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蔥油餅成了奢侈品……

2021-02-15 老周望野眼

古代漢語裡,「子」是個尊貴的詞,孔老二一輩子辛辛苦苦傳道受業解惑,百年之後被人尊稱為「孔子」,引用他說的話,要寫「子曰」。公侯伯子男,五個貴族等第,「子」排在第四,絕對可以「老三老四」。但在上海話裡,「子」只是個普通的詞,而且常常和人的生理缺陷聯繫在一起。說不出話的,叫「啞子」,聽不見的,叫「聾子」。從前的殘疾人工廠,上海話叫「瞎子廠」,可見眼睛看不見在各種殘疾中排在第一位,是最痛苦的。腦殘叫「痴子」,一般自己覺不出來,還挺得意。瘸腿倒不叫「瘸子」,因為上海話裡不用「瘸」這個字,叫「蹺腳」,或叫「折腳」,形容其走路一高一低的樣子。駝背?那就叫「駝子」了。有人認為這些語言帶有歧視色彩,我認為說這話的人自己就戴了有色眼鏡。說到駝子,上海最出名的「駝子」,恐怕要算做蔥油餅的阿大了。

外賣平臺上的阿大蔥油餅代購頁面

今天想起阿大蔥油餅,純屬臨時起意。一早起床想訂份早餐,打開外賣平臺看到「阿大蔥油餅」字樣,好奇點了進去。點進去不要緊,一看真是嚇一跳。聽說前一陣阿大蔥油餅漲價了,賣到8塊錢一隻,很多朋友驚嘆:物價到這個水平了?對比外賣平臺,8塊錢真是小兒科了。這裡的價格是5隻128元,6隻150元,另外需代購費10元。也就是說外賣平臺上代購的蔥油餅,平均每個的價錢在25元左右,而且訂單送出後需等2-3個小時,每周三休息。我注意到本月已有十幾個人下過類似的單,每天平均有一至二單。

阿大蔥油餅成了奢侈品

恐怕阿大自己也沒想到

圖片由@白李 老師拍攝

對了,阿大,不就是我同學大毛家弄堂裡的「駝子」嗎?南昌路、茂名南路一帶,當年有不少好吃的,什麼金師傅餛飩、粥天粥地、牛B拉麵……後來都沒有了,唯獨「駝子」的蔥油餅發揚光大,成了網紅追逐的對象,甚至登堂入室,成為官方敘事體系裡「工匠精神」的象徵。學生時代我們經常在大毛家「做功課」,大人下班之前,所謂的「做功課」是什麼意思,恐怕不必我多作解釋。忽然大毛媽媽回來了,「你們這幫小鬼(ju)啊,書不好好讀,將來和駝子一樣做蔥油餅去!」如果是現在,我可以理直氣壯地回擊大毛媽媽:「阿姨,你不能歧視殘疾人啊!」那個年代怎麼敢講,趕緊跨上自行車一溜煙地逃了。大毛媽媽是五星級酒店的西餐廚師,在大毛家總能吃到香噴噴的麵包蛋糕邊角料,蔥油餅?阿大?好好叫好伐。

先煎後烘

圖片由@白李 老師拍攝

為何一轉眼,時光飛逝如電。從大毛家一溜煙飛走的自行車,一飛飛得很遠,飛了很多年。大毛在閔行買了房子,阿姨工作過的五星級酒店,老了,據說生意不佳,好在阿姨退休了,做蛋糕的手,抱孫女,衝奶瓶。倒是駝子,生意越做越好,名氣越來越大。上海本地的電視臺報紙公眾號,那都不是什麼事,連什麼BBC、CNN,都來採訪過了。從南昌路轉移到永嘉路,生意非但不受影響,反而越做越好,營業時間更長了。當年不放在眼裡的蔥油餅,成了上海的一道風景。開在南昌路時,我還曾利用「時間差」買過兩隻嘗嘗,自從搬到永嘉路,看到排隊的長龍,自己就打了退堂鼓。「算了算了,我也算吃過的」,自我安慰一下,離開了。

算了算了,我以前吃過的

圖片由@朱棟梁 先生拍攝

是啊,蔥油餅,又有什麼花頭呢?我想無非就是用料要足,要精,做餅的手勢、烘餅的火候,要掌握得法,那純粹就是手感,熟能生巧的。我不知道現在的阿大蔥油餅口味如何,以前還吃得上時,我覺得蔥放得太多了,反而影響口感。因為蔥是切成末的,大量的蔥放在餅肚子裡煎了再烘,一定會出水,癟踏踏、糊噠噠的,未必好吃。好的蔥油餅,蔥不必多,油酥要到位;餅不必厚,兩面要煎透。為什麼阿大蔥油餅會放那麼多蔥?我猜測可能是價格放在那裡,要讓吃的朋友有「貨真價實」的感受。蔥放少了,不合適啊。

