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真愛還是算計?

2021-01-11 博文書苑若愚談白

張愛玲,被公認為民國四大才女之首。她的小說,角度獨特而精緻,文筆綺麗而細膩,風格既貴族又市井。因其獨特的文學價值,而深受一代代讀者的喜愛。

作為一位女性作家,因自身的成長環境和情感經歷,她更善於發掘和描寫女性獨特的心理,所以其絕大部分作品是以女性生活為題材,她用細膩的筆調描寫女性的情感,關注那個時代女性的命運。

她筆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一些悲劇人物,她們在社會中總是處於被壓抑、被逼迫或被拋棄的位置,生活在時代的漩渦中無力自拔,既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只能在黯然神傷中徒增感慨,空嘆悲涼。

如《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她儘管潑辣強勢,卻也只能走向悲劇的結局——最後用愛情和青春換來的財富和地位,也不過是捆綁自己身心的枷鎖,一步步將自己推向扭曲的深淵,繼續荼毒著自己的兒女。

不過也有例外,《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就得到了作者的偏愛。張愛玲在一次訪談中也曾經明確表示,自己最喜愛的小說就是這部《傾城之戀》,因為只有這部小說結局還算完滿。

《傾城之戀》講述的是出身破落遺老之家的的白流蘇和一個風流不羈的南洋才俊範柳原之間的「愛情」。

白流蘇同樣是在時代漩渦中掙扎的女性: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寄居在娘家,身無分文,受盡奚落。在當時那個時代,按說她是無力獲得美好歸宿的。

她雖然掙扎抗爭,但最終不得不向命運低頭,而作者卻出其不意,用「一座城的淪陷」來成全白流蘇的「愛情」,讓她如願地成為瀟灑多金的範柳原的合法配偶。

那為何作者如此偏愛白流蘇呢?

我想,作者應該是欣賞白流蘇在男權社會中不認命不服輸、憑著機智狡黠與男人周旋較量的精神的。儘管這樣的抗爭在那樣的時代如此渺小,卻是難能可貴的,所以作者也不忍心扼殺這樣的時代女性,才用香港的淪陷來改變她的命運吧。

作者筆下的白流蘇是矛盾的結合體:她溫柔可人,具有東方女性的美麗,那一剎那的低頭令範柳原著迷,也讓萬千讀者著迷;她精明算計,用自己的美貌與範柳原展開了一場愛情博弈;她堅強自尊,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與命運進行無力的抗爭;她同樣也是軟弱可悲的,一直孤軍奮戰,娘家的哥哥嫂嫂欺負她,母親也拋棄了她,所以在這場愛情博弈中最終不得不低頭,甘願做範柳原的情婦。

她最後也是幸運的,香港的淪陷再次將命運的羅盤拋到她的手上,她也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如願地成為了那個有錢體面的男人的合法妻子,成為了勢利的家人羨慕又嫉妒的對象。

而許鞍華導演的香港電影《傾城之戀》,雖被認為極大地還原了小說,但我認為,繆騫人塑造的白流蘇形象與小說中還是有一些明顯不同。

原著中男女主角都是情場高手,而白流蘇甚至比範柳原還要精明。範柳原在這場愛情博弈中至少還有偶爾的真情流露,但白流蘇一直在算計在營謀,她不願或曰不敢付出真心,她也付不起。當最後她獲得婚姻的保障時,感覺那種輕鬆更像是拿到「長期飯票」後的釋然。

而電影中的白流蘇則顯得溫柔自卑有餘,精明風流不足。不過,也許這才是我心中的白流蘇。

很多年前,初看原著時,可能是出於年輕時對愛情的幻想,我一直認為白流蘇和範柳原是真心相愛的。所以我希望在這場愛情博弈中,他們能多幾分真心,少幾分算計。我不願相信白流蘇像原著所說的那樣最後是守著婚姻空城過活,「範柳原將俏皮話留給了其他女人」。

電影《傾城之戀》以範柳原拉著白流蘇的手許下婚姻的承諾作結,流蘇溫柔地挽著範柳原的手,臉上掛著滿足的淺笑,微微低頭,這場景深深地觸動了我,那是沉浸於愛情中的幸福模樣。電影版的《傾城之戀》真正地成全了百流蘇的愛情,也滿足了我心中那點美好的執念。

