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法壓、摩卡、滴漏、意式機這些常見器具哪種更能保持咖啡油脂香味?

2021-02-27 CafeCulture啡言食語

油脂這種說法呢……是個偽命題…
--

咖啡的油脂,嚴格意義上就意式咖啡機做的才會產生真正的油脂(crema),就我的理解來說,只有espresso具有cream,其它的做法如果出現這種東西最好把它去除掉……這東西影響口感。獲得油脂需要萃取過程達到一個臨界壓力,其它方式都無法做到。有例外,一些摩卡壺帶雙閥的,如果咖啡豆選擇、且研磨得當也能達到臨界壓力萃取出油脂。油脂帶香味,大多數食物的風味都會蘊藏在油脂,但我個人並不認為油脂和咖啡的美味程度有什麼比率關係。

個人認為,不同的豆子適合不同的衝泡方式,每種衝泡方式都有相對優勢和劣勢,更多的是個人喜歡


法壓壺:最接近杯測的方式,適合單品豆,較好的展示豆子全貌,包括風味、瑕疵等。對器材需求簡單,做法容易掌握,幾十塊的壺都可以勝任。由於過濾方式粗獷,略有油脂,萃取的相對粗糙,簡單易操作。香味明顯。法壓壺萃取不完整,但是方便,辦公室搞搞也可以喝,太好的咖啡豆用這個方式就稍嫌浪費。


虹吸壺:按照某日本老師的說法,同樣的豆子,同樣的參數,基本任何人都可以展現基本相似的味道。高溫萃取,適合某些品種的豆子,或者說某些豆子用虹吸味道更好。觀賞性很強,對器材要求高些,畢竟玻璃直火的。口味更多偏向醇厚,油脂基本給過濾了。虹吸壺用起來以及維護太麻煩,但即便新手按照標準方法做,同樣的水、咖啡粉,出品很穩定,而且是少有的升溫式做法。


美式滴漏壺:它有一個別稱,美式咖啡機,通過濾網注水方式衝泡,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簡單易用。對於幾百塊的滴濾壺,基本一樣,注水不夠柔和,對於單品愛好者來說,味道比較雜,最差的方式之一。外國某幾家精品咖啡店研發出模擬手衝方式的壺,精確的水溫控制,均勻的滴漏,已經接近手衝水平,但是好像¥2000多以上,好貴。一般美式咖啡機做咖啡聞起來香味明顯,但喝的時候更多是咖啡苦味。萃取咖啡相對粗糙。追求好的風味的話,對豆的要求很高,起碼是單品豆以上的才有相對好的效果。至於油脂…….不要在意這個了吧

意式咖啡機:通過蒸汽壓力快速萃取出的一小杯濃縮咖啡epresso,特點是有厚厚的一層油脂在咖啡表面。香味並不是飄香的,而是你湊近杯口時,感覺到咖啡烘焙所帶來的焦糖味。口感甘甜,較苦。直接出品較少,因為它的衝擊感強烈,為小眾人的喜愛。更多通過加奶加糖等做成卡布奇諾、拿鐵等花式咖啡出品。油脂最為豐富,適合拼配咖啡豆和某些單品豆,純正的意式應該是一定的壓力,溫度下萃取的,口感醇厚,粘稠,不同的豆子展現出不同的酸度、甜度、回甘等風格,濃縮直接喝,也可以做成卡布奇諾,拿鐵等花式咖啡或咖啡飲料,是世界咖啡文化普及第二波的代表之作,玩法較多,更多的人對咖啡的認識就是意式咖啡。

意式機可以放大豆子的所有指標,但不能說是保留其香味、因為意式機用的豆子是拼配豆,味道是咖啡師設定好的,不存在保留不保留一說。厚厚的cream是它的一大特點,但是cream和香味沒有直接關係。

咖啡豆,實際上沒有一種咖啡豆叫濃縮咖啡豆,只有不同產地的咖啡豆。一些油脂豐富的豆子、也可能是幾種拼配blend、烘焙到中深度以上更適合意式咖啡機萃取成濃縮咖啡而已。


摩卡壺:接近意式的做法,直火加熱,畢竟壓力和溫度的把控還有很大差距。起點較低,300多就可以買到,和合格的意式機器20000起步比教起來相當省錢,做的好的話可以拉花。摩卡壺作出的和espresso比較接近,或者說可以視為一種家庭簡易espresso。油脂較多,僅次於半自動意式咖啡機。缺點多多,基本上屬於擺設類型的,自己真正去做咖啡喝的也沒見幾個人有耐心去玩這個了。


