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故宮裡的「平安春信」:從郎世寧筆下的傳梅到太平有象

2020-12-23 澎湃新聞

鑑賞|故宮裡的「平安春信」:從郎世寧筆下的傳梅到太平有象

故宮博物院

2020-03-3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

「平安春信」在中國文化的語境裡有著特別的意義,尤其是在春日的疫情之下,讀這幾個字更是別有意味。故宮博物院除了藏有一幅朗世寧的《平安春信圖》,更有眾多寄託平安與春信的藝術品。無論是寧壽宮花園玉粹軒裝飾中的皇子採折梅花插入瓶中的圖畫,還是竹子和鵪鶉雙重「平安」加持的國畫作品,都在祝願這個世界的平安與春信。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平安春信圖》。畫中主角是一長一少兩位人物,皆系頭巾,身著直裰,長袍寬袖,一副古裝打扮。長者手持一截梅枝,遞予少年。少年微微躬身,正接過梅枝。背景是幾株勁挺的新竹,佔據了相當大的畫面空間;身前不遠處是一樹凌寒綻放的梅花——可能正是二人手中梅枝的來源。

《平安春信圖》局部

我們得知這幅畫叫《平安春信圖》是因為畫作包首上有乾隆御筆「平安春信圖」五字題籤。那為何會給這樣一幅人物畫起這個名呢?我們注意到,畫作表現的是二人傳遞梅花的瞬間,而二人手中的梅花更是焦點所在。我們熟知的梅花似乎往往與冬日綁在一起。它位列「歲寒三友」,不畏嚴寒,孤芳冷傲,甚至還因花瓣潔白自有暗香而得了「香雪」的雅號。但其實,除了迎風鬥雪,梅花還有著「報春」的溫暖寓意。

乾隆皇帝御筆「平安春信圖」五字題籤

竹長青,梅報春。梅花開在春天百花之前,梅花開了意味著春天也快到了,固有「梅傳春信」之說。正如詩中所言,「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裡香梅,先報春來早。」(宋·歐陽修《蝶戀花·簾幕東風寒料峭》)「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元·楊維楨《道梅之氣節》),乾隆本人也有詩句「梅報春信諒也宜」,表達對梅花帶來的「春之消息」的期盼。春信已至,平安何解?答案是竹子。

這似乎又與我們常見的有平安寓意的意象不同。

通常,古人會藉助名字與「平」和「安」諧音的物件來寄託祈求平安的心願。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瓶子。比如寧壽宮花園玉粹軒裝飾有一幅通景畫貼落,畫中描繪了皇子採折梅花,插入瓶中的情景,其寓意就是「平(瓶)安五福」。也可能只是一隻普通的鳥雀。鵪鶉,同樣是以諧音取得平安之意;或伴菊花,寓意「長治久安」;或銜谷穗,祈願「歲歲平安」。還可能是像「太平有象」這樣經過精心設計、頗具巧思的吉祥物。「太平有象」的主體通常是大象,背上馱一隻大寶瓶,因古時「大」與「太」同解,便有了最基礎款的「太平有象」。匠人們還會通過象背上瓶與鞍的搭配,增加一層「平安」的寓意;或是在瓶中插入戟、磬、如意、花卉等,在「太平有象」的基礎上再點綴以「吉慶」「如意」等更豐富的寓意。

「太平有象」幾乎是明清時期最受宮廷歡迎的吉祥主題之一。我們在寶座前的陳設、桌案擺件、鐘錶、墨硯文具和服裝上都能看到它,甚至在首飾上也能看到它。

那麼,在發音上與「平安」相去甚遠的「竹子」,又是如何獲得平安寓意的呢?

唐人段成式所著《酉陽雜俎續集》記載了一個小故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意思是說大唐北都(今太原)有座童子寺,寺裡種了一叢新竹,只有數尺高。寺中主管寺內事務的僧人(即綱維),每天要向人報告竹子平安生長的情況。此後便逐漸以「竹報平安」表示平安家信,而且「竹」與「祝」同音,竹子也成了平安的象徵。