電影中的白流蘇並不美麗動人,這也是很多人詬病的,但不能不說她仍然溫柔可愛。她說話時溫婉動人,如夏日的清泉,細微聲響下,帶來絲絲舒意。她總是容易害羞,喜歡抿嘴低頭,正如範柳原說:「流蘇,你的專長是低頭。」面對範柳原的調情,她不是情場老手能風流應對,卻只羞澀俯首。她對範柳原多了幾分真情實意,看著範柳原對其他女子示好,她也會吃醋耍小脾氣,獨自神傷。在得到範柳原的婚姻承諾後,她激動地流淚,緊緊地挽著範柳原,那是得到愛情的幸福模樣。

電影中似乎淡化了二人之間的愛情算計。周潤髮飾演的範柳原在炮火聲中不顧生命危險從公寓中接出白流蘇,他們在逃亡途中緊緊相擁,此刻我相信他們是真心相愛的。生死關頭,他們僅有彼此,那是寒冷絕境中的一絲溫暖,正如範柳原道:「……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那時候我們在這牆根下遇見了,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電影中的白流蘇相比原著顯得更加軟弱被動,面對嫂嫂的譏諷,她向母親尋求安慰和庇護,可白老太太卻選擇視而不見,她在白老太太面前哭泣,那是委屈可悲的淚水,是寡居娘家受盡壓迫的無力控訴。她在幫妹妹相親時搶盡風頭,嫂嫂排擠她,妹妹不理她,她少了原著中的那份洋洋得意,多了一份惆悵孤獨。電影中的白流蘇,面對範柳原也顯得有些自卑木訥,少了那份風流多情、精明算計。兩人劫後餘生,她為範柳原洗手做羹湯,照顧他的衣食起居,也許是這份平淡溫柔慰藉了範柳原漂泊的心,才對白流蘇許下了天長地久的婚姻承諾。

儘管電影中白流蘇是軟弱被動的,但她仍然保持了原著中的那份堅強和堅守。她賭下自己的聲譽,隨徐太太來香港與範柳原展開這場愛情博弈,那是她不屈服命運的倔強。她愛範柳原,卻沒有迷失在範柳原的溫柔陷阱中,當知道範柳原不會娶她時,她黯然神傷,卻依然堅持回到上海,這是她最後的堅守。回到上海,面對著娘家人的冷嘲熱諷和流言蜚語,她的日子越發難熬,在接到範柳原的信時,也沒動過回香港的念頭,那是她不願屈服的最後一次堅強。最後白老太太也拋棄了她,讓她去香港,她再次在白老太太床前哭泣,那是無助可悲的淚水,是被家人拋棄後的無力控訴。為了自己的生存她不得不向範柳原低頭,向命運屈服,丟掉自己最後的那份自尊。

好在最後命運對她不薄,在她自己都以為賭輸了時,一座城的陷落卻成全了她的愛情。

小說中的白流蘇似乎是一隻小貓,看似柔弱卻也精明;電影中的白流蘇更像是漂泊亂世中的一枝小花,溫柔中帶著一絲堅強,她的柔弱令範柳原憐惜,她的堅強是那個時代女性意識的覺醒,是對男權社會的反抗。只是,不論電影還是小說,不論真愛還是算計,經歷了戰爭苦難後贏得的幸福卻讓人感到格外悲涼和感傷。

