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網帖,讓市區華興橋上的「賣鹹蛋奶奶」突然聚焦於網絡。78歲、被兒子趕出家門、流落街頭、攢錢養老……這些關鍵詞瞬間激發了許多網友的愛心。12月6日下午,老奶奶剛帶著兩大箱鹹鴨蛋出攤,就遭遇了熱心網友的愛心大搶購。
然而,面對忽然湧來的救助,老奶奶卻不知所措了,她子女被推上風口浪尖後更是憤怒不已。從12月7日起,10多年來一直風雨無阻出攤賣蛋的「賣鹹蛋奶奶」,有點不願出攤了。
網絡熱炒的「關注賣鹹蛋奶奶」事件
賣鹹鴨蛋的奶奶在「寒風中吃冷飯」的鏡頭一度讓網友愛心「泛濫」。(網絡圖)
12月5日,擁有10多萬粉絲的博主「瘋XXX店」發了一條長微博:老奶奶10多年前被兒子趕出來之後,就以賣鹹蛋為生……10多年前,老兩口傾盡畢生積蓄為小兒子買了房子結婚,並與小兒子同住,幾年以後,孫女漸漸長大,需要單獨的房間,然後老兩口流落街頭了,後遇好心人幫助,租了一間房住。
三年前,老伴去世,老人生活更加艱難,但她生性倔強,與兒女徹底斷了聯繫,還是以賣鹹鴨蛋餬口……
此帖一出,立即引來了大量網友的轉發,「賣鹹蛋奶奶」很快在網上被聚焦,一時間,微博、鹽城本地論壇、微信朋友圈到處充斥著「路過了,就多買她的幾個鹹鴨蛋吧」這樣的愛心呼喚。
然而,沒過兩天,「關注賣鹹蛋奶奶」事件就出現了「大逆轉」。一位叫「嘉恆君」的網友發微博稱:我剛剛去過賣鴨蛋的奶奶那裡了!才不是微博裡說的那樣,老奶奶兒女雙全!女兒天天給送飯!……什麼叫以訛傳訛啊!
到昨天下午15:48,「嘉恆君」的帖子已經被轉發了5753次。「賣鹹蛋奶奶」事件在網絡上進一步發酵,並引發了眾網友的各種猜想、質疑、指責。
意外被聚焦,老人既忐忑又憤怒
昨天下午,在家躲了兩天的「賣鹹蛋奶奶」接受了鹽城晚報記者的採訪。
「賣鹹蛋奶奶」名叫謝鑾英,77周歲,原是樓王人。大約20年前,謝奶奶舉家來到鹽城市區,在華興橋頭賣鹹鴨蛋已有10多年。
五六天前,有一個老闆向她訂了1000個鹹鴨蛋,她非常開心地接下了這筆「大單」。「6號早上4點,我二女兒來告訴我,那個訂了1000個蛋的人把我照片傳到網上,還說我被兒子趕出來,跟子女都斷了關係……我聽了之後氣得渾身發抖。」謝奶奶說。老人當即向子女保證,最近幾天不再出攤了。
但是,到了下午,謝奶奶按捺不住,還是偷偷到橋上賣蛋了。剛到橋頭,她就發現已經有許多人等著她來買蛋了,幾十分鐘之內,兩箱蛋就被搶購得所剩無幾。
當一位市民硬要白給老人50元時,謝奶奶的心情由忐忑變為了憤怒。「我要你的錢幹什麼?我有兒有女有人養,我不要你們的錢!」吼完之後,她將50元扔回給了對方,並將攤位挪到了橋對面。然而,熱心的顧客又跟著她來到了橋對面。
老人再也無心賣蛋,帶著剩餘的蛋,恍恍惚惚中回到了小屋裡。
「話到別人嘴裡一傳,就變了」
回想起前幾天發生的一切,老人表示還是很懵。她完全弄不懂,自己怎麼會突然引起了那麼多人的關注。
謝奶奶說,自己現在非常害怕那些網友,這幾天一直躲在家裡,有陌生人來敲門,連應個聲都不敢。「就怕人家再給我照,又傳到網上去。」她說。
謝奶奶承認,自己平時為了讓顧客多在她那裡買鹹蛋,會把自己心裡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自己沒有退休工資、媳婦下崗等)告訴別人。因為兒子太忙,沒有時間經常來看自己,所以自己偶爾也會向別人抱怨幾句。「我這個人,有什麼就說掉了,沒想到這些話到別人嘴裡一傳,就變成了這樣。」老人有些懊悔地說,「以後再上街,我再也不說了。」
在兩個半小時的採訪中,謝奶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什麼時候能擺攤?」
「我在家裡,真是要悶出病來了。做了這麼多年生意,每天精神都很足,在家悶了兩天,渾身疼。」 謝奶奶說,她不怕辛苦,就怕閒在家裡,更怕自己佔了10多年的「風水寶地」被人佔了去。
老人風雨無阻賣蛋早成兒女心病
謝奶奶很勤勞,也很能吃苦,為了能多賣幾個蛋,無論下雨颳風都會出攤。謝奶奶打著雨傘守著攤子賣蛋的身影,總是讓一些路人同情,更讓子女難過。
「我們希望母親永遠都不要擺攤了,因為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心病。」謝奶奶的二女兒說,這次的事情,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終於爆炸了。
二女兒告訴鹽城晚報記者,母親享受遺屬補助和政府的基礎養老金,每月有大約450元的固定收入,兩兒兩女都願意每個月再貼老人一些生活費,讓老人在家中清閒養老。但老人從來都聽不進去,她將鹹鴨蛋生意她看得比命還重要。」
謝奶奶的二女婿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年謝奶奶所有的子女、孫輩都在勸她不要再賣蛋了,掙不了幾個錢,還要累得全家人都背負不孝的罵名。每次勸老奶奶,老奶奶不是置若罔聞,就是發一大通脾氣,到最後都是兒女向她妥協。
「這次的事情,我嶽母壓了一肚子火,總胡思亂想以為是別人故意坑了她。」 王先生嘆息說,謝奶奶每想到這個,就說別人不讓她賣蛋她非要去,老年人做生意又不犯法。王先生擔心,謝奶奶很快又會按捺不住,不顧阻攔重新回到橋頭賣蛋,而且脾氣還會更犟。
鄰居:女兒幾乎每天都給她送飯
「被兒子趕了出來」、「與子女斷了聯繫」網帖中這樣的字眼,將「賣鹹蛋奶奶」的兩兒兩女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實果真如此嗎?
