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為什麼都愛喝花酒?

2021-02-23 拾文化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一種叫「綠蟻」的酒——據說,這種酒是各種草藥兌制而成,有像螞蟻的綠色泡沫浮在酒面上,因此稱之為「綠蟻」

 

白居易、李清照、柳永、陳敬宗,都在詩詞中描述過此酒: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白居易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李清照

酒傾綠蟻開金甕,饌膾蒼麟奉玉盤。

—— 陳敬宗

 

可見「綠蟻」由唐朝至明朝一直是文人喜愛的酒品之一。

 

香花、香草因其氣味芳香而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發現這些芳香的植物,具溫中理氣、活血化癖、祛風除溼、發散清熱等作用,為古人製作香酒提供了不少的芳香原料。

 

從最初的鬯(鬱金做成的香酒)到菊花酒、菖蒲酒、桂花酒,古人不斷開發了各種香料對酒的應用。

 

菊花酒由菊花與糯米、酒麴釀製而成的酒,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最初古人加工香酒的方式只是將香料直接投入酒中。《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菊花酒」的製作手法,「將裝有曝幹的菊花裝入絹囊中,再浸入三大鬥酒中過七天,就可服用」。

 

高鐮《遵生八箋》中記載「凡一切有香之花,如桂花、蘭花、薔薇,皆可仿此為之」。

 

花酒在古代廣為流行,名目繁多,如:松花酒、蓮花酒、李花酒、酴釄花酒、榲桲花酒、木槿花酒、茉莉花酒、薔薇花酒、梨花酒、棣花酒等。

 

歸納中國古代製作香酒的方式,或是將單一香料浸入酒中,或是將多種香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浸入酒中,或是用香料制為香曲再制為香酒,或是將香料與酒存入在一起薰香。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後,釀酒開始製作酒麴,賈思韶在《齊民要術》卷七《河東神曲方》中就記載了桑葉、蒼耳、艾及茱英用於製造酒麴。

 

製造酒麴之所以使用一些中草藥,是因為中草藥中含有許多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的維生素,可以促進酒麴中的微生物更好地生長,另外用加有中草藥的酒麴釀出的酒也別具風味。

 

到宋代以後,因中外交流的加強,從域外傳入的香料品種豐富,數量擴張,豆範、良姜、砂仁、木香、乳香等域外香料開始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

 

同時,由於釀造技術的提高,製作香酒方法的多樣,製作香酒的香料以及香酒的品種更加繁多。

 

陳直《壽親養老新書》卷四記載了蘇合香酒的調製及其保健效果:

 

「蘇合香丸,右用十分好醇酒,每夜將五丸浸一宿,次早溫服一杯,除百病,闢四時寒邪不正之氣,舊酒尤佳。」

 

同書卷三記載了龍腦香、木香和羊肉配製雪花酒:

 

"羊精膂肉一斤去筋膜,溫水浸洗,批作薄片,用極好酒一升煮令肉爛,細切研成膏,別用羊骨髓三兩、腎窠脂一兩於銀鍋內鎔作油去滓,卻入先研肉膏內並研勻,又入 龍腦少許拌和,傾入瓷瓶內候冷。每用時取出切作薄片,入酒杯中以溫酒浸飲之。龍腦候極溫方入,如無腦入木香少許亦佳,二味各入少許尤佳。"

 

明代以後,經過古人的長期實踐與釀酒技術的提高,古人對製作、利用香酒的記載達到了歷史高峰,宋詡《竹嶼山房雜部》中記載的「長春酒」、「杏仁燒酒」就是用地黃、肉桂、豆範、沉香、木香、丁香、茵香、南香、蕾香等幾十種香料混合製成的香酒。

 

《本草綱目》中收錄有近二十種香酒方,分別是「屠蘇酒、五加皮酒、地黃酒、牛膝酒、當歸酒、葺蒲酒、獲荃酒、姜酒、茵香酒、縮砂酒、莎根酒、椒柏酒、柏葉酒、松液酒、松節酒、菊花酒、黃精酒」。

