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獨一份的刺繡技藝

2021-01-10 GUYU穀雨

獨樹一幟的苗族錫繡

一千多年的歷史

神奇材質與面料的結合

苗寨女性世代相傳

美術館也爭相收藏的藝術品

它就是苗族錫繡

古法超新說

第四季

神奇手藝在哪裡

這些#神奇手藝在哪裡#?用神仙葉子做的「豆腐」,全世界獨一份的刺繡技藝,千年不腐的天價涼蓆,用頭髮作畫的藝術,比髮絲還細的刻紙,一根可以跳繩的麵條,還有可以吃的「石頭」;又是誰開創了一部針線塑造的新疆童話,用刻刀描摹一個個迷你寫意世界,以手掌之力推出閃耀盛世大唐的絕美色澤。走呀~谷小雨告訴你,神奇手藝就在這裡,一代代傳奇也在這裡。

苗族錫繡

苗族錫繡,是在材料上使用金屬「錫」來完成一件刺繡品。流傳於貴州黔東南州劍河縣境內的部分苗寨,相傳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錫繡主體以金屬「錫」的自然色為主色調,在其間輔以黑、紅、藍、綠等彩色暗花,其視覺效果是粗獷的深色面料上綴以銀白色的小錫節,故質感強烈、古樸而生動。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和精巧,屬罕見的刺繡技藝,在貴州乃至全國豐富多彩的刺繡工藝中獨樹一幟。

手藝人王亨石

王亨石,女,貴州劍河人,苗族錫繡製作技藝傳承人

現代文明不斷衝擊著人們的生活

也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物質條件和精神環境

但在苗族寨子裡卻還有像王亨石這樣的人

不願向工業化生產低頭

她依舊使用傳統製作工藝設計服飾

而這一切的執著都起源於這位苗寨女人兒時的夢

王亨石在苗寨裡長大

從小便對寨子裡姑娘身上獨特的苗衣產生了興趣

立志要做出最漂亮的錫繡

於是她四處向長輩討教刺繡技巧

日復一日,繡壞了再拆,拆了再繡

幾年下來,王亨石的刺繡手藝在寨子裡已是數一數二

古老的錫繡在她的手上散發著勃勃生機

她在狹小的兩居室裡邊繡邊講訴著過去寨裡悠然自得的日子

苗族錫繡的傳承

錫繡是世界上僅存的,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刺繡種類。其工藝紛繁複雜,屬於苗族母系文化。苗族少女都是從母輩的言傳身教中學習技藝。錫繡樣稿不同於苗族其它刺繡種類所用的剪紙或手繪底稿,女子出嫁時,母親將繡好各式傳統圖案的繡片作為陪嫁物相贈,如此世代沿襲。

錫繡工藝獨特,技術性強,耗日長久,該支系苗族少女於婚前多不參加繁重勞動,閒暇之餘,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為自己繡制嫁妝,婚前至多能做兩套。

錫繡製品主要用在前後裙片和後背上,後裙片的底色布用女兒線分成九格,每格的幾何圖案一致,叫魚花,表示田、土和魚鱗。民以食為天,即對生養他(她)們的土地和食物表示感恩。每格的格子線有三根,叫女兒線,表示村寨的姐妹們相約一起上山做農活、捉魚、玩耍,還有團結一心的解釋。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什麼圖案的錫繡?#

