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化學-高透量無機分離膜的製備

2020-12-15 初中化學大師

能源問題對當今世界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節能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在化工生產方面,產品的提純與分離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熱量用於蒸發化工產品,又在冷凝過程中白白浪費掉。氣體分離方面,為了將氣體混合物分開,大

量能量用於給混合物降溫,而使用時又要將其恢復到室溫,這--過程中,能量也不得不被浪費。因此,使用低能耗方法分離物質可以使能源的消耗大大減少。而膜分離正是一種新興的低能耗分離方法。

膜是把兩個物相空間隔開而又使之互相關聯,發生質量和能量傳輸過程的一

個中間介人相。膜分離過程跟人們熟知的傳統分離方法如蒸發、分餾相比,其突出的優點是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條件溫和簡易,加之還有若干其他特點,因此應用廣泛,發展迅速,在食品飲料、醫藥衛生、生物技術、化工冶金、環境工程,等領域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在膜和膜技術發展歷史上,開發較早而得到廣泛應用的是各種有機高分子膜

材料,但由於其不耐高溫,易受酸鹼腐蝕、細菌侵蝕,強度低,易泡脹,出現皺褶.等缺點,而無法完全滿足膜分離過程的需要。無機膜在近十年來發展迅速,與聚合物膜相比,具有一系列獨特的優點,如耐高溫,化學穩定,耐腐蝕,力學強度高,結構穩定和易於清洗再生等,尤其適應膜分離過程在高溫、苛刻環境下實際應用的需要,因而在食品飲料、醫藥衛生、生物技術、化工冶金、環境工程、生.物技術以及新型能源方面有著廣泛的技術應用,是一個方興未艾的高新技術領域。

目前實用型的無機膜均是在大孔徑的多孔支撐體表面製備-層 或多層孔徑更小的起分離作用的薄層,從側面看是不對稱的,稱為非對稱複合膜,也稱為支撐體膜。這樣既增加了膜的機械強度,又提高了膜的分離性能。不同材質的膜可以分為多孔膜與緻密膜兩類。多孔膜主要用於微濾和超濾或納濾,已經廣泛商品化、實用化。而緻密膜尚處於研究階段,主要集中於氧離子導電膜(如Y2O3穩定的ZrO2)和離子/電子混合導電膜(如鈣鈦礦型的複合氧化物),以及透氫性的金屬膜(如Pd或Pd合金膜)和質子導體膜(如BaCeO3基複合氧化物,.

LizSO,基材料)等。

無機分離膜具有聚合物膜無可比擬的優點,但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等待科

學工作者去克服。衡量膜的性質的優劣,其基本的標準有三個:①膜的滲透率;

②膜的選擇性;③膜的穩定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獲得高滲透率的無機膜以滿足工業應用的要求,這正是目前無機膜走向工業應用的最大障礙,因為無機物的剛性結構,導致其不能像高分子一樣通過化學鍵的振動形成大量通道以使混合物分離,這樣就降低了膜的分離速率,但這些化學鍵又正是無機膜優良穩定性的關鍵,這就決定我們只能從宏觀尺度上對其進行修飾,最普遍的方法就是降低膜的厚度,獲得儘可能薄的膜。在這裡,我們用受到廣泛關注的分子篩膜為例,看看科學工作者是如何為解決這--問題而努力的。

在分離領域,最具前景的無機膜當數沸石分子篩膜,沸石分子篩是具有規則

孔道結構的多孔晶體,由於其孔道規則且孔徑大小正好在多數分子的尺寸範圍之內,因此這種材料有望被製成膜以實現高效的選擇性分離[6]。目前,科學工作者為合成具有選擇分離性能的分子篩膜做出了很大努力。Tsaptsis等71報導了MFI分子篩膜對二甲苯異構體有分離作用,對二甲苯和其鄰位、間位異構體的分離系,數為3.8。Sano等[8]對Silicalite-1分子篩外壁表面的羥基用矽烷化試劑修飾,使其分離係數提高3~9倍。分子篩膜的研究已經在某些分離領域顯示了良好的分離性能並在有機物脫水中得到了商業應用。但分子篩膜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從分子篩膜的氣體滲透數據可以發現,分子篩膜的分離選擇性較好,但其滲透率較低,這是制約分子篩膜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提高分子篩膜的滲透率將是分子篩膜領域最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這也是實現分子篩膜商業應用的重要要求。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造福人類,為了將分子篩膜的研究推向應用,實現其

