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減量36計·餐盒回收|外賣餐盒有了新去處 上海社區首次將餐盒...

2020-12-21 新民晚報

圖說:餐盒回收箱 金旻矣 攝(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又髒又油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在上海的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總被歸為「幹垃圾」丟棄。但其實,許多一次性餐盒,是可以回收並循環再生利用的。記者今天獲悉,近三個月來,共和新路街道4個小區的居民,已經漸漸習慣將外賣餐盒交給「回收箱」,餐盒平均減量回收率達到75%。這也是外賣塑料餐盒首次作為單品類,在上海社區內做到回收減量。

在東方公寓、嘉利明珠城、和源名邸、永樂苑等小區裡,從去年9月開始,悄然出現了幾個藍色的回收箱。居民可以將PP材質的一次性餐盒,清洗乾淨,扔進這個箱子,並由專門的清運公司運走。回收的餐盒派什麼用場?志願者告訴居民,這些餐盒可以再生利用,做成手機殼、擋泥板、環保袋、胸針、扇子、鑰匙扣等產品。

圖說:清洗乾淨後的餐盒

「去年9至11月,四個小區居民回收餐盒的最高參與率達22%,平均參與率達7%。」負責該項目的愛芬環保員工韋璐表示,項目組結合了上海市一般可回收物的回收標準,並採納清運公司的意見,制訂了餐盒的回收標準——無食物殘留,無明顯油汙。經過志願者的指導,許多居民從一開始的「嫌麻煩」,轉變為養成了「將餐盒洗乾淨、晾乾、投放」的習慣。

圖說:外賣塑料餐盒首次作為單品類,在上海社區內做到回收減量

隨著項目的推進,項目組還有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本來認為「外賣餐盒=年輕人」,但實際上參與人群的年齡結構很多元化。而收集到的物品,從一開始的外賣餐盒,漸漸「拓展」到網絡買菜APP的塑料盒、乾淨的鮮牛奶塑料瓶、冷凍水餃塑料託盤、礦泉水塑料瓶等各種食品塑料容器。大家發現,社區中塑料餐盒來源較廣,飯店打包、菜場、熟食店、外賣等都有可能成為餐盒的源頭。

隨著「餐盒回收」的推進,這些小區中幹垃圾桶裡越來越多的「垃圾」變成了「可回收物」,被再次賦予了新的生命。據統計,四個小區去年9月的餐盒減量率僅55%,10月已達到了88%,11月則保持在80%。

