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摩卡咖啡豆完整衝煮教程分享 | 簡直要用盡手上的器具了……

2021-02-14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葉門摩卡

摩卡,常常被人們默認是在濃縮裡面加巧克力醬的花式咖啡,但其實有種單品咖啡,就叫做摩卡。摩卡這個名字,源於葉門的摩卡港,相傳在17世紀的時候,歐洲人第一次進口咖啡,並向全世界傳播的地方就是世界最大的咖啡港口——摩卡港。

雖然衣索比亞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咖啡的國家,但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咖啡作為農作物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國家卻是葉門,17世紀初,第一批葉門咖啡經由古老的小港口——摩卡港出口到歐洲,令歐洲人驚豔,因為所有出口的咖啡麻袋上都要印上MOCHA的標記,以證明是從摩卡港運輸的,所以歐洲人就把摩卡港運來的美味咖啡稱作「摩卡咖啡」,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摩卡(Mocha)成為了咖啡代名詞的原因。

在葉門,處理法只有傳統的日曬處理,葉門農民的日曬處理法比衣索比亞粗糙,直接鋪在屋頂晾曬!!這和耶加雪菲或西達摩摘取紅果子,平鋪在「高架網床」的精緻日曬不同,是葉門野味特重的主因。

葉門咖啡風味豐富,複雜,狂放,醇厚,強勁的發酵味與酸質較低的特質,加上葉門咖啡常蘊藏一個不確定的因子(當季降雨的時間)讓人捉摸不定,稱她是世界上最特別的咖啡一點都不為過。既然是如此特別的一支豆子,那我們應該怎麼表現出她的特點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葉門摩卡】的7+1種玩法吧!

手衝

首先,當然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手衝!手衝可以說是小編最喜歡的一種了!畢竟不同的濾杯能夠給同一支豆子帶來不同的表現。

V60

由於濾杯的螺旋錐形設計是以水位下降速度的快慢為重點,讓咖啡粉顆粒達到比較好的萃取,流速也比較快。內部肋骨採用弧度的漩渦結構設計,輔助加快水流,從底部延伸到頂端,說明排氣效果流暢。彎曲的肋骨會增加水流路徑,來增加咖啡粉顆粒和水的接觸時間。所以小編會選擇用三段式來衝煮。

參數:研磨度是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0%),水溫88℃,粉水比1:15,注水至122克進行分段,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注水至226克結束衝煮,萃取時間為一分五十二秒。

風味:入口圓潤葡萄酸調,帶著明顯巧克力、甜香料的風味以及麥芽的餘韻。

KONO

與V60濾杯不同的是,KONO濾杯的肋條比較短,以浸泡萃取的方式為主。濾紙緊貼在濾杯上,達到限制氣流的目的,這樣可以使水與咖啡粉能夠在濾杯中有更長的接觸浸泡時間,保證粗研磨的萃取時間和萃取率。這樣能夠讓咖啡粉得到充分的萃取,提升了醇厚的口感,讓味道更佳集中。

參數:研磨度是BG 6M(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0%),水溫88℃,粉水比1:15,小水流緩慢衝煮至120克分段,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的時候繼續注水至225克結束衝煮,萃取時間為兩分零三秒。

風味:口感醇厚,明顯的堅果、巧克力、香料與紅色漿果風味。

聰明杯

聰明杯結合了法壓壺和手衝壺的優點,簡單,方便,易用,它以浸泡的方式萃取,其實不需要太多技巧。如果一時難以熟練地掌握穩定的水流,又接受不了法式壓的細粉,那麼聰明杯不失為一個容易操作,也能兼顧風味的選擇。杯底有一個活塞,中間平時處於下潛狀態(下面有四隻腳,讓他懸空地呆著)倒入水後在壓力作用下封閉,活塞便牢牢地擋住了水流,當放在容器上時下面的活塞被頂起,咖啡就流出來了。

為了區別其他浸泡萃取的風味,以及表現出摩卡咖啡深邃的巧克力尾韻,這次特意採取了前段過濾萃取,後段浸泡萃取的手法。

參數:研磨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水溫88℃,粉水比1:15。

注入40克水,悶蒸30秒,將濾杯移到分享壺上邊過濾邊注水至110克時分段,等水位下降至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00克停,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注入剩下25克水浸泡10秒後移到分享壺上過濾。整體萃取時間為兩分二十四秒。

風味:口感醇厚,入口明顯而濃烈的黑巧克力、香料香甜,涼了之後略帶烏梅酸調。

愛樂壓

結合了法式濾壓壺的浸泡式萃取法,手衝咖啡的濾紙過濾、以及意式咖啡的快速、加壓萃取原理的愛樂壓可謂是神器一個了。通過施壓萃取,能夠兼具意式咖啡的濃鬱、手衝咖啡的純淨、及法壓壺的順口。