商業化,高滲透率的分子篩膜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實現膜的高滲透率,科學工作者從幾個方面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其中最基本的解決方案就是降低膜的厚度,因為膜越薄,待分離物分子透過膜所需的路徑就越短,對於在與自身動力學直徑幾乎相同的分子篩孔道中運動的分子,幾微米距離的減少就可以大大降低其通過的時間,提高膜的滲透率。Noble等[9]報導了在多孔陶瓷表面合成的SAPO-34分子篩膜,厚度僅為4~5pm,用於分離CO2/CH4混合物,可承受7MPa的壓力,滲透率達到10-6mol/(m2●s.Pa)數量級,有望用於天然氣管道中的二氧化碳的清除。

但是由於目前常用的載體一般為多孔的陶瓷片或金屬片,厚度為數毫米,多空載體中堆積的分子篩晶體會極大地降低膜的整體滲透效率。為此我們則採取了另--種思路,通過改進載體實現氣體的高效分離。我們選擇不鏽鋼金屬網為載體,通過二次生長的方法合成了LTA型分子篩膜[10]和Silicalite-1型分子篩

膜[並用於氮氧分離和二氧化碳的回收,其滲透效率較目前普遍使用的分子篩

膜高-一個數量級以上,而且此載體提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有效地提高了膜的機械強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高效率的分離膜將為氣體分離、醇水分離及海水淡化等高能耗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同樣的道理,為了獲得高滲透率的無機分離膜,實現無機膜的廣泛應用,目

前的主要切入點也是獲得儘可能薄的無機膜,主要採用的方法包括溶膠凝膠法、化學/物理氣相沉積法、陽極氧化法、旋轉塗覆法和無電極電鍍法等[1],近年來,組裝(assemble) 技術和單層膜( monolayer) 的發展也有力地促進了這- -目的的實現,再次顯示了學科交叉的重要性。

