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要的小麥秸稈變吸管,農民們創業致富機會來了,有人月入5萬

2020-12-13 餐飲新紀元

沒人要的小麥秸稈變吸管,農民們創業致富機會來了,有人月入5萬。

近日餐飲業麥當勞、星巴克等餐飲企業宣布停用塑料吸管,很多做餐飲的朋友都問我該不該現在停用?

很多中小餐飲店都在觀望,但其實早在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中指出:

「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現在已經是7月份了,距離停用不足6個月時間,餐飲業還是要早做準備,如果到了12月在行動就已經晚了,到時候非塑料吸管價格會迎來上升。

根據行業內的資料顯示,在2019年,我國總共吸管的產量達到了3萬噸,合約460億根,也就意味著平均每個人使用量超過30根。

並且有環保專家便是塑料吸管的降解非常難,一根吸管需要500年的時間,所以取消塑料吸管勢在必行。

塑料吸管能夠在餐飲業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就是價格便宜,平均一根0.03元左右,全國共有60萬家奶茶店,大部分吸管都是在奶茶店裡消耗了,一杯7元的奶茶,給你一根3分錢的習慣,這對於奶茶店而言,成本很低。

但是如果不適用塑料,使用紙質吸管那麼一根習慣的成本在1毛錢左右,比塑料吸管貴3倍,紙質吸管有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熱飲料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紙質吸管需要用到更高成本的紙,這個吸管成本價格也會進一步上升。

那麼我們不禁在想,除了紙質吸管,還有什麼可以代替塑料吸管呢?

你別說,還真有,而且就在大自然中,就在農民家裡,那就是植物吸管,其中小麥秸稈就是最具潛力的。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建議,塑料吸管可代替的品種很多,可以用紙,也可以用竹子材料,還有使用植物秸稈,並特別點名了小麥秸稈。

其實早就有人嗅到了這個大商機,在陝西有個曾經在餐飲業工作的90後,回到了家鄉,用當地的小麥秸稈,製作出了吸管,從2月份開始這位90後返鄉青年,每個月賣出近千萬根小麥秸稈吸管。

從5月份開始,小麥秸稈吸管預訂的客戶一下子多了3倍,現在這位90後的網店,從7月1日到7月10日,10天時間就接到了50萬元的訂單,這些訂單都是需要在一個星期內發貨。

以前在農村沒人要的小麥秸稈,變成暢銷的植物吸管,帶動了村民就業,目前已經有60多個村民,分三班倒日夜不停的製作小麥秸稈吸管。

農田裡的小麥很多,90後小夥選用的是質量上乘,未被蟲咬,形狀良好的小麥幹秸稈,向村民的收購價格一根5分錢,當地村民很多人在家挑選麥稈,質量好的就賣給90後小夥,直接帶動了當地鄉民們的收入提升,有村民已經月入5萬了。