手衝:咖啡文化第三波潮流,必要器材包括磨豆機、手衝壺、濾杯、濾紙,或者家庭入門級可用金屬濾網,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手衝可以更好展現不同產地、不同莊園、不同咖啡的風味,精品咖啡將是未來世界咖啡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樣的豆子,不同的人和手法,出來的味道截然不同,相對於虹吸的穩定,手衝是多變的。不同的豆子、不同的參數帶來更多的味覺可能,這也是手衝咖啡的樂趣。和意式一樣需要一定的功底,入門易,精還是需要學習和提高。具體手衝流程做法流派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愛窩香啡coffee官方微博,有相當多文章介紹手衝的,因為光頭杜哥本人是手衝迷。

意式做法油脂最多,其次是摩卡、法壓、滴濾有點點,虹吸、手衝的油脂基本全部過濾掉的。油脂和咖啡的美味程度無必然聯繫,油脂主要和做法、器具有關,和豆子的種類、烘焙度也有一定的關係,對於保留香味來說,最重要還是看豆子本身、以及烘焙、研磨、水溫、衝泡手法,注意啊,不要買到加了香精的豆子……

順帶提提對咖啡豆的研磨度,研磨後的粉從粗到細依次是
法壓>虹吸>手衝>摩卡>意式
滴濾沒很嚴格的要求,個人覺得應該是手衝左右

沒有最好的衝泡方式,只有不同的風格偏好。


- 老實說,這些做法都不難,不要被某些網文搞得神乎其神,唯一需要你大量練習,練給自己喝,很快就能明白一些製作細節對口味趨勢的影響。不要太迷信網絡、書本的教條,比如,手衝萃取方式,一般來說燜蒸時間都不長、咖啡粉研磨也不能很細,但你可以試著磨到極細,燜蒸時間超長到10分鐘,加上蓋子燜,最後會做出一杯什麼東西。這些奇怪的例外是很有意思的試驗,我都曾經做過。 

- 咖啡很苦而香醇,不加奶、糖本身也不是什麼更高級喝法,更多是個人習慣,我知道很多初次接觸的人不加奶、糖幾乎喝不下去,那麼試試看黑咖啡配一塊蛋糕,重乳酪的。完全可以自己做,沒啥難度,也不貴,不會的話甚至就用勺子直接舀馬斯卡彭芝士、奶油芝士吃。

文章轉載自 愛窩香啡coffee

微信投稿、轉載:188 0115 6061

雜誌投稿:183 1024 1636

廣告及其他合作:136 8358 6804,139 1067 0918,

微信ID:CCMDAVIDP(僅限英語交流)

免費閱讀處:157 1118 0985

(手機號碼均與微信同號)

點擊閱讀原文,暢讀《Cafe Culture | 啡言食語》全部期刊!  