作為實現低能耗分離的新型材料,無機膜吸引了廣大科學工作者越來越多的

注意。在能源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發展高滲透率無機膜將會引起化工工藝的重大變革,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下一代氫氣分離膜橫空出世!
    研究者認為下一代氫氣分離膜需要有剛性網絡結構以保證高透氣性,需要有完美的孔結構以保證良好的選擇性,同時還可以進行溶液法製備。為了製備出高結構剛性、可溶液加工的氫氣分離膜,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四家科研機構基於共軛微孔熱固性薄膜(CMT)製備出了下一代氫氣分離膜,這種材料具有完美的孔結構:孔徑0.4 nm,比表面積高達840 m2·g-1,利用溶液方法加工成大尺寸薄膜後,H2滲透率高達28280 barrer,
  • 【材料】氧化石墨烯功能分離膜
    功能分離膜的設計原理包括空間位阻效應、靜電相互作用和化學相互作用。由氧化石墨烯(GO)微片堆疊而成的層狀薄膜可將以上三種分離原理集於一身,在功能分離膜的製備與應用領域極具優勢。例如,GO表面電離含氧官能團與離子產生靜電相互作用,實現不同價態離子的選擇性過濾和分離。
  • 北京大學在簡單製備純無機T型超疏水材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14 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hang-Jin Kim教授提出設計特定T型結構改變液滴潤溼受力方向,即可使任何高表面能材料實現超疏水性能[Science, 2014, 346(6213): 1096-1100]。然而這種上寬下窄型微納結構的製備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無法實現大面積的簡單製備。
  • 化學知識點總結:無機非金屬主角—矽
    第一節無機非金屬主角—矽 矽的氧化物及矽酸鹽構成了地殼中大部分的巖石、沙子和土壤、約佔地殼總量的90%以上化學穩定性如何?你的根據是什麼?SiO2的這些性質是由什麼決定的? 結構與性質的關係:SiO2的網狀結構物理性質:熔點高,硬度大的固體,不溶於水,純淨的SiO2晶體無色透明。
  • 浙大科學家成功研發具有圖靈結構的新型分離膜!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2014級博士生譚喆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張林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陳聖福教授、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兼職教授高從堦院士和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彭新生教授合作參與了課題研究。
  • 幾種典型陶瓷納米纖維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陶瓷纖維製備方法較多,典型的製備方法有熔融紡絲法,擠出紡絲法,溶液浸漬法,溶膠-凝膠法,化學氣相反應法,化學氣相沉積法,靜電紡絲法,溶液吹紡法。陶瓷纖維的製備除上述幾種方法外,還有聚合物轉化法、水熱合成法等方法。通過以上製備方法,可製備出種類繁多的陶瓷納米纖維。陶瓷纖維按化學成分分為氧化物陶瓷纖維和非氧化物陶瓷纖維,下面介紹幾種典型的陶瓷納米纖維。
  • 鉻酸鹽、釩酸鹽類顏料—C.I.顏料黃34|無機顏料類型、品種特性及製備技術VOL.03
    C.I.顏料黃34商品名稱鉛鉻黃(Lead chrome yellow),CAS RN[15804-54-3],主要成分為鉻酸鉛為重要的無機顏料,僅次於碳黑與鐵紅,C.I.顏料黃34,屬於重要的黃色無機顏料,具有顏色鮮豔、遮蓋力強,主要用於塗料著色。鉻酸鉛顏料具有鮮豔的顏色、強的著色力和高遮蓋力,價格相對便宜,長期以來都是廣泛應用於塗料著色。
  • 粉體百科 | 水滑石類層狀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控制好離子交換過程時的製備溫度就可以對層間陰離子的數量和組成進行重組,同時原有類水滑石的結構還能保持不變。該方法是製備非Cl-、CO32-、NO3-的具有較大陰離子基團柱支撐的類水滑石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一般情況下不能用交換能力低的陰離子去取代交換能力高的陰離子,在常見的無機陰離子中其可被交換的順序為NO3-≥Cl->SO42->CO32-,一般來說陰離子半徑越小交換能力越強。
  • 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製備、性能測試、技術要求及研究基本現狀