 

不同的香料基本都具有溫中理氣、活血化癖、祛風除溼、發散清熱等各種功能,酒則一般具備溫裡活血的作用,將香料與酒配製成香酒,往往可以對人體發揮更大的治病養生的功效,但也不可過量飲用。

 

高鐮在「醞造類」部分的開頭就指出:

 

「此皆山人家養生之酒,非甜即藥,與常品迥異,豪飲者勿共語也」。

 

除了藥酒,用各種鮮花釀酒,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代大詩人屈原在《九歌》中有"惠餚蒸兮蘭籍,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

 

十分明顯,當時便已盛行以桂花來釀酒了。迄今桂花酒仍然是主產我國的具有香醇桂花味的一種較高級的酒類。

    

荷花我國分布很廣泛,具有很高觀賞價值,除了蓮子、蓮藕可供食用之外,蓮花也可以製酒。

 

《續世說》中,曾記載了以蓮花製酒的方法,大體是把蓮花搗碎,浸入酒內,使酒具有蓮花的清香。名目碧芳酒。到清代,蓮花酒的製法又有發展。

 

《清稗類鈔》載:"瀛臺種荷萬柄,青盤翠蓋,一望無際,孝欽後每令小閹採其芯加藥料製成佳釀,玉液瓊漿不能過也。"可見這種蓮花製成的酒,是后妃喜愛的飲料,以至於有玉液瓊漿也比不上它的稱譽了。

    

菊花製酒歷史悠久。魏晉時代,我國重陽節日,就有佩插茱萸,登高暢飲菊花酒的風俗日。菊花製酒分菊花釀酒和菊花浸酒。

 

釀酒是在每年九月間,選擇半開的菊花,連帶少許莖葉一併搗碎,拌和在蒸熱的秫米醪酪裡發酵,到來年九月,開封榨釀而成。

 

此法雖然簡單,但要歷時一年之久。浸酒是在菊花盛開時,採純淨花朵去蒂,每公斤花可浸泡五公斤好酒,密封十天左右便可以飲用。

 

椰子樹花序長大。唐代就有用椰子花釀酒的。其酒味甘,飲之亦醉。這種椰子花酒的釀製,還流傳至宋代,但今天即使在我國椰子產區的海南島,也罕見了。

 

玫瑰花酒也是我國重要的花酒之一。廣東省中山市小攬鎮有"茶蘼花酒",芳香撲鼻,享有盛名。

 

近年來,由於香料工藝的發展,不少地方採用了先提取香精與酒混合的方法,以製造香醇而具濃鬱花香的酒。"白花酒"採用白蘭花,能使酒品香醇,使人喜愛,成為製酒花類中的無名英雄。

