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最後在美國去世,鄰居發現她的時候看見她就躺在地板上面,永恆的沉默著。張愛玲曾經寫道: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
或許她的愛情也是如此,擁有過最愛的之後永遠的失去。可是留給世人的或許還有那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像張愛玲這樣有才華的女人,為什麼會愛上胡蘭成呢?明知他是浪子,不可能穩定,卻還是如飛蛾撲火般奮不顧身。
但或許用張愛玲寫過的另外一句話就可以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人人都知道張愛玲成長於一個重組的家庭環境當中,在小的時候她就沒有完整的體會過父愛,因為她是女孩子,又是前妻的女兒,自然是被冷落的。
從母親身上得來的,只有對金錢的利益衡量,而從來沒有那些溫暖的因子,這樣的成長經歷使得張愛玲從小就是孤獨而冷傲的,在上海這座五光十色的縱情都市裡面,她瘋狂的寫作,只是為了擺脫掉不堪的家庭生活和個人落寞。
誰都以為她會這樣孤傲的走過一生,沒有誰能夠贏得了她的芳心,可是胡蘭成出現在了她生命裡面。
一開始張愛玲也是不待見他的,可是胡蘭成的淵博才識和幽默過人終究打開了少女的心扉,張愛玲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那一年,英俊軍官和才女的愛情,如同藤蔓一般瘋狂的滋長著。
胡蘭成比張愛玲大十幾歲,這讓一直沒有體會過父愛的張愛玲,好像找到了某種慰藉和依賴感,她終於可以卸下所有的防備和偽裝,只在這個人面前做回那個天真活潑的少女。
再有才華的女人,終究會為了那綺麗的愛情放下自己所有的自尊心,這大概是一種魔咒,但也卻是一種美妙的滋味。
在跟胡蘭成談戀愛期間,張愛玲無疑是最幸福的女人,她大概已經厭倦了年少時候的那種落寞和孤獨,以及母親給予她的那種不屑和冷眼。
從一段不怎麼快樂的時光裡走出來,需要很大的勇氣,那仿佛讓人置身在暗無天日的深淵裡面,其實心中也渴求過光,但不敢輕易嘗試,因為害怕失望。
那個時候張愛玲住在上海的一個弄堂裡面,胡蘭成時常來看望她,在那些歲月當中,不管外面庭院裡是風聲還是雨聲,都是美妙的奏樂。
愛情是會讓人迷失的,張愛玲也是如此,她放下了那些稜角,竟然也願意開始做一個小女人,卑微裡也會開出花朵,是呀,置身於愛情當中,已經不會再顧其他,只要眼前的這個人是愉悅的,那麼自己便也不再求能獲得什麼。
後來胡蘭成跟一個護士相愛,張愛玲知道之後,覺得山崩地裂,自己覺得能走到天長地久的感情,一夕之間就那樣崩塌掉,但她無法做到,像以前那一般譏諷幾句,便也作罷。
因為她對胡蘭成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以至於後來張愛玲甚至原諒了胡蘭成的背叛,並給了他做選擇的機會,若是願意回頭,自己便不會計較。
現在想來仍覺得震撼,張愛玲可以寫盡人性的惡,卻無法做到對背叛自己的胡蘭成不留餘地,甚至以這樣一種委婉的方式在挽留他。
但是胡蘭成本性就不是安穩的人,他不願意做出選擇,在他心裡兩人都是很好的人,說白了,兩者他都不願意放棄。
張愛玲徹底失望,也看清了胡蘭成,這段才子佳人的故事隨著張愛玲與他的決裂也就這樣潦草收場,但是這段感情所帶給張愛玲的傷痛應該是一輩子都無法消弭的了。
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上,像張愛玲這麼有才華的女人,怎麼會喜歡上胡蘭成呢?是胡蘭成不優秀嗎?他富有學識,又身居高位,這樣的資本就足夠,能讓許多女人動心。
不過這些對於張愛玲來說都不是主要的的原因,因為才華和地位,張愛玲都有。真正讓張愛玲放下自己的高傲的是胡蘭成那如父親一般的關懷和疼愛。
因為家庭對於一個人來說影響是最深刻的,那些張愛玲曾經缺失過的體貼與愛憐,突然有這麼一個人全部賦予了她,那她肯定是無法避免的會沉醉在這一段溫柔鄉裡面。不過時過境遷,那些感情早已經如煙雲般消散在空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