參數:研磨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0%),水溫88℃,粉水比1:15,萃取用時兩分鐘。

使用「反壓法」,注入30克水悶蒸30秒後,直接注入200克水,輕柔攪拌5圈,浸泡至1'30"時倒置壓出,再補25克水調整濃度。

風味:明亮果酸,柑橘調性,入口香甜,帶著些許可可餘韻。

法壓壺

法壓壺製作咖啡是將咖啡在壺內完全浸泡,然後用帶有金屬濾網的壓杆,將咖啡和咖啡渣分開,這種衝泡方法得到的咖啡醇厚感非常好,可以增加質感和油脂,是一種比較方便、容易上手的器具~

參數:研磨度6M(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0%),水溫88℃,粉水比1:16,萃取兩分鐘。

30克水悶蒸35秒,輕柔攪拌三至五圈,浸泡1'30"後勻速壓下。

風味:帶著巧克力、香料的香氣,入口柔和的果酸,有著些草本植物的風味以及焦糖甜感,整體均衡,口感醇厚。

法蘭絨

法蘭絨濾布,可以仔細而緩慢地萃取出咖啡豆的美味成分。濾出的咖啡具有圓潤深濃的滋味,是法蘭絨濾布的最大魅力。法蘭絨因為毛細孔較濾紙大, 可以保留咖啡的部分油脂,不像濾紙通常會過濾掉所有油脂,因此使用法蘭絨衝出的咖啡會比使用濾紙更醇厚, 口感更滑順。

另外,在衝煮的過程,因為法蘭絨毛細孔較粗,且在水位以下的所有位置都可以過濾,不同於濾紙只能通過與濾杯的間隙位置過濾,所以,法蘭絨濾水速度比一般的濾杯濾紙組合要稍快(法蘭絨正反面流速不同哦!)

參數:研磨度5M(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0%),水溫88℃,粉水比1:15,萃取兩分三十秒。

30克水悶蒸30秒,注水至100克時分段,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結束衝煮。

風味:口感醇厚、順滑,濃鬱黑巧克力風味,焦糖回甘持久,溫度微降,是香料和漿果的風味。

虹吸

看虹吸煮咖啡的時候,水漸漸的升上去的樣子簡直是種視覺享受。虹吸壺也是以浸泡為主的,所以煮製出來的咖啡在會更為均衡,且口感醇厚。由於是用法蘭絨進行過濾,不同於濾紙過濾,法蘭絨過濾會保留些許的油脂,仔細觀察咖啡液的表面可以發現一層薄薄的油脂,也正因如此,喝起來會比較順滑。

參數:研磨度是BG 6A(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5%),水溫87℃,粉水比1:13。

等水到上壺之後調整火力至既不會冒泡也不會回流的狀態,將粉投入水中十字攪拌兩圈,悶35秒後繞圈攪拌5下,50秒後移走火源,用溼抹布擦下壺上部讓咖啡液回流,(投粉開始計時)總用時1'10"。

風味:風味清晰、柔和,帶著明顯香料香氣,入口葡萄、紅色漿果風味,果酸圓潤。

Espresso

最後就用【葉門摩卡】來做一個SOE吧!

參數:研磨度飛馬600N 1.4,粉水比1:2,雙頭20克萃取40克咖啡液,萃取時長20秒。

聞起來是很明顯的烏龍茶香,入口葡萄酸甜感明顯,帶著甜香料、焦糖以及巧克力的風味,餘韻烏龍茶香持久。1:8的比例加入140克水,入口葡萄、莓果的酸調,淡淡的甜感~加入牛奶製作成奶咖,聞起來和喝起來都是很明顯的烏龍茶香,以及太妃糖的甜感。