相關焦點

  • 《傾城之戀》:白流蘇到底愛不愛範柳原?
    在張愛玲的小說中,除了《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受大眾和專家都認可的小說外,還有一部被評論家質疑的小說,那就是《傾城之戀》。傅雷評這部小說:「作品的重心過於偏向頑皮而風雅的情調,儘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
  • 《傾城之戀》範柳原不願娶白流蘇,可為什麼經歷戰火娶白流蘇為妻
    《傾城之戀》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座城市的傾覆就是為了成全一段戀愛。這本書的男主角範柳原,一個妥妥的富二代,而女主角白流蘇是大齡離異女。但兩人自從相遇就相互吸引,互相說著俏皮話,互相打趣,看似真切卻又不真切。
  • 讀《傾城之戀》:白流蘇的圓滿源自於她的算計
    但她贏的並不輕鬆,此間百般拉扯和算計,隱忍與沉默,她心知肚明。而恢復平靜後的婚姻,也絕非想像中的那麼傾城。01 白流蘇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在張愛玲的筆下,白流蘇的可憐正是源於她的傳統。從古至今,門當戶度一直都是婚姻登對的硬性指標,這是一個傳統。
  • 《傾城之戀》:白流蘇的情婦之路
    年少時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只當是一部言情小說看了。看範柳原甜膩膩的情話,看白流蘇的低頭婉轉羞澀,看兩人輾轉終於走到了一起,看鏡前兩人的那場火辣辣的吻戲。但人算不如天算,陰差陽錯地,範柳原竟然看上了白流蘇,邀請了在場唯一會跳舞的白流蘇跳了三場舞。本以為曲終人散,可範柳原竟然花了些心思借徐太太之口邀請白流蘇去香港遊玩。徐太太的丈夫本就和範柳原有些生意上的往來,夫婦兩人也巴不得捧著範柳原。
  • 《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張愛玲筆下的美滿結局?
    關於張愛玲,我簡單的說兩句,奇女子一位,有不同尋常的才情和風骨,早年家境優渥,是真正的上海富家,自小就見過了花園,使喚過了傭人,她筆下的香港或是上海等等地方的奢華景致,包括《傾城之戀》與她自身經歷過的有很大相關。
  • 《傾城之戀》:範柳原告訴你,男人不想結婚的真相是什麼
    01不少網友抗議:為什麼要用電影版《傾城之戀》的配圖?電視版「白流蘇」的陳數,那才叫一個漂亮。嗯,你不覺得嗎?繆騫人更符合「白流蘇」這個人物形象:她那一類的嬌小的身軀是最不顯老的一種,永遠是纖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ru——角色與人物形似更需要神似。
  • 《傾城之戀》:白流蘇—張愛玲的「自我投射」
    2009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電視劇《傾城之戀》,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家族走向衰亡後的白家六小姐白流蘇(陳數飾演)嫁給了唐家少爺唐一元(王學兵飾演),但是由於結婚之前並不了解唐家少爺的性子,所以結婚以後,整天花天酒地、沾花惹草的唐一元徹底傷透白流蘇的心。
  • 所謂男女愛情,就是一場博弈——張愛玲《傾城之戀》
    書籍《傾城之戀》而作為張愛玲唯一以圓滿結尾的小說《傾城之戀》,曾經由著名導演許鞍華執導,周潤發和繆騫人分別擔任男女主角,被搬上大屏幕,成為張愛玲首部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電影版《傾城之戀》那麼作為張愛玲本人最喜愛的小說,《傾城之戀》是怎樣刻畫愛情與人性的呢?我們仔細回味整篇小說,張愛玲正是從愛情的不同發展階段,來呈現男女雙方的博弈和較量的。
  • 《傾城之戀》:戴著原生家庭的鐐銬,白流蘇註定得不到愛情
    她的文字始終關注女性的情感、女性的生存、女性的處境,《傾城之戀》是其中的代表作。《傾城之戀》,這個夢幻的名字下描述的並不是一段唯美的愛情,反倒是充滿了各種傾軋算計,現實到令人寒顫。白流蘇,本是生在大戶人家的小姐,姿色不凡,可惜父親好賭,輸的個傾家蕩產。
  • 《傾城之戀》:白流蘇,那個時代最勇敢的女性
    張愛玲是新時代的傳奇女性,也是中國現代女作家中最受歡迎和推崇的作家之一。許多讀過她作品的人都深深愛上了她文字的細膩,她的一生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沉香片,第一爐香"、"沉香片,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和《紅玫瑰與白玫瑰》。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深入人心,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比如《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就是一個時代一類女性的縮影。
  • 從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中,再次討論「愛」的含義