相關焦點

  • 美團外賣青山計劃引爆「盒聚變」 線上線下聯動回收塑料餐盒
    本次在浦錦街道落地的「盒聚變」餐盒回收項目,是青山計劃在探索外賣包裝廢棄物後端減量路徑上的又一重要嘗試,也是首個以街道為維度,覆蓋全片區的規模化回收試點。該項目在上海浦錦街道的指導下,由美團外賣青山計劃攜手上海鼎誠環保、仁贏環保共同發起,旨在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探索外賣餐盒(以pp塑料為主)作為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在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較成熟的城市鏈條模型,實現餐盒回收以點到面的突破,助力推動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工作。
  • 塑料餐盒、一次性紙杯、外賣包裝盒,它們在杭州江幹有了新去處
    垃圾袋內是一些一次性餐盒、用過的紙杯、外賣包裝盒,「我平時上班忙,沒時間做飯,點外賣比較多,以前我就都丟在其他垃圾桶裡了,現在聽社區說這些都能回收了,我就特意分出來丟到藍桶裡。」據統計,有「中國樓宇經濟十大活力中央商務區」之稱的錢江新城,服務企業達8000餘家,輻射員工8萬餘名。
  • 國內首創|循環外賣餐盒+餐盒回收櫃,破解塑料汙染
    叫外賣,如今成為了許多人的日常。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為5779.3億元,同比增長36.0%。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預計增長15.0%至6646.2億元(如下圖)。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  針對餐盒質量監控問題,市食藥監局表示,目前尚無針對外賣餐盒具體成分的標準,「無毒無害,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就行」。
  • 回收一次性餐盒,減少外賣垃圾!1斤餐盒賣多少錢?你知道嗎?
    年輕一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外賣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國對一次性餐盒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據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消耗198億個一次性餐盒,2019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更是突破400億個。據預測,2020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將達450億個,甚至更多。今年「地攤經濟」的在擴大,我國對外賣餐盒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圍繞外賣展開的這條產業讓許多人受益,包括前所未有的便利、規模龐大的就業、更加豐厚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也催生了超出想像的外賣垃圾——餐盒、餐具、紙巾、塑料膜、外包裝袋……這些究竟有多少?我們跟不同城市的消費者一起算了算帳。看數量:全國外賣用戶增長到3.58億,每份外賣中有多個一次性餐盒、餐具生活在北京的「90後」高陽是外賣的忠實用戶,幾乎每天都會點單。
  • 線上生鮮外賣火爆,誰為餐盒垃圾買單?
    豪華外賣餐盒,則成了外賣商家吸引消費的一種手段。餓了麼外賣規劃師孫雲龍告訴記者,商家將餐盒做的更精緻,給顧客帶來的消費體驗感更強,再次購買的欲望更強烈,所以商家越來越注重包裝。李雲龍表示,平臺和商家正在為環保做努力,比如點餐時給消費者提供「不要餐具」的選項,商家對環保材質餐盒的期待也愈加強烈。
  • 讓鋁箔餐盒「拯救」外賣包裝「垃圾圍城」
    6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隨後,上海作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先行試點,7月1日起已全面開始實施,緊接著包括北京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也將全面實行垃圾分類。那麼如何分類、如何處置、哪種垃圾易於處理、哪種垃圾易於回收等等這些問題也成為了時下討論的熱點和焦點。
  •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
    圖說:薄薄的冬瓜片也被單獨包裝申城垃圾分類正在積極推進,後端科學分類逐步深入人心,然而更關鍵的一步則是如何做到垃圾減量。在新加坡,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61%,六成垃圾在送至焚燒填埋廠之前即「打道回府」。而上海每天產生約2.8萬噸垃圾,若要減輕處置壓力,源頭減量勢在必行。要實現減量,每個垃圾桶都得「斤斤計較」。
  •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
    每天送達消費者手中的餐盒數千萬個,寫字樓外賣垃圾佔比達60%-70%——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一份不到30元的外賣餐食,產生的垃圾包括4個餐盒、2套餐具、1個外包裝袋,其中,附贈的醋、糖等在丟棄時均未開封使用。
  • 外賣餐盒等待革命
    到2015年底,人類已生產了83億噸新塑料,回收率只有9%,12%被焚燒處理,剩餘79%的廢棄塑料則深埋在垃圾填埋場或在自然環境中累積。這意味著,我們喝的飲料瓶,用的化妝品包裝上雖然寫著「可回收」,但並不代表它一定會被回收並重複利用。
  • 環保餐盒貴 外賣使用難
    小黃髮現,在自己之前所訂購的外賣中,只有大型連鎖快餐店的食品統一選用了環保的牛皮紙袋、降解餐盒等環保包裝,而其餘品牌的外賣都使用無法降解的塑料包裝。    僅三成餐廳用環保餐盒 今年6月,上海發布全國首個外賣送餐盒團體標準。
  • 減少外賣垃圾 66.9%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
    上海某高校學生周智輝(化名)不經常點外賣,「有時候直接把外賣餐盒扔進垃圾桶。如果有分類回收的垃圾箱,一般會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裡」。  調查中,34.8%的受訪者在外賣用餐後會將塑料垃圾與餐廚垃圾分開,50.0%的受訪者偶爾這麼做,15.2%的受訪者從不區分。  深圳某國企員工周瑤(化名)基本不點外賣。
  • 垃圾去哪了|外賣餐盒也能在線預約、上門回收了!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垃圾去哪了」第三集:回收圖說: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主要針對可回收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分類、中轉。圖說:自從垃圾分類正式施行後,浦錦街道的居民享受到了定時定點回收垃圾的方便,現場將可回收垃圾交給回收員,稱重後就可以拿到錢一口價:滿足條件下單預約梁爽一邊幹活一邊告訴記者,之所以被稱為「環保騎士」,是因為中轉站還有另一種回收方式—
  • 美團外賣青山計劃三周年:全國建成350個餐盒回收循環再生試點 促進...
    此外,青山計劃在全國試點投放全生物降解包裝袋超過2000萬個,紙質餐盒100萬個。同時,青山計劃聯合超350家循環經濟合作夥伴,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建立350個餐盒回收與循環再生試點,覆蓋寫字樓、社區、校園、景區、大型活動、商家門店6大場景,試點區域塑料餐盒最高回收率達74%。
  • 「巴士」吃餐盒 杭州西湖區開通一次性餐具垃圾清運專線
    「在我們這裡,用過的一次性餐具是可回收的。」正是午餐時間,杭州西湖區蔣村街道西溪銀座寫字樓裡,一名吃完外賣的年輕人,熟練地把餐盒裡的食物殘渣倒進綠色的「易腐垃圾」桶,然後將餐盒放入藍色的「可回收物」桶。
  • 外賣餐盒也能在線預約、上門回收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變廢為寶製作環保產品只是這個中轉站的「副業」,其好口碑更源自全品類、精細化、智能化的上門回收服務體系。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前夕,海岸君再度回訪中轉站,走近這群忙碌「接單」的「環保騎士」。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垃圾去哪了」第三集:回收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主要針對可回收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分類、中轉。
  • 廣東一高校試水循環外賣餐盒
    記者近日從佛山市順德區獲悉,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通過在學校食堂外賣投入使用循環飯盒,正在逐步取代塑料一次性飯盒;經過近三個月的試用,白色塑料垃圾大大減少。10月1日起,該校將在順德校區全面禁止餐飲單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盒。據了解,這是國內高校首個智能循環外賣餐盒的規模化應用嘗試,僅在該校區,一年可減少使用25萬套近10噸的「白色垃圾」。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餐盒經常會用到。那麼,這種產生頻率非常高的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很多人都可能分錯。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一次性餐盒是什麼垃圾?用過的一次性餐盒是其他垃圾。一次性餐盒多數是由塑料製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色汙染,投放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將它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內。用過的一次性餐盒因為有剩飯、剩菜和油漬殘留,回收利用的成本太高。要重新清洗,會增加勞動成本。高成本讓回收得不償失。塑料垃圾到底有什麼危害?
  • 「無需餐具」還是送,餐盒循環嫌麻煩:外賣限塑,難在哪?|「塑」戰
    2020年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規定,餐飲服務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 與騎手李子兵一樣,外賣平臺和商家都面臨著改變,甚至有創業公司正在循環使用和回收餐具。但是,替代品的缺乏和難以改變的消費習慣,都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