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父女兩都是——「爸,我想買……」,
而我就比較厲害了:爸,今晚宵夜吃什麼?
在我家什麼不多就是宵夜多,自詡「食神」的老爹雖然經常被我嗤之以鼻,但是心裡還是暗暗沉迷於他花樣百出的宵夜無法自拔。
有時候是炒粉,加了噴香的幹辣椒,老爹配冰啤我配果粒橙,一人一張小板凳端坐在電視前,吃得美滋滋;有時候是煎麵餅,焦香甜軟配上杯牛奶,吃不完的還可以當作明天早餐;圓滾滾的白菜餃子配上一碟陳醋來上兩顆生蒜,……
「我只是把別人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吃飯」
犯懶的時候老爹就會甩給我20塊錢,派我出門打包宵夜。家附近的宵夜都吃了遍,乏善可陳,開著車遛著遛著就稀裡糊塗的就來到了東環路口,第一次來的時候,那條宵夜街真是熱鬧得不行。
三輪車擺滿了食材鍋爐就是一個攤位,塑料小板凳配上簡易方桌,螺螄粉、燒烤、廣東腸粉、麻辣燙……換作任何人到場都難以把持住想要大快朵頤的欲望。
自那次以後吃貨之路仿佛打開了新視界,像魔怔似的,每次餓了想吃宵夜,總要從北趕到東。
每次打包好,回家那短短十分鐘的路程都恨不得起飛,想快點快點再快點。回家跟老爹得瑟一番:你看,找到比你做得好吃的宵夜了,以後不用求著你咯~
李姐燉品,也就是那時候被翻了牌子,然後就成了本寶寶的心頭好。幾天不吃想得慌的那種。
而李姐做燉品從1996年開始在西船大院擺攤到現在搬進的小店鋪,今年已經是第21個年頭了。堅持只做燉品、甜品,沒有多餘的花哨。
燉豬腦、鵪鶉、烏雞、雞腿、雞翅、鴿子,品種不算特別多,卻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愛吃的經典款。
食材都是當天採購的,配上黃芪、黨參、紅棗,無需繁複的調料,簡單的油鹽即襯託出食材原汁原味的鮮美。
一小盅一小盅的隔水蒸煮,文火慢燉,約莫一個半小時。
揭蓋之時,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入,隔著布拿起還有些燙手,轉眼間一盅燉品被放到了小瓷碗裡端到面前。
趁熱先嘬口湯,鮮甜通透的口感在舌尖上百轉千回,撫慰了飢腸轆轆的肚子,美滋滋的。
肉被燉得香軟,雞腿皮香肉嫩,豬腦軟糯入口即化……一碗下肚,心滿意足。
再看看已然空盤的碗,甚至還有些破損陳舊,如果說什麼是「小確幸」,我想這便是罷
甜品都是當日現做,放在冰櫃裡冰得透心涼。隨便來上一碗,都能讓人過癮得打寒顫。
美容養顏的銀耳花生,香糯可口的八寶粥,每次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這,吃完之後總能為之一振,心裡暗暗給自己打氣:吃飽了又是幹勁滿滿唷
一碗碗燉蛋,都是貨真價實的材料,桂圓、白果、牛奶,特別適合老人小孩食用。充滿年代感的瓷碗裡裝著都是滿滿的馥鬱纏綿。
做了20多年燉品的李姐做起燉蛋來再熟稔不過了,加多少水蛋才嫩而不散,蒸多久火候掌握得分毫不差,
燉蛋香嫩彈滑,濃鬱的蛋香甜而不膩
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一旦上癮這輩子就認定了你。
價格也都很實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很公道,嘴饞的時候來李姐這飽腹一頓,幸福感瞬間爆棚,十來塊就能吃飽喝足,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著實難得。
點上一碗燉品,一碗甜品。啊,吃飽的感覺真好。
舊時的巷弄,有沉澱溫婉的美麗
漫長的歲月,推倒成一方塵土
吃完燉品揉著肚子回家的夜晚
滿天繁星的我懷著最遠大的理想
樓下阿姨說「飯桶老伍你一天吃多少頓飯啊 ?」
「管你屁事啊阿姨,你女兒嫁出去了嗎?」
▼
地址:東環路東環菜市(金盛廣場)門口,6路終點站。市內可乘坐6路、12路、23路、快5、快6到達東環路口站即可。
-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