相關焦點

  • 盤點常見的咖啡衝泡方式和優缺點
    我們常說「煮咖啡」,其實煮咖啡並非直接將咖啡粉放到鍋裡煮,那是以前的吃法了,現在都是過濾萃取。常見的咖啡萃取器具有:滴漏式咖啡機(美式咖啡機)、虹吸壺、法壓壺、手衝器具、摩卡壺、意式咖啡機、愛樂壓,土耳其壺、比利時壺、越南滴滴壺等等。這些器具對應的萃取方式,出品咖啡口感各不相同,各有優劣。
  • 好德如好色 | 咖啡器具之常見咖啡壺種類
    想衝一杯香濃的咖啡,所需要的一些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咖啡壺就是其中之一。咖啡壺種類有很多種,不同的咖啡壺要求咖啡粉粗細程度不同,萃取咖啡原理和口感都有所差別。下面就來介紹一下七種常見的咖啡壺。有了這個排氣道,在衝咖啡時不僅能夠使產生的熱氣避開濾紙,讓咖啡萃取更為完整外,還可以順著槽輕易倒出咖啡。並在中間加上可拆卸式的防燙木頭把手,再以精美皮革細繩打結固定,好似一個美少女纖細腰身上的蝴蝶結。這種衝泡方式能最大程度減少手衝製作中的不利因素,充分表現出精品咖啡的極致風味,即使是新手也能衝出好喝的咖啡。
  • 咖啡器具之常見咖啡壺種類
    咖啡壺種類有很多種,不同的咖啡壺要求咖啡粉粗細程度不同,萃取咖啡原理和口感都有所差別。下面就來介紹一下七種常見的咖啡壺。有了這個排氣道,在衝咖啡時不僅能夠使產生的熱氣避開濾紙,讓咖啡萃取更為完整外,還可以順著槽輕易倒出咖啡。並在中間加上可拆卸式的防燙木頭把手,再以精美皮革細繩打結固定,好似一個美少女纖細腰身上的蝴蝶結。這種衝泡方式能最大程度減少手衝製作中的不利因素,充分表現出精品咖啡的極致風味,即使是新手也能衝出好喝的咖啡。
  • 咖啡器具之選對咖啡壺真的很重要!
    回到製作中的這些變量,你遇到的最重要的就是粉的粗細和流速。如果你緩慢加水,將得到一杯濃鬱的咖啡;如果提高水的流速,將會容易萃取不足,最終得到一杯風味較弱的咖啡。虹吸壺虹吸壺(Syphon)俗稱「玻璃球」或「虹吸式」,是簡單又好用的咖啡衝煮方法,也是咖啡館最普及的咖啡煮法之一。通過加熱和大氣壓作用對咖啡進行萃取。
  • 致咖啡師們--關於咖啡器具的選擇
    咖啡器具的選擇(手衝、虹吸、法壓,摩卡壺
  • 你做的咖啡有油脂嗎?
    很多在使用除意式機以外的咖啡器具的朋友,總為自己做出的咖啡沒有油脂而糾結。看著厚厚的油脂,就覺得比較香的樣子。如果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看。那麼朋友們所要的油脂是什麼呢?非意式機使用者又為怎麼樣的油脂而糾結呢?大家所說的油脂都是意式機製作咖啡後在咖啡表面上的那一層金色或者淺駝色的油脂。如果大家要的是這個,您就得用意式機。因為只有這種機器高氣壓短時間萃取,才能保證咖啡被抽取時達到這種狀態,也正因此它也對於做花式咖啡起到技術上的支撐。
  • 各類咖啡器具使用指南
    當咖啡開始流向壺的上半部時,需要將火關小,因為溫度太高會使咖啡產生焦味而破壞其原有風味。常見的日式塞風煮法(虹吸壺)也是利用熱虹吸相同的原理。個人不太建議煮摩卡壺,摩卡壺確實對風味影響較大,煮精品豆就是暴殄天物。
  • 手衝咖啡愛好者的福音
  • 要煮咖啡,首先,你得有一個咖啡機,或咖啡壺……
    虹吸壺 ( Siphon ):虹吸壺一般有兩種煮法,一種是先將咖啡粉放入上面的漏鬥中,再加水入下壺,然後將漏鬥嘴緊套進壺口,將水煮沸,當沸水深入漏鬥時,攪拌5秒,約40~60秒關火,然後熄滅加熱器具。等咖啡下降回壺,便可取下漏鬥倒出咖啡飲用。
  • 咖啡新寵,新穎的【愛樂壓】(Aeropress)一分鐘的完美呈現,想快速入門的來呦!
    它結合了法式濾壓壺的浸泡式淬取法,濾泡式(手衝)咖啡的濾紙過濾、以及意式咖啡的快速、加壓淬取原理。愛樂壓衝煮出來的咖啡,兼具意式咖啡的濃鬱、濾泡咖啡的純淨、及法壓的順口。通過改變咖啡研磨顆粒的大小和按壓速度,用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烹煮不同的風味。除了快速、方便、效果好,它的清洗保養方式也簡單到讓人吃驚–使用後的清洗時間只需要短短幾秒鐘。
  • 咖啡的衝泡方式
    言歸正傳,意式咖啡到底是什麼呢?意式咖啡是用意式咖啡機用0.9Kpa的大氣壓和90°的熱水衝煮的濃縮咖啡(espresso),Espresso在義大利有快速壓榨的意思,名字的由來正如意式咖啡的製作原理。常見的意式咖啡有我們俗稱的奶啡(有拉花的咖啡),由Espresso加牛奶、奶泡等製作而成。常見的意式咖啡有美式咖啡、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焦糖瑪奇朵等等。
