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去父親那兒,去之前打過招呼,可是父親卻不在屋裡。我轉了兩圈,聽到父親的聲音在窗外響起:「今天沒買到獅子頭!」我回頭看窗外,父親手裡拎著白色方便袋,一臉無奈的表情,應該是從菜市回來。進了屋,父親急急地在桌子上攤開塑膠袋,一摞油汪汪的春捲兒還冒著熱氣。我拈起一個炸得不老不嫩的春捲兒,咬一口,脆生生的,粉絲餡兒軟糯糯的,滿口流油!這味兒,一直是我喜歡的,喜歡了很多年,近些年為了健康,少吃油炸食品,才稍稍強行舍愛了。其實,雖說這般喜歡,相比較而言,更得我寵的,還得數那個「油炸獅子頭」。
這裡我所說的獅子頭,可不是餐桌上大家常見的那種學名叫做「四喜丸子」的那道菜,那個大肉丸子做成的獅子頭,不是我的愛。我說的「油炸獅子頭」,是一種早點,是由麵粉做成,純面點,正式名字應該叫「油炸花卷」吧,長得就是花卷樣,我不知道,我們向來把它叫做「獅子頭」,至於因何而得名,就無從考證了。做獅子頭的麵粉裡加了鹽、香蔥,五香粉之類,微微辣,做成花卷的樣子,油鍋燒開,花捲兒放油鍋裡翻著個兒慢慢炸,炸到外焦裡嫩,外脆裡軟。就著咬一口,或者掰一塊放嘴裡,嚼出嘎嘣響,那是一個鹹脆香!再喝口早茶,或者就一碗稀溜溜的粥,吃一口獅子頭喝一口粥,又或者掰一塊獅子頭塞進稀飯碗裡裹著稀飯吃,那頓早餐就吃得有聲有色,有味道極了!
我對油炸獅子頭的喜歡一如既往,尤其是老家小鎮裡的那家早點攤的那款,火候適中,軟硬度恰到好處。油炸獅子頭最好趁剛出鍋就吃,才會又脆又香。若是時間放得久了,變得疲軟,不脆也不香。但是,雖然不脆,卻很有嚼勁,也別是一番滋味,卻也有很多人喜歡的。那些超市裡真空包裝的玲瓏別致的嬌小獅子頭,賣相很好,其實味道根本就無法比擬!離開小鎮多年,卻很難再吃到那記憶中的原汁原味的獅子頭了!在別的街頭也看到過有賣獅子頭的,卻絲毫勾不起我的食慾。就算偶爾抱著試試看的決心買來嘗嘗,實在是品不出那個味道!
有次去父親那裡,恰巧父親就買了油炸獅子頭。我一邊吃著一邊讚不絕口,父親從此就記在了心裡。以後每次去,父親總會早早地去菜市買來一堆油炸獅子頭,不買菜可以,油炸獅子頭卻是必買的,而且每次都買夠幾個人幾倍的食量,每次吃不完的獅子頭還拎著打包帶走,就算帶回來的獅子頭皮疲軟不脆了,卻還是吃得很香。
於是乎,我們只要打了招呼要去,父親總會起得早早的,買好足夠的獅子頭備著,慢慢地似乎都成了習慣,對獅子頭的念想也是愈來愈深。其實,油炸獅子頭也算不得什麼美食,對它的念念不忘,也許只是紮根內心深處的一種眷念,一種對過去,對那個小鎮,對那逝去的曾經難以釋懷。歲月已老,記憶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