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瑞幸咖啡合計欺詐醜聞繼續在華爾街發酵 揚言擊敗星巴克造假...

2020-12-16 瀟湘晨報

中國小康網5月6日訊 老馬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有一個大膽的目標:在中國挑戰星巴克。去年,這家無法盈利、現金耗盡、創立甚至不到兩年的企業赴華爾街募集了超過5億美元的資金。就在幾個月前,它的估值還有120億美元。

瑞星咖啡於去年五月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

紐約時報報導,去年,當瑞幸尋求美國股票投資者支持的時候,它還是一家向消費者發放現金和大量補貼的虧損初創企業。它承諾將憑藉智慧型手機應用上的咖啡外賣、數千家門店和近1700萬顧客超越星巴克,這些顧客是靠大量發放瑞幸飲料的優惠券吸引而來的。

投資者的熱情高漲讓這家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就大漲20%,融得約6.45億美元資金。巨頭企業如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和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都悄悄進行了大筆投資。風險投資家們對它讚不絕口。

儘管一些市場觀察者開始警告瑞幸的樂觀前景和營收增長似乎不太對勁,但其股價仍在不斷飆升。今年1月,瑞幸高層通過二級股票發行和類股票債券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當時市場對他們的估值已經達到120億美元。

與此同時,投資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發布了一篇由匿名作者撰寫的調查報告,指控瑞幸欺詐。不少像他一樣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都在做空其股票。

然後到4月,這些預測應驗了。瑞幸公司表示,其內部調查發現一名高管和其他員工在2019年偽造了價值約3.1億美元的交易。在一天時間內,該公司的市值就縮水了50億美元。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和其他實力雄厚的投資者損失了成百上千萬美元。

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宣布,在瑞幸回應問題之前,將暫停其股票交易。

現在的考驗,將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SEC)能否展開獨立調查,獲取瑞幸的企業文件和高管協助。