(歡迎與谷小雨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國不只有四大刺繡,浙江台州還藏有獨特的刺繡技藝,非常精美
    一說到中國的刺繡,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蘇繡,蜀繡,再或者是湘繡等等,但其實在浙江的台州也藏著一個歷史悠久的刺繡技藝,那就是台州刺繡。如果追溯台州刺繡歷史的話,其實早在唐代的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就是雛形,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說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
  • 她出生於蘇繡世家,7歲開始學習刺繡,如今把蘇繡技藝帶給全世界
    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幫母親做一些簡單的刺繡,由於生活環境的耳聞目染和長年累月的學習,王輝對蘇繡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獨特的審美意識。太湖窯上村風光旖旎大學畢業之後,王輝與母親一起創辦了蘇繡工作室從事設計和產品開發。母親也是一位蘇繡非遺傳承人,一名有著40餘年刺繡工齡的繡娘,是村上的刺繡骨幹。
  • 靈寶刺繡:技藝極具豫西特色
    「刺繡」在靈寶市民間叫「扎花」,工藝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的國宮廷裡,已經能夠使用連環針法,繡出龍鳳圖紋,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繡。到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朝,虢繡技藝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並走出宮廷,進入平常人家,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的一份珍貴遺產。靈寶民間刺繡的圖案紋樣,多採用喜慶、吉利的象徵,或是通過字音相同的「諧音」,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滲透著豫西地區的民間風情。
  • 針尖兒上的藝術:古代刺繡,技藝高超、精美絕倫
    絲織品的伴生者刺繡也登上了舞臺。隨著工藝的不斷的完善與發展,針尖兒上的藝術刺繡,也開始了長達千年的歷史,地域不同造成的差異,豐富多彩的針法,無一不令人為之讚嘆,這就是獨屬於刺繡的魅力。經過時光的衝刷,洗滌。遍布中國大陸的刺繡,也發展出了多個派系,蘇繡,魯繡,湘繡,杭繡,粵秀,蜀繡,漢繡這些都是鼎鼎有名的刺繡名品。
  • 清朝皇族刺繡技藝在吉林省流傳推廣
    她是長白山滿族枕頭頂刺繡第四代傳承人那麼,在她心中有哪些與刺繡有關的難忘回憶她又是以怎樣的方式,用針線為筆「作畫」將這份從民間走向宮廷又再次回歸民間的頂尖刺繡技藝傳承下去滿族刺繡風格與漢族刺繡派系不同,其工藝主要集中在菸袋、香包、刀鞘、箭袋、弓袋、髮帶、帽頂、圍巾、鞋面、枕頭頂、幔帳套、馬鞍墊等物品。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通化是滿族貴族的發祥地。而長白山滿族枕頭頂刺繡是指流傳於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遼源市等的長白山區滿族群眾的一種刺繡技藝,因繡於枕頭兩頭而得名。
  • 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刺繡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繡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
  • 飛針走線,傳承「指尖」技藝 ——專訪濰坊刺繡傳承人丁培玲
    於是,她丟棄了此前刺繡只能照搬原圖顏色的做法,將刺繡中的色彩運用隨意搭配,針法也根據繡品的紋理開始有所變化。這樣一來,丁培玲的刺繡作品更加生動逼真。刺繡技藝方面,她柔美細膩、靈動傳神的個人風格逐漸形成。1969年,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成立,丁培玲被調入這裡工作。進入研究所後,不少當初和丁培玲一起做刺繡的工人都轉了行,但丁培玲卻一直堅持著。
  • 金城瑰寶 | 技藝精湛的紅古刺繡!
    金城瑰寶 | 技藝精湛的紅古刺繡!明末清初,紅古刺繡就已經是地方民間傳統工藝了。刺繡佳品的作者都已年老故去,傳承人較少,部分作品可稱精品,如枕頂刺繡「三娘教子」、「家和人興」、「清白執家」、「蛐蛐吃白菜」等,紅古刺繡「荷包」、窯街刺繡「白龍馬」、「獅子」、「鞋墊」等。