還有很多農民們跟著一起製作吸管,農民們創業致富機會來了,以前農民們想著如何把秸稈燒掉,現在則可以變廢為寶了。

環保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塑料吸管被植物吸管、紙質吸管代替,也是早晚的事情。

你喝奶茶時使用吸管嗎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相關焦點

  • 「禁塑令」年底啟動,沒人要的麥稈變吸管,或成農民致富新門路
    為了裝商品,顧客們是花樣百出,有拿罈子裝的、籠子裝的,更有甚者直接用手推車去購物。不僅如此,就連冰淇淋的包裝,都開始採用香蕉葉製作成的簡易盒子。今年1月,我國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餐飲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製品的一次性餐具,也要逐步禁止使用。
  • 秸稈不要燒:禁用塑料吸管!明年麥稈可以賣大錢了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直飲杯蓋的設計上進行了微調。
  • 一無是處的秸稈,做成吸管之後,居然能給農民帶來了收益
    以前秋收之後,農田裡都會留下大量的秸稈。因為秸稈沒有任何的用處,所以農民們的處理方法就是堆積起來一把火燒掉。這樣的做法對農村的空氣有害不說,還很容易引發火災。後來國家為了改變這種不環保的做法, 推出了秸稈還田的政策,並且出臺了相關的懲罰規定,焚燒秸稈最輕的會被罰款,情節嚴重的還會被拘留。
  • 塑料吸管將被禁用!蘆葦,麥稈等「生物吸管」會成為創富風口嗎?
    我們每年每人平均要消耗30根吸管,可見吸管有多受一些消費者的喜愛。使用吸管這個習慣一時之間是難以改變的,在塑料吸管禁用之後這個空出來的市場將會催生出新的商機。塑料吸管將被禁用!蘆葦,麥稈等「生物吸管」會成為創富風口嗎?
  • 塑料吸管將禁止使用!小麥秸稈能否上位?店鋪或將不主動提供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一項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現在是7月中旬,距離塑料吸管禁用期限已經剩下不到半年的時間了。愛喝奶茶的網友此時是不是瑟瑟發抖,抓緊最後的幾個月時光,開始對奶茶大開「喝」戒。其實大可不必,一次性塑料吸管雖被禁止使用,但必定會有另一種低碳環保的吸管取締它的位置 。
  • 90後農民靠出口「麥稈吸管」掙到第一桶金,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文/三農欄目「農言微語」導讀:90後農民出口「麥稈吸管」掙到了第一桶金,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濮陽的90後孟凡耀,在淘寶賣了5年的純麥稈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通過做麥稈生意致富,而且是每個月出口200萬根「麥稈吸管」到美國。
  • 90後農民靠出口「麥稈吸管」掙到第一桶金,他成功的原因,是啥
    文/三農欄目「小馬鄉村雜談」導讀:90後農民出口「麥稈吸管」掙到了第一桶金,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濮陽的90後孟凡耀,在淘寶賣了5年的純麥稈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通過做麥稈生意致富,而且是每個月出口200萬根「麥稈吸管」到美國。
  • 沒想到!廢棄的秸稈竟然還能用來種赤松茸?怎麼做?
    2016年的夏天,劉遠安回到家鄉後發現,到處都堆放著大量廢棄的秸稈,不少鄉親們都抱怨這些秸稈看著佔地方又汙染環境,因為有著多年的種植和養殖經驗,劉遠安想著是不是能通過什麼方式將這些秸稈變廢為寶呢?他突然想起來,之前到一個搞種植業的朋友那裡參觀,就是利用秸稈種植赤松茸,並且種植地非常成功,他馬上聯繫這個朋友,表達了想向他學習種植赤松茸的想法。
  • 小麥做乾花惹爭議,是致富奇招還是糧食安全隱患?
    小麥不當糧食賣,暴曬染色成乾花。最近河南農民趙鐵成的這一致富奇招引起了紛紛議論。趙鐵成是河南河南省寶豐縣石橋鎮的一位普通農民,家裡有兩畝地,每年按時種植夏收小麥,夏播玉米。按理說趙鐵成奇招致富,這應該是給廣大農民找了個致富的好方法,但是網友們的評論卻是褒貶不一,許多人對於小麥做乾花這件事情非常不贊同,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不贊同的網友是認為這是一種浪費糧食的行為,如果大家都把小麥拿去做乾花,我們的糧食安全不就難以保證了?
  • 塑料吸管將於年底禁用,麥稈吸管迎來百億根級商機
    「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上述規定。目前距離塑料吸管禁用期限已不足半年。小小吸管消費量卻驚人。
  • 禁用塑料吸管催生秸稈商機,從地裡「長」出來的吸管,還有哪些?
    麥稈做吸管?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的確正向我們的生活走來。7月13日,農通社推出《塑料吸管將於年底禁用,麥稈吸管迎來百億根級商機》一文,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對麥稈變廢為寶製作吸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吸管就面臨這一風口,就看誰能抓住,要知道僅國內年消耗量各類吸管就達400多萬根。那麼,除了小麥秸稈外,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可以就近取材製作吸管的天然植物呢?蘆葦吸管蘆葦為多年水生或溼生的高大禾草,稈直立,高可達數米,直徑一般1-3釐米,具20多節。由於蘆葦的稈中空,莖稈柔韌,因此其莖稈也是製作吸管不可多得的天然材料。