證監會還表示已經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簡稱PCAOB)合作,這家非營利性審計公司於2002年由美國立法機構創立。證監會聲稱,自2018年以來,PCAOB曾多次受邀參與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最近一次是在4月3日,也就是瑞幸披露欺詐問題的第二天。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發酵
    原標題: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發酵,換帥重組管理層後能否重生?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公告並不能確定錢治亞是否參與了業績造假,目前來看,不排除是因為管理責任的因素。  「也許是為了進一步推進調查。」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表示,目前在瑞幸正在接受監管機構的進一步調查時,董事會將作為內部對接人以及代表股東的立場,而錢治亞和劉劍都有參與違規行為的嫌疑,因此需要離開現職,以便繼續推進調查。
  • 自爆造假,曾勵志超越星巴克的瑞幸咖啡還怎麼「豪橫」?
    他就是曾經向咖啡連鎖店的老大哥星巴克發起挑戰的,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不久的咖啡界新秀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瑞幸咖啡」,LK)。在去年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放出豪言,瑞幸咖啡在2019年將繼續新建2500家門店,使門店總數在年底增至4500家,從而「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
  • 瑞幸咖啡:是經營失敗,還是欺詐成功?
    瑞幸股價繼續攀升,更多機構、散戶進入。截至2019年末,共12家機構持有超過千萬股瑞幸咖啡股票。粗略估計,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機構新進入場。股價最高曾到51.38美元,市值最高達123億美元。
  • 華爾街日報揭露瑞幸咖啡虛增收入套路:虛構咖啡券交易
    從目前的信息看,瑞幸咖啡在全國各地的門店,或許並未參與公司虛增收入的交易。從瑞幸咖啡的公告可以看出,也許是渾水的質疑,觸發該公司董事會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自查自糾,最終曝出虛增22億銷售收入的醜聞,引發整個公司的信譽危機,甚至走到退市邊緣。
  • 瑞幸咖啡終於開除CEO 神州系表演繼續
    一個多月前,4月2日,瑞幸自曝造假22億時,其公開的態度仍然是神氣活現,鼓勵全體員工要繼續「元氣滿滿」地工作。這40多天,發生了什麼?瑞幸咖啡會往何處去?中概股有沒有受到影響?中國咖啡市場格局又會如何演變?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已趁機進場。
  • 自爆業績造假22億的瑞幸咖啡,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隊喝呢?
    這幾天的熱點話題「瑞幸承認數據造假22億元」,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關注。雖然爆出了如此大的造假性醜聞,但是瑞幸咖啡還在照常營業,平日裡的贈送、補貼沒有少到,吃吃前幾天還收到了瑞幸咖啡的2.8折優惠卷促銷簡訊。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支付1.8億美元買和解
    中國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綜合訊:瑞幸咖啡日前表示,公司將支付1.8億美元就美國監管機構對它做出的會計欺詐指控達成和解。
  • 各行專家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自曝造假 等待它的是這些關鍵詞
    安然公司財務問題曝光,給市場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其公司股價大跌,在一系列財務造假醜聞被不斷曝光後,安然公司最終正式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清單中所列資產高達498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如果造假情節屬實的話,瑞幸咖啡首先會收到美國證監會的『天價』罰單,包括從交易所退市,而且大概率會導致公司破產。
  • 瑞幸咖啡董事長換人、高層大清洗,盼走出財務造假陰霾
    公司高層大換血,瑞幸想擺脫財務造假醜聞這項人事任命背後,伴隨著過去幾個月來,瑞幸對公司高層的的大清洗。在瑞幸自曝於過去三季的財報,偽造至少3.1億美元的銷售額後,執行長錢治亞、營運長劉劍於5月雙雙解職。
  • 外媒:納斯達克要求瑞幸咖啡退市
    原標題:外媒:納斯達克要求瑞幸咖啡退市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導外媒稱,瑞幸咖啡公司中國當地時間19日說,美國股票交易所納斯達克要求它退市,此前一場嚴重的醜聞重創該公司。據法新社北京5月19日報導,幾乎在整整一年前,瑞幸咖啡在華爾街閃亮上市。
  • 瑞幸起火,殃及神州租車:「中國人的咖啡」還能跑贏星巴克嗎?
    神州租車與瑞幸咖啡董事長和第一大股東均為陸正耀,瑞幸咖啡CEO錢治亞等多名核心高管、包括此次瑞幸自曝對業績造假負責的COO劉劍,也都出自神州租車此前的管理團隊。瑞幸咖啡在北京創業之初,亦租用神州租車的辦公樓。由於店面擴張速度較快,成立僅兩年的瑞幸咖啡在2019年年底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大陸門店數量最多的咖啡連鎖品牌。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A股市場的看點在哪裡?
    來源:皮海洲近日,瑞幸咖啡造假一事東窗事發。4月2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發現公司於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相關的費用和支出也相應虛增。
  • 瑞幸咖啡退市 瑞幸商標和星巴克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裡?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最終將塵埃落定,瑞幸咖啡在6月27日發布了聲明:瑞幸咖啡將在6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儘管瑞幸咖啡在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股價漲漲跌跌也有所反覆,一則瑞幸咖啡停牌聲明令事件最終走向了退市的命運。
  • 揭露造假醜聞細節,瑞幸咖啡還能堅持多久?
    10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瑞幸造假案」的真相,神州系公司和陸正耀同學被查出直接參與造假。曾幾何時,瑞幸咖啡被看作是能與星巴克一較高下的咖啡品牌,是資本市場爭相追捧的明星企業,上市後的股價一度超過50美元。但今年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稱自查發現公司營運長劉劍財務造假,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公司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此外,美國多家律所對其發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咖啡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
  • 納斯達克通知瑞幸咖啡必須摘牌 瑞幸咖啡何去何從?
    綜投網(www.zt5.com)5月20日訊  在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後,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通知瑞幸要將其摘牌。瑞幸公司19日表示,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公司計劃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結果出爐前,瑞幸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
  • 瑞幸咖啡自曝22億財務造假,很可能被美國司法部立案偵查
    調查正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評估其先前發布的財務狀況和其他可能的調整。同時,在美股開盤之後,瑞幸咖啡總裁辦發布內部信稱,目前,包括COO劉劍在內的4名相關當事人已被停職,公司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替停職人員原負責的工作。據瑞幸官網介紹,劉劍於2005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士學位。
  • 星巴克拒收硬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咖啡行業為何和「錢」過不去?
    外賣給星巴克帶來更多機遇。星巴克在2018年開始外賣業務,開啟「啡快」服務,「啡快」小程序上線了支付寶、口碑、餓了麼、淘寶、高德等app,據悉這些app合計去重用戶高達10億。收入下滑明顯的時候,星巴克已通過數位化平臺點單的銷售額達到了整體銷售的23%,其中12%來自專星送線上訂餐,11%來自"在線點到店取"的啡快。
  • 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與SEC已達成和解!
    與SEC達成的和解反映了我們的合作和補救工作,並使公司能繼續執行其業務戰略」。 這件事究其起因,得追朔到今年四月份,SEC忽然指控瑞幸咖啡,稱其:虛報收入、支出和淨經營虧損,並且以此來增加盈利,欺詐投資者和消費者,消息曝光後,業內瞬間譁然。 瑞幸咖啡的股價瞬間暴跌80%,並且6月在納斯達克亭牌,進行退市備案。
  •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儘管瑞幸咖啡公告將造假責任歸咎於公司COO劉劍,但輿論對此並不認可。4月5日,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正面回應公司財務造假事件,並稱「會承擔應有的責任。」  瑞幸咖啡如今的這一局面,恐怕連最早發出沽空報告的渾水也沒有想到。
  • 造假引發咖啡「擠兌」,面臨巨額索賠,瑞幸的瘋狂終於有了結局
    相比起提供一杯咖啡,瑞幸顯然在提供財經故事的能力上更勝一籌,從誕生到現在,大開大合,絕無重複。它製造過不一般的資本速度,從成立至發布IPO,一路狂奔,整個過程只花了一年半時間;也製造了不一般的行業醜聞,渾水公布匿名做空報告兩個月後,瑞幸自曝22億元業績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