我最喜歡的蔡老師蔥油餅

注意這雙手

蔥油餅是家常小吃,上海早餐的所謂「四大金剛」,並沒有它的名字,我想是因為它太家常的原因。大餅、油條、豆漿、粢飯,自己家裡做是比較煩的,蔥油餅簡單得多。以前上海人家家戶戶用錢都緊張,一分一釐都要精打細算,自己家裡能做的,就不出去買了。當年的阿大如果掌握做大餅油條的技巧,我想他一定不會去做蔥油餅。不過話說回來,蔥油餅的製作工藝雖然簡單,但要做得好,還是困難的。麵團要揉得好、攤到位,油酥和蔥的比例要調節得當,真要讓人齒頰留香,絕對有難度。上海灘除了阿大,有名的蔥油餅不少,什麼鳳陽路小揚州、瞿溪路菜場李向陽……而我吃過最好的蔥油餅,出自我的好朋友蔡小犇老師之手。

蔡小犇老師蔥油餅

蔡老師蔥油餅成為傳奇,有其天時地利人和之妙。他父母都是老革命,父親來自香港,養成食不厭精的口味。母親來自山東,做麵食的手法似乎是基因裡本來就有的。蔡老師更有一雙巧手,從事的是制景、美工的工作,卻是油畫科班出身。丟掉畫筆三十年之後,疫情讓他重拿畫筆,不妨欣賞其中一幅。

蔡小犇老師新作

前兩天我在文章裡寫了一句「上海人的手」,引起不少朋友的共鳴。上海人的手,是有魔力的。經過上海人的手拿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因為上海人精細,觀察、分析,掌握了原理才動手,一點一滴,「生活清爽」,絕不苟且,更不流俗。有這樣的心和這樣的手,畫畫會成功,做什麼事都會成功,做只蔥油餅?更不在話下。

畫油畫的手做出來的蔥油餅

我眼裡真正的奢侈品

我只是擔心,蔡老師重拾畫筆,會不會不作蔥油餅了,蔡老師蔥油餅,可不能成為吃不到的「奢侈品」啊,哎呀,那可怎麼好。哦,對了,按照高考作文的規矩,文章結尾要點個題,說說「子」。蔡老師擁有100公斤以上的體魄,但上海話裡,他這樣的人不叫胖「子」,而叫「大塊頭」。

最近我還寫了

1991年,稀裡糊塗上大學

獲獎的是:生活;獲獎的是:愛……

上個庚子年,用糯米腔高唱三面紅旗

為啥今年的產量比往年高?

「情報處長」陳述的多彩人生

弄堂砂鍋小餛飩

利物浦隊和我一同走過的三十九年

從北洋水兵到中國奧運之父

寧波空城計和寧波「下飯」

網紅神曲BGMの絲綸閣下口是心非

九十年代的盧灣區,那時你在哪裡?

