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大王鎮劉集後村:美麗村居「蝶變」展新顏

2020-12-1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張志清 東營報導

寬闊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乾淨敞亮的農家小院、圖文並茂的文化牆、熱火朝天的施工場地……冬日,走進廣饒縣大王鎮劉集後村,一幅「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美麗村居圖景躍然眼前。近年來,劉集後村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村莊環境、推進產業發展,高質量推進美麗村居建設,致力打造「紅色、宜居、美麗、幸福」新劉集。

「紅色旅遊」:建設紅色劉集

作為首版《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的保存地和全國成立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紅色品牌」是劉集後村最為靚麗的名片。依託紅色資源,村內建有全國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主題紀念館,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隊前來參觀、學習,每年吸引遊客超過10萬人。

「轟隆隆……轟隆隆……」在《共產黨宣言》紀念館改造施工現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工人門正在進行廣場鋪裝。「再用半個月就完工了。」一個工人介紹道。2020年以來,劉集後村以美麗村居試點建設為契機,重新打造提升紅色旅遊線路,投資2110萬元對《共產黨宣言》主題紀念館實施改造提升,改造面積共三層2650平方米,原有陳展拆除進行重新布展。投資65萬元復建村級黨性教育基地振華學堂。對原大王鎮三小閒置校園改造成基層黨校,佔地75畝,總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餘人學習培訓。「項目全部完成之後,不僅能讓遊客有更好的參觀效果,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一系列的黨性教育和紅色體驗活動,進一步拉伸紅色產業鏈條,從而帶動村民、村集體增收。」大王鎮劉集後村村黨支部書記劉洪燕表示,旅遊線路完全建設完成後,將為劉集後村增加村集體收入70萬元。同時,為最大限度發揮紅色資源效益,村裡還積極想法子、找路子,立足大王鎮當地特有的齊筆文化,推出一系列特色文創產品,讓充滿劉集特色的一個杯子、一支筆、一本書成為遊客熱捧的紀念品。

「設施提升」:建設宜居劉集

行走在寬闊平坦的宣言路上,看著兩旁蔥綠的綠化苗木、整齊的配套設施,讓人心曠神怡。「原來這條路不太好走,開著車都覺得顛簸。路重修好後,路面更平坦了,路基更結實了,走在這樣的路上,心裡甭提多高興。」村民劉建華笑著說。

劉集後村把提升基礎設施作為美麗村居的重中之重,高標準規劃建設投入。堅持高起點規劃,聘請華誠博遠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立足村莊發展實際,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統籌考慮基礎設施布局、公共空間節點、建築布點、環境整治和景觀風貌,高標準編制了村莊規劃編制和美麗村居設計,為高品質建設築牢了基礎。

聚焦道路建設、村莊綠化等重點和短板問題,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投資800萬元,實施完成了宣言路改造提升,增設人行道,路面重新鋪設瀝青,增設路沿石;翻新改造革命路路面,部分改造成人行道,增設路沿石,整理地溝蓋板;對振華路路面重新鋪設瀝青,增設兩側路沿石整理地溝、蓋板;對解放路增設路沿石,路面部分加寬並翻新整改;對劉集慘案廣場、村內活動休閒廣場、沿街建築物及廣場背景立面翻新改造,沿街增設紅色主題的標誌、標牌、彩繪和雕塑。統一對綠化苗木實施修剪和補植,提升村鎮綠化「顏值」。

下力氣改善和提升村莊環境質量,率先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全面整治生活汙水,實施農村旱廁改造,建設村級公共廁所方便村民使用。針對村莊畜禽汙染,對所有養殖棚捨實施拆除,限期處理農戶飼養的畜禽。嚴格落實村莊規劃,清理村內小廣告和違章搭建,對供電、通信等線路規範布局,設置道路標識、旅遊引導標識,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一個更加乾淨衛生的劉集呈現在眾人面前。

「綠色產業」:建設美麗劉集

劉集後村把產業發展作為美麗村居建設的「重頭戲」,先後實施了東方花卉劉集基地、劉集生態採摘園、文化一條街三位一體的綠色發展項目。2020年初,劉集後村又聯合周邊6個村莊,採取「集體+個人」共同運營模式,投資300餘萬元,建設了一處集旅遊、觀光、採摘休閒於一體的生態採摘園,包括2個高效大棚、1個800立方米的冷庫和1個聯動大棚。目前種植的西葫蘆、西紅柿已上市,實現銷售收入50萬元。僅此一項產業就可為入股生態園的6個村莊每年每村帶來至少5萬元的集體收入,同時帶動周邊50餘戶農民進入產業鏈條。

