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這頭,路那頭
——常州無錫交界處4個村開啟跨區域農文旅合作徵程
在天寧區鄭陸鎮查家灣村和江陰南閘的泗河村之間,有一條近200米長的鄉村小路。本月中旬,這條僅容得下一輛小車通過的鄉村道路開始動工擴建。
本月24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鄉村土路的北側路基已被拓寬、平整好,南側正在修築過水渠。「擴建後這條寬8米、可通旅遊大巴的柏油路,仿佛一條珍珠鏈,將串起常州焦溪村、查家村和無錫觀西村、泗河村等4個鄉村的美景、美食,實現區域農文旅串線互遊、融合發展的新氣象。」主導並參與道路擴建工程的查家村書記顧相才對記者說。
一路連四村,旅遊文化同放光彩
地處常州、無錫兩市交界處的焦溪村、查家村和泗河村、觀西村,自古由橫撐河相連,又被舜山舜河相隔。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加上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優勢,使四個村的旅遊文化同放光彩,各具特色。
焦溪,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全鎮依山傍水,東倚鶴山、北枕舜過山、南望芳茂山;舜河、北塘河、橫撐河、三山港四水匯流;查家灣是常州市的美麗鄉村示範村,擁有一山一水二網四片新老八大景觀;觀西村是無錫市級美麗鄉村,目前的獅山湖半島已成為區域旅遊熱線;泗河村則被譽為無錫的「桃花源」,域內有丁果湖山水溼地公園、玫瑰種植區和山林徒步區,山水田園風光隨處可見。
「從查家灣穿過正在擴建的這條村道,便進入南閘的泗河村,往東走幾步就到了觀西村的獅山湖休閒度假區,再往西南方走不遠,就進入了焦溪古村,沿路的風光恰巧形成一個文旅景點的閉環。」顧相才說,4個村都有山水資源,歷史底蘊深厚,如果能夠抱團發展,形成一個跨區域的文旅風景區,將是共贏之舉。近年來,隨著常錫兩地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這個抱團的想法變得越發強烈。
然而,連接常錫兩地的那條200米長的鄉村小道,卻成為跨區域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瓶頸。
擴建村道,常錫村官共同推動
上月21日,首屆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峰會召開。會上,提出了「四個協同」發展戰略。其中,「深化合作,互融共進」的抱團發展理念,著實讓參會的查家村書記顧相才激動不已。
顧相才說:「那次峰會上,談到當前合作事項,我堅定了要打通瓶頸路的決心。」峰會結束不久,顧相才就和泗河村的村支書等村幹部坐在一起,共商兩地文旅發展大計。
其實,圍繞這條路,兩地村官並非是第一次合作。顧相才告訴記者,早在五六年前,這條村道還僅有一米寬時,因為兩個村的村民有在對方村上班,為方便村民出行,顧相才就主動找到泗河村村支書曹洪國,提出修路。雙方一拍即合。當時,查家村出了3萬元,泗河村出了2萬元,一起修了這條水泥路。
在泗河村村支書曹洪國看來,最早雙方一起修路只是單純地方便村民出行,現在雙方擴建這條路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抱團發展,促進跨區域的農文旅融合發展。
顧相才告訴記者,雙方除了合作擴建這條村道,還要在兩村交界處的舜過山上,再修建一條旅遊步道。目前,步道已經修到了兩村交界處。
構建跨區域文旅圈,期待更高層面助力
顧相才坦承,隨著蘇錫常一體化發展戰略的落地實施,類似合作擴建村道的事情會越來越多。目前,查家村和泗河村正謀劃構建以4個鄉村為基礎的跨區域大文旅圈,希望打造一個有特色的江南文旅新品牌。
但同時,兩位村官也清醒地意識到,這一目標在村級層面上受限太多。「想法要落地,得有統一的規劃,各方資源也需要有效協調配合,需要更高層面的協調合作。」曹洪國說。
基層的意願強烈而主動。本月19日,常州天寧區鄭陸鎮黨委書記楊康成、江陰南閘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志浩一行在查家村進行了首次洽談,兩地跨區域農文旅合作開始由村級層面上升到鎮級層面。
「雙方對於兩地深化合作、融合發展的意願一致。相信機遇總是為有心人準備。」顧相才說,首次洽談後,他已馬不停蹄,多次「越界」到泗河村、觀西村,和對方村幹部一起調研查看具體景點、線路及相關配套設施,4個鄉村的特色景點、沿途的線路如何串線互遊都在具體商議規劃中。 殷益峰 孫東青
來源:常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