所以,用了竹子和鵪鶉雙重「平安」加持的作品,就有了雙重的祝福寓意。

(本文正文部分文圖來源於故宮博物院,標題與導言為編者所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故宮600年鑑賞,平安春信圖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古代十大吉祥圖案之太平有象
    而在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象」與「祥」字諧音,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如以象馱寶瓶(平)為「太平有象」;以象馱插戟(吉)寶瓶為「太平吉祥」;以童騎(吉)象為「吉祥」;以象馱如意,或象鼻卷如意為「吉祥如意」。
  • 郎世寧:紫禁城裡的傳奇畫家
    他和朝中大臣一樣,需要按照規定,每天清晨進入紫禁城,跟宮門禁衛報到後,到自己工作畫室繪畫。就這樣,郎世寧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歷經康、雍、乾三朝,並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後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康熙不喜歡油畫,認為油畫放時間長了就會模糊不清,而且油畫人物臉部都有陰影,看起來像是有斑點瑕疵,便命令郎世寧以後依此意見改正。
  • 張同祿《太平有象》大師極致之作
    《太平有象》作品由六頭大象共同馱著寶瓶,象代表吉祥,寶瓶代表太平。六個大象非常生動,一般六個大象造型很難有變化,但大象鼻子託舉的器物不一樣,「魚」代表吉祥有餘,「荷花」代表社會和諧, 象背上馱著寶瓶代表太平。
  • 古書畫:清 郎世寧 畫作賞析
    此幅花園中有兩隻色澤鮮豔的孔雀,各以開屏及站立姿勢正互相炫耀著,在其身後的牡丹、櫻桃、玉堂、月季等植物,亦以雅致的姿態綻放著,相較之下牡丹花的嬌媚與孔雀的光彩奪目,恰巧形成明顯的對比色。 清 郎世寧 郊原牧馬圖卷 絹本,設色,縱51.2cm,橫166cm。故宮博物院藏。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⑧|看宋畫裡的春風十裡: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說起對春景的吟詠,從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寫。而對於春景的描繪,隋有咫尺千裡的《遊春圖》,唐有態濃意遠的《虢國夫人遊春圖》,而在宋人的筆下,春景少了一份馬背上的「踏青遊冶」,更多的是對春花爛漫、春溪水族、湖山春曉等日常春景的細緻觀察與真切描繪。
  • 清代義大利籍畫家郎世寧名畫欣賞
    影響深遠且最受皇帝器重的是義大利人郎世寧,他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來京,開始了他宮廷藝術家的生涯。此後,一直到郎世寧去世,他在宮廷內創作了大量人物肖像、歷史紀實、走獸翎毛、花卉和靜物畫作品,他還將歐洲的油畫、銅版畫以及天頂畫、焦點透視畫的技法傳授給供職宮廷的中國畫家,在清代宮廷內形成了一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的新穎的繪畫風格,獨樹一幟於清代畫壇。
  • 「戟」「罄」平安——古代器物上之祥瑞圖像
    「戟」「磬」出現在瓶上時,合意為「平安吉慶」。 清雍正 郎世寧《聚瑞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雍正元年郎世寧繪《聚瑞圖軸》。
  • 國風氣派,自信有夢!工行故宮卡國風卡系列活動火熱進行
    自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底,工行針對的故宮卡及國風特色卡,在「中國工商銀行客戶服務」微信微博公眾號發起 #尋夢故宮##秀我國風#系列有獎互動活動。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2020年是故宮建成六百周年,工商銀行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借記卡」產品,分別為「星耀八方卡」與「太平有象卡」。
  • 古代孔雀是御苑寵物,宮廷畫家都畫孔雀,崔白、郎世寧等留下佳作
    由於權貴喜愛,宮廷畫師將其入畫,並運用到工藝品上。崔白《枇杷孔雀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孔雀體型碩大,翎羽豔麗,在《太平御覽》中描述「其大如雁,而足高,毛皆有班文彩……自背及尾,皆作珠文,五彩光耀」。邊魯《孔雀芙蓉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現藏於臺北故宮的《宋人十八學士圖》中,庭院裡古松矗立,文石玲瓏,其間芍藥競相開放,兩孔雀俯啄於庭前,樹蔭下主位之人正仔細觀察面前的孔雀,右手似正模仿雌孔雀的姿態。畫面內容雖是唐代十八學士,但場景當是參照北宋皇家園林所畫。
