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造型豐富,樣式繁多,如此多的形態都是歷代紫砂前輩與當代工藝師們從生活中、工作中的觀察與感悟創作出來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江蘇輕工大國工匠、高級工藝美術師熊正根老師創作的《太平有象》,因其獨特的造型與生動的形象被眾多壺友稱讚,相信不久的將來,《太平有象》這把壺也將成為紫砂經典。
有人說這是一把奇怪的紫砂壺,
但給人的印象卻並不止於奇形怪狀,
它造型生動,神態逼真,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自成獨立的藝術風格。
而近看又似一件藝術品,仿佛茶臺上最適合的擺件
真是裝盛著制壺人熊正根老師良苦用心的壺。
這把《太平有象》的創作也是一次偶然的靈感迸發,那時候華博紫砂園剛剛開園,有朋友送了一對大象石雕作為紫砂園門口的瑞獸,熊正根老師在觀察其中一隻大象身上背著一隻小象的石雕時,發現小象憨態可掬,活靈活現,一下子就有了創作的靈感,來到工作檯前,按照石雕的造型,勾勒了一副草圖,經過幾天幾夜的反覆修改完善,終於確定了最終的樣式。
大象力大無窮,卻性情溫和,且能負重遠行,被人們當作瑞獸,也常被視作吉祥。力量的象徵,以象為形創作出了這把《太平有象》,製作巧妙,寓意美好,壺型以圓為基礎,做得圓滑精妙。壺身為圓球,光澤細膩柔和,讓人心生喜歡。壺嘴彎流,悠長而特別,正是象鼻的造型。壺把粗細均勻,變化平緩,不用修飾即恰到好處。壓蓋設計更凸顯壺鈕,以象入壺,而此象造型小巧卻不失生動,長鼻捲曲更顯活潑。
熊正根丨太平有象
有思想的制壺手藝人,
善於將動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體,
經過藝術提煉、創造,
熊正根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善於將自己生活所見、所聞、所感
自如運用於自己的作品中
色彩與造型逼真,融合了藝術美感
《太平有象》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積極參與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組織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宣傳工作而創作的。同時入選工藝美術公共服務平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江蘇省工美抗疫作品……
壺如其人,人亦如壺,泥之秉性,壺之形態,在塑造者的手中,呈現人的品性和態度。一把素麵素心的壺,選擇它,則是欣賞者的態度。它,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是制壺人與壺的共鳴。一種壺型與你合不合,一眼就知道。它的氣質與你身上的氣息莫名的契合。一眼似萬年,情就在那一瞬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