讀完這麼多酒,早已醺醺醉人。願今日有雨,有酒好眠,無酒也好眠。



相關焦點

  • 成功的男人都會喝花酒
    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這個傳說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歷史上有的確有喝花酒的確切記載。「酒池肉林」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有記錄的最早的喝花酒事件:「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 為什么女人討厭男人喝花酒呢?
    很多事情,就發生在日常裡,但是我們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說,為什麼男人一說吃花酒,就準備被老婆揍吧!
  • 喝花酒
    喝花酒大概都知道
  • 古代文人為何獨愛青樓呢?難道文人都風流嗎?
    最重要的是,文人去青樓不會對文人的聲譽有影響,家中的嬌妻也不會有意見。不管是年紀二十歲的弱冠之年的人,還是已進入花甲之年的老人,不管是落魄書生,還是朝廷高官,也總想去逛青樓。宋徽宗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更是捨棄後宮佳麗三千,獨愛青樓,以至於為去約會歌妓李師師而經常偷偷溜出宮。
  • 悅讀 文人愛貓
    然而,此後的數日,這隻貓不吃不喝,溘然歸去。或者這隻貓是在一直等著夏衍,直到親見主人會來,才結束了綿弱的一絲生機。貓之有情,令人聞之悵然。  貓是愛好自由、喜歡獨居的動物,也許這一點暗合了文人不願阿附、追求自由的秉性,才使得文人願意與貓為朋,聊以解憂。文學家豐子愷曾經照過這樣一張照片,他身穿長袍,架一副黑框眼鏡,戴一頂黑色方帽,而方帽上竟蹲著一隻貓。
  • 藍田文人愛鑽山 / 賀萬春
    我忽然萌生出這個結論:藍田文人愛鑽山。數年來,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拉幫結派樂此不疲地往山裡跑,這種現象終於引起我的興趣,我要解讀他們的靈魂,給世人一個滿意的答卷!首先要指出的,文人熱愛藍田山,這可上溯到歷史的縱深處,是有些傳統性的。可是,在當代的藍田,文人愛鑽山,竟然常態化了。也許因為藍田山既高大又險峻,有讓人難於言表的感動;也許因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和山水結下不解之緣,我想二者兼而有之。
  • 照人鏡圖鑑:為什麼文人能士多愛曾國藩?這3個道理大明白
    為什麼文人能士多愛曾國藩?這3個道理大明白,如果你也有,也能夠得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作伴。第一個大大道理就是「天道酬勤」。這個不是什麼秘密,很多人知道,並以此為信仰。每到一個地方,都老老實實的挖壕溝、紮營盤。正是因為肯下苦功夫,太平軍十幾次偷襲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一點也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人道酬誠」,《中庸》裡講:誠之者,人之道。很多人以為這個世界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足夠的聰明,以及他們有足夠多的手段,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 文人雅士們都好這口!(視覺盛宴)
    人生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如果你喜歡的超過三種,那麼恭喜你,文人雅士一個,哈哈!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來短暫為什麼 還要栽培苦澀——汪國真山高水遠連腳步都擋不住又怎麼擋得住,情深意長風有吹的欲望,雪有飄的主張理智不想任感情信馬由韁感情總是讓理智遍體鱗傷——汪國真
  • 文人雅士所愛的收納容器——風雅之至的都承盤!
    文房用具的重要性在中國古代,素來都有崇尚文化的傳統,所以在古代,知識分子、文化名人都是被社會所尊崇的一個人群。這種崇拜從文人的品格、志向開始,一直延伸到了文人的生活方式當中,這其中就包括了文人雅士的書房用具。對於文人來說,書房象徵著一種精神追求,文人墨客從來都不吝嗇對書房進行比較具有品味的布置。
  • 李白玉笛聞折柳,範仲淹羌管霜滿地,古代文人為什麼都是音樂達人