咖啡的可玩性大概就是不同的器具所表達出來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支豆子,不同參數搭配不同器具,呈現出來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呢~不知道大家究竟喜歡哪一種器具多點呢?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摩卡和摩卡咖啡豆
    今天下雪實在不想出門,恰巧在前幾天買入手的葉門摩卡養的也差不多了,就衝了一杯,滿滿的幸福感。所以今天就分享一下摩卡和衝煮建議吧!
  • 前街教你衝咖啡 | 葉門摩卡的7+1種打開方式
    雖然衣索比亞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咖啡的國家,但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咖啡作為農作物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國家卻是葉門,17世紀初,第一批葉門咖啡經由古老的小港口——摩卡港出口到歐洲,令歐洲人驚豔,因為所有出口的咖啡麻袋上都要印上MOCHA的標記,以證明是從摩卡港運輸的,所以歐洲人就把摩卡港運來的美味咖啡稱作「摩卡咖啡」,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摩卡(Mocha)成為了咖啡代名詞的原因。
  • 咖啡師養成記 | 摩卡咖啡豆、摩卡咖啡與摩卡壺為什麼都叫摩卡?它們有什麼關係?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詳解葉門摩卡咖啡豆產區 日曬處理法摩卡咖啡風味與特點描述
    雖然衣索比亞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咖啡的國家,但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咖啡作為農作物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國家卻是葉門,17世紀初,第一批葉門咖啡經由古老的小港口--摩卡港出口到歐洲,令歐洲人驚豔,因為所有出口的咖啡麻袋上都要印上MOCHA的標記,以證明是從摩卡港運輸的,所以歐洲人就把摩卡港運來的美味咖啡稱作「摩卡咖啡」,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摩卡(Mocha)成為了咖啡代名詞的原因
  • 咖啡世界的古蹟——葉門摩卡
    雖然衣索比亞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咖啡的國家,但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咖啡作為農作物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國家卻是葉門,17世紀初,第一批葉門咖啡經由古老的小港口——摩卡港出口到歐洲,令歐洲人驚豔,因為所有出口的咖啡麻袋上都要印上MOCHA的標記,以證明是從摩卡港運輸的,所以歐洲人就把摩卡港運來的美味咖啡稱作「摩卡咖啡」,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摩卡(Mocha)成為了咖啡代名詞的原因。
  • 世界咖啡之旅~~葉門
    摩卡一詞最初興起於十六七世紀的歐洲,因為當時從阿拉伯世界輸入的咖啡都是從葉門的摩卡港轉運過來,所以最初人們把「摩卡」當做咖啡的代名詞,所以直至20世紀摩卡壺發明,人們理所當然地把這種煮咖啡的器具叫做「摩卡壺」了。
  • 衝煮 | 解析浸泡萃取的魅力——虹吸壺衝煮完整教程
    相對於手衝,浸泡式萃取的變因相對較小。常見的浸泡式萃取器具包括法式濾壓壺、虹吸壺,以及愛樂壓等。其中最為普遍的器具,就是法式濾壓壺,因為操作非常簡單,也不需要加入濾紙,可以快速萃取飽滿濃鬱的咖啡,因此廣受歡迎。
  • 咖啡起源地:你所不熟悉的葉門摩卡
    荷蘭人將這種新的飲料命名為摩卡咖啡(Mocha Coffee)出售後,最初從該城市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咖啡跟摩卡已成為不可分開的代名詞。  葉門咖啡對於鄂圖曼人而言是有龐大商機的,他們小心地保護不讓它的生產程序外流,以維持他們帝國的富裕。葉門Sabcomeed這家公司的執行長阿杜拉赫曼表示:「當時工廠受到嚴密的保護」,Sabcomeed這間公司專門做葉門生產者的直接貿易。
  • 【產區】「野味」十足的葉門摩卡——昔日的咖啡大國淪為邊緣產國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早在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期,歐洲人最先喝到的咖啡豆其實是來自葉門摩卡然而,經過三世紀後的今日,葉門咖啡早就不像之前那般盛產咖啡,年產量只剩下一萬公噸左右,與其他國家相較之下,根本就無足輕重,不勝唏噓!不過葉門摩卡「野味」十足的精品咖啡豆仍舊令許多人懷念,葉門摩卡擁有諸如紅酒香、狂野味、乾果味、莓果、巧克力等複雜風味,令人著迷!
