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魅力不僅在於帶來多少歡笑,更多的是它所映射出的觸動。
文/清攸影訊
小編一直認為間諜類電影是最考驗演員演技的一種題材,因為他的內心是複雜的,不單單是所表現的一方角色特徵,更多的是要摻雜作為一個間諜的內心戲,不但要表現的自然流露,還要有作為間諜的些許不經意,才能稱為高級。近期在美國上映的間諜電影《紅雀》就是一個代表,小編很欣賞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的演技,能在敵我之間演繹的遊刃有餘,更有網友稱這是美國版的《色戒》和《潛伏》,劇中情節畫面大家可想而知,相信我,看完你會看回放的。
電影劇情順理成章,後半部分有點拖拉,並且不夠細緻,禁不起推敲。前半部分主要說的是女主如何從失意女舞蹈演員慢慢轉變並被訓練成特工,之後逐漸開始內心強大,看破一切做起雙面特工。結尾不算驚喜,大表姐意外收穫來自真正叛徒(俄國高層)的自白,她則迅速做出了決定,擺脫嫁禍給了間諜頭頭叔叔,成功獲取高層信任重回俄國,成為真正贏家。
電影場面處理還是相當精彩的,因為電影不僅不靠武力解決問題,而且不全靠美色解決問題,而是靠智慧,何況還是一個小姑娘單打獨鬥,面對兩個國家的特工系統。我們作為旁觀者,幾乎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每一秒可能出現的偏移,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雙面間諜」不是一個傳奇,而是相當容易出現的「局面」與「抉擇」。
片中角色完美迎合了西方人的各種刻板印象,俄方只有一味的「殘忍」「無情」「愚蠢」;而美方則是充滿了智慧和人間溫情,找不出任何缺點。故事的幾次反轉毫無新意,大約是鋪墊給的太多了,完全沒有意外到觀眾。在末尾的反轉後的作為解釋反轉過程的鏡頭剪輯水準是在低,完全用的是前片中出現過的畫面,沒有新的信息提供給觀眾,故而降低了反轉的戲劇性。
雖說這部影片是描寫美俄間諜戰爭的,但畢竟是美國拍的,小編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一句俄國語,除了期間有幾句俄國口語單詞之外,幾乎全程美式英語貫穿,其實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美國將敵國想像的過於簡單,就好像我們國內拍攝的抗日神劇,幾個人就可以消滅敵方一個團的兵力,所以小編認為劇本過於理想化,起不到一個真實實力的對決,但不管怎樣,就一部商業片來說,能夠一時沉浸於劇中,享受兩個小時的電影時光,才是最愜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