前天下午3:00,記者來到了老人擺攤的華興橋。周邊的小販告訴記者,老人從早到現在還沒有出攤,而且最近一段時間都不會出攤了。
賣烤紅薯的劉爹爹的攤子緊挨著「賣鹹蛋奶奶」,對她的生活情況知道得也最清楚。他說:老奶奶每天中午吃的飯,幾乎全都是兩個女兒給她送到小屋裡的。老奶奶的大兒子在食堂裡工作平時不放假,小兒子在外地打工也很少回來,所以總是沒有時間來看她,但兩個媳婦會經常給她送些吃食。「說她被子女遺棄,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劉爹爹說。
昨天下午,鹽城晚報記者來到老奶奶租住的亭湖區文峰街道朝陽社區的一個小平房處。周圍的鄰居們告訴記者,老奶奶的女兒、女婿來得非常勤,兩個媳婦周末也會來。
「老奶奶的兒女、媳婦對她很不錯的,這個小屋幾乎天天有人來送這送那的。真不知道網上怎麼會把人家說成這樣。」住在謝奶奶隔壁的孫瑞清夫婦說。
社區:老人為方便賣蛋自己搬了出來
網帖中稱,「賣鹹蛋奶奶」是被小兒子趕出來的。為此,小兒子所在的社區主任特地實地走訪了解情況。
「我們詢問了她小兒子家周邊的很多鄰居,大家都說不存在老人被趕走的情況,而且這個小兒子對老人還是很不錯的。」該社區的胡主任告訴鹽城晚報記者,自己看到網貼之後,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雖然老人戶籍不在他們社區、人也不住在他們社區,但還是立即展開了走訪調查。
老人小兒子家的住宅面積很小,又在4樓。10多年前,孫女長大了,要與父母分房間住;老爺爺這時腿腳又不方便,上下樓不方便;老奶奶要賣蛋搬上搬下很困難。二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在一天晚上提出要搬出去租房子住。
老人搬離小兒子家之後,曾經在離二兒子家很近的一個出租屋住了近10年,後來因為那個出租屋地皮被轉賣,老人才另覓住所。
「賣鹹蛋奶奶」的房東陳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老奶奶要賣鹹鴨蛋,所以在找房子的時候指定就要在華興橋附近,而且還要求價格一定要便宜,否則就堅決不住,當時老人的子女為了幫她找房子,跑的不輕。老奶奶的房子是今年1月份租的,當時還是女兒、女婿替她交付的房租。
熱心網友:「對不起,我們好心卻辦了錯事」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了博主「瘋XXX店」的朋友--毛女士。
「這幾年,『瘋胖』每年做慈善幫助弱勢群體,在粉絲圈裡有一定的名氣。他是接到8名網友的@之後,才打電話讓我去找老奶奶了解情況的。」毛女士告訴鹽城晚報記者,在他們發那條長微博之前,網上已經有一些關於「賣鹹蛋奶奶」的網帖廣為流傳,接到「瘋胖」電話後,毛女士就讓妹妹去找「賣鹹蛋奶奶」了解情況。
毛女士的妹妹跟老人聊了一會兒,又跟橋頭上做生意的幾位小販談了談,認為老人生活得很清苦,確實需要幫助。就把所聽到的話轉告給了毛女士,再由毛女士轉告給了「瘋胖」。
「『瘋胖』很快就把聽到的話整理成了長微博,發了出來。」毛女士說,因為每個人在陳述、轉述時或多或少會加入個人感情和判斷,這就造成了「瘋胖」帖子裡有部分失真。
帖子發出之後,吸引了包括一位「大V」在內的數百名網友的轉發,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快,謝奶奶的孫女也看到了微博,接到了謝奶奶家人電話後,瘋胖迅速刪帖,並撰寫了澄清的長微博。無奈,澄清的微博關注度大不如上一條微博,反而是「嘉恆君」一條100多字的微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我們一開始計劃得很長遠,打算每個月向奶奶進5000隻鹹蛋,讓『瘋胖』作為贈品送給顧客。」毛女士說,他們起初就很擔心,「暴力慈善」會傷害到自尊心很強的老人,特意想了一個婉轉的方式幫助老人,但沒想到還是好心辦了錯事。
「這件事情,也是給我們上了一課。今後,我們在幫助別人時,會更加小心、謹慎。」毛女士說,他們現在比任何人都希望事態早日平息,謝奶奶能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鹽城晚報記者 徐群群
本期微信編輯 顧善濟
還沒看過癮?更多精彩
請關注鹽城晚報微信公眾帳號
喜歡本文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二維碼掃描鹽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