  • 虹吸式咖啡壺——適合東方審美的玻璃壺衝泡
    透明的虹吸式咖啡壺裡的熱水,發出滋滋聲,穿過玻璃管緩緩上升,浸泡了咖啡粉,輕柔地攪拌以後,褐色的咖啡回流到下面的玻璃壺;把咖啡倒進精緻的咖啡杯裡,這時候空氣裡瀰漫著的不僅是咖啡的香味。咖啡的飲用習慣和民族文化傳統有一定的關係。西方的常見家庭咖啡衝煮器具,不論是美式滴濾咖啡壺、義大利摩卡咖啡壺還是法式壓濾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快,這和西方文化中直接、追求效率的特徵相符合。農耕文化傳統的東方人,更捨得花工夫來打磨自己的鐘愛之物,所以西方人發明的虹吸式咖啡壺能夠深受東方咖啡愛好者的歡迎。
  • 想自己煮咖啡,摩卡壺、法壓壺還是買個咖啡機,哪個更適合?
    想自己煮咖啡,摩卡壺、法壓壺還是咖啡機比較適合呢?要說哪種更適合,我先來給大家講講這幾種製作咖啡的方式分別有哪些優缺點吧。你看完之後,應該就能很容易地選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了。咖啡機通常說的咖啡機,從萃取方式來分,大概包括如下這幾種:意式咖啡機、美式滴濾咖啡機、膠囊咖啡機。
  • 咖啡器具 | 在家做咖啡,哪種器具最適合你?(一)
    ,而咖啡二字也比從前更高頻地出現在我們眼裡、進入到我們耳中。接下來我們將概述介紹使用人群比較廣的幾種咖啡衝煮方式(冷萃、冰滴、虹吸等以後有機會再講),並從以下幾個維度對其進行評分,大家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手衝咖啡
  • 冰咖啡的冷知識,送給不想上班的你
    採用虹吸工藝煮製咖啡時,就像在做一場精密的實驗。衝泡過程結合了摩卡壺,法壓和手衝的多種衝泡原理,氣體遇熱膨脹將水從下壺升至上壺的過程類似摩卡壺,浸泡和萃取的過程類似法壓,過濾的過程又類似手衝。由於虹吸結合了多種煮製方式,萃取水溫比較高且穩定,因此對香味的保留更豐富而醇厚。
  • 葉門摩卡咖啡豆完整衝煮教程分享 | 簡直要用盡手上的器具了……
    >葉門摩卡摩卡,常常被人們默認是在濃縮裡面加巧克力醬的花式咖啡,但其實有種單品咖啡,就叫做摩卡。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葉門摩卡】的7+1種玩法吧!手衝首先,當然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手衝!手衝可以說是小編最喜歡的一種了!畢竟不同的濾杯能夠給同一支豆子帶來不同的表現。V60
  • 分享6種不插電而且簡單又實用的咖啡器具
    風味與其他器具相比,愛樂壓的風味明亮,層次感拉的比較開。是個在居家或辦公室都適合的咖啡器具哦!兩者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法壓壺因為濾網的關係,咖啡口感會因為咖啡油脂並未像聰明濾器一樣被濾紙吸收,所以口感上會有些許的油脂感,尤其是巴西這類中南美洲豆更加明顯,但在咖啡液裡或多或少會有些許的粉渣,這就看個人口感再選擇了。最重要的是,法壓不需要每次更換濾紙,使用完畢後清洗即可,方便又快速!
  • 【艾分享】咖啡英語小科普 | 一起來做有文化的吃貨(2019/8/10更)
    法壓(法式壓濾衝泡,French Press Coffee)法壓壺在所有的衝泡器具中,法壓壺衝出的咖啡的風味完整度是最高的,操作也十分簡單。通過壺內自帶濾網的拉杆,讓水和咖啡粉全面接觸浸泡,咖啡的香氣、味道、油脂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濾網越細,咖啡的殘渣就越少,口感也就更順滑。
  • 五種咖啡製作方法,你最愛哪種?
    有些帶雙閥的摩卡壺,如果咖啡豆選擇和研磨得當,能達到臨界壓力萃取出油脂。缺點:煮完後金屬部分很燙,不方便立即清洗。優點:比摩卡壺更方便,通過濾網注水的方式衝泡,單次能煮出份量更多的咖啡,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簡單易用,但不適合一個人份量。器具價格較低,幾百元就可以起步。
  • 「虹吸」與「手衝」區別在哪?
    其實用濾紙或是法蘭絨或是虹吸式或是摩卡壺,這都是自己對咖啡口味的喜好去使用,或是咖啡館從業者喜好用哪種工具去表現精品咖啡,並無一定的標準.     手衝咖啡一向以只需精簡的幾個步驟,就能出品前中後味層次明顯的咖啡而著稱。與之相比,虹吸咖啡則略顯低調,以至於許多人都以為虹吸咖啡是器具浮誇版的手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