走進九江路聖三一堂

如果這些東西你都用過……

百圖追憶當年的老徐匯區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老周望野眼」

相關焦點

  • 蔥油餅 蔥油餅的家常簡單做法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的是自製蔥油餅的方法,對於這道小吃,很多人在製作的時候都會碰到一些問題,那就是在和麵粉的時候不知道是該用開水還是用冷水,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就和我一起找出蔥油餅的製作方法,讓我為您一個個回答,不光這樣,在製作蔥油餅時,除和麵粉的時需要注意一下以外,還要加多一步是為了讓餅更酥脆!
  • 蔥油餅做法
    蔥油餅用的可不只是蔥而已!學會製作香 Q 麵團後,接下來就是杆制完美的餅皮與煎出香氣四溢的酥餅囉! 別著急,還有一招讓餅皮美味再升級的招數要教給你。誰說蔥油餅裡面一定得放蔥? 可別被表面的名字所局限了!「蒜油餅」可不可以?「茴香油餅」好不好吃?料理本就是充滿創意,只要你喜歡,通通都可以!理所當然,蔥是蔥油餅的重頭戲主角。
  • 香噴噴的芝麻蔥油餅
  • 貝柱牛肉蔥油餅
    當然,我是有求必應的,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道「貝柱牛肉蔥油餅」,真是懶人福音,做起來很簡單,口感卻是一等一的好! 餃子皮疊一疊壓一壓,不用和面不用發,怎麼方便怎麼來,香噴噴的蔥油餅,表皮酥香,內裡香軟!上桌後鮮香四溢,營養和美味加成,寶寶怎能不愛?
  • 做蔥油餅揉面的六個步驟和如何做好蔥油餅的一些小技巧
    蔥油餅是非常好的小吃,非常香。許多人覺得自己做的蔥油餅安全放心,那麼做蔥油餅要放發酵粉嗎?做蔥油餅做出為何發硬?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做蔥油餅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用!蔥油餅用什麼麵粉好蔥油餅製作用中筋低筋麵粉。步驟1麵粉中筋和低筋麵粉,以1:1的比例混和。這是為了能製作出口感更好的餅皮。
  • 來塊蔥油餅伐?
    人來人往,都不曾叫我分神蔥油餅要先煎,再烘。那時做蔥油餅的畫面對一個十歲小朋友來講很有魔性,以至於每次都看很久,最後我都是被媽媽拖走的,大人們覺得這有什麼好看的。(ˉ▽ ̄~) 真是小孩子。出鍋咬上一口,有一種欣喜叫作「你的蔥油餅,自帶火腿絲~」
  • 早上好呀 | 蔥油餅
    蔥油餅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厚款綿軟型的,還有一種就是本期的香脆款,我個人更偏愛香脆的,早上配白粥或是鹹菜都好吃。蔥 油 餅再次揉麵團,調整成紡錘狀。兩面撒上少許乾麵粉,逐漸擀成薄片。5.煎蔥油餅。鍋內淋入少許食用油,燒熱。
  • 蔥油餅的家常做法 蔥油餅的家常做法,簡單美味,層層酥脆!
    蔥油餅好吃,本身的食材和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但雖說蔥油餅看上去做起來很簡單,但是往往這種做起來越簡單的美食,講究的方法也是需要很高的水平。如果沒有掌握一些技巧那麼做出的蔥油餅吃起來就會沒有那麼筋道而且放涼之後就會變得比較硬。
  • 蔥油餅的製作方法大全.
    買塊牛腱回來洗淨後,加入青蔥段、老薑片、花椒、八角、月桂葉、醬油、米酒與水,混合後放入鍋中,以中火滷製約1小時,待牛腱肉可用筷子輕易穿透時,就代表已經熟透,可取出放涼後再切片。製作方法1、麵粉加水,揉成柔軟的麵團,餳20-30分鐘。2、蔥切成蔥花,備用。3、餳好的麵團揉至表面光滑,之後分成兩等份。4、取其中一塊,在面板上撒上乾麵粉,擀成大片,稍薄些,在面片上撒上少許鹽和花椒粉,抹上油,並均勻撒上蔥花。5、從面片的一邊捲起,捲成長條卷,將長條卷的兩頭捏緊,自一頭開始卷,捲成圓盤狀。
  •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如同各地蔥油餅的做法,油胡旋也是面胚撒上蔥花,刷胡麻油,捲起再擀成薄餅,平底鍋裡烙到兩面金黃。吃的時候,筷子夾住一邊,輕輕提起來,蔥油餅就圈圈層層展開,薄如蟬翼,焦香撲鼻,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臺灣蔥油餅。臺灣也有很多種蔥油餅,比較特色的叫「炸蛋蔥油餅」,還有個網紅名字,叫「會爆漿的蔥油餅」。炸蛋蔥油餅的起始時間也是無法考證,當地土著傳統美食。
