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幟的苗族錫繡
一千多年的歷史
神奇材質與面料的結合
苗寨女性世代相傳
美術館也爭相收藏的藝術品
它就是苗族錫繡
古法超新說
第四季
神奇手藝在哪裡
這些#神奇手藝在哪裡#?用神仙葉子做的「豆腐」,全世界獨一份的刺繡技藝,千年不腐的天價涼蓆,用頭髮作畫的藝術,比髮絲還細的刻紙,一根可以跳繩的麵條,還有可以吃的「石頭」;又是誰開創了一部針線塑造的新疆童話,用刻刀描摹一個個迷你寫意世界,以手掌之力推出閃耀盛世大唐的絕美色澤。走呀~谷小雨告訴你,神奇手藝就在這裡,一代代傳奇也在這裡。
苗族錫繡
苗族錫繡,是在材料上使用金屬「錫」來完成一件刺繡品。流傳於貴州黔東南州劍河縣境內的部分苗寨,相傳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錫繡主體以金屬「錫」的自然色為主色調,在其間輔以黑、紅、藍、綠等彩色暗花,其視覺效果是粗獷的深色面料上綴以銀白色的小錫節,故質感強烈、古樸而生動。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和精巧,屬罕見的刺繡技藝,在貴州乃至全國豐富多彩的刺繡工藝中獨樹一幟。
手藝人王亨石
王亨石,女,貴州劍河人,苗族錫繡製作技藝傳承人
現代文明不斷衝擊著人們的生活
也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物質條件和精神環境
但在苗族寨子裡卻還有像王亨石這樣的人
不願向工業化生產低頭
她依舊使用傳統製作工藝設計服飾
而這一切的執著都起源於這位苗寨女人兒時的夢
王亨石在苗寨裡長大
從小便對寨子裡姑娘身上獨特的苗衣產生了興趣
立志要做出最漂亮的錫繡
於是她四處向長輩討教刺繡技巧
日復一日,繡壞了再拆,拆了再繡
幾年下來,王亨石的刺繡手藝在寨子裡已是數一數二
古老的錫繡在她的手上散發著勃勃生機
她在狹小的兩居室裡邊繡邊講訴著過去寨裡悠然自得的日子
苗族錫繡的傳承
錫繡是世界上僅存的,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刺繡種類。其工藝紛繁複雜,屬於苗族母系文化。苗族少女都是從母輩的言傳身教中學習技藝。錫繡樣稿不同於苗族其它刺繡種類所用的剪紙或手繪底稿,女子出嫁時,母親將繡好各式傳統圖案的繡片作為陪嫁物相贈,如此世代沿襲。
錫繡工藝獨特,技術性強,耗日長久,該支系苗族少女於婚前多不參加繁重勞動,閒暇之餘,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為自己繡制嫁妝,婚前至多能做兩套。
錫繡製品主要用在前後裙片和後背上,後裙片的底色布用女兒線分成九格,每格的幾何圖案一致,叫魚花,表示田、土和魚鱗。民以食為天,即對生養他(她)們的土地和食物表示感恩。每格的格子線有三根,叫女兒線,表示村寨的姐妹們相約一起上山做農活、捉魚、玩耍,還有團結一心的解釋。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什麼圖案的錫繡?#
(歡迎與谷小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