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軍的頭盔上,那根銀「針」是幹嘛的?可不是用來避雷的

2020-12-11 騰訊網

華夏幾千年,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不同的軍服,古代軍服雖然大體上差不多。但是在一些細節之處是有所不同的,還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繼承和發展。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清朝八旗軍所戴的頭盔。

與現代軍事頭盔不同的是,這種頭盔上面有著像「針」一樣的東西,它可不是用來避雷的,而是叫做「櫻槍」,「櫻槍」上面還有著漂亮「櫻穗」,可隨風起舞,這樣獨特的頭盔制式,幾乎成為了八旗軍的標誌。其實,這樣類似的頭盔在元代就有了,只不過那時候頭盔上的「櫻槍」沒有這麼長。

「櫻穗」的顏色也沒有清朝時期這麼多種類,在蒙古人入關建立元朝之前,蒙古軍隊的士兵,就有著在頭盔上插上動物羽毛的習慣,這就是這一頭盔制式最初的雛形。既突出了遊牧民族的特色又可以展現戰士們的勇猛。

到了明朝,它進一步被完善,「櫻槍」開始加長了,特別是在部隊裡的儀仗隊裡,這樣統一制式的加長「櫻槍」頭盔,能讓軍隊看起來更加整齊劃一,代表著部隊的規範,士兵令行禁止,公元1616年,清朝建立,由於在和明朝長期的戰爭中,他們獲得了不少的明朝頭盔,然後根據明朝頭盔的樣子進行了一定改造,作為滿洲八旗軍統一的頭盔制式。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正式開始了對華夏大地的統治,這時不同等級的將領或士兵,他們所帶的頭盔又有了一些細節上的區分。由於軍隊的擴充,國家軍隊裡面,除了滿洲八旗,還有不少的漢族士兵。對於滿洲八旗軍,按照旗的不同,他們頭盔櫻槍上有著不同的顏色,而對於漢族的士兵就不同了,顏色各異,規定不是很嚴格。

對於皇帝來說,頭盔更是做了大的文章。清朝乾隆皇帝的頭盔,「櫻槍」上面被鑲嵌了不少的寶石,這些寶石在當時都是極為珍貴的,不僅有本土產的也有西洋而來的,在太陽光下能夠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對於「櫻槍」上的「櫻穗」,更是用貂毛製作的,價值不菲。

當然,除去了裝飾和規範軍隊的作用,還有其他的作用,因為在冷兵器時代,基本上都是肉搏戰,手持的武器如果掉了,可以用這種頭盔來暫時防身,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對方趁自己不注意抱住自己的頭了,避免被扭斷脖子,進一步加強了頭盔本身的防護作用。

到了民國時期,這一制式的頭盔就逐漸被淘汰了,因為「櫻槍」和「櫻穗」在戰場上實在太過於顯眼,容易在戰場上被人當作活靶子射擊,北洋軍閥那時已經統一採用了西式的軍服,這種清朝時期流行的頭盔制式,也就退出歷史舞臺了。

