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以唐詩之路串起鄉村振興粒粒珍珠

2020-12-26 瀟湘晨報

天姥山近在咫尺,謝公古道穿村而過,一草一木盡現唐詩風雅……處在浙東唐詩之路上的新昌縣南明街道班竹村,通過修復古驛道、挖掘唐詩文化、建設玻璃棧道等發展鄉村旅遊項目,人人參股、戶戶分紅,建成了詩意濃濃的唐詩文化景區村。截至11月底,該村今年旅遊總收入已達300多萬元。

通過唐詩之路的活化,不斷推動沿線鄉村建設的全面振興,今年前三季度,新昌縣鄉村旅遊接待遊客357萬人次,同比增長11.44%;旅遊收入實現1.18億元。

新昌,是唐詩之路的首倡地和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唐詩古道、謝公古道、霞客古道穿縣而過,留下200多處古村落、古遺蹟等。這些文化遺產猶如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全縣的鄉村。近年來,新昌縣全力創建全省首批5A級景區城,以浙東唐詩名城為主題,著力加強唐詩公園、李白紀念館、唐詩之路博物館和唐詩廣場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全面挖掘唐詩文化、培植唐詩元素,將新昌253個村的文化旅遊資源串珠成鏈,目前已建成省3A級景區村22個、省A級以上景區村165個。

位於天姥山麓的儒岙鎮南山村,保留了不少古建築、老臺門。該村將閒置農房開發利用與古村文化保護傳承相結合,發展唐詩文化旅遊經濟。由新鄉賢整租閒置農房、流轉山地,打造唐詩文化主題民宿,吸引眾多遊客慕名而來。

截至目前,儒岙鎮已完成7個村12個點的閒置農房開發利用,激活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租金收入累計達528餘萬元;已建成攝影基地1座、旅遊服務驛站3座、精品民宿4家;南山亂彈、編草鞋、榨油等15項民俗文化項目煥發新生,帶動天姥仙桃、春餅等特色農副產品銷售,產生疊加效應。

著眼於「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新昌還以陸上「唐詩之路」和水上「唐詩之路」為線,因地制宜打造「天姥門戶」班竹村、「詩路古韻」橫板橋村、「千年古村」南山村、「水上驛站」茅洋村等一大批特色主題村,使顆顆珍珠閃耀出各具魅力的光芒,形成「一村一詩」詩路名村品牌。

「新昌將努力讓浙東唐詩之路活化工程與鄉村振興戰略互融共興,將浙東唐詩之路這條歷史之路、文化之路,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之路、發展之路、經濟之路。」新昌縣委書記李寧說。