  • 國風氣派,自信有夢!工行故宮卡國風卡系列活動火熱進行_發現頻道...
    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  2020年是故宮建成六百周年,工商銀行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借記卡」產品,分別為「星耀八方卡」與「太平有象卡」。    (從左到右:故宮600年太平有象卡、故宮600年星耀八方卡、財神卡尊享版、鳳凰卡尊享版)
  • 清代名家筆下最美的春色圖!
    海棠花下,有玫瑰花、草花和一倒立奇石,石頭用小斧劈皴擦,積墨深厚。層次分明,質感堅實。玫瑰以淡墨雙鉤,填入粉彩。兼施「沒骨」法,以粉色在泥金底上作海棠花,使畫面增添了一種秀潤明麗之感。
  • 大象: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那一定是一位丰神俊秀、儀態翩翩的少年,就在擦肩而過、四目相對的瞬間,兩顆心的心弦被驟然撥動,萬千情愫湧上心頭,於是才有了詞作中的這一幕。嶺南一帶自古就是百越之地,從遠古的時候,大象就在那裡生存繁衍,象崇拜滲透到百越族生活的各個領域。李珣筆下的騎象少女,無疑就是當時嶺南一帶奇異風光與人情風物的完美結合。
  • 郎世寧|給乾隆13位美妃畫證件照的洋畫師
    皇上與自己的親密後、妃、嬪們的肖像合卷,居然取名為宏大的「心寫治平」,由此一點,就能看出郎世寧這個職業的難度有多高。        1735年10月,愛新覺羅·弘曆登基稱帝,欽點郎世寧繪製一張自己的肖像畫《乾隆皇帝朝服像》。沒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居然很喜歡這幅肖像畫,遂命郎世寧為后妃們也繪製一系列御容像,畫成後,乾隆親自題名為《心寫治平圖》。
  • 太平有象,福壽如意:這些新年珍玩是清代賀年擺件,寓意財源滾滾
    太平有象,福壽如意清朝的賀年擺飾中,「太平有象」是非常受到喜用的一個主題,將「太平」的希望形象化,藉由「大象駝瓶」(瓶諧音平)表現出來,更透過各種祥瑞的裝飾品表徵吉慶、如意、福壽連綿等等。這一款琺瑯掐絲、雕刻的太平象——「琺瑯太平有象」,帶著祝賀銷兵息戰,吉慶平安的意含!
  • 太平有象,溫情背後是血淋淋的徵服史
    在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拍「靈動凝神:長壽坊珍藏肖生玉雕」專場中,一件8.4釐米的「西漢青白玉立象」以730萬港元成交,成為支撐本場拍賣的明星拍品。
  • 太平鳥 ~ 寓意太平、平安
    屬小型鳴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頭部色深呈慄褐色,頭頂有一細長呈簇狀的羽冠,一條黑色貫眼紋從嘴基經眼到後枕,位於羽冠兩側,在慄褐色的頭部極為醒目。頦、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級飛羽羽幹末端具紅色滴狀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黃色端斑,體態優美、鳴聲清柔。主要以油松、樺木、薔薇、忍冬、衛茅、鼠李等植物果實、種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為食。
  • 熊正根老師創新紫砂作品——《太平有象》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江蘇輕工大國工匠、高級工藝美術師熊正根老師創作的《太平有象》,因其獨特的造型與生動的形象被眾多壺友稱讚,相信不久的將來,《太平有象》這把壺也將成為紫砂經典。這把《太平有象》的創作也是一次偶然的靈感迸發,那時候華博紫砂園剛剛開園,有朋友送了一對大象石雕作為紫砂園門口的瑞獸,熊正根老師在觀察其中一隻大象身上背著一隻小象的石雕時,發現小象憨態可掬,活靈活現,一下子就有了創作的靈感,來到工作檯前,按照石雕的造型,勾勒了一副草圖,經過幾天幾夜的反覆修改完善,終於確定了最終的樣式。
  • 六百年故宮鑑賞③|鍾馗緊盯著蝙蝠,看明憲宗筆下的驅邪之神
    在擅長繪畫的明憲宗筆下,驅鬼之神鍾馗帶領一個小鬼快步疾行,二目圓睜,緊緊盯住前方不遠處一隻迎面飛來的蝙蝠。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以「鍾馗」為題材的書畫和工藝藏品。
  • 知道了故宮御花園中大象的寓意後,你會愛上這溫和忠厚的生靈!
    逛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裡面有很多的銅像,但是你們知道這些銅像的含義嗎?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故宮中象銅像的寓意。背負威嚴、禮儀與吉祥寓意的銅像在故宮御花園的北部、承光門內, 有一對銅質跪象。跪象東、西各一, 相向而跪。銅象全身鎏金, 有著大象的顯要體型特徵。其雙目下視, 長鼻收卷, 極顯虔誠;四足二前二後跪曲, 似恭迎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