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醫生,也常被一些人稱之為藝術家、手藝人,他們在行醫路上不斷錘鍊,用匠人精神踐行著從99%到99.99%的過程。
而在榕城,就有著這樣一位整形外科醫生。他從事臨床外科及整形美容工作二十餘年,完成了近兩萬例的美容手術。看似簡單的數字,卻飽含了他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刻苦。
正所謂千錘百鍊,方可塑造美麗。從埋頭苦讀、鑽研學術到學習人體美學、心理分析,通過跟求美者深入溝通,在腦海中模擬手術方案,到手術中一刀一剪地操作和一針一線地縫合,他都細緻入微,絲毫不鬆懈。
這樣一位把醫療美容當作藝術,追求精益求精的醫生,就是來自福州比華利美容醫院的林平醫生。
從醫 是內心的嚮往
從小就滿腔熱枕立志從醫,興趣使然,上大學時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醫學美容專業,在夢寐以求的象牙塔生涯中,通過四年的積澱和努力,自己的專業也獲得了井噴式的發展。畢業之後,毫不猶豫的投入到自己所熱愛的整形美容事業中。這一選擇,就堅守了20多年。如果以每天一臺手術計算,林平醫生已經進行了10000臺手術,而實際的數量遠不止於此...
學習 是終身的必修課
整形外科是一門創造力很強的學科,很多手術沒有定式,手術的效果同醫師的藝術修養、創造力、醫學知識密切相關。林平醫生說:「所謂厚積薄發,就像當年梁朝偉、章子怡的那部電影《一代宗師》裡面說的,不能只有眼前路,而沒有身後身,你積累得越多,才決定你走得越遠。
一個回憶式片段,可以看出林平醫生的努力程度,為了迅速提升整形技藝,曾用頭髮絲一樣細的手術線,綁在一根火柴上,練習外科打結技術。打結時,火柴不能移動,這樣才表示手術時不會牽拉損傷組織。
林平醫生說:「開始時,火柴就像木偶一樣,每打一個結,就被線拉得翻個跟頭,已經記不住練了多少次,終於有一天,無論怎樣打結,火柴頭都不再移動了,那種感覺,一直到今天還伴隨著我,讓我時刻告誡自己,靜下心來練本事,是一個醫生對於求美者的本分。」
多年來,林平醫生除了精練技藝,忙於手術的診療,就是在往返於國內外各大學術論壇上,與全世界的醫美大師們一道「華山論劍」,互相交流,切磋技藝、擴充視野。對他而言,學習是終身的必修課。
小心謹慎 力求精益求精
談及工作,林平醫生總能滔滔不絕、斐然成章。他表示一定要多學、多看、多聽、多感受,務必弄通做實。
在工作中,他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行醫準則,「尊重、傾聽、探討,然後才是一拍即合,達成共識。求美者來面診溝通以後,他尊重每個求美者的個人想法,並耐心傾聽她們的訴求,經過檢查和評估,他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對一臺手術,手術需要多長的時間,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他在手術之前都會有一個初步的計劃。
而當真正手術的時候,一套術式行雲流水,柔中帶剛,剛中有序。在儘量隱蔽的部位下刀,下刀的位置、角度絲毫不差。熟練的動作早已融入了骨子裡,再也忘不掉,改不了。
此外,每臺手術後,他都會做一份筆記,把整個手術的過程復盤總結一遍:如何進一步改進優化手術,怎樣提高手術效率及品質。所謂醫者仁心,本著對生命和美麗的雙重敬畏,追求技術的精益求精。
用林平醫生的話來說「當你不會的時候,就覺得別人很厲害。當你掌握之後,你又覺得無法滿足,希望能夠創新出更好的技術。」
整形外科醫生,就應該有著像林平醫生一樣精益求精的鑽研精神,對精品執著追求,對技藝不斷磨鍊,對完美死磕到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