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高校試水循環外賣餐盒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羊城晚報記者 張韜遠

日前,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食堂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盒。

記者近日從佛山市順德區獲悉,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通過在學校食堂外賣投入使用循環飯盒,正在逐步取代塑料一次性飯盒;經過近三個月的試用,白色塑料垃圾大大減少。10月1日起,該校將在順德校區全面禁止餐飲單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盒。據了解,這是國內高校首個智能循環外賣餐盒的規模化應用嘗試,僅在該校區,一年可減少使用25萬套近10噸的「白色垃圾」。同時,該模式也正在全國多所高校進行推廣。

已投放逾2000個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發出《關於停止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的通知》,要求從今年10月1日起,該校順德校區各餐飲服務單位停止提供一次性塑料餐盒,鼓勵使用可回收餐盒、可降解餐盒及自備餐盒前往食堂打餐。10月1日起再提供一次性餐盒的單位將按管理規定進行處罰。

實際上,記者在該校了解到,此前該校已率先探索使用循環外賣飯盒。今年6月份起,南方醫科大學總務處委託學校的外賣取餐櫃運營企業爽提,試行投放了超過2000個可循環使用的環保餐盒到該校順德校區的食堂外賣場景裡。

據南醫大順德校區後勤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多年前,該校已經在學生宿舍樓下放置外賣櫃,並應用校園版的「外賣點餐系統」。點餐後,外賣將會被放置到學生宿舍樓下的外賣櫃中保管,學生放學後便可隨時取用。

「由於方便,學生使用校園外賣的頻次明顯提高。一次性快餐盒激增,造成了不小的汙染。」南醫大順德校區後勤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南醫大循環飯盒規模化應用項目實施企業爽提表示,外賣快餐盒與一次性塑膠袋帶來的白色垃圾汙染問題十分普遍,企業對此進行了長期研發和實驗。

「在諸多解決方案中,我們認為在高校這個封閉場景,採用循環餐盒是個不錯的思路。」爽提運營總監王奕超告訴記者。

飯盒能反覆清洗

循環飯盒究竟如何運轉?與以往的外賣餐盒有何不同呢?

據王奕超介紹,循環餐盒均帶有晶片,晶片裡記載了餐盒的身份證號、材質、使用次數等信息。外賣餐食打包好之後,分揀員掃碼領取外賣,將訂單和循環餐盒晶片關聯在一起,再由外賣投櫃員送至學生宿舍樓下的外賣取餐櫃,學生取餐用餐完畢後,將餐盒歸還至取餐櫃旁的回收櫃即可,智能晶片通過非接觸式傳感器,能識別記錄外賣分發、歸還、盤點、監控的全流程並搜集相關數據,是一個「聰明的飯盒」。

此外,循環餐盒的製作材質為PP(聚丙烯)材料,安全環保符合國家及歐盟標準,強度、剛度、硬度和耐熱性也十分優良。「飯盒回收到食堂後,與食堂的不鏽鋼餐盤可共用清洗和消毒系統。餐盒能既耐高溫又能防水浸入晶片,且經過長期反覆加熱消毒後,晶片仍能穩定運作,餐盒的密封性、保溫性也能保持沒有太大變化。」王奕超說,該循環餐盒的清洗消毒與食堂用的不鏽鋼餐盒使用同樣的流程和標準,能夠確保餐盒的衛生健康。

記者了解到,目前,通過測算,在循環餐盒模式下,使用及後續處理的綜合成本為使用可降解餐盒綜合成本的80%,如果算上因用循環餐盒而減少的塑膠袋使用量,則綜合成本更低。而一旦循環餐盒規模化使用,使用成本還會不斷下降,與一次性飯盒成本大致相當。

學生接受度較高

對於這一新鮮的外賣模式,商家與消費者是否能接受呢?

記者採訪了解到,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康復醫學院的大二學生鍾宇辰在今年8月底開學之後,第一次接觸循環飯盒。據其介紹,不少外賣商家會說明採用循環飯盒裝餐,同學們往往都能接受。如今,身邊的同學幾乎都使用過這一類的循環飯盒,大家對這一方式的認可度也十分高。

「使用一次性飯盒吃完就當做垃圾扔掉,確實比較方便,但是對環境的損害也確實較大。現在吃過外賣之後,要將剩飯剩菜倒出去,再將飯盒放到樓下的外賣櫃當中,雖然增加了流程,但是也不算很麻煩,很快大家都養成了這個習慣。」鍾宇辰表示,周圍同學對這一類能夠實實在在促進環保的新事物接受程度都十分高。

不過,鍾宇辰也表示,學生最關注餐盒的衛生、健康,這方面應當加強監督。

「學校食堂的商家對於這一飯盒的使用也表示歡迎,目前,學校食堂中提供米飯類的商家已經基本更換了循環飯盒,湯粉類的專用循環飯盒目前已經研發完成,很快便能投放到學校食堂當中。」王奕超表示,屆時學校裡所有的外賣商家都會用上循環飯盒,大大減少環境汙染。

