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餐盒也能在線預約、上門回收了!

2020-12-26 騰訊網

用汽車、摩託車的舊零部件組裝成的「大黃蜂」、廢棄自行車輪胎做的「雄鷹」、礦泉水瓶製成的「海綿寶寶」……利用廢舊物品做成孩子喜歡的各種卡通形象,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自此有了「遊樂園」的別稱,在上海乃至全國「火」了一把。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變廢為寶製作環保產品只是這個中轉站的「副業」,其好口碑更源自全品類、精細化、智能化的上門回收服務體系。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前夕,海岸君再度回訪中轉站,走近這群忙碌「接單」的「環保騎士」。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垃圾去哪了」第三集:回收

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主要針對可回收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分類、中轉。而中轉站旁邊就是浦錦街道的溼垃圾中轉站

關鍵詞 定時定點

搭起帳篷明碼回收用

過磅、結算、綑紮、裝運……在紅醍半島小區,29歲的梁爽動作一氣呵成。按照臺秤顯示的2.4kg,他掏出2.4元付給居民夏曉黎。「我看到藍色帳篷搭起來了,就趕緊拿著紙板箱下來了。這種方式對我是舉手之勞,2元錢正好能給電瓶車充8小時電。」夏曉黎說。此時,又有一位阿姨拿來一箱礦泉水瓶和油瓶,每個瓶身都已壓扁,整齊地疊放在紙箱中。

每周二,這裡都會支起帳篷,擺出桌子和價目表,放好藍牙地磅和臺秤。居民們會拿出積攢的各種可回收物,將物品賣給「環保騎士」。

海岸君看到,表上有6大目錄20小類,光廢紙就分黃板紙、報紙、書本雜誌、廣告單頁4類。回收價格每周變動,都是本市再生物資行業協會按市場供需情況給出的指導價

值得一提的是,小區回收是全品類的,不僅收高值的紙張、塑料,也收低值的衣物、泡沫塑料等。就連以往沒人要的玻璃瓶,居民都能免費交投,由中轉站統一處理。

自從垃圾分類正式施行後,浦錦街道的居民享受到了定時定點回收垃圾的方便,現場將可回收垃圾交給回收員,稱重後就可以拿到錢

關鍵詞 一口價

滿足條件下單預約

梁爽一邊幹活一邊告訴海岸君,之所以被稱為「環保騎士」,是因為中轉站還有另一種回收方式——「」:「我負責一品漫城、世博家園等6個小區和丁聯村,每天駐點一個小區。此外,居民也能通過『青山回收』公眾號預約,(回收物品)滿5kg,中轉站就會派單給我上門去收。」

海岸君打開公眾號,除常規可回收物外,還有廢舊電器和大件家具的回收預約。貼心的是,根據電器的品牌、使用年數、型號規格、家中是否有電梯等「參數」,公眾號會自動給出回收價格,「騎士」按「一口價」回收,杜絕以往「無證軍」拆下空調後「坐地降價」的矛盾。

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內,回收員正在整理收到的紙板箱

梁爽說,自從上門服務後,他和很多家庭處成了「鄰裡」關係,回收時也順便宣傳環保、發展客戶。「垃圾分類一年來,大家的環保意識也在增強。」梁爽說,一開始每天大概能收到一兩百公斤,現在周末可以收到1噸左右。而上門回收的單子,一天也能接到十來單,每個訂單的量平均11-12公斤。

關鍵詞 騎士

「遊擊隊」變為「正規軍」

別看小梁現在是站裡的「明星騎士」,以前卻經歷過一段東躲西藏的日子。中轉站建成前,他在其他區從事廢品回收,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兜生意。「那時是無證『遊擊隊』,常被城管驅趕,連車都被沒收過好幾次。」小梁感慨道,「生意也不穩定,無效時間比較多。」

而現在,「騎士」的薪水是底薪加可回收物價差,勤奮而聰明的員工會向業主宣傳自己、科普環保理念,並提升服務水平。有了「正規軍」的身份和便捷的服務,「騎士」們也更受業主信任。良性互動帶來穩定收入,小梁估算了下,被「收編」後,收入比以前提高約30%。