自從村裡搞起採摘園,村民張海燕搖身一變成了上班一族,在採摘園裡負責作物管護,工作不累,每個月還有3000元的工資收入。「以前自己種地是一份收入,現在不但有土地承包費,每個月還有工資,收入都翻番了。」說起採摘園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張海燕不禁嘴角上揚。

「一元餐廳」:建設幸福劉集

走進村「一元餐廳」,當天的午餐食譜是豬肉蘿蔔餡水餃,食品製作區內,工作人員和幾位前來幫廚的志願者分工協作,和面、擀皮、調餡,不多會兒功夫,水餃就出鍋上桌了。一盤盤冒著熱氣的水餃,氤氳出一張張老人的笑臉。「咱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黨和政府對咱這麼好,咱們得感恩得知足。」今年84歲的劉光先大爺邊吃邊跟同桌的幾位老夥計高興地談論著。

為解決村內80歲以上老人做飯不方便問題,新建一處容納100人的餐廳,組織村內黨員志願者及黨員家屬參與到服務中來,對老人只收取一塊錢的成本費,解決了村內年輕人的後顧之憂。

「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更不能忘了村裡的老年人。」村黨支部書記劉洪燕介紹說,劉集後村「一元餐廳」包括場地建設、桌椅廚具購置,總共花費100餘萬元,除財政補貼的30萬元,剩下的全由村集體出資。