「經過前期測算,1萬人規模的學校,一年內能通過循環餐盒項目減少使用白色垃圾近50萬套約15~20噸。」王奕超表示,該餐盒不僅將在南醫大其他校區逐步推廣,這一模式正計劃逐步普及到全國各地已經穩定運作智慧食堂的高校。此外,該模式也有望推廣到工業園區等相對封閉場景,全面減少消費者對一次性餐盒的依賴。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創|循環外賣餐盒+餐盒回收櫃,破解塑料汙染
    此前,我們曾經討論過不同的一次性餐具的替代方案,比如,「共享餐盒」模式。在國內,「共享餐盒」模式還處於探索階段。最近,一則「首個智能循環外賣餐盒規模化應用在南醫大亮相」的新聞令不少環保人士感到振奮。共享餐盒在高校試點並且取得有效、良好的反饋,恰恰證明了這一模式有可行性。
  • 限塑令下,首個智能循環外賣餐盒規模化應用由爽提在南醫大順利實施
    昨日,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獲悉,該校上半年試行的循環外賣餐盒已成功,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在順德校區全面替代以前的不可降解一次性餐盒,初步預計一個校區一年就可減少使用25萬套近10噸的「白色垃圾」。據悉,這是國內高校首個智能循環外賣餐盒的規模化應用。
  • 「無需餐具」還是送,餐盒循環嫌麻煩:外賣限塑,難在哪?|「塑」戰
    美團和餓了麼亦承認存在這一現象。 餓了麼公益負責人時歡解釋,有的商家在外賣訂單高峰期,無暇看訂單上有沒有勾選「無需餐具」,就統一配送餐具。還有的商戶為圖方便,提前把餐具放在了包裝袋裡,嫌麻煩也就沒有取出來。 對商家來說更在意的是,選了「無需餐具」而被送了餐具的客戶,很少到外賣平臺上投訴,頂多發發微博、微信吐槽。
  • 環保餐盒貴 外賣使用難
    數據顯示,全國外賣行業每天消耗的餐盒超過6000萬個,其中大部分為不可降解的塑料餐盒。 眼下,各大外賣平臺開始挖空心思推廣環保外賣餐盒,但記者調查發現,面對高成本壓力,環保餐盒大範圍推廣困難重重。    小飯店日消耗2000個塑料盒 「烤羊肉串5個,酸菜魚飯1份,鮮肉大餛飩一份,齊了!」
  • 美團外賣青山計劃三周年:全國建成350個餐盒回收循環再生試點 促進...
    三周年成績單: 350個餐盒回收與循環再生試點 回收率74%2017年8月,美團外賣推出青山計劃,從環保理念倡導、環保路徑研究、科學閉環探索、環保公益推動四個方面著手,推動外賣行業的環保化進程。成立之初,青山計劃曾提出「3個100家、1個10萬家」的發展目標,這些目標均已超額完成。
  • 垃圾減量36計·餐盒回收|外賣餐盒有了新去處 上海社區首次將餐盒...
    圖說:餐盒回收箱 金旻矣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又髒又油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在上海的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總被歸為「幹垃圾」丟棄。但其實,許多一次性餐盒,是可以回收並循環再生利用的。記者今天獲悉,近三個月來,共和新路街道4個小區的居民,已經漸漸習慣將外賣餐盒交給「回收箱」,餐盒平均減量回收率達到75%。這也是外賣塑料餐盒首次作為單品類,在上海社區內做到回收減量。在東方公寓、嘉利明珠城、和源名邸、永樂苑等小區裡,從去年9月開始,悄然出現了幾個藍色的回收箱。居民可以將PP材質的一次性餐盒,清洗乾淨,扔進這個箱子,並由專門的清運公司運走。
  • 打包、外賣都不得使用塑膠袋,廣東餐飲和零售業做好準備了嗎?
    多家中式餐飲積極尋找環保餐具 洋餐飲「減塑」初見成效8月24日,記者走訪廣州部分餐飲、超市,發現部分超市和餐飲店的打包外賣,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和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率也較高。中午,在廣州天河區一家餐飲店門口,記者看到不少外賣小哥們手裡拿的餐盒,也是一次性塑料飯盒。
  • 外賣餐盒等待革命
    我們難以避免或拒絕使用塑料製品——用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一單至少兩個塑料製品的外賣餐盒點,吃個早點、逛個超市都免不了拎著塑膠袋回家,而菜場大媽給蔬菜瓜果套上塑膠袋的熟練度也超出我們的想像。從塑料被發明出來到佔據我們的生活,不過百年歷史。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一位送餐員一手提了6份外賣,等候在電梯旁。他不斷挪著腳,又看看手錶,似乎準備隨時衝進即將開啟的電梯。  這名送餐員平時負責給周邊寫字樓送餐,他告訴記者,「大概11點半開始,訂單會大量增加。有時候一個中午要送30到40份外賣」。不過,他並不清楚究竟有多少送餐員負責周邊寫字樓的外賣。「可能十幾個吧」,他有些含混地說。  每天大量的外賣垃圾都被扔進每層樓的垃圾房內。
  • 減少外賣垃圾 66.9%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
    伴隨著外賣行業的飛速發展,外賣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凸顯。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5%的受訪者已經意識到了外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41.1%的受訪者願意為外賣垃圾處理支付費用。66.9%的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減少塑料餐盒的使用。
  •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最後都被如何處理了?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變得越來越懶,這是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平臺迅速崛起的最大因素。但是,這些平臺滿足了人們不出門不進廚房即可有美味大餐的同時,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食品安全問題,今天我們就主要說一說送外賣時候的餐盒包裝。