  • 蔥油餅的做法
    蔥油餅面做法一
  • 【食譜】餃子皮蔥油餅——超級簡單!
    今天就分享一個特別好的菜譜,巧用餃子皮做蔥油餅,做出來的兼具薄、香、脆的特點,而且真真3分鐘就搞定,簡單的不得了。
  • 蔥油餅:柔軟又酥脆的秘密
    但做蔥油餅,這辦法就不靈了:溫度高了會糊掉,時間短了烙不熟。蔥油餅要做得外脆裡軟還要用到幾個小技巧。廚師以前分享過油條為什麼不蓬鬆,相信看過的朋友都知道,油條配方不重要,只要注意幾個小細節,隨便一個配方都能炸出蓬鬆酥脆的油條。蔥油餅也差不多,只要注意幾個關鍵點,任何人包括廚房新手也能做出外脆裡軟、好吃的蔥油餅。
  • 阿大正傳:上海屋簷·蔥油餅
    阿大抽菸,不但自己抽,有時還給顧客抽,阿大的經營點界定成公共場所,則有違法之嫌。傳阿大做蔥油餅發財購三處房產,不實,不地道。阿大房產來源清楚,祖上遺傳財產,地理位置明確:南昌路一處18平方米,瑞金二路一處20多平方米,婁山關路一處30多平方米,加起來沒有人家一處多,託上海房市的福,高房價導致房產價值不菲。因此勸阿大可以不做蔥油餅,用心可謂良苦,然而不見得正確。
  • 王春燕|蔥香油餅
    王春燕最記得,在故鄉,奶奶烙的蔥花油餅。也不過是普通的大鐵鍋,和面的方式也是眾所皆知,可是小奶奶烙出的油餅就是與眾不同。蒲團大小一張,外表是金黃金黃的酥皮兒,泛著淡淡的蔥香。用手輕輕撕開來,薄皙透亮的層次裡混合著細碎的蔥末兒,卻並不真的透窟窿,一層一層的像極了那時上學寫字用的白紙。
  • 吃蔥油餅,是吃餅還是吃蔥,這個問題探討一下
    蔥油餅就是在這種時候吃的!蔥油餅是一種記憶,悠遠誘人的蔥香。這個經典的「國民小吃」,承載著阿拉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以前一般蔥油餅是下午開始賣,蔥油餅的香氣,會把弄堂食客們聚集起來;排前面的會和攤頭老闆開開玩笑,排後面的嘮嘮家常,濃濃的弄堂氣息伴隨著蔥香味飄散開,這才是更真實的上海,更易接觸的上海,這才是一個城市文化的基礎。
  • 蔥油餅的別樣做法,蔥香四溢又酥脆,好吃極了
    蔥油餅作為一種麵食,在東北、河南等地區非常常見,但是在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區也經常能看到蔥油餅的身影。蔥油餅作為一種傳統小吃,受到中國男女老少的喜愛,它不僅能當做早點還可以當做主食食用,我們在當地的夜市以及一些小攤中都可以找到蔥油餅。
  • 蔥油餅是死面還是燙麵?20年麵點師給你答案,附2種蔥油餅做法
    大家都喜歡吃蔥油餅,但有一個問題或許困擾著你,蔥油餅到底是用「燙麵」還是「死面」做?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懂什麼是「死面」和「燙麵」?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一、「死面版」蔥油餅所需食材:普通麵粉300g,冷水180g左右,油50g,薑片、蔥段、桂皮、八角、花椒、小蔥、鹽各適量
  • 上海蔥油餅江湖中,何止一個阿大?
    王記蔥油餅最高峰一天就可以賣出1-2千隻蔥油餅,而熱賣的秘訣就是蔥。他家的後廚可謂是蔥的世界,每天4-50斤蔥,一定是現切現用,保證用料新鮮,蔥香味十足,畢竟蔥油餅的蔥可是精髓啊!卷蔥時,邊卷邊扯,這一扯,再薄一層,且面多上一道勁。上鍋前,再用手掌將卷好的麵團按摩壓扁(而非上鍋後再壓),這一道工序可使蔥油餅酥脆活泛,咬開後內裡沒有黏連的死面,將許多所謂「老式傳統」做法比了下去。蔥油餅最好吃的就是剛出爐的時候,雖然有點燙嘴,但實在是絕!一口咬下去,喀嚓喀嚓,十分香脆,外酥裡嫩,唇齒間都流轉著蔥香味,越嚼越香,越嚼越想吃,回味無窮。
  • 蔥油餅家常做法:不用餳面,柔軟多層次,蔥味香濃,非常簡單
    1.蔥油餅蔥油餅屬於北方特色小吃,中國福建,山東、東北、河北等地都有該小吃。蔥油餅口味酥脆鹹香,既可以當零食又可以當早餐。蔥油餅的主要食材是麵粉和香蔥,當然,也可以在裡面加入雞蛋。蔥油餅蔥香濃鬱,香脆可口,色澤金黃,特別好吃,看著就要流口水,尤其是孩子,看到蔥油餅就想吃。其實,喜歡吃蔥油餅,不用出去買,自己在家就能做,做法簡單家常,步驟不多,一學就會。蔥油餅的營養:蔥油餅含鉀,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等。吃蔥油餅具有開胃促進食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