  • 摩卡(Mocha)咖啡
    坐在咖啡館裡,翻翻菜譜,看看咖啡雜誌,你會不經意地遇到許多個摩卡(Mocha),雖是簡單的摩卡二字,卻有多種涵義。最早的摩卡指的是從葉門摩卡港出口的一種咖啡豆。它產於非洲的衣索匹亞,是咖啡中最酸的一種,摩卡咖啡又被稱為衣索匹亞咖啡。當用在調味花式咖啡上的時候,摩卡卻是指加了熱巧克力、鮮奶油的熱咖啡,因為摩卡的原意就是巧克力的意思。
  • 什麼是摩卡咖啡?它究竟是意式咖啡還是咖啡豆?
    摩卡咖啡也是世界上已知的古老的咖啡品種之一,世界上風味宜人的咖啡之一。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亞洲葉門的摩卡咖啡。摩卡咖啡產於阿拉伯半島的葉門共和國,因其主要通過葉門南部的海港摩卡運往歐洲各地而得名。在一百多年以前,大部分產自非洲的咖啡都是先運輸到摩卡港再送到歐洲地區,但摩卡咖啡指的是產自葉門的咖啡。
  • 巴拿馬藍標咖啡豆|藍標瑰夏和紅標瑰夏區別 不同器具衝煮藍標咖啡
    該地塊除了種植瑰夏和卡杜艾,還有少量其他外來品種,例如勞瑞娜,帕卡馬拉,摩卡和SL28等。以【前街咖啡 藍標瑰夏咖啡】為例,用不同衝煮器具衝煮藍標瑰夏咖啡【Hario V60】V60的結構有三大特點,一是60°的錐形形狀,二是呈順時針螺旋的肋骨,三是唯一的流水孔。
  • 世界三大咖啡,咖啡中的女王 | 葉門摩卡Mattari
    * 葉門的歷史 *  葉門以乳香或香料貿易而聞名,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咖啡摩卡的原產地。如果追隨到以前,這裡也是聖經中諾亞造方舟的地方。 葉門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咖啡作為農作物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國度。今天的葉門摩卡咖啡的種植和處理方法與數百年前的種植和處理方法基本上相同。在大多數葉門的咖啡種植農場中,咖啡農依然抵制使用化學肥料等人工化學製品。咖啡農們栽種楊樹來給咖啡提供生長所需的]陰涼。
  • 摩卡 | 摩卡豆、摩卡壺、摩卡咖啡的區別
    ,咖啡豆以古都哈拉為名。          在距今1500餘年前,咖啡樹被引種到紅海對岸的葉門,由此開啟了咖啡豆的世界之旅,葉門咖啡由摩卡港(現已淤積棄用)被輸出到世界各地(主要是通過土耳其銷往歐洲),所以葉門咖啡由出口港得名,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見到的「摩卡豆」。
  • 【咖啡常識】摩卡、摩卡壺、摩卡咖啡的區別,一樣的摩卡不一樣的咖啡
    ,咖啡豆以古都哈拉為名。在距今1500餘年前,咖啡樹被引種到紅海對岸的葉門,由此開啟了咖啡豆的世界之旅,葉門咖啡由摩卡港(現已淤積棄用)被輸出到世界各地(主要是通過土耳其銷往歐洲),所以葉門咖啡由出口港得名,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見到的「摩卡豆」。
  • 【咖啡常識】摩卡、摩卡壺、摩卡咖啡的區別
    ,咖啡豆以古都哈拉為名。在距今1500餘年前,咖啡樹被引種到紅海對岸的葉門,由此開啟了咖啡豆的世界之旅,葉門咖啡由摩卡港(現已淤積棄用)被輸出到世界各地(主要是通過土耳其銷往歐洲),所以葉門咖啡由出口港得名,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見到的「摩卡豆」。
  • 最「古老」咖啡 | 摩卡咖啡如何製作?
    咖啡風味:摩卡的口味特點比較鮮明,它酸味較強,帶有義大利濃縮咖啡的濃烈味、巧克力的甜美,牛奶的柔滑。摩卡,常常被人們默認是在濃縮裡面加巧克力醬的花式咖啡,但其實有種單品咖啡,就叫做摩卡。摩卡這個名字,源於葉門的摩卡港,相傳在17世紀的時候,歐洲人第一次進口咖啡,並向全世界傳播的地方就是世界最大的咖啡港口——摩卡港。
  • 不同器具衝煮哥斯大黎加火鳳凰莊園藍寶石咖啡豆風味有何不同
    火鳳凰藍寶石這款豆子從杯測到衝煮,它的花香、莓果、甜感都很不錯,今日用幾種不同的衝煮器具來手衝這支豆子,看看會有什麼不同。這款藍寶石咖啡豆採用的是日曬處理法。日曬處理法是是咖啡豆最古老、最原始的處理法, 將採收的咖啡果實直接晾曬,直至含水率12%,最後去除果皮果肉,經過日曬處理法的豆子酸度甜度明顯。
  • 為什麼日本咖啡師冠軍鈴木樹最喜歡用的衝煮器具是它?
    因此,在世界各地的咖啡店裡探店時,我們也會特別注意咖啡館所選擇的衝煮器具。在去日本旅行時,我們曾拜訪丸山咖啡(MARUYAMA COFFEE),作為日本最知名的專業咖啡公司,丸山咖啡培養了如井崎英典(Hiden Izaki)、鈴木樹(Miki Suzuki)等冠軍咖啡師。
  • 來一杯摩卡!摩卡到底是什麼意思?
    ①葉門摩卡(Yemen Mocha)的狂野;②衣索比亞摩卡(Harra Mokka)的巧克力氣息;③咖啡摩卡的甜蜜柔滑(Cafe Mocha),甜食愛好者的最愛;④煮咖啡有摩卡壺(Moka Express或Mocha pot),至今仍是很多家庭早餐咖啡的首選。連一種加了巧克力和咖啡的麵包都被叫做摩卡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