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為菊科植物,星紡錘狀,皮部黑褐,有皺紋。牛蒡二年生草本,高1一2米,根粗壯,肉質,分布面很廣,有散風熱、消毒腫之功效。牛蒡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並且被譽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
牛蒡的食用價值:
牛蒡含有牛蒡甙、牛蒡酚A、牛蒡酚B、菊糖、纖維素、蛋白質、鈣、鐵、磷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150倍,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為根莖類之首。此外,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揮髮油、牛蒡酸、多種多酚物質及西醛類,並富含纖維素和胺基酸。
1. 牛蒡含有牛蒡甙,有擴張百血管、降低血壓、抗菌的作用,能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等多種疾病及抗老年痴呆作用。
2.牛蒡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癌、抗突變的作用。
3.牛蒡中含有的菊糖,是一種可以促進荷爾蒙分泌的精氨酸,被視為有助於人體筋骨發達,增強體力及壯陽的食物,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4.牛蒡的纖維素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達到預防中風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
5.牛蒡所含豐富的食物纖維為水溶性的,它可以減緩食品釋放出的能量,加速脂肪酸分解的速度,減弱脂肪在體內的聚集,從而起到減肥的效果。
牛蒡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牛蒡具有疏風散熱、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風熱咳嗽、咽喉腫痛、便秘、風火上擾之頭暈、耳鳴、耳聾、目昏,外用治面風毒赤腫、熱毒牙痛、齒齦腫痛、癰疸惡瘡、痄腮丹毒等病症。
1.疏風散熱:牛蒡具有疏風散熱、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能緩解身體的不適。
2.抗癌抑癌:牛蒡在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可產生三十種以上物質,其中「多量葉酸」能防止人體細胞發生不良的變化,防止癌細胞產生,同時,牛蒡可促進體內細胞的增殖,強化和增強白血球、血小板,使T細胞以3倍的速度增長,強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此外,牛蒡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癌、抗突變的作用。
3.改善骨質疏鬆:牛蒡能增強人體內骨膠原的含量,骨膠原中的羥脯氨酸是將血漿中的鈣運送到骨細胞的運載工具,骨膠原在骨組織中是羥基磷酸鈣的粘合劑,羥基磷酸鈣與骨膠原構成了骨骼主體。常食用牛蒡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骨質疏鬆。
4.減肥美容:牛蒡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防止老化,使肌膚美麗細緻,能消除色斑,黃褐斑,並且通過食物纖維除積排毒,從而達到減肥效果。
5.抗衰老:人類生命在正常活動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有害於身體健康,促使細胞衰老的物質一自由基,它們能夠促使產生色素,生成老年斑,老年斑在體表的出現,表示機體中的細胞已進入衰老階段,牛蒡塊莖中含有過氧化物酶,它能增強細胞免疫機制的活力,清除體內的氧自由基,阻止色素在體內的生成和堆積,抗衰防老,為機體提供了對抗和清除氧自由基的內護環境。
6.補鈣:牛蒡中的含量十分之高,是芹菜的9倍以上,而且牛蒡的塊莖中基本不含草酸,對鈣質的吸收沒有什麼負面影響,所以牛蒡是很不錯的鈣源,有補鈣和防止骨質疏鬆等功效。
7.調節人體平衡: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無非是陰陽失衡所至,氣血循環不暢必然導致陽失衡,是百病產生的根源。在《本草綱目》中有「通十二經脈」之論,也就是說連接各臟腑且環繞人體的主要經絡為十二經和任脈與督脈,它們是氣血流通全身的道路。經脈暢通、氣血暢通,人體就能平衡,身體才會健康。