受垃圾分類的影響,29歲的中轉站回收員梁爽從過去在馬路上到處遊蕩收垃圾的「遊擊隊」,變成了由街道管理的「正規軍」

「小梁是我挖過來的,看中的是他年輕,可以快速掌握理念,對業主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負責人馬俊表示,目前「環保騎士」的平均年齡約50歲,希望未來團隊能更年輕化。

馬俊透露,去年12月,中轉站每天收運可回收物2-3噸,目前每天能收15-18噸,「一方面是『環保騎士』和居民的接觸頻率越來越高、服務意識越來越強,另一方面街道相關部門對無證照廢品站加大取締力度,半年來外部環境改善了很多」。

關鍵詞 改變

開闢「餐盒回收」通道

如今,春節後才上線的「青山回收」微信公眾號已有1.5萬人關注,服務範圍覆蓋浦錦街道71個小區和9個農村,並實現商業廣場、辦公樓、企事業單位等全覆蓋。「浦錦街道成立才5年。對於這個閔行區最年輕的街道,可回收物收運處理模式也應該年輕化;對於有意識改變的群體,要有途徑讓他們消納可回收物。」馬俊坦言。

這段時間,在回收事業上「閒不住」的街道和中轉站,又琢磨起一次性餐盒的回收。「大量餐盒其實可以做再生資源利用,但沒人去做這件事。」馬俊說,中轉站已和美團外賣進行合作,希望實現餐盒等品類的下單預約上門回收服務。前不久,「餐盒回收」的通道已在美團上線,上班族和居民們只要將餐盒簡單衝洗乾淨,積累到一定量時,點擊「我的-垃圾分類-預約回收」下單,就可以完成回收。

此外,在收運體系建設方面,今後也將有所調整。比如「騎士」的年齡結構、收運地域網格化管理、自動路徑規劃等,爭取變「守株待兔」為「主動出擊」。同時,馬俊認為回收物中大量書本的去向值得好好探索,比如可以和公益結合,將較新、較好的書捐獻到偏遠山區,而不僅僅是當廢紙處理。