【來源:新昌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贈億粒珍珠貝苗助力鄉村振興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5日,記者從駐湛高校了解到: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團隊日前向雷州覃鬥鎮當地漁民贈超億粒珍珠貝苗
  • 年度文旅品牌推廣創新優秀案例24、浙東新昌唐詩之路李夢白IP形象...
    年度文旅品牌推廣創新優秀案例24、浙東新昌唐詩之路李夢白IP形象及系列文創產品開發
  • 新昌:橫板橋村以「文化+旅遊」鋪就幸福小康路
    浙江在線-新昌新聞網9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呂森) 「一路山川諧雅韻」,一條唐詩之路,串起一處處充滿翰墨清香的古村落、古遺蹟。儒岙鎮橫板橋村就是這條詩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橫板橋村地處天姥山腹地,是天姥山勝境的重點區域,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
  • 「大地藝術」嘗試走出鄉村振興之路
    上演稻田「割」病毒  2020年秋冬之交的一天,早上6時,俞昌斌從同濟大學驅車出發,7時30分到達崇明區建設村鄉聚公社。讓代表希望的孩子們來親手割掉『病毒』,同時也能讓他們體驗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施工人員爬上鐵塔,升起「RICE GARDEN」標識牌,這是「鄉聚實驗田」的標識牌。志願者在一邊的廣場空地擺上桌子,鋪上白布,再擺上鮮花、零食、飲料……一切準備就緒。下午,志願者為參加活動的小朋友提供鐮刀、手套,孩子們走進稻田把「病毒」割得乾乾淨淨,過程中不損毀糧食。
  • 2020浙東唐詩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戰賽即將開跑
    2020浙東唐詩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戰賽即將開跑 2020/12/16 09:58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瀏覽:306
  • 大佳何鎮:融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探索藝術振興鄉村之路
    駐村期間,叢教授團隊通過「激發內生動力」方式,就地就近取材、培養本土「鄉建藝人」、挖掘鄉愁元素,通過融合設計理念激發村民「內生動力」藝術改造家園,讓環境更整潔、更美觀、更具藝術感,葛家村也成為了一座有生活情趣、有文化內涵的全國網紅村,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宣部、學習強國等90餘家重點媒體爭相報導,前來葛家村參觀交流的團隊達130餘批,吸引遊客近萬人,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的藝術振興之路
  • 打造「健康養生地、都市後花園」 新昌小將鎮:守得山水綠 迎來天地寬
    走進新昌縣東部大山深處的小將鎮,千山競秀,萬水傳情,如詩如畫,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墨客所鍾愛,也是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近年來,小將鎮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小將的實踐,憑藉「山之巔、水之源、花之海」的美譽,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以建設「大美小將」、打造「健康養生地、都市後花園」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改革發力、旅遊富民,走出了一條符合鎮情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被評為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示範鎮。
  • 記者蹲點|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
    2020-06-23 06:14:1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美麗鄉村,助力農民增收這些變化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服務隊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星河社區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
  • 青島即墨:布點串線 多主體共創共享鄉村振興
    2019年末,千億級央企華僑城攜手青島,300億戰略項目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正式發布。52平方公裡的超級規劃中,將打造北部「水墨龍泉」為主題的蓮花灣農場、田園共享小鎮、新農樂活區等,南部「七彩蓮山」為主題的花橙小鎮、國際農莊、山地運動公園等兩大版塊、十三個主題分區、八大核心產品。
  • 連路串水開花——鄉村振興的玫瑰路徑
    而北石硤村的變化只是玫瑰鎮「玉帶玫香」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推進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四通八達」的連村路、生態活力的水系長廊、爭奇鬥豔的「玫瑰花田」、宜居宜業宜遊的主題村落和「三產融合」的特色產業,一幅幅帶有玫瑰元素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鄉村振興的號角一吹響,玫瑰鎮就「整裝待發」,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緊緊抓住國家級平陰玫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玫瑰縣城拓展區四大機遇。
  • 臨夏折橋鎮:串點成線連片擴面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臨夏折橋鎮:串點成線連片擴面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2020-04-07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
    80畝的黃河共享農莊即將開業,投資3億元的現代農業科技園正在引進,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高標準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在濟南黃河北岸的濟陽區回河街道吳寨等5個小村莊正在悄然發生大變化。這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
  • 陳登榮::粒粒花椒鋪出致富路
    如今,整合多方資源的360畝花椒基地,「沉默」發展4年後,終於迎來了盛年——數十名農民長期在基地務工,鋤草、施肥、殺蟲、打枝、採摘,通過一整套流程,合著春夏秋冬四季節拍,完成了從一朵朵花到一粒粒花椒的蛻變。騰飛之椒花椒基地破繭成蝶,陳登榮一班人沒有就此止步,繼續摸索前進——在種植基礎上有了加工的想法。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鮮花椒,市場價七八元一斤。
  • 福建大坂村的鄉村振興之路,為何能吸引超1億的項目入駐?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這個「藝術村」,回顧她是鄉村振興之路,瞧一瞧閩侯大坂村的完美蛻變!二、大坂村的振興之路1 改善人居環境,讓鄉村重現「生態味」以前村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垃圾隨意丟、蒼蠅滿天飛。現在的大坂村地上幾乎看不到垃圾。
  • 楊欣:玫瑰催開產業綻放 鄉村振興像花兒一樣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濟南市平陰縣玫瑰鎮以「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為原則,以不斷滿足全鎮農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連路、串水、開花、靚村、興業」為路徑,全力打造了具有玫瑰烙印的「玉帶玫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五大振興全面起勢,走出了一條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 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寫在黨建治理大花園一周年之際
    小小「一米菜園」,讓曾經灰頭土臉的農家菜園變身鄉村美景;一個個鄉村版未來社區試點,用最優的規劃形態支撐起最好的產業形態,為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開闢出一條新路子;全國第一個村播基地落戶衢州,通過村播帶貨讓農民走上了致富「快速路」。
  • 胡昌升赴同安區翔安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的發展...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黃懷)昨日下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胡昌升前往同安區、翔安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 池州奮力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採摘烘乾的金銀花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東至縣木塔鄉大田村、石臺縣磯灘鄉洪墩村、青陽縣喬木鄉凌塘村、貴池區墩上街道羅城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與振興發展的同頻共振,打造了產業興旺、百姓致富的典型樣本。
  • 抓農業興旅遊振興美麗鄉村
    為加快推進農業與旅遊業的產業融合,尼木縣卡如鄉利用自身優勢,鼓勵合作社牽頭,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戶(旅遊點)」等形式,全面調動農牧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生態平衡環境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特色鄉鎮,以實際行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 走進新昌 詩詞小達人體驗詩路中的中藥、禪院和舌尖
    本次行程全程由浙江在線媒體導師帶隊,新昌大咖導師悉心傳授指導,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了小記者的新聞素養、社交能力等綜合素養。  浙江新昌,是一座被詩文化浸潤的小城,其境內的天姥山更有"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的美譽,也是此次浙江少年新聞學院暑期班"發現詩路之美"路線的第二站,小記者們又在新昌詩路行中解鎖哪些不一樣的詩路新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