅,層層起酥,鹹香誘人,還原純正臺味
    (袋裝)100g*2 黑糖麥芽夾心餅乾(袋裝)100g*2鹹蛋黃夾心餅乾 & 黑糖夾心餅乾有些人似乎天生就無法抗拒鹹蛋黃。吳小酥聘請專業的30年烘焙師傅,每個細節都親力親為,道道工序不將就,力求充分的還原純正的臺式口感。甄選小麥粉均勻混比,新鮮植物胚芽提取植物油,活性乾酵母美味發酵。經多次揉捻、擀壓,保證麵團內部均勻。經兩次烘烤,保證口感外脆內酥、一口咬下不掉沫。
  • 長三角|鹽城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持「兩海兩綠」發展路徑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王彥)「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統籌謀劃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近日,鹽城出臺《2020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提出要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加快推進「兩海兩綠」取得的重大成果,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共抓大保護體制機制完善等重點工作,奮力開闢鹽城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圖說:鹽通高鐵24小時輪班作業高效推進工程進度。
  • 名場面還原,遠超紫金陳預期,《沉默的真相》真正好看的是什麼?
    《沉默的真相》劇照,白宇飾演江陽豐富內容支線,帶來懸疑驚喜《沉默的真相》第一集幾乎是1:1還原原著的,甚至是張超帶著箱子進地鐵不想安檢時說的一句「真的是被子,不用檢。」都沒有變化,只不過是把原著中更為荒誕的桌球拍換成了電動玩具車的鑰匙。
  • JR紀言愷曝《極智》群組對話 還原鬧翻歐弟真相
    記者李欣容/臺北報導 JR紀言愷日前爆出和歐弟(歐漢聲)鬧不合,主持華視《極智對決 誰梭了算》第一季結束就退出,紀言愷今(15日)出席活動時還原真相,「我們就是工作夥伴,結束後也沒有私交...本來就是合作到期才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