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
其實這口「氣」來自於——脾胃!
圖源:視覺中國
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但是,隨著大家的飲食越來越豐富,脾胃受傷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果你的「嘴巴」出現這6種跡象,最好檢查一下,可能已經中招了。
脾胃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嘴巴可以反應出脾胃的好壞。「唇四白」就是嘴唇的周圍白色的肌肉,嘴唇嘴外一圈,大約1毫寬。
小事也是這樣,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門的時候,總會開著玩笑說:「長的太高了也彆扭,到了誰家裡都得低著頭才能進去。」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
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假若不進去,就不知裡面有什麼風景和奇特的構造,有時還會留下遺憾;假如進洞口時不低頭,就會被碰頭甚而被碰得頭破血流。這個時候,無論怎麼顯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貴的頭,彎下了最貴的腰,去探尋石洞裡的風景。(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這些看來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卻說明了一個道理,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實現美好理想和遠大目標的徵途上,有時需要我們昂首闊步,奮勇前進;有時需要我們低頭彎腰,才能跨過這道關鍵的門檻,獲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你是一個太重感情的女人嗎?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裡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
唇四白不明顯的人,是脾胃的功能減退的徵兆;唇四白幹黃的人,預示脾胃虛弱;如果唇四白髮黑、發紫,則是典型的脾虛溼盛的表現。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出現嘴巴起泡、生瘡等口腔出現問題,這多與脾虛溼氣淤阻或是胃火過旺有關。
古書記載:「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胃火過旺,脾受灼,就會出現唇腫問題。
小事也是這樣,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門的時候,總會開著玩笑說:「長的太高了也彆扭,到了誰家裡都得低著頭才能進去。」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
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假若不進去,就不知裡面有什麼風景和奇特的構造,有時還會留下遺憾;假如進洞口時不低頭,就會被碰頭甚而被碰得頭破血流。這個時候,無論怎麼顯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貴的頭,彎下了最貴的腰,去探尋石洞裡的風景。(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這些看來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卻說明了一個道理,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實現美好理想和遠大目標的徵途上,有時需要我們昂首闊步,奮勇前進;有時需要我們低頭彎腰,才能跨過這道關鍵的門檻,獲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你是一個太重感情的女人嗎?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裡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
舌頭肥大則是溼氣過重的症狀。
正常的嘴唇光滑、溼潤、唇色淡紅,如果嘴巴總是乾裂、脫皮,甚至出現裂口,則說明脾胃的消化功能異常。
《內經》中指出,「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
涎就是津液、口水,當脾臟功能不足時,不能布散津液,就會導致流口水,有的是在睡覺的時候。
脾胃出現異常,食物不能及時被消化吸收,就會長時間滯留於胃中,導致口臭。
中醫裡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這是因為,一旦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
圖源:視覺中國
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藥也不管用。
圖源:視覺中國
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上述症狀。
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
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使人更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腎的精氣強弱與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有關。
圖源:視覺中國
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
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
此外,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
脾胃不好的人可多動腳趾,相當於按摩脾胃二經。上班時,可以邊工作邊用腳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鐘;
或者在洗腳盆裡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邊泡腳邊用腳趾抓石頭,都能起到很好的健脾胃效果。
脾胃和老奶奶一樣喜歡細碎的食物。國外有研究證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做到反覆咀嚼,堅持一段時間,你的健康狀況就會明顯好於同齡人。
春天少吃酸,多吃點甜味食物,如山藥、香蕉、大棗等,以養脾臟之氣。夏天溼氣較重,多吃豆類健脾利溼,同時少淋雨、少貪涼。
從立秋開始多喝粥,粥最健脾。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時最好早睡晚起、多曬太陽,讓身體溫暖,都是保護脾胃的好方法。
脾胃是後天為本,隨著年齡的增大,脾胃的功能逐漸下降,但是如何調理脾胃,才能使後天脾胃不受病?
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項鳳梅,給大家推薦了幾款能夠保養脾胃的效驗良方:
黨參陳皮瘦肉粥用於:急性胃腸病和腹部術後等狀態。
食材方法:黨參15g,陳皮5g,瘦肉20g,粳米100g,煮粥300ml,溫服,日一次,連續一周。
用於:熱病之後脾胃功能的恢復。
食材方法:荷葉20g,麥冬5g,粳米100g,煮粥300ml,挑出荷葉麥冬,溫服,日一次,連續一周。
扁豆薏仁湯用於:輕度的脾虛痰溼證。
食材方法:扁豆30g,薏仁20g,水300ml,煎汁200ml,當茶飲,日一劑,連續一周。
用於:納食不加,口淡無味屬輕度痰食積聚者。
食材方法:山楂20g,烏梅5g,麥芽10g,甘草5g,水300ml,煎汁200ml,當茶飲,日一劑,連續一周。
提示:以上脾胃食療茶和方治療的都是輕症,若是病情較重或服用一周無效者,應儘快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