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中的丈夫高崎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每天早上擠上像沙丁魚罐頭似的電車去上班,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接著客戶抱怨的電話。
終於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抑鬱了。
妻子小睛是一位自由漫畫家,雖然兩人的經濟並不寬裕,但為了讓高崎徹底擺脫因為工作壓力所帶來的抑鬱,小睛以離婚相威脅,逼迫丈夫辭了職。
在妻子小睛的陪伴下,經過一年多的治療,高崎從剛開始發病,不敢出門,不敢接電話,覺得自己就跟垃圾一樣一無是處,到後來站在了演講臺上鎮定自若地跟大家講述自己與抑鬱抗爭的故事。可見,有效的陪伴也是抗擊抑鬱的一劑良藥。那麼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小編的家人整理錦囊如下。
那麼,抑鬱症患者需要怎樣的陪伴呢?
這個問題有點大,也有點深,我就以我家人的角度來分享一點實實在在的心得吧。首先,要知道抑鬱症,尤其是輕中度抑鬱症,康復的機率是很大的。如果你的家屬被診斷抑鬱症了,你怎麼能更好的陪伴他呢?作為家人的你,尤其是戀人,最好具備下面兩點條件:
經濟支持。抑鬱症患者需要看醫生、做心理諮詢、吃藥等,這些都需要不少的花費,而全天陪伴抑鬱症戀人很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學習。
非常獨立成熟的人格,不會因為一些負能量而容易影響自己。因為患者的負能量會多到把你淹沒。
如果被診斷為抑鬱症,請一定向專業的心理工作者求助!
The opposite of depression is not happiness, it's vitality.
抑鬱的反義詞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下面我分享幾點陪伴抑鬱症患者的幾點建議,這幾點建議都同樣重要:
1.學習抑鬱症相關知識(包括讀書、做心理諮詢等)
要想有效果地陪伴抑鬱症家屬,一定(這沒有商量)需要具備心理學的知識,需要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症狀和感受。就我個人的例子來說,在我情緒崩潰初期,自己還意識不到抑鬱症的時候,但我家人就已經高度懷疑是抑鬱症了。在我獨自來到新加坡2個星期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劣。家人意識到情況之後,立即辦籤證過來新加坡陪我(儘管處在疫情期間,國際旅行的手續極為繁瑣),這得益於他們對抑鬱症知識的了解。家人不學習反而會幫倒忙,會使當事人病情更加嚴重。
2.多陪伴
陪伴一個抑鬱症患者,真的需要像一個媽媽一樣有極大的耐心,抱有信心地期待他可以重新做到的那一天。這個過程不會很輕鬆,抑鬱症有漲落起伏,不會保持一個狀態。在陪伴時也一定要有信息,堅定信念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3.家屬本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好
每次Ta發病的時候,也就是折騰你的時候,你都要反覆告訴自己,他只是生病了,這都不是真實的。你不能被Ta的情緒帶走,你一定要像個主心骨一樣,穩在那裡,等機會。一定要嘗試著從Ta的情緒中跳出來,儘量不要被情緒左右。當發現自己心情很難受時,應該主要尋求幫助支持。
4.想辦法帶抑鬱症患者 「動」 起來
不管是何種運動,跑步、散步、遊泳、打球等。有很多抑鬱症患者,通過堅持長跑3KM-10KM,逐漸走出抑鬱。小編本人也在家人的鼓勵下,堅持長時間的跑步,遊泳,散步等運動,逐漸走出抑鬱。5.不要說教、多傾聽
很多時候,抑鬱症患者不是不明白道理,而是控制不住情緒。Ta的情緒被內在所驅動,理性思維無法戰勝感性思維。抑鬱症患者通常都極度敏感,當你稍微表現出不耐煩時,他就會感到自己不重要,自己說的毫無價值。當沒有人願意聽他說時,他也就不願去表達,不願袒露自己的內心了。要知道抑鬱症患者想要說點什麼,那可是他鼓足了勇氣說出來的。
在溝通時,儘可能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先肯定,先理解,順著患者思路耐心交流,從負能量的角度,加入積極的正能量作為引導。當患者的生命中遇到一個人,願意聽他說,他就會感覺到自己被接納了。
最後,真心祝願每一個抑鬱症朋友早日康復!
往期閱讀:
我的抑鬱康復之路(1)---抑鬱中的內心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