  • 不起眼但利潤可觀的農村創業項目,年收入都不低於20萬!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鄉鎮創業,有哪些不起眼的小項目,說起來可能不高大上,不過很多人卻可以憑此「悶聲發大財」。1.流動收割機,妥妥年入20萬做生意就要有眼界,你看得遠,錢就掙得多。在農村創業,很多人就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事實上,你完全可以面向全國做生意。
  • 機器「吃」進秸稈「吐」出飼料,膠州小鎮集體回收秸稈變廢為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劉芬 膠州市鋪集鎮作為傳統農業鎮,每到收割時秸稈處理就是大難題,今年,鋪集鎮設立秸稈收儲運中心,運用機械將秸稈變成飼料,萬畝秸稈可為農民增收20餘萬元。6月19日,在山東省膠州市鋪集鎮馬家村的麥田裡,伴隨機器的轟鳴聲,一臺臺秸稈撿拾打捆機,像「清道夫」一樣,「吃」進一根根秸稈,「吐」出一捆捆稻草方塊。「今年一畝地能打這樣的捆12-15個,打一畝地的人工機械成本30元左右,零賣一個捆能賣5塊錢,大客戶按噸要,一噸能賣到150-200元,這樣的小麥秸稈捆供不應求。」鋪集鎮秸稈收儲運中心負責人鹿炳展說。
  • 現在風靡的環保小麥秸稈餐具,您到底了解多少?
    近些年來,人們對環保、養生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白色汙染,不僅是我們國家的一大難題,也是全球的汙染難題。一次性塑料餐具已經成為自然界的公害。對人的免疫系統和生態環境有著嚴重的破壞作用。而近幾年新興起一種環保材料:小麥秸稈。廣泛應用於日常生中的餐具類、一次性用品類。
  • 印度的秸稈焚燒,為何屢禁不止?
    大部分農民和阿夫塔爾一樣,在收穫水稻和播種小麥之間,只有短暫的10天左右的空窗期,他們必須迅速騰出土地。現在的大規模機械收割,留下的殘茬更高,手工清理極其耗時。望著一望無際的秸稈,一把火燒掉似乎是最簡單有效的解決辦法。這些農民一般每年焚燒兩次秸稈,一次是在夏季,另一次是在10月左右的秋冬季節。
  • 解救限塑令下的美國人,90後農民發明麥稈吸管,每月出口200萬根
    去年6月,美國人傑克,來到中國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傑克是美國西雅圖一個吸管品牌的老闆。這次來義烏,目的是為了物色一款「環保吸管」。在美國,吸管是剛需。「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要用1.6根吸管。」這幾年,美國各州相繼頒布「限塑令」。其中就包括,禁止使用塑料吸管。「7月1日後,西雅圖政府就會全面禁止餐飲店提供塑料吸管」。
  • 塑料「禁管令」倒計時,紙吸管必入!
    而且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已明確規定,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1萬至10萬元的罰款。 不難想像,僥倖行事一旦查處就得不償失。因此,茶飲店化被動為主動才是明智之舉,變化並不完全是帶來不適,更可能是機會。
  • 小麥秸稈都有哪些用途?這6種用途拿走不謝!
    一:小麥秸稈還田(用途一)1、小麥秸稈還田技術流程①機械收割使用自走式半餵人聯合收割機,如久保田、 洋馬、人民號等,或加裝切碎裝置的背負式聯合收割機作業,一般留高茬25釐米左右。0. 5~3.0千克純氮為宜;分櫱肥以填黃塘、促平衡為原則;拔節孕穗肥,與不實施秸稈還田相比應減少氮肥用量,其數量參照基肥用量及田間作物長勢來定,若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對於提高肥料利用率、爭取高產效果更好。③水漿管理。在淹水條件下,厭氣微生物活躍,在分解秸稈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還原性氣體及酸性物質。
  • 徽縣:大學生返鄉創業 艾草成致富「金葉」
    大學生返鄉創業 艾草成致富「金葉」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高瓊走進甘肅青泥嶺艾製品有限公司,陣陣艾草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工人們忙著收購艾葉、打制艾絨、封裝艾條……好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公司負責人李歡自豪地介紹到:「別小看這艾草,它可是能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葉子』。」今年26歲的李歡是徽縣伏家鎮中壩村人,2016年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在北京做養生行業的表哥需要大量艾製品初級產品,想到自己家鄉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卻不能為老百姓增收致富,學過食品藥品學專業的李歡心動了,他果斷放棄了當白領拿高薪的機會,決定回鄉創業。
  • 一種生產周期短、成本低、見效快的新興產業,想創業的農民了解下
    珍稀食用菌黃傘,是一種生產周期短、成本低、見效快、效益高的新興產業,想返鄉創業的農民朋友,不妨了解一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對三農經濟也是十分重視,中央一號文件,幾十年如一日,都是聚焦在三農問題上,同時也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給予返鄉創業大力扶持,在政策利好的形勢下,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心懷壯志,為了改變鄉村面貌,下定決心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所以毅然返鄉開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