    張愛玲的小說總是透著悲觀和蒼涼,映刻著其對人性的深度刻畫。《傾城之戀》是一部以愛情為題材的短篇小說,男女主人公的戀愛過程一直以來都是讀者關注的焦點。一、「傾城」之前——隔閡的愛白流蘇和範柳原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是離過婚寄人籬下又詩書不通的舊派女人,一個是海歸富商風流倜儻的紳士。白流蘇與範柳原的結識本是偶然,在白流蘇陪七妹去相親範柳原時,陰差陽錯範柳原和白流蘇有了好感。從此之後,二人愛情的追逐遊戲便開始了。在香港淪陷之前,兩個人的戀愛一直是有隔閡的,也是自私的。
  • 張愛玲與她的《傾城之戀》
    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 傾城之戀:白流蘇與範柳原,在感情博弈中驚出來的愛
    《傾城之戀》是由張愛玲所著的愛情小說,也是她作品中較為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也許範柳原原以為,與白流蘇這樣的離過婚的女人玩曖昧,會得心應手,誰知道白流蘇並沒有那麼容易就範,這偏偏勾起了他對於流蘇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欲望。或者說,其實範柳原已經並不情願地愛上了白流蘇。在這場感情的博弈當中,似乎是白流蘇開始佔據了上風,但是這樣的「上風」對於白流蘇來說,是非常難熬的,因為作為一個女人來說始終是被動的。
  • 《傾城之戀》:抗爭與妥協並存,白流蘇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
    張愛玲是一位傳奇性的新時代女性,也是中國現代女作家中備受大家喜愛和推崇的作家之一。讀過她作品的人,很多都深深愛上了她文字中的細膩,她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深入人心,其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比如《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便是一個時代一類女性的縮影。
  • 張愛玲《傾城之戀》:善於「低頭」的女人,最厲害
    範柳原告訴她:「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在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中,白流蘇有過三次低頭。這三次低頭,改變了她的一生。第一次低頭,是隱忍的低頭。可是,範柳原卻不是那個能讓她真真正正有安全感的男人。她想要嫁給他,做他名正言順的妻子,而不是一直和他談情說愛。範柳原在徐太太嘴裡,是一個「不甚可靠,還是算了罷」的男人。可流蘇還是跟著徐太太去了香港,去赴一場可能沒有故事的約。
  • 張愛玲《傾城之戀》:當婚姻與愛情無關
    今天要講的這本《傾城之戀》也是在她23歲左右發表的。 在這一年她同時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所以她的真實創作年齡是很小的,也體現她的才華。 也正是因為她創作時年齡尚小,所以她的小說中很少出現對於家國,戰爭方面的思考,簡單來說就是很好懂,說難聽點就是格局小。
  • 【名著解析】張愛玲美其名曰《傾城之戀》,也不過是對平凡夫妻
    傾城之戀》也是一樣。不可否認《傾城之戀》電視劇是非常優秀的作品,裡面的所有演員都是戲骨極品。但唯一缺憾且不可避免的就是男女主角比小說中的他們要純良且忠於愛情,而張愛玲筆下的範柳原與白流蘇可不是這樣具有高潔品格的人。而《傾城之戀》展現的卻是一個字:俗!表面上看,白流蘇與範柳原都很風雅不接地氣,而實際上他們都是在現實生活中不難找到的俗人。
  • 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都是自私的人,他們的結合是一場交換!
    喜歡張愛玲的朋友,肯定都看過她的《傾城之戀》,張愛玲的文筆向來慘澹,對筆下的人物也毫不留情,很多人物的結局都非常不好,但相比來說,《傾城之戀》中的二婚女白流蘇卻意外得到了張愛玲的厚愛,給了白流蘇一個比較好的結局。
  • 《傾城之戀》範柳原為什麼喜歡離異女白流蘇而不是其未出閣的妹妹
    《傾城之戀》從字面上說講的就是戀愛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範柳原是華僑富商之子,還繼承了一筆極大的遺產,非富即貴,妥妥的富二代。而女主人公是沒落貴家族的六小姐,還是一位結婚後又離婚的離異女,與前夫離婚後一直賴在娘家,除了母親外,受盡兄嫂的白眼,還被他們騙光了錢財。
  • 張愛玲的愛情悲劇《傾城之戀》,其中的「悲」從哪裡可以得到體現
    《傾城之戀》以文學的形式展現了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脆弱的感情,也包含了作者追求完美又冷靜客觀的愛情態度,且對男權社會受壓迫的女性表達了不滿。對《傾城之戀》進行深刻解讀,挖掘其蘊含的內涵,不僅有助於更加深入地解讀張愛玲的作品,也有助於喚醒讀者正確的愛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