相關焦點

  • 清朝盔甲頭頂上的「避雷針」是幹嘛的,不用擔心碰到樹枝?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古代將軍們盔甲上的一個小發明。我們經常看到的將軍們帶的頭盔叫做兜鍪,而兜鍪上像避雷針一樣的東西,叫做盔纓。不要小看了這根「避雷針」,那可不是所有將士都能有的,至少得是個將軍,才有資格帶這個避雷針(盔纓)。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這根避雷針,都是紅色黃色之類的顏色,總之在野外十分顯眼就是了。好像看起來還有點重要?是的,相當重要。
  • 武昌起義後,清朝各省駐防八旗軍的反應是怎樣的?最終結局如何?
    作為清朝掌控地方最為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也是唯一一支完全由滿人組成的部隊,它的存在,對於清朝掌控地方尤為重要,可以說是清朝統治地方的命脈所在。因此,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響應時,當地駐防八旗則首當其衝,成為起義軍首要對付的目標。
  • 清朝士兵軍服上的字:兵和勇,雖只是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在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領著自己的軍隊終結了明朝的統治,但是他卻沒能守住自己的勝利果實,反倒是讓清軍佔了個便宜,自那以後這片大地就由滿族統治。清朝從建立到覆滅一共用了將近300年,也算是長壽了。
  • 八年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軍帽上,為何總會有兩粒扣子?
    但軍帽上有兩粒扣子,不僅僅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南京方面的部隊中,軍帽上也有兩顆扣子。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扣子又有什麼用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我國軍隊的軍服發展。在清朝統治時期,清朝的軍隊分為了綠營軍和八旗軍。八旗軍屬於清朝的野戰主力部隊,又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 清朝滅亡後,殘餘的100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到1984年才發現
    1912年2月12日,隨著隆裕皇太后以太后的名義頒布了《退位詔書》,標誌著在中國已持續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王朝轟然倒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我們對它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面對列強的入侵,慈禧太后掌控下的清朝只是一味的委曲求全,讓那些心有家仇國恨的民兵毫無用武之地,那麼在清朝滅亡後,那殘餘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清朝軍隊創辦模式。
  • 二戰時日軍軍官軍服上那根黃色綬帶可不是裝飾,而是有特別意義
    李三萬 摘要:從二戰的歷史照片中,經過可以看到日軍軍官軍服上,從肩頭到胸前,總有一根黃色的綬帶,這根綬帶可不是裝飾,而是有著特別的意思,究竟到底表示什麼?
  • 老照片:清朝舊式軍隊,軍裝肥大寬鬆,士兵連基本站隊都站不齊
    【圖為晚清的士兵,衣服上有「壯勇」二字,他們有佩刀也有槍】清朝的舊式軍隊,主要有滿漢蒙組成的八旗軍、漢人的綠營以及實行募兵制的勇營。【圖為晚清士兵,衣服上有「兵」字,但是服裝看起來又肥又大】在太平天國運動以前,清王朝的正規軍指八旗軍和綠營軍。
  • 明粉對清朝取代明朝不服氣:清朝是靠撿漏,還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有很多人對清朝取代明朝不服氣,認為,明朝是李自成滅亡的,清朝不過是撿漏,沒有吳三桂,根本無法入關一統天下。實際上,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撿了清朝的漏。這四個對手,哪一個都是硬茬子,李自成大軍,張獻忠大軍,正是勢頭上,正是兵強馬壯,士氣正盛的時候,鄭成功也是縱橫海上的英雄,其實就是南明,也是硬茬子。
  • 【根管治療】那根扎在牙裡十幾年的針,終於被取出來了
    直到某一次治療拍了牙片,小瑩終於明白,多年來飽受折磨的原因,都是牙裡的斷針在作怪;從那以後,她滿深圳求醫問藥,得到的結論只有:取針操作難度大,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只有拔牙!   正如小瑩之前接觸過的那些牙醫所言,想在根管內取出斷針,是很困難的操作。   由於小瑩4-6號牙有三個根管,並且呈現蜿蜒的狀態,想要通過肉眼直視取出斷針的操作,可實施性極低,醫生果斷選擇用顯微鏡進行取針。
  • 恣意的明朝,自製的清朝
