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家有兒女,啥時候兒子娶了媳婦,女兒找到了婆家,為人父母也才能了卻心中的一份心事兒。如今,適婚青年男女比例失調,往往也更讓家有適婚男孩的父母為孩子的婚戀問題著急掛心,恨不得立馬孩子就能找到合適的對象戀愛後結婚,也好徹底放下壓在心中擔心兒子討不到老婆的哪塊石頭。
就因為自己家有適婚兒子的緣故,前幾日參加朋友孩子的婚禮,我也特意告訴熟識的朋友們為我家兒子上上心,但凡誰的身邊附近有了解也覺得合適的姑娘,幫忙給我兒子介紹一下。也是因此,有人向我打趣說,現在在咱農村人家小姑娘們找對象又有新說法啦!要求男方家庭是「單邊橋,路邊靠,生了孩子有人抱」,你除了可以答應人家「生了孩子有人抱」之外,想想你兒子符合「單邊橋,路邊靠」的說辭嗎?我自己想想也是,「單邊橋」和「路邊靠」這兩條我家還真是都不具備。
先說「單邊橋」。想當初生二胎時,我家屬並不是像別人一樣,一心想要生個女兒,求個兒女雙全。反而是一門心思想著繼續生個小子,原因是我家屬於農村人眼裡的單身獨馬,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兄弟幫手,總感覺在大事小情上,都沒有人可以推心置腹地提供參考意見,所有需要出頭的事情也都只能是自己去出頭,不像人家大家族,遇事都是成群結隊,一出面就是呼啦啦地一大幫人。
當時是天隨人願,也如我家屬所想二胎照常生了兒子。只是讓人想不到,十幾年過後和二十多年過後的今天,現實卻給了適婚男孩和家有適婚男孩家庭沉重的一擊。男多女少的現實,不可避免地讓適婚男孩遇到了娶妻難問題。現實中也有不少適婚女孩處對象戀愛結婚,更願意選擇有姐妹而沒有兄弟的「單邊橋」的婚戀對象,以免婚後為家庭財產問題出現爭爭吵吵,鬧得不愉快。畢竟,農村家庭的習慣是,老人的財產更多的是要留給兒子,出嫁的女兒一般很少會參與分割娘家的家產。
再說「路邊靠」。「靠」字的意思實際上非常明了,從字面上看也就是挨著、臨著的意思。如今,適婚的女孩之所以更願意尋找有「路邊靠」的男孩戀愛相處並最終結合,也是基於現實的考慮,一切都從現實出發的。現實不是殘酷,只是現實是經濟社會,一切都必須以經濟來源為基礎。任何一個家庭如果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沒有辦法掙到足夠多的錢財收入的話,凡事都可能會表露出捉襟見肘的尷尬。
生活需要錢做支撐,家庭生活離開錢一刻也不行。在貨暢其流,買賣興盛的當下,擁有「路邊靠」門市房產的家庭,無疑也就擁有了最為穩定,且可以只會增長而不會下降的經濟來源——房租。就像我們縣裡原來的一家公司一樣,早年間集資建房時地方經濟還不發達,公司領導們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了靠裡邊的房子。反倒是最後選無可選的幾個人選擇的幾處貼著農田或土路道邊的房子,成了如今的「搖錢樹」。原本祖籍我們村子的一個人,就因為有哪樣三間房子,如今早就成了繁華街市的門面,不僅依靠租金翻蓋了門市樓房,而且整體出租後,一年躺著就是四五十萬塊的房租收入。農村適婚女孩真要是選準了如此擁有門市房的男孩家庭,結婚後也便不會為沒有掙錢的路子生愁犯難。
最後說「生了孩子有人抱」。實際上,這「生了孩子有人抱」早就被農村適婚男孩家庭妥妥地接受被照此執行了。在我們這邊的農村裡,無論誰家的兒子娶了媳婦結了婚,等到真正生了孩子,男孩的母親差不多都是全職性地伺候著孫子或孫女,一個個寵都寵不過來。如果誰家的媳婦不願意讓自己的公婆去管孩子,可能才會惹得公婆一臉的不痛快。
在農村,比較講究隔輩親。男孩家裡娶了兒媳婦,多數都被寵著,更別說等到孫子或孫女落生了。就算媳婦不提要求,那婆婆一個個也都是一日不見孫子或孫女就會想的不行,心裡好像是沒抓沒落的。你說她們是犯賤也好,你說她們是一個學一個的習慣使然也罷。反正她們就是要那樣做,哪怕是家裡的兒媳婦並不上班也沒做其他的任何活。
唉!不說了。現實是適婚的男女比例失調,農村女孩可以選擇的機會很多,人家更願意選擇一個脾氣秉性合得來,家庭條件也更好的婆家也是無可指責的。就像有朋友說得一樣,你不接受,後面排隊等著答應的男孩人家可是多著呢!朋友們,你聽說過類似「單邊橋,路邊靠,生了孩子有人抱」一類的農村婚戀說法嗎?你們當地有什麼婚戀的新詞新語嗎?對此你有什麼感受,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