  • 關注|鶴慶縣「美麗鄉村女子學堂」刺繡技藝培訓班開班
    為更好的發揚甸南刺繡文化,傳承甸南刺繡手工藝,切實把手工技藝與本地傳統文化和旅遊文化現代生活中的個性化需要有效結合起來。11月25日,鶴慶縣舉行「美麗鄉村女子學堂」刺繡技藝培訓班開班儀式。鶴慶甸南刺繡,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它集工藝、民俗,實用與審美於一體,世代傳承,流行至今。鶴慶縣刺繡高手楊文煥作為此次培訓的主要授課老師。來自廣州的伍玉儀是楊文煥的學徒之一,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圈看到楊文煥的刺繡作品,源於喜歡,於是在去年12月從廣州過來和楊文煥學習。
  • 法式刺繡,是一首有溫度的詩.
    我們總能被歐洲中世紀電影中奢華至極的宮廷服飾,和高定秀場上的翻飛的繁複的美麗的各種服飾所吸引,他們無不體現了面料與刺繡在面料改造系統中所佔的地位。那些面料上的刺繡之所以美得讓人沉醉,也許是因為心底嚮往著這般溫柔的生活吧。他們說法式刺繡是有溫度的,服裝因之而靈韻橫生,因之而獨一無二。
  • 濰坊文化人物 | 濰坊刺繡傳承人丁培玲:飛針走線,傳承「指尖」技藝
    於是,她丟棄了此前刺繡只能照搬原圖顏色的做法,將刺繡中的色彩運用隨意搭配,針法也根據繡品的紋理開始有所變化。這樣一來,丁培玲的刺繡作品更加生動逼真。刺繡技藝方面,她柔美細膩、靈動傳神的個人風格逐漸形成。
  • 錦屏:指尖技藝促發展 北侗刺繡復工忙
    近日,走進彥洞鄉黃門村棉園刺繡產業合作社裡,繡娘們一邊唱著悠揚的侗歌一邊忙碌地趕製著繡品。紡車嘎吱作響、梭子左右穿梭,繡娘們飛針走線,將粗布加工成一張張精美的繡片以及鞋子、衣服。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彥洞鄉黃門村棉園刺繡產業合作社的訂單雖然有所下降,但她們並沒有閒著,選擇在家中不斷的創作出新的作品。
  • 刺繡、剪紙等龍江傳統技藝亮相技能大賽
    刺繡、剪紙等龍江傳統技藝亮相技能大賽 2020-12-10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傳統技藝的升華——帶你認識不一樣的日本刺繡
    在國內,青木和子幾乎是日本刺繡的代名詞。
  • 鮑玉存 榮獲2020年度首屆「刺繡技藝大師」亞軍
    鮑玉存出生於1974年, 與刺繡結緣於幼時, 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中,小時候在家也學著做過很多刺繡,如:繡球,鞋墊,繡枕等等,一路走來,歷經了超過常人的艱辛,也收穫了不一般的人生。 在五年前,大家都在玩快手,而我也不列外,那時候出播刺繡的作品很少,看著他們的作品,我也手痒痒了,就想著自己也來做。
  • 用絲帶繡花,這爐火純青的刺繡技藝,誰人能及?堪稱藝術品
    栩栩如生的立體絲帶刺繡用絲帶繡花,這爐火純青的刺繡技藝,誰人能及?堪稱藝術品!刺繡、絲帶繡是中外女工技能,但能玩到更深程度還真得下不少功夫。能繡出這麼美的絲帶繡,絕非只憑高超的刺繡技藝,還有那股子藝術靈氣,不然成品怎麼能這麼靈動秀雅。這樣的水平,阿梅是怎麼樣也達不到的。還有絲帶的品質,光澤和柔軟度都是極好的,漸變的顏色處理,還得 會染色,配色吧!用絲帶作畫,聽著不可思議,但是有人,卻真的做到了,還很精緻美豔呢!
  • 陳安琪,獨一份
    一切都那麼順利,是因為獨一份吧。偶像的軌跡2007年,還是一名初中生的陳安琪在雜誌上看到了當時時尚圈最炙手可熱的設計師John Galliano的作品,回顧往事,她很清晰地記得雜誌上刊登的是dior2007春夏系列。「我非常驚嘆,原來時裝設計師不僅能設計衣服,甚至可以通過服裝將他心中的非洲描繪出來,而且讓別人不停想要去探究,他到底還有什麼樣的世界。
  • 陳安琪, 獨一份
    一切都那麼順利,是因為獨一份吧。2007年,還是一名初中生的陳安琪在雜誌上看到了當時時尚圈最炙手可熱的設計師John Galliano的作品,回顧往事,她很清晰地記得雜誌上刊登的是dior2007春夏系列。「我非常驚嘆,原來時裝設計師不僅能設計衣服,甚至可以通過服裝將他心中的非洲描繪出來,而且讓別人不停想要去探究,他到底還有什麼樣的世界。
  • 中國傳統工藝刺繡,古代技藝與現代風的完美結合,這才叫時尚
    刺繡在我們中國已經是一個非常久遠的技藝了,一直流傳至今。我們對它以往的刻板印象都是大紅大綠,非常華貴比較難接受。但現在隨著時尚界的不斷進步,刺繡技藝也有了自己的改進。所繡的花紋要淡雅許多,也更加符合我們現代人的審美。
  • 法式刺繡的前世今生
    說起刺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我們中國就是一個刺繡大國,傳統的四大繡派:蘇繡,蜀繡,湘繡和粵繡,其高超的技藝都讓全世界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