    2 有機/無機複合隔膜有機/無機複合隔膜是將無機材料(如Al2O3、SiO2等顆粒)塗覆在聚烯烴薄膜或無紡布上,通過有機、無機材料的配合互補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和大功率快速充放電的性能,既具有有機材料柔韌及有效的閉孔功能,防止電池短路;又具有無機材料傳熱率低、電池內熱失控點不易擴大、可吸收電解液中微量水
  • 有機顏料與染料、無機顏料之間的異同簡述
    眾所周知,著色劑基本分為有機顏料、染料、無機顏料,有機顏料近些年發展迅速。
  • 如何用低熔點玻璃粉製備高溫塗料配方?
    玻璃粉是一種無機類方體硬質超細顆粒粉末,外觀為白色粉末。生產中使用原料高溫高純氧化矽及氧化鋁等原料,再經過超潔淨的生產工藝,就形成了無序結構的玻璃透明粉體。玻璃粉具有以下特點:該物質是一種化學性質穩定,具有耐酸鹼性、化學惰性、低膨脹係數的超耐候粉體材料;該物質是一種抗劃高透明粉料,粒徑小、分散性好、透明度高、防沉效果好;經過表面改進,具有良好的親和能力,並且有較強的位阻能力
  • 化學教育-磷元素的製備方法
    製備方法編輯將磷酸鈣、石英砂(SiO2)和炭粉的混合物放在電弧爐中熔燒還原:
  • 高中化學,氣體及有機物製備及處理附方程式+步驟,秒殺衝衝衝
    學過化學的同學都知道,一般物質的製備都在實驗題中出,是必考內容,而氣體製備的探究性實驗越來越作為化學考察的熱點。因此,掌握常見氣體的製備和檢驗方法,對於提高解題效率大有幫助!高考中化學實驗的考查約佔整個化學試題分值的三分之一,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知識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在試題中頻繁出現,其中選擇題重點考查判斷氣密性檢驗、淨化、收集、尾氣吸收裝置或操作的正誤,非選擇題重點考查氣密性檢驗的方法、淨化氣體選用的試劑、儀器的連接順序 、誤差分析 、有關的化學計算等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備知識,同學們極易忽視或混淆。
  • 無機矽酸鹽塗料的性能特點|無機矽酸鹽塗料技術VOL.013
    矽酸鹽塗料滲透到它們所應用的礦物基材如膩子和混凝土基材上,與基材形成永久的化學晶體結合,也叫矽化。無機礦物塗料既不含溶劑,也不含任何石油化學衍生物,本身不可燃燒,也不釋放任何有毒氣體。表26 無機矽酸鹽塗料同丙烯酸乳膠漆能耗和三廢排放對比5. 透氣性-乾燥的牆體消耗更少的熱能無機矽酸鹽塗料的塗膜是多孔、透氣的塗層,它可以讓水蒸汽從基材中揮發出來,同時又可以防止雨水的進入。因此,用無機矽酸鹽塗料裝飾的內外牆牆體的含水率將逐漸降低。考慮室內保溫的能量消耗,含水率高的牆體導熱係數高,損失消耗的能量就多。
  • 泡沫陶瓷製備工藝
    這些應用正是利用了較高的孔隙率和較大的比表面的特點,同時兼有機械強度較高、高溫下化學穩定性好及吸附性好的優良特性。泡沫陶瓷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即開孔(網狀)陶瓷材料以及閉孔陶瓷材料,這取決於各個孔穴是否具有固體壁面。
  • 科研人員提出椅式能帶結構調控無機鈣鈦礦材料光電性能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矽太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田慶文、博士王康等合作,在無機CsPbI3太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具有椅式能帶結構的無機太陽電池。
  • 利用微生物和細菌噬菌體進行無機納米材料生物合成
    生產無機納米材料的方法有很多,涉及許多實驗變量。在眾多可能的匹配中,尋找最佳的配對,以環境友好的方式進行合成,一直是研究人員和工業界面臨的長期挑戰。研究團隊還描述了利用微生物和細菌菌種開發無機納米材料生物合成的10個步驟流程圖。研究成果於12月3日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hemistry》上。"我們通過一步一步的流程圖提出了微生物納米材料生物合成的一般策略,並對納米材料生物合成和應用的未來提出了我們的觀點。該流程圖將作為那些希望利用微生物細胞製備生物合成無機納米材料的指南。"
  • 矽溶膠最常見的四種製備工藝
    (2)單質矽一步溶解法製備流程如圖1所示,以單質矽為原料,在無機或有機鹼(如純氫氧化鈉)的催化作用下,將其與純水反應,製得矽溶膠的方法,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2)圖1單質矽一步溶解法製備流程這種製備方法存在的主要優點是所用原料純度高,製得的矽溶膠產品雜質含量極少,同時,SiO2膠粒的粒徑、粘度、pH值、密度、純度等指標也相對於其他方法更容易控制。
  • 化學氧化法製備膨脹石墨的研究進展——石墨純度、粒徑等因素對膨脹體積的影響
    ,尺寸通常在零點幾毫米至幾毫米之間,其具有如化學性能穩定、高吸附性、高抗震性、高回彈性等眾多優異性能[1],廣泛應用於軍事、機械、環保、醫學及電力等領域,除了這些領域之外,膨脹石墨在保溫材料、隔音材料、散熱材料以及阻燃防火材料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2]。