牛蒡渾身是寶,不但它的根和子、莖可以食用,它的葉子也可用來做菜。將牛蒡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淨,擠幹水切成塊狀,油禍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牛蒡葉,炒至入味,加鹽點入味精,撒放蔥花,出鍋即成。食用此菜,可治療頭風痛、煩熱、急性乳腺炎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潤澤皮膚,輕身延年。
牛蒡根也可以上咱們的飯桌,可以跟別的食材搭配食用,且營養價值互補。牛蒡的肉質根細嫩香脆,營養豐富,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飲料。一般人群都可以吃,但這並不意味著牛蒡就沒有任何的安全隱忠了,在食用的時候大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將牛蒡絲泡在水裡,當水變成鐵鏽色時,必須再換清水,否則不能保持牛蒡的原色。初飲者部分會出現排便功能增強(不是水瀉)現象,這很正常,不必擔心。
2.牛蒡很容易流失水分或產生木質化現象,所以買回家後要趁早食用,由於牛蒡在保存期間會不斷變硬,香氣也會逐漸散失,因此最好不要大量購買。
3.牛蒡若一時吃不完,可以先將要食用的都分切下清洗,原則上較細的一端先食用,剩餘的部分不要碰到水,用報紙或保鮮膜包住,放在陽光曬不到的陰涼場所,如果沾溼的報紙包裹牛蒡,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層即可。此外,還可以將牛蒡煮熟後分裝在塑膠袋中,再放入冷凍室中保存,如此不但能延長保存期限,烹調葉也只需解凍即可使用,十幣快速方便。
牛蒡根有這麼多的功效,不愧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臺灣民間把牛蒡作為補腎、壯陽、滋補之聖品。
牛蒡子
牛蒡子是牛蒡的果實,其功效和牛蒡根有區別。牛蒡子是辛涼解表藥。功效清熱解毒、宣肺透疹、疏散風熱、利咽。中藥裡多以牛蒡子入藥,在不嚴格的情況下,牛蒡根和牛蒡子可以互相指代,但都是指牛蒡子。
牛蒡子的主要功效是用來治療風熱感冒、溫熱被起;風熱或肺熱咳嗽、咯痰不暢、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入風疹瘙癢;瘡疹腫毒及痄腮等。常用可潤腸通便,熱毒咽喉腫痛,兼有熱結便秘尤宜。用於熱毒瘡腫尚未潰者,常與地丁,野菊花等清熱解毒藥配伍。
牛蒡子的臨床應用也很廣泛,另牛蒡子可以和其它中藥相配伍,起到更理想的效果:
1.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牛蒡子辛散苦洩,寒能清熱,故有疏散風熱,宣肺利調之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常配銀花、連翹、荊芥、枯梗等同用,如銀翹散;若風熱壅盛、咽喉腫痛、熱毒較甚者,可與大黃、薄荷、荊芥、防風等同用,如牛蒡湯;若風熱咳嗽、痰多不暢者,常配荊芥、桔梗、前胡、甘草。
2.用於麻疹不透。該品清洩透散,能疏散風熱,透洩熱毒而促使疹子透發,臨床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復隱,帝配薄荷、荊芥、蟬蛻、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湯。
3.用於癰腫瘡毒,痄腮喉痺。該品辛苦性寒,於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風熱,內洩其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喉之功效,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故可用治風熱外襲、火毒內結、痛腫瘡毒,兼有便秘者,常與大黃、芒硝、梔子、連翹、薄荷等同用,該品配瓜蔞、連翹、天花粉、青皮等同用,又可用治療肝鬱化火,胃熱壅絡之乳痛證,如瓜蔞牛蒡湯;該品配玄參、黃芩、黃蓮、板蘭根等同用,還可用治瘟毒發頤、痄腮喉痺等熱毒之症,如普濟消毒飲。
日常生活,有些人覺得麻煩,如果單是養生可用簡單方法飲用:
早晨空腹飲用牛蒡茶,清理腸胃效果最佳。早上喝,牛蒡茶清除的血液中的雜質、體內的垃圾,便可隨同大小便一起排出。中、晚兩次是飯後一小時喝,杯中茶片喝到無色最好。另外,可通過每天早晨對自己的尿液來進行觀察體內的脂轉,尿液上面會浮現出小小的油花。只有簡單的方法,才能被大家採納堅持下去。天天飲牛蒡茶,即簡單又方便,清腸排毒,減肥效果也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