    賈湖骨笛詩歌的傳唱功能定性從《詩經》三部分不難看出,文人在《詩經》創作當中起了重要作用,《頌》全部內容、《雅》大部分內容都是貴族文人專門創作的音樂,語句相對艱澀難懂,傳唱度很低。這種民間採集,文人加工的合作模式讓詩歌音樂不斷融入民間詩歌音樂活力,同時文人的詞句加工潤色則是增強了民間詩歌的藝術性,讓詩歌成為雅俗共賞的藝術。兩者結合之下才形成了自漢朝以後樂府詩千年不衰的盛況。這一時期誕生的樂府詩對後世影響極大,歷朝歷代都有樂府詩創作的記載。在唐朝詩歌當中,樂府詩更是名篇倍出,我們熟知的《長恨歌》《蜀道難》《將進酒》等等都是樂府詩。甚至到清代的《木棉花歌》都屬於樂府詩。
  • 楚尋歡:文人畫還能走多遠?文人畫的生死蛻變
    文人畫家既想建功立業又想歸田隱居的矯情與自我優越感可見一斑。文人畫雖重寫意,並不是說就排斥工筆。文人畫所推崇的寫意精神是直抒胸臆的抒情,譬如陳老蓮、金農筆下很多兼工帶寫的作品都是上乘的文人寫意畫。那麼院體畫是否就不是文人畫呢?不盡然。譬如首開工筆花鳥畫派的宋徽宗畫作在我看來就不乏文人畫特質。首先他有絕佳的繪畫天分與藝術修養,再者他有非職業作畫的自由狀態。
  • 民國四大文人,個個文採都很出眾,卻是典型的渣男,見一個愛一個
    要說這民國渣男,相信很多人都能給出不少的答案,但是要說到最經典的,那還必須得是這四位,這四個人可以說是看到一個就會愛上一個,而且還表示的十分痴情的模樣,難怪那些女子會對文人有所心動,畢竟文人浪漫,這四個人就是:鬱達夫,胡蘭成,徐志摩和郭沫若,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們的風流史。
  • 什麼是文人畫,如何解讀文人畫,文人畫有哪些傳承思想?
    文人畫是指由文人所作,且畫中帶有文人情趣,流露文人思想的繪畫作品。文人畫的形成和發展,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多種因素促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宋代統治者建國之初就極為重文抑武,文人的地位得以提高,文人的思想得以張揚。
  • 羽觴醉月,文人雅事!
    這其中提到的羽觴就是千百年來,文人最喜愛,也是最能夠代表文人氣質的酒杯。羽觴也叫耳杯,最早出現在戰國。到西漢時期,上層社會宴飲上已經開始廣泛流行。有木質的、玉器的、青銅的、陶器的、漆器的等材料製作而成。羽觴的形狀呈橢圓形,潛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耳,如鳥的雙翼,故名「羽觴」。
  • 文人靠什麼掙錢呢?
    說起文人啊,知識分子,在我的印象裡,最初就是可能就是中學,書裡的孔乙己吧!總覺得文人,一定是清苦的,家徒四壁,食不果腹。但是實際上,在古代也好或者在百花齊放的民國,有學問的中國文人都混得不差!特別是在經濟收入方面,可能超出你的想像!文人靠什麼掙錢?肯定是寫文章了!
  • 文人家具
    我們單從書名就可以大約知道,其書中所寫的都是「多餘」的文人閒趣:一件家具的雅俗、審美標準及不同於俗人之用途等等,這些「小事」偏偏在這本書中成為了很深的研究。一定要疏朗有致,不能太密,每個地方擺什麼家具都是有道理的,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位和內心世界。最重要的是書房,書房對一個收藏家或文人而言是最重要的地方。書房肯定有書案、椅子、書架、單人榻,這幾樣基本就足夠了。
  • 懷袖雅物文人扇,如是清涼
    王健:對,當然還有些普通老百姓用的扇子,包括有一些那個工藝扇,這個是小姐、太太用的東西,但是你為什麼選擇文人扇?王健:文人扇的內涵最深嘛,它的載體最大,我們不管是從它,剛才我們說過的詩書畫意,對吧?刻也是一個詩書畫意的一個延伸。然後從載體來說,它整個製作就是一個,就是一個工藝上面,從材料,材料上面就是一個載體。
  • 文人畫能成為一種流派,關鍵在於文人思想,淺談文人畫的發展
    《 安處齋圖-元人集錦之三》 元 倪瓚一、文人畫的特徵要問文人畫的特徵表現有哪些?我們大多會說文人畫重書、重意境、重墨趣。文人畫的這些特徵,大多是由文人的審美追求與價值取向所決定的。它的題材方面多為高山、漁隱、梅蘭竹菊等。
  • 「遊戲文人」上田文人與他的藝術品們
    人們經常將遊戲視作為「第九藝術」,而能夠稱得上是「第九藝術家」的遊戲製作人,我想,上田文人應該算是「名副其實」。 當我們談到日本那些著名的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宮本茂,坂口博信,這些名字也許對於國內玩家而言更加熟悉一些。而上田文人這個名字,卻顯得有些陌生。
  • 玫瑰椅: 閨閣中的小姐椅,文人雅士的最愛
    方正精巧的玫瑰椅 玫瑰椅靠背和扶手都比較低矮,且靠背、扶手、椅面之間相互垂直。 文人雅士的最愛 玫瑰椅頻頻出現在宋代文人雅集上,說明當時這一新興的家具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在這一社會階層中比較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