  • 回收一次性餐盒,減少外賣垃圾!1斤餐盒賣多少錢?你知道嗎?
    年輕一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外賣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國對一次性餐盒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據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消耗198億個一次性餐盒,2019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更是突破400億個。據預測,2020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將達450億個,甚至更多。今年「地攤經濟」的在擴大,我國對外賣餐盒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
  • 豪華餐盒手提袋 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nbsp&nbsp&nbsp&nbsp該人士表示,對於商家來說,幾乎所有的外賣包裝都是賺錢的。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餐盒,即使稍微上檔次的比如雙層餐盒,成本也不超過1元錢,普通的大概四五毛左右。一些強度特別高,做工特別精細的餐盒成本也在2元錢之內。
  • 讓鋁箔餐盒「拯救」外賣包裝「垃圾圍城」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超過6000萬個,也就是說每年約產生200多億個塑料餐盒,方便麵碗也達10億個之多,廢塑料約佔生活垃圾的7%左右,可見,我們已經陷入了外賣包裝的「垃圾圍城」之中。在外賣使用的塑料製品材質中多為聚丙烯、聚乙烯,這些材料很難被降解。
  •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都去了哪?成了「鑰匙扣」還成了「單車擋泥板」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都去了哪?他們不僅變成了「鑰匙扣」還成了「單車擋泥板」東方網記者程琦9月4日報導:如今,外賣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日常的一部分。不過,那些我們用過的外賣餐盒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後,又去了哪了呢?
  • 快遞箱能防震,秸稈甘蔗渣變全降解餐盒,這些新型綠色包裝厲害了
    巧妙設計的快遞箱,不塞填充物也能防震;不起眼兒的秸稈、甘蔗渣,做成全降解綠色餐盒……昨天,市發改委組織召開2019年北京市節能宣傳周啟動日暨首屆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作品發布會,展示介紹一批解決快遞、外賣、食品等過度包裝的奇思妙想設計方案,推動市場解決痛點。
  •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都去了哪?他們不僅變成了「鑰匙扣」還成了「單車...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都去了哪?他們不僅變成了「鑰匙扣」還成了「單車擋泥板」東方網記者程琦9月4日報導:如今,外賣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日常的一部分。不過,那些我們用過的外賣餐盒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後,又去了哪了呢?
  • 你常吃外賣嗎?教你看懂外賣餐盒的「秘密」!
    如今外賣已經成了年輕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班太累不願出去吃飯,點個外賣;節假日不願出門宅在家裡,點個外賣;晚上回家太累不願做飯,點個外賣;吃完晚飯餓了,點個外賣。外賣是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生活,那麼新的問題來了,就是高溫食物直接裝進餐盒們會有問題嗎?上面那個包裝盒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很陌生,這是一種最普遍的外賣包裝盒,簡單好用,而且成本還很低。這種餐具叫做「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它的安全性跟食物酸鹼度、是否含油、溫度等有很大關係。國家規定發泡餐具應在80℃以下使用。
  • 僅一天 外賣餐盒竟可堆330座珠穆朗瑪峰!回收站點工作人員:塑料不要,塑料賣不了
    可這「一頓飯」的工夫卻帶來了「白色汙染」的問題。寫字樓、學校、居民小區相繼成了外賣餐盒「白色汙染」的重災區。 外賣銷售總額超八成來自白領 外賣餐盒再利用率 據三大外賣平臺數據統計,點餐人群中白領佔6成,其中多數白領平均每周點餐4到7次。而白領也是外賣行業的高消費客戶,外賣銷售總額超八成來自白領。而這無疑讓大大小小的寫字樓成了外賣垃圾的重災區。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圍繞外賣展開的這條產業讓許多人受益,包括前所未有的便利、規模龐大的就業、更加豐厚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也催生了超出想像的外賣垃圾——餐盒、餐具、紙巾、塑料膜、外包裝袋……這些究竟有多少?我們跟不同城市的消費者一起算了算帳。看數量:全國外賣用戶增長到3.58億,每份外賣中有多個一次性餐盒、餐具生活在北京的「90後」高陽是外賣的忠實用戶,幾乎每天都會點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