相關焦點

  • 廣饒縣大王鎮舉辦農民趣味運動會 百姓歡樂展風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景萍 東營報導  11月21日上午,由山東省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廣饒縣大王鎮服務隊和廣饒縣大王鎮文化綜合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
  • 幸福滿滿 廣饒縣「一元餐廳」走進百姓心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為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無人照料、就餐不規律、精神孤獨等問題,廣饒縣探索推行村黨支部領辦「一元餐廳」,老人只要交上一元錢,就能吃上可口的午餐,12月4日,廣饒縣大王鎮劉集後村「一元餐廳」裡笑語不斷,幾名志願服務者正忙著洗菜,給老人們做飯,一片其樂融融的溫馨景象。
  • 廣饒縣這些地方迎來大變化 廣饒即將大變樣!
    近年來,廣饒大格局謀劃、大手筆建設  美麗的景色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風光與文化交融、強縣與富民共進  旅遊業成為廣饒高質量發展進程中  最「美麗」的力量     這幾天,廣饒縣的「旅遊富民」工程項目  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
  • 埇橋區美麗鄉村譜新篇 村莊「蝶變」換新顏
    時值冬日,走進埇橋區大店鎮四鋪村,一條條暢、潔、綠、美的硬化道路直通家門,一排排整齊大氣的民居讓人感受到田園村居的溫馨愜意,休閒廣場、大舞臺美麗大方,閒暇的村民跳著廣場舞、打著太極拳,生活中處處透出難以掩飾的喜悅……村莊蝶變,淵源有自,這一切都得益於埇橋區紮實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
  • 走基層 看創新⑤|「公園社區」靚了,萬江建成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
    他表示,一年前還是遍地垃圾的荒地,現在實現舊貌換新顏的蝶變,家人也更喜歡來到這裡休閒娛樂了。近日,谷湧沿河路觀光河堤亮化工程順利通過調試,兩岸景致在燈火映襯下宛如一幅流動的詩意長卷。萬江在谷湧、滘聯融入「公園城市」理念,作為我市第一批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建設區,經過了8個月的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工程建設,儼然成為了萬江家庭遊新的網紅打卡點。
  • 廣饒縣大王鎮實驗幼兒園開展《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溫春燕 劉敏 東營報導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新時代幼兒園和教師職業行為的十項準則》,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求,針對教育部12月7日刊發的《違反教師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規範職業行為,12月16日上午,廣饒縣大王鎮實驗幼兒園開展了
  • 永吉縣:人居環境大變樣 美麗村屯展新顏
    永吉縣:人居環境大變樣 美麗村屯展新顏盛夏時節,走進吉林市永吉縣西陽鎮,滿目皆美景:一條條整潔平坦的村路兩旁,鮮花簇簇,綠樹成行;一座座農家小院乾淨別致,瓜果飄香,蜂飛蝶舞;一個個休閒小廣場裡,涼亭、座椅、小花園、景觀樹、農家老物件樣樣齊備,
  • 廣饒縣大王鎮:下好「化解」先手棋 趟出發展新路子
    9月24日下午,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徐翀旻、山東高速齊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顏魯博、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創新融資部王迪等一行到大王鎮信義集團進行參觀考察。在信義集團啟動破產重整程序後,大王鎮黨委、政府主動出擊,迎難而上,積極配合管理人引入新投資人,通過加強與法院、地方政府等各方的協調聯動,創新推出「政府+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破產重整模式,探索實施「化解—投資—上市」三步走戰略,確保企業「破產不停產、權益有保障」,推動企業破產重整與上市一體謀劃、雙向發力、同步推進,努力讓老牌民營企業「涅槃重生」、再創輝煌
  • 廣饒縣大王鎮實驗小學舉行「寫好字 讀好書 作好文」階段表彰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於豔 東營報導  為切實貫徹縣教研室「寫好字、讀好書、作好文」方案的實施,紮實推進廣饒縣大王鎮實驗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
  • 樅陽縣山河村:美麗鄉村解鎖「蝶變密碼」
    美麗鄉村市級特色自然村建設點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迎來送往,見識過山山水水,最美的還是我們村。」54歲的山河村村民高厚旺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日常工作就是載著乘客東奔西走,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小城市的宜居,他的內心始終縈繞著對家鄉的深情。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怎樣留住鄉愁?
  • 臺東村:一個省定貧困村的美麗蝶變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2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葉玉燕 黃琬婷)深秋時節,記者走進海豐縣臺東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水清見底的池塘倒映著村子的倩影,寬闊平整的道路延伸到村口,白牆青瓦的房屋錯落有致……
  • 江蘇-蘇州~吳江七都鎮長橋村,這個「經濟薄弱村」,美麗蝶變!
    步入吳江七都鎮長橋村,寬敞乾淨的村道,整潔無雜物的村莊,令人爽心悅目。隨意擇一方院子,搬一把竹椅,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愜意而美好。從以前的經濟薄弱貧困村到如今的美麗鄉村,長橋村積極探索脫貧模式,藉助「外力」,增強「內力」,激發「活力」,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轉變。
  • 金華這個村美麗蝶變,幸福滿滿!
    永康市龍山鎮梅隴村位於城區東北角,由梅隴和下奠口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有800多戶,1900多人口,是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村莊背山面水,村落圍繞五口池塘組成山谷水系,以太平水庫東渠為依託,清澈渠水環繞整個村莊,今年11月,梅隴村榮膺全國文明村。
  • 麒麟區紅土牆村:少數民族貧困村走出美麗「蝶變」路
    紅土牆村於2017年被列為省級貧困村,曾經是眾人眼中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思想觀念落後、環境衛生差的落後村。在脫貧攻堅工作的推動下,紅土牆村加強黨建引領,大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這個偏遠山區彝族貧困村完成了美麗的「蝶變」。
  • 73幅美術作品帶您看村改換新顏!容桂美術協會專場寫生作品展開展
    33位容桂畫家共帶來73幅「村改」專題寫生作品,用畫作反映容桂街道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實況及成效,展覽將展至12月20日。本次展覽由順德區容桂街道宣傳文體旅遊辦公室、順德區容桂街道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順德區政協容桂聯委會主辦,順德區容桂街道美術協會承辦。
  • 【關注】鄂城區碧石渡鎮李家境村:美麗鄉村展新顏
    鄂城區碧石渡鎮李家境村:美麗鄉村展新顏在外打工多年的碧石渡鎮李家境村村民魯三春最近決定回鄉創業。他之所以下定決心,緣於村裡的巨變。「汙水管網建好了,公廁乾淨了,過去的『髒亂差』不復存在,家鄉越來越美。」他由衷感嘆道。
  • 裡水有條星星村,紅色元素超搶眼,千畝田園勁好玩|鄉村展新顏⑤
    裡水有條星星村,紅色元素超搶眼,千畝田園勁好玩|鄉村展新顏⑤ 2020-08-28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新景換新顏,美麗隆陽大變樣,幸福居民笑開懷!
    新春新景換新顏。正是這份積極參與,讓社區從硬體到軟體、從環境到心境都真正美麗起來、和諧起來。鄉村振興,「亮」出好經驗好成效「自從區裡將脫貧攻堅與農村人居環境相結合齊開展、雙推進後,來我們村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了。」蒲縹鎮王頭寨的居民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