    明朝就像一個黑洞一樣,源源不斷地從美洲、歐洲和日本吸收白銀,上田信認為,生銀作為一種危險的貨幣,它在明末幾乎和 「砒霜」沒有區別。清朝入主中原後,在貨幣體系上,吸取了前朝教訓。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看看文末的延伸閱讀。
  • 碳纖維頭盔以及摩託車頭盔輕量化的迷思
    頭盔真的越輕越好?其實多數車友對於碳纖維頭盔,都有一個迷思,那就是越輕越好?所以才要採用碳纖維材質,不過廠家之所以會採用碳纖維材質,輕量化固然是關鍵,但也並非是無止境的輕量。為什麼都採用碳纖維材質了,頭盔還要控制在1250g,其實如果您購買了一頂過輕的頭盔,接近於1000g左右,您可能會覺得拿起來很輕巧,但當您實際在路上跑,尤其是上了高速,您就會發現這種過分輕量化的頭盔,反倒一點都不實用。因為本身自重不夠,在高速時會受到氣流上竄的影響,頭盔會往上飄,緊接著就是下巴綁帶勒住您的脖子,您就會像上吊一樣被勒著跑。
  • 十年過去,那根針還沒有拔出來
    10年過去了,那根針還沒有拔出來。喜歡一個學長10年,他身邊所有人都知道,唯獨他裝作不知情,關心他不拒絕,送的禮物也照收,但就是不主動。後來我沒忍住表白了,他在朋友圈放出了我的表白簡訊,公開拒絕。我沒死心,一直努力變好後再次表白。
  • 木蘭秋獮:清朝皇帝最喜歡的打獵活動,其實是一項閱兵儀式
    這種傳統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上是沒有的,這種傳統是清朝獨有的制度,就叫做木蘭。歷代皇帝延續下來並且成為一項固定的活動,直到清朝後期逐漸衰落。木蘭秋這項活動在最早舉辦是開始於康熙大帝,康熙20年的時候,康熙和眾多八旗軍以及大臣們一同巴爾汗湯泉進行了圍獵活動。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考察,就將圍場基本的界限確定下來。在圍場的周圍有八旗軍守衛以及巡邏的將士,不許外人隨便進入。
  • 牛仔褲的小口袋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牛仔褲的小口袋到底是用來幹嘛的?有人燭光前注意到了你的美麗,掀開那一張紅色的頭蓋驚嘆不已。 啊,夜深時我四處搜尋你沉默的野性。是的,夜的夢魘在我們的眼裡生動。 傾心地在心跳和心跳的想像中幽夢著。  在牛仔褲上一般都會有一個小口袋,這個小小的口袋究竟有什麼用呢?
  • 彪悍的清朝軍隊,為何放棄了金屬鎧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簡陋的棉甲呢?
    滿清八旗子弟在諸多人印象中多與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相等同,殊不知他們父輩在清朝前期曾十分驍勇。清軍能騎善射,戰鬥力極為強悍,不僅顛覆了明朝政權,還平定多次叛亂。按理說,清軍能立下如此戰功,所配備的應是頂級裝備,為何他們反而身披棉甲作戰呢?
  • 清朝滅亡後,那些殘餘的清軍去哪了?有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1644年清軍入關,滿族人隨即建立了清王朝,不過他們當初可能也是沒有料到,清朝會成為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們同樣沒想到綿延上千年的封建制度會終結於清,只能說是世事難料。清軍作為清朝的國家軍隊,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支軍紀嚴明的隊伍,不管是由貴族子弟組成的八旗軍,還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戰鬥力都是不俗。
  • 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沒有倭患,為什麼?
    因為,前期,八旗軍有血性,日本不敢惹八旗兵。 後期,戰爭取決於工業力量,日本直接侵略了。 除了力量,野性,血性,很重要。八旗兵比倭寇更厲害,倭寇自然不敢侵犯清朝。清朝早期很強大,所以沒人敢惹 二是日本統一了,自己閉關鎖國了。
  • 為什麼牛仔褲上都有一個小口袋?用來幹嘛的?今天總算知道了
    女性穿上它,還能很好的凸顯自己的身材,休閒百搭,配什麼鞋子都可以,可以說很受年輕人的喜歡,上次小編說了牛仔褲拉鏈的用處,那你知道在牛仔褲旁邊,那個小小的口袋是幹嘛的嗎?用來放手機?反正小編的手機是放不下,這麼小的口袋,除了放幾個硬幣,還能用來幹什麼?可以說,這個小口袋幾乎99%的人都用不到它,既然沒用,為什麼牛仔褲上都會有這個口袋呢?不是顯得很多餘嗎?
  • 清朝武官的軍事級別,都統與提督有何區別?
    清朝軍隊分為八旗軍(全部旗人)是與綠營(漢人為主)兩種建制。因為和平時期軍隊地位相對低一格,所以清朝軍隊武將最高為從一品。 清朝定鼎中原之後,以八旗兵分駐各省要地,全國共設駐防將軍14人。 周星馳的武狀元蘇乞兒就是廣州將軍的兒子 提督:各省綠營最高長官相當於大軍區司令 。
  •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何不同?身份地位有明顯區別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清宮劇中有一個很不起眼的穿幫鏡頭,那就是有些本該穿「兵」字服的士兵穿上了「勇」字服,有些本該傳「勇」字服的士兵又穿上了「兵」字服,更有甚者,一支隊伍中竟然同時出現身著兩種軍服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