「分類一年來,上海關於回收方面的改變很多。下一步我們還有很多想法,爭取在明年分類滿兩年時,會有更大的改變和突破。」馬俊笑著說。

「年報」

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

地址:塘浦路1068號

員工人數:擁有18名「環保騎士」

經營業務:對浦錦街道可回收物收運、分揀、打包、存儲、轉運

資產狀況:配備15輛兩網融合電動車及2輛廂式貨車,站點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

營業總收入:每天收運可回收物15-18噸

業務特色:「線上預約、線下定點」相結合,在街道多處布點,並開發微信公眾號預約上門回收

金海岸工作

作 者 | 金旻矣

攝 影 | 孔明哲

視 頻 | 董怡虹 孔明哲

編 輯 | 陸佳慧

點擊播放 GIF 0.1M

●上海人快來領取你的垃圾分類成績單!垃圾分得好,光明請你喝牛奶

●申城垃圾分類一年間 | 溼垃圾分出量同比增長近40%

●晚報記者為人民,直播帶貨締造農業新生態

●上海灘人人支持的頂流「天團」來了!成團一年,ta們想說…

點擊播放 GIF 0.2M

相關焦點

  • 垃圾去哪了|外賣餐盒也能在線預約、上門回收了!
    此外,居民也能通過『青山回收』公眾號預約,(回收物品)滿5kg,中轉站就會派單給我上門去收。」記者打開公眾號,除常規可回收物外,還有廢舊電器和大件家具的回收預約。貼心的是,根據電器的品牌、使用年數、型號規格、家中是否有電梯等「參數」,公眾號會自動給出回收價格,「騎士」按「一口價」回收,杜絕以往「無證軍」拆下空調後「坐地降價」的矛盾。
  • 美團外賣青山計劃引爆「盒聚變」 線上線下聯動回收塑料餐盒
    8月21日,美團外賣在上海浦錦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舉辦了浦錦街道「盒聚變」餐盒回收項目啟動儀式。美團外賣自2017年8月31日發起行業首個關注外賣環境保護問題的行動計劃——青山計劃以來,一直致力於加速推進外賣行業後端回收與再生能力建設,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 國內首創|循環外賣餐盒+餐盒回收櫃,破解塑料汙染
    叫外賣,如今成為了許多人的日常。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為5779.3億元,同比增長36.0%。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預計增長15.0%至6646.2億元(如下圖)。
  • 垃圾減量36計·餐盒回收|外賣餐盒有了新去處 上海社區首次將餐盒...
    記者今天獲悉,近三個月來,共和新路街道4個小區的居民,已經漸漸習慣將外賣餐盒交給「回收箱」,餐盒平均減量回收率達到75%。這也是外賣塑料餐盒首次作為單品類,在上海社區內做到回收減量。在東方公寓、嘉利明珠城、和源名邸、永樂苑等小區裡,從去年9月開始,悄然出現了幾個藍色的回收箱。居民可以將PP材質的一次性餐盒,清洗乾淨,扔進這個箱子,並由專門的清運公司運走。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圍繞外賣展開的這條產業讓許多人受益,包括前所未有的便利、規模龐大的就業、更加豐厚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也催生了超出想像的外賣垃圾——餐盒、餐具、紙巾、塑料膜、外包裝袋……這些究竟有多少?我們跟不同城市的消費者一起算了算帳。看數量:全國外賣用戶增長到3.58億,每份外賣中有多個一次性餐盒、餐具生活在北京的「90後」高陽是外賣的忠實用戶,幾乎每天都會點單。
  • 回收一次性餐盒,減少外賣垃圾!1斤餐盒賣多少錢?你知道嗎?
    年輕一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外賣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國對一次性餐盒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據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消耗198億個一次性餐盒,2019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更是突破400億個。同時,我國環保政策的趨嚴,塑料汙染防治進一步加強,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指出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
  • 可回收物咋處理?可微信預約上門回收丨200餘小區與回收企業籤約...
    記者從城管部門獲悉獲悉,目前,哈市垃圾分類工作已全面啟動,市民除將可回收物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內外,還可以通過微信預約上門回收、籤約回收服務點上門回收等多種方式處理可回收垃圾。具體方式如下:第一種方式,將可回收物投放到社區設置的可回收垃圾分類投放桶中。公眾在點擊進入普通下單後,可上傳可回收垃圾照片、預約時間(一般5天以內)、回收地址、備註等信息,預約後,上門回收人員將與市民溝通,確認回收時間。待全部流程完成後,獲得的積分打入預約者帳號中。未來,積分將可兌換實物獎勵,目前相關方案在規劃中。
  • 環保餐盒貴 外賣使用難
    數據顯示,全國外賣行業每天消耗的餐盒超過6000萬個,其中大部分為不可降解的塑料餐盒。 眼下,各大外賣平臺開始挖空心思推廣環保外賣餐盒,但記者調查發現,面對高成本壓力,環保餐盒大範圍推廣困難重重。    小飯店日消耗2000個塑料盒 「烤羊肉串5個,酸菜魚飯1份,鮮肉大餛飩一份,齊了!」
  • 外賣餐盒等待革命
    這意味著,我們喝的飲料瓶,用的化妝品包裝上雖然寫著「可回收」,但並不代表它一定會被回收並重複利用。這個「可回收」塑料製品的清單,除了較高經濟價值的常見PET飲料瓶,還包括各類PP材質的一次性餐盒、承裝蔬菜水果的託盤。
  • 僅一天 外賣餐盒竟可堆330座珠穆朗瑪峰!回收站點工作人員:塑料不要,塑料賣不了
    但即使是使用了比較貴的環保紙質餐盒或者可循環再生的塑料餐盒,也往往被當成一次性用品,用完即棄,再利用率極低。 外賣餐盒一天可堆330多座珠峰高 據三大外賣平臺數據估算,2017年全年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3億人左右,而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總和在2000萬單左右。
  • 你的外賣塑料餐盒,竟能變那麼「潮」,但資源再生利用為啥會成...
    原來,美團外賣在去年3月進行一項新嘗試,將外賣餐盒回收後,「萃取」製成單車擋泥板,投放在一批共享單車上。第一批1000輛再生擋泥板環保單車,最先出現在人民廣場街頭。該計劃還公布,2025年將建設綠色包裝供應鏈,為平臺所有商家提供外賣包裝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複使用解決方案;同時,聯動產業上下遊在全國20個以上省市區建立常態化餐盒回收體系;促進1億用戶踐行無需餐具等可持續消費行為。儘管美團外賣有個「宏大願望」,但如今被再生利用的塑料餐盒還只是滄海一粟。
  •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
    根據艾媒諮詢的報告,截至2018年,全國的外賣用戶已增長到3.58億,整個外賣市場已突破2400億元。此前,幾大外賣平臺數據顯示外賣平均客單價已超出40元,若以此粗略估計,2018年全國每天送出外賣超千萬份,則每日送達消費者手中的餐盒等包裝數量也是千萬級別。北京盒利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鄭亦興介紹,根據他所在公司的實地統計,每份外賣中至少有3個一次性塑料餐盒。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外賣平臺、商家能否從源頭控制餐盒材質及數量?巨量的外賣垃圾又該如何處理?  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
  • 多方全鏈路探索減塑方案 外賣包裝華麗「變身」
    同時,從用戶規模來看,從2016年的0.63億人到2019年的4.23億人,中國在線外賣用戶規模逐年增長。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外賣用戶規模繼續增長至4.56億人。我國在線外賣市場前景持續向好,但顯然,隨每單外賣而來的不只是美味,包裝盒、一次性餐具、塑膠袋等都成為不可忽視的「環境殺手」。
  • 外賣餐盒垃圾成災,每天覆蓋上千個足球場!
    打開手機動動手指,就有熱騰騰的美食送上門來,這樣的場景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正是網上外賣平臺的出現,讓我們擁有了這樣的便利。
  • 美團外賣青山計劃三周年:全國建成350個餐盒回收循環再生試點 促進...
    三周年成績單: 350個餐盒回收與循環再生試點 回收率74%2017年8月,美團外賣推出青山計劃,從環保理念倡導、環保路徑研究、科學閉環探索、環保公益推動四個方面著手,推動外賣行業的環保化進程。成立之初,青山計劃曾提出「3個100家、1個10萬家」的發展目標,這些目標均已超額完成。
  • 廣東一高校試水循環外賣餐盒
    已投放逾2000個近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發出《關於停止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的通知》,要求從今年10月1日起,該校順德校區各餐飲服務單位停止提供一次性塑料餐盒,鼓勵使用可回收餐盒、可降解餐盒及自備餐盒前往食堂打餐。10月1日起再提供一次性餐盒的單位將按管理規定進行處罰。
  • 讓鋁箔餐盒「拯救」外賣包裝「垃圾圍城」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超過6000萬個,也就是說每年約產生200多億個塑料餐盒,方便麵碗也達10億個之多,廢塑料約佔生活垃圾的7%左右,可見,我們已經陷入了外賣包裝的「垃圾圍城」之中。在外賣使用的塑料製品材質中多為聚丙烯、聚乙烯,這些材料很難被降解。
  • 減少外賣垃圾 66.9%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
    上海某高校學生周智輝(化名)不經常點外賣,「有時候直接把外賣餐盒扔進垃圾桶。如果有分類回收的垃圾箱,一般會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裡」。  調查中,34.8%的受訪者在外賣用餐後會將塑料垃圾與餐廚垃圾分開,50.0%的受訪者偶爾這麼做,15.2%的受訪者從不區分。  深圳某國企員工周瑤(化名)基本不點外賣。
  •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最後都被如何處理了?
    有些價格貴點的商家的餐盒上會標有「PP5」「微波爐許可」等字樣,當然,還有的商家餐盒還標有「可回收」三角符號。對此,小編也走訪過很多家經營外賣業務的餐館,大多數老闆表示,餐盒是否環保自己並不清楚,相關部門也沒有提出明確要求,但可以保證是無毒無害的,出於保險起見,還是建議顧客一次性使用,不要加熱